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理性为舵,热情为帆,乘风破浪专访苏州市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金铭

2024-05-21余超婧潘奕婷本刊编辑部

城市轨道交通 2024年3期
关键词:城轨苏州轨道交通

文:余超婧,潘奕婷|本刊编辑部

金铭

苏州市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

——她在城市轨道交通行业的成长,传递出“城轨她力量”。

——她路桥出身,入行前干过路桥施工、城镇建设管理,牵头建设过国际酒店和学校,在昆山市政府从事过文教体、旅游、卫生、民政、商务及招商引资等方面工作……职业经历多姿多彩。

——她对城轨交通事业充满热情,兢兢业业地全身心投入,力做“青年领航员”“点灯人”。

——她致力于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推广苏州特色。

——她以理性的行动、关怀的姿态、人文的实践在轨道界引发关注,她就是苏州市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金铭。

《城市轨道交通》:“理性”是同行对您的第一印象,您怎么理解这一性格?如何处理理性和感性的冲突?

金铭:我认为理性是一种工作方式。我上学时读理工科,从小理想是成为一名工程师,在学习和成长过程中逐渐形成了理性思维。除此之外,我在厂矿长大,从出生到高中都在子弟学校学习生活,大家都来自五湖四海,从小就受到先公后私、家国情怀的熏陶。我眼中的理性更多是一种为集体着想、注重公共利益、关注他人需求的思维方式。

当各种需求交织在一起时,理性和感性的冲突很难平衡。对于城轨交通行业,不仅需要考虑市民、乘客的需求,还要满足政府投资的效益考核,要关注员工的诉求与期望……在这样的环境下做决策,就需要做“最大公约数”,进行全方位的权衡,以达到最大共识,为更多人带来积极影响,并为事业指引正确方向。

《城市轨道交通》:您学路桥出身,从业经历丰富,在苏州轨道交通集团被员工亲切称为“青春领航员”,您如何看待这一“标签”?

金铭:有机会来到苏州轨道交通,与我路桥专业毕业,从事过路桥等建设开发工作密不可分。我的工作经历比较多:曾在施工单位工作,还在乡镇担任副镇长兼建管所所长,后来调至昆山城市建设投资发展集团,还曾在昆山市人民政府分管文教体、卫旅、民政、招商等,进入城轨交通行业后,这些工作经验使我受益匪浅。

城轨交通是服务型行业,肩负着繁重的建设任务和重大的开发责任,在以往工作经验中,我学会真正理解市民需求和轨道工作者的诉求,且能感同身受,正是这种同理心,让我有了担任“青春领航员”的责任召唤。去年开始,我们推出了每月的职工恳谈活动,集团领导与一线员工一对一、面对面沟通,为他们排忧解难,主要是想传达企业的人文关怀,打造一个让员工感到幸福的港湾,同时也是想作为制度支撑,帮助青年发现工作的意义,产生一种使命感。

苏州轨道集团员工的平均年龄是27 岁。在这样的年龄结构环境中,我们需要“青春领航员”的角色,就像大学生需要辅导员一样。作为领导干部,我们都要具备关怀和解惑的意识和能力,确保青年员工在困惑和焦虑时,能随时找到导师进行咨询和请教。比如,我们创建“青年Yeah 沙龙”,通过圆桌面对面谈话,搭建起展示自我的交流平台,提振一线青年人才干事创业精气神,我们能够及时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为员工提供最佳的工作状态和适宜的职业发展通道。

《城市轨道交通》:您还被称作职工身边的“点灯人”,背后有怎样的故事?

金铭:进入城轨行业第一天,我就表态要争做职工身边的“点灯人”。我意识到很多从业人员都对工作存在一些担忧,如果心里有一盏灯亮着,领导干部能当员工身边的“点灯人”,他就踏实了。服务好员工才有信心和标准提供国际一流的乘客服务和技术支持,员工们看到工作的价值,这样才有明确的工作方向。

大夜班是城轨交通行业的特点,也是最大的痛点。夜班不符合人体的作息规律,员工年纪越大,上夜班的压力越大。为了减轻夜班人员工作量,我们希望让智能设备和机器人分担部分工作,提高员工的工作质量和生活品质。因此,在智慧车站综合监控等设施设备重新设计的过程中,我们充分考虑了夜班工作量分担的需求,以确保员工工作量得以控制。为了进一步减轻夜班工作量,我们专注于研发智慧系统,在大夜班时巡视巡查、协助值班人员解决问题。目前已在涵青桥车站尝试使用智能设备取代人工,逐步减少夜班工作量。

《城市轨道交通》:苏州轨道交通是国内第一家开通跨年夜通宵运营的城轨运营单位,请您分享一下相关经验。

金铭:苏州轨道交通的24 小时通宵运营顺应了苏州夜经济的繁荣趋势,服务于苏州“姑苏八点半”的夜经济品牌。

苏州轨道交通开启跨年通宵运营模式已经三年了。2023 年12 月31 日,苏州轨道交通各线路运营顺畅,直到次日凌晨2:00 之前,各线路列车间隔都不超过15 分钟,次日2:00 以后不超过30分钟,受到了许多乘客的赞赏,认为这是一种有效服务。运营结束后,我们需要对地铁线路、列车进行日常检修维护,同时受到成本限制,所以目前无法实现全线网全年通宵运营。或许在将来的线路设计中,可以考虑增设两条副线,就能在有限的线网中提供全年24 小时运营服务。此外,我们也在积极探索应对通宵运营所面临的客流支撑和设备检修等问题。

《城市轨道交通》:苏州文化底蕴深厚,您还专门学过昆曲、主编了两本介绍苏州地铁和江南文化的口袋书,您对城轨文化建设有何心得?

金铭:在昆山工作时,我有幸分管过文化旅游,发现昆曲高雅难懂,演员较少,听到名家名曲机会难得。昆山是昆曲故乡,昆山人都不会唱还谈何发扬。我深以为然,带着全家去学。除了昆曲,苏州还有园林、评弹等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使得苏州轨道交通建设人文城轨有天然优势。

我认为苏州轨道交通能在文化传播和旅游方面起到更大作用。在文化传播方面,全国首个苏绣非遗主题地铁站——索山桥西站一经亮相就得关注,我们持续焕新展品,将地铁空间打造成城市客厅,成为地下的流动文化馆、博览馆。在旅游方面,我参与主编的《乘着地铁游苏州·她的名字很江南》,是一本介绍苏州地铁文化、江南文化的旅游指南。出版前我们做了大量准备工作,撰写了约60 万字的初稿,对苏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历史名人进行调研,涵盖了苏州园林、评弹、昆曲、状元和院士等15 个方面的内容。

目前,行业面临可持续发展挑战,我们思考如何转化客流量及文化建设,为广大市民提供可持续的服务,为乘客提供充实滋养的生活方式。

《城市轨道交通》:目前,城轨可持续发展问题颇受关注,请您介绍一下苏州轨道交通在可持续发展方面遇到的挑战和应对措施。

金铭:可持续发展确实是具有挑战性的问题。作为一家地铁公司的负责人,我最关心的是如何为员工提供良好的培养机会,以及未来可持续增长的收入来源。我认为需要建立造血能力。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们和青年团队一起思考,成立了TOD 及商业策划小组、文化攻坚小组、智慧转型智能化攻坚小组和物业服务小组等,它们承担着构建造血功能的重要任务。

经过几年磨合,已取得一些成果。比如,智慧车站通过改变管理方式和流程整合,减少了员工工作量。对于新增线路,不再需要新招管理人员,而是每年招募一些经过定岗特选的学生。因此,我们几乎不再招聘非创新业务岗位员工,而是专注于寻找能开发出新业务的毕业生。此外,我们把智能化和产业投资转型作为重点,成立了几个科技合资公司,申报了行业示范工程,致力于服务增能、节能增效、建设绿色城轨,通过投资做减法而不是加法来实现可持续发展。

目前面临的是如何解决大量商业开发上的困难,这也是建立重要造血功能的关键能力。传统的地铁公司更加注重建设和运营,但未来必须将商业开发、TOD 收入以及产业投资作为轨道交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来源。因此,我们结合旧城改造项目,成立了专业的商业策划管理公司,正在打造全新的空间场景和消费热点,营造时尚新潮的商业氛围,逐步破解商业开发难题。

为实现多元发展,让年轻人有更多的岗位选择,我们推出地铁青年合伙人计划,将年轻人的事业带到地铁中来。我们也希望将人文城轨研究成果推广分享,为年轻人和无障碍服务对象提供便利,同时适应老龄化社会的需求。

《城市轨道交通》:苏州轨道交通11 号线是苏昆沪三地之间的重要交通联络通道,该线路于2023年6 月与上海轨道交通11 号线实现“无感换乘”,引起了广大乘客的关注,请您介绍下具体情况。

金铭:11 号线为苏州首条市域轨道交通,联通苏昆沪三地,其在建设中具有创新性。在路面恢复过程中体现了园林连廊和综合开发理念,体现苏州建设的科技感;在盾构过程中,首次采用富水超软淤泥质地层盾构“机- 土- 隧”协同智能控制建造关键技术;同时,11 号线在噪声控制和速度方面都处于领先地位,苏州已有线路中它的噪声最小,旅行速度最快。

自11 号线开通以来,昆山的奥灶馆每天都排满了上海游客。苏州的许多年长者也会乘坐地铁前往上海,尽管时间稍长,但他们愿意为了更好的出行方式而选择地铁。我们希望进一步提升服务质量,让地铁和大铁更好地融合,以满足更多人依赖地铁出行的需求。期望通过改善服务、加强宣传推广,未来客流存在巨大的增长潜力。

然而,由于11 号线相对较长,跨越多个地区,与大众期望还存在一些差距。因此,我在今年提出建议,希望进一步完善沪宁城际铁路的功能,为长三角地区的乘客提供更多公交化的服务,使地铁和国铁、城际铁路更好地互补。

除了提高客流量,地铁天然拥有平台功能。“苏e 行”App 已有2598 万的注册用户, 通过线上线下的服务,将乘客聚集到各个社区,使他们能找到志同道合的伙伴,一起创业、就业甚至形成小家庭。我们将继续创造更多机会,这也是应对地铁高成本挑战的一种有效尝试和路径。

《城市轨道交通》:您认为女性榜样的力量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金铭:在职场中,女性通常具备更多的利他主义特质,展现出坚韧不拔的特性,坚定做难而正确的事情,认准目标就要干到底,这是她们的优势。局限性在于,比如我们需要向男性领导和同事学习对技术的钻研精神,在工匠领域也有女性代表,但客观来说主流仍然是男性。常言道巾帼不让须眉,女性的力量在这个行业同样可以展现独特的风采,这也是激励我不断前进的动力。

另一个角度来看,大多数职场女性都会面临兼顾家庭与工作的挑战,要快速适应角色的转换,我也不例外。对我来说,“经营”家庭和公司有相似之处,首先要管理好自己,保持积极向上的状态,并且把这种力量带给身边的人。我特别要感谢父母和先生的支持和理解,让我有更多时间投入工作;也感谢儿子原谅我成长过程中较少的陪伴,愿意周末一起学昆曲增加相处的时间。

我想借用我喜欢的诗人李白的一句话“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作为祝福,希望行业里的女性像铿锵玫瑰,有乘风破浪的勇气。困难确实很多,但前途是光明的。

猜你喜欢

城轨苏州轨道交通
轨道交通产品CE认证论述
“洋苏州”与“新苏州”演奏和弦
高速轨道交通发展趋势
漫说城轨
漫说城轨
漫说城轨
漫说城轨
苏州一光
苏州十二忆
基于CAN的冗余控制及其在轨道交通门禁环网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