批注带动思索 读思落地文本
2024-05-21孟改琴
孟改琴
摘 要 学生对批注式阅读的领会与运用的水平参差不齐,教师往往不会专门针对批注式阅读展开教学,仅仅是提醒学生随手批注,并且明确告诉学生批注什么内容,批注完成后也未作深入分析,这种教学模式并不能充分体现批注式阅读的价值。基于此,系统梳理批注式阅读的实施有效性,深入挖掘批注式阅读对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积极影响。
关键词 高中语文 阅读教学 批注
批注式阅读源起于唐宋,盛行于明清,并一直流传至今,是读者与文本之间互动的主要形式,也是帮助读者分析文本、体悟情感、感知艺术、深化情节的重要途径,金圣叹批注点评《水浒传》、脂砚斋批注点评《红楼梦》、李卓吾批注点评《西游记》,无不与原著交相辉映、互相成就。可以说,批注对于文本精读有着独一无二的价值,将其应用于当代语文课堂教学之中,能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带动学生思考文本逻辑与思想,感知文本情感与艺术价值,并进一步对语文的长期学习形成积极影响。但在一线教学实践中,批注式阅读的实施大多浮于表面,并未深挖其应用策略,也鲜见系统的专门针对高效批注阅读进行教学的案例。基于此,笔者对批注式阅读进行了系统性讨论,尝试利用批注阅读的方式提升语文学科“教”与“学”的效果。
一、缝合性批注,探作者未尽之“意”
“暗示”是文学创作的常用手法,它能体现一种“含蓄”的、“欲说未说”的文学美,文学中的“暗示”主要体现在作者“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意境创设中,让读者从中感受到文本传递的“不真切”的、“需要解读”的意思表达,于似幻似真之间激活读者的想象。统编高中教材中的选文多是经典名篇,文学大家在创作的过程中往往会借助“暗示”来衔接上下文,如果不解读出“暗示”的意蕴,便会导致前后文有些许割裂。因此,对这些“暗示”的批注更像是对文章上下文的“缝合”,学生可以基于文本内容形成“自我意识”的植入,从自身理解的角度出发,用批注的形式将“暗示”内容批注在文本中,探知作者未尽之“意”,实现对前后“明示”部分表达意思的缝合。
以《我与地坛》为例。史铁生写到“只是到了这时候,纷纭的往事才在我眼前幻现得清晰,母亲的苦难与伟大才在我心中渗透得深彻”,接着留下一句“上天的考虑,也许是对的”。从“明示”到“暗示”,下一段中作者又描述对“母亲已经不在了”这件事的接受。教师可以让学生对这个过渡进行批注,联系前后文,尝试解读“上天的考虑,也许是对的”的内涵,设计以下学习任务:作者为何会说这样的话?结合上下文的主题思想,将你对这句话的解读批注在课文中,并尝试分析它有什么作用。学生为了完成“批注任务”,会进一步深入阅读上下文,然后明确,上文写母亲对他的照顾、感怀母亲的辛苦以及失去母亲后自己的痛苦,下文写自己对“母亲已经不在了”的逐步接受过程。“上天的考虑”是什么?这在上文也有提到,上天不愿意母亲再受苦了,所以召了回去,后文写自己逐步接受“母亲已经不在了”这个现实,他是怎么接受的呢?因为他接受了“上天是对的”,可是上天并不存在,本质上是作者自己想通了,他感受到母亲的辛苦,“上天”只是他借以抚慰自我的一个虚象,作者借“上天”之口为母亲的“不在了”找了一个最合理的理由,以此说服了自己,进而才逐步接受“母亲已经不在了”的现实。至此,上下文之间的空白被批注“缝合”,实现了上下文内容的衔接,将作者未曾“明说”的内容解读了出来。
很多文学创作都讲究这种“暗示”,这本质上是作者留下的语言空白,而学生的批注是其对文本深入理解与梳理之后形成的结论,植入文本中,便实现了对文本的“缝合”,窥得了作者的真实意思表达。
二、批判性批注,思文本辩证之“理”
文学不仅是客观描述,同时也有主观表达,很多文学作品都包含着作者的主观意识,比如对一个人的态度、对一件事的看法等,有主观性的存在就不可避免会有人质疑。从明清时期的金圣叹、脂砚斋开始,批注阅读便是以质疑为主,批注往往表达批注者对阅读内容的困惑和不解,甚至会有反驳。高中学生已经有了自己的思维逻辑,在阅读的时候自然也不会对文本所阐述的内容照单全收,他们也会有自己的困惑、质疑,也会存在不同意作者观点的可能。教师如果能及时引导学生将自己的质疑批注在文本中,并清晰地阐明自己的观点,便能有效帮助学生培养批判性思维,使他们以辩证的态度去理解文本,从“理”的角度出发,以理性的态度去探讨文本的深意。
以苏洵的《六国论》为例。作者在一开篇便提出自己的观点:“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接着用分论点简单阐明了为何“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盖失强援”。高中学生已经有了相应的历史知识储备,并且能在一定程度上辩证地看待事情,在读到这一段时,可能会带着批判性的思维去审视:六国灭亡真的只是因为赂秦吗?如果不赂秦会不会灭亡得更早?不赂秦,六国就能同仇敌忾吗?即便合伙干掉了秦国,六国就不会再打吗?最后还是灭“六国”而存一国。作者简单地把六国灭亡的原因归结为“赂秦”是否过于片面?有批判的思维意识对学生而言是好事,对此,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将自己的观点批注在课本上,跨越千年与苏洵“辩论”,针对苏洵所列的论据逐条展开“驳论”。“驳论”是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的重要方式,批注是“驳论”练习的有效途径,这是因为批注实现了辩论双方经由文本的“亲密接触”,易于学生在对照原文与批注的过程中形成缜密的逻辑。
用批注的形式与作者“辩论”能帮助学生深入文本,捋顺作者行文思路,以理性的态度探讨文本内涵,并将批注与文本的内容融为一体,形成辩证的阅读体系。
三、探索性批注,解创作逻辑之“因”
文学创作有逻辑性特征,文本中的词语、句子、段落乃至篇章之间都有其内在的逻辑关系,引导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及时批注与总结,逐步探索作者创作逻辑,厘清事件的前因后果,能有效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但是,学生的阅读批注往往聚焦在自己有一定感觸的文本段落上,极少关注文本的逻辑,比如作者对情节的安排是基于怎样的思考,人物逻辑的前后统一性是如何实现的,事件的前因后果是怎样有序揭示的,作者为何要选择这样的视角切入。引导学生在阅读的时候思考这些问题,带着探索的意识进行批注,然后结合批注内容对课文反复阅读,从作者的行文中寻找答案,在探索的过程中梳理作者创作的内在逻辑,理解文本的精髓,培养自身的逻辑能力。
以《哦,香雪》为例。作者用去情节化的写作方式讲述了大山姑娘香雪的故事,香雪的人物形象是逐步呈现的,在阅读之初,教师便可以给学生下达任务:课文描述了多个事件,每个事件体现了香雪怎样的特征?请大家读到的时候批注在旁边。随手批注方便学生对香雪人物形象前后逻辑的梳理。最后,结合批注总结香雪的人物形象,此时学生会“悟”出作者为何选择这样的写作形式、为何选择这些事件,理顺作者是怎样有逻辑地将香雪这一人物形象剖解在读者面前的。另外,《哦,香雪》是符号化创作的典型代表,对于这方面的探索,也可以利用批注的形式去实现。比如让学生将课文中提到的“事物”圈画出来,并批注它们代表的意义,思考作者为什么写这些事物,最后对批注内容进行整合,完整的“符号化叙事”的象征意义也就体现出来了。除了文章的整体逻辑,文本的细枝末节也是学生探索批注不可忽视的地方,比如第一段作者写到“大山任意给予的温存和粗暴”,将大山拟人化,并用了“温存”和“粗暴”两个截然相反的词汇来形容大山的“给予”,对此可能就会有学生困惑:作者为什么这么写?如果没有将困惑批注下来,学生很快就会忘掉,老师应引导学生及时将自己的想法批注在课本上,待读完全文学生便清楚了“温存”和“粗暴”所承载的意义,再回到批注之处“自我解答”。
探索性的批注是帮助学生捋顺文本逻辑的“左膀右臂”,尤其是高中阶段的课文篇幅较长,承载的信息量大,学生在不断地询问“为什么”的过程中做好批注,有利于对作者创作逻辑的梳理,厘清事件的前因后果,提升阅读教学的整体效率。
四、延伸性批注,感多维艺术之“广”
阅读批注内容涉及广泛,不局限于单篇本文,也可以延伸至其他文本,比如同一题材不同作者的创作特征的对比、同一作者不同文本的差异等。高中阶段的学生已经积累了较多的古诗文阅读素材,因此,学生在阅读新文本时,往往会联想到与其相关的其他文本,但是在常规教学中,想到也仅仅是“想到”,并未在课本上批注,即便课堂上老师会带领学生延伸对比,但也只是口头分析,往往不会落实到书面表达中,这对学生的反复记忆不利。因此,延伸性阅读不能只是“想到”,还要将它具象化地批注在课本上,这样一来,不仅加深了学生的印象,触发了学生的思考,而且当学生再次阅读到此处时,看到批注就能自然而然地进行“关联性延伸阅读”,长期坚持,还能起到培养学生随想、随批、随析的良好阅读习惯。
必修上册选编了苏轼的两篇作品,且都是写“赤壁”,第9课《念奴娇·赤壁怀古》是宋词,第16课《赤壁赋》是赋,苏轼用两种不同的文学体裁来写赤壁,风格迥异之中又有一定的共通之处。在学习《赤壁赋》时,教师可尝试布置以下任务:大家在读《赤壁赋》时,如果哪些句子让你想到了《念奴娇·赤壁怀古》,可以随手批注在课本上,然后对比两者的表达差异。对赋的内容讲解初步完成之后,再布置批注任务:学完了这篇赋,大家再回头看看自己批注的内容,思考同一个人为什么会写出两篇差异如此大的作品,试着把两者写作差异的原因批注在旁边。批注的过程也是对比分析的过程,能帮助学生对赋这一体裁“铺采摛文,体物写志”的特征有深度理解。除了对同一作者不同作品的延伸批注,还可以尝试从同一题材不同作者的作品出发进行延伸批注。关于“赤壁”的古诗词有很多,老师可以提示:关于赤壁,不同的作者写出的赤壁也各不相同,你阅读的时候还想到了谁的作品?试着批注在能让你产生联想的地方,然后对比分析不同作者创作的特征。学生们延伸最多的是杜牧的《赤壁》,杜牧是晚唐著名诗人,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对杜牧《赤壁》的延伸性批注更似是杜牧与苏轼这两个大家的“PK”,感受不同时代背景下不同作者的创作风貌。最后,本课学习已经接近尾声,教师可以让学生整理自己批注的内容,总结赤壁在一篇赋、一阕词、一首诗中被寄托了怎样不同的情感。
三种不同体裁的经典名作呈现出不同的艺术魅力,延伸性批注更像是将这三个文本“绑定”在一起,只要复习《赤壁赋》,便能看到另外两个文本,并通过批注中的对比内容巩固对《赤壁赋》的理解,这不仅培养了学生关联阅读的习惯,也让后期的复习更高效。
批注式阅读看似简单且随处可见,但真正的“有效批注”却需要由老师在课堂上引導学生展开系统学习。通过批注能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提升学生学习效率,把语文课堂的教学目标从“学会”变成“会学”,实现“授人以渔”,不仅对阅读教学颇有助益,对整个语文学科的高效学习也有积极推动意义。
[作者通联:甘肃泾川县第一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