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循经透刺法联合温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患者的临床研究

2024-05-20张红艳皮亚彬

针灸临床杂志 2024年4期
关键词:面瘫面神经疗程

张红艳,皮亚彬

亳州市中医院,安徽 亳州 236800

周围性面瘫又称面神经炎或贝尔麻痹,中医常称“口僻”或“吊线风”,是临床上一种起病急、病程长及诱因复杂的神经内科多发疾病;一般是因面部受寒、病毒感染及免疫功能下降等使面神经管内面神经产生非特异性炎症而引起的周围性面肌瘫痪[1]。典型表现为口角歪斜、眼裂扩大、不能蹙眉、闭目与鼓气噘嘴等。据流行病学报道指出,周围性面瘫发病率较高,城市内发病率3 800/10万,农村发病率2 600/10万,发病可涉及任何年龄段人群,以30~45岁最为常见[2]。早期周围性面瘫患者若未能及时进行系统、规范的诊疗,错过治疗的黄金期,会引起面神经功能失常、肌痉挛等后遗症,形成难治性或顽固性面瘫,严重影响患者身心健康,损害患者社会功能[3]。因此,对周围性面瘫患者进行早期有效的治疗干预可直接影响患者预后。临床上对周围神经性面瘫多采用减轻神经水肿、营养神经与促进微循环的对症治疗,但需要重视的是许多激素类药物的禁忌症和不良反应,且口服药物起效较慢,长期使用可能增加肝肾负担[4]。故积极寻求更有效更安全的治疗方式是目前研究的重点。中医多认为周围性面瘫病因病机在于面部正气不足,风寒、风热外邪侵袭面部而致气血不畅或是体虚而致面部气血循环差引起经筋病变,纵缓不收,功能失常,常用中药制剂和针灸来对面瘫进行治疗[5]。温针灸将针刺与艾灸结合,利用热力通过毫针达皮肤各个穴位,可发挥疏通气血、舒筋通络的效果[6]。循经透刺法是将毫针刺入皮肤穴位后沿经脉走行方向透刺的一种高效便捷的针刺手法,具有传感明显、精简取穴和有效疏通经络的优点,可起到鼓邪外出、鼓舞正气的作用[7]。本研究就循经透刺法联合温针灸疗法治疗周围性面瘫患者的临床疗效展开探讨,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为亳州市中医院2019年7月—2022年12月就诊的周围性面瘫患者122例,随机分为联合组和对照组各61例。本研究已取得亳州市中医院伦理委员会同意(伦理批号:ZYYKY-68),且患者及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文书。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1.2 诊断标准

1.2.1 西医诊断标准 符合《面神经分级》[8]中面瘫标准,急性起病,患侧表情肌瘫痪且出现额纹消失、眼睑闭合困难、鼻唇沟变浅、鼓腮漏气和眼泪失禁等,味觉、听觉障碍,排除其他神经功能受损病变的表现。

1.2.2 中医诊断标准 周围性面瘫的诊断符合《针灸学》[9]中发病突然,单侧面部肌肉瘫痪,出现口角歪斜、眼睑闭合不全和鼻唇沟变浅等,或出现味觉、听觉障碍的表现。

1.3 纳排标准

1.3.1 纳入标准 ①年龄20~60岁;②发病在单侧面部;③病程1~3周;④CT或核磁检查已确诊;⑤对本治疗使用的循经透刺法和温针灸治疗无禁忌。

1.3.2 排除标准 ①妊娠期、产褥期或哺乳期;②存在各种原因引起的继发性神经炎或为中枢性面瘫,发病在面部双侧;③存在恶性肿瘤;④由外伤或脑膜炎并发的面部瘫痪;⑤精神障碍者。

1.4 治疗方法

1.4.1 对照组 采用温针灸治疗:患者取仰卧位,主穴为患侧下关、四白、阳白、地仓、颊车、风池、双侧足三里、太冲与合谷,配穴根据症状加减,包括患侧水沟、攒竹、瞳子髎、颧髎、承浆、迎香及太阳穴,一般抬眉困难加攒竹穴,鼻唇沟变浅加迎香穴,颏唇沟歪斜加承浆穴,人中沟歪斜加水沟穴。对针刺部位进行常规消毒处理后,采用0.30 mm×40 mm针灸针(云龙牌)斜刺入皮肤,缓慢推进以平补平泻手法至得气之后于针柄上点燃约2 cm的艾条,注意在温针灸穴位区域预置硬纸板制成的中心有小孔的纸片,点燃距离皮肤约2 cm,待艾条燃尽,皮肤出现局部潮红后即可出针,每次选取3~4个穴位,留针时间为30 min,每周治疗5次,2周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

1.4.2 联合组 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循经透刺法治疗,取主穴为患侧睛明、攒竹、迎香、口禾髎、颊车、四白、大迎、巨髎与双侧合谷,配穴为气海、足三里与血海。患者仰卧位,常规消毒上述穴位附近皮肤,使用0.30 mm×40 mm一次性无菌针灸针(云龙牌)平刺进针,以攒竹循足太阳膀胱经透刺睛明,针尖与皮肤呈15°从攒竹穴进针得气之后沿皮下缓慢向睛明穴透刺约10 mm;迎香循手阳明大肠经透刺口禾髎,针尖与皮肤呈15°从迎香穴进针得气之后缓慢向口禾髎透刺10~15 mm;巨髎循足阳明胃经透四白,针尖与皮肤呈15°从巨髎穴进针得气之后沿皮下缓慢向四白穴透刺10~15 mm;大迎循足阳明胃经透颊车,针尖与皮肤呈15°从大迎穴进针得气之后沿皮下缓慢向颊车穴透刺15~25 mm。每次进针后,以左手食中二指紧压穴位两旁,右手拇指指腹持针柄,中指尖按压穴位上部,与左手食中二指形成三角,三指将穴位周围皮肤绷紧,右手拇食指将针缓慢刺入,透刺得气时经捻转提插得针感后,向同一个方向捻针并向上提拉,以患者耐受为准,一般进行5次左右。采用0.30 mm×40 mm一次性无菌针灸针垂直刺入双侧合谷15~25 mm,气海15~20 mm,双侧足三里15~25 mm,双侧血海20~25 mm,于得气之后,施以平补平泻手法。持续行针1 min,留针时间为30 min,于留针15 min时及取针时各行1次捻转平补平泻手法。穴位加减:颌唇沟歪斜加承浆;人中沟歪斜加水沟;乳突疼痛加翳风。以针刺部位皮肤发红充血呈条状或片状为最佳,攒竹透刺睛明时注意嘱患者闭眼,操作者向外轻推眼球。1周5次,10次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

1.5 观察指标

1.5.1 周围性面瘫各项症状评分 参照《临床常见疾病诊疗标准》[10]对治疗前、治疗2个疗程后口眼歪斜、面肌抽搐、额纹消失、鼻唇沟变浅、眼睑闭合不全和眼泪外溢等症状进行严重程度评分,赋值为0、2、4与6分,分别表示无、轻、中及重度。

1.5.2 面神经功能评分 采用面神经功能分级评分(H-B)[11]对患者治疗前及治疗2个疗程后的面神经功能进行判定,一共分为6级(Ⅰ~Ⅵ级),量表评定等级越高表示面部神经功能越差。

1.5.3 面神经残疾指数评分 运用面神经残疾指数(FDI)量表[12]对患者治疗前及治疗2个疗程后的面神经功能及社会功能,此量表包括躯体功能(FDIp)和社会功能(FDIs)两部分,FDIp包括5个条目,分别赋值0~5分,总分为0~25分,FDIs包括5个条目,赋值1~6分,总分为5~30分。FDIp评分越高、FDIs评分越低表示功能越好。

1.5.4 临床疗效 参考《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13]面瘫中患者症状恢复情况评定疗效。显效:面部表情肌功能基本恢复正常,静止时面部基本保持对称,额部正常运动,眼睑可闭合,轻度口角不对称;有效:面部表情肌功能部分恢复正常,静止可保持面部对称,额部运动较微弱,眼睑用力可闭合,中度口角不对称;无效:面部功能严重异常,面部明显不对称,额部无明显运动,用力眼睑无法闭合,重度口角不对称。总有效率为显效及有效占比之和。

1.5.5 不良事件发生情况 观察并记录治疗过程中发生的晕针、局部感染等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

1.6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各项症状评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口眼歪斜、面肌抽搐、额纹消失、鼻唇沟变浅、眼睑闭合不全和眼泪外溢等症状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个疗程后两组各项症状评分均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联合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各项症状评分比较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面神经功能分级比较

治疗前,两组H-B分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个疗程后两组H-B评分均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Ⅰ级患者占比高于对照组,Ⅱ~Ⅴ级患者占比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H-B分级比较

2.3 两组患者面神经残疾指数评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FDIp评分和FDI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个疗程后两组FDIp评分均上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联合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FDIs评分均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联合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FDI评分比较

2.4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2个疗程后,联合组总有效率为93.44%,高于对照组的78.6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表5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例(%)]

2.5 不良事件

两组患者在本研究过程中均未发生患者晕针、局部感染等严重不良事件。

3 讨论

周围性面瘫临床上多认为与各种致病因素有关,外界冷热刺激、病毒感染、微循环障碍、血液免疫反应与妊娠激素水平变化的作用下,面神经管内、茎乳孔外的面神经发生病变而使面部肌肉功能障碍[14]。中医指出周围性面瘫与外感风、寒、湿与热有关,并以风寒、风热为主要证型,是由于风邪深入面部肌肉筋脉,导致面部气血运化受阻,肌肉麻痹弛缓不收,病程渐久则损伤正气,面瘫迁延不愈[15]。急性周围性面瘫患者伴有面部一侧表情肌僵硬、嘴歪、眼斜与鼓腮困难等症状,生活质量严重下降。目前激素、抗病毒、营养神经及手术等是周围性面瘫常见的治疗方式,但激素等药物副作用和禁忌症较多,常常需与其他药物联用治疗,临床应用有限,营养神经类药物可有效恢复神经感觉,但对患者病灶神经供血的调节作用不佳,而神经缝接术、神经移植术等技术要求较高且大多数患者接受度不高[16]。温针灸治疗是中医治疗里一种将针刺与温热效应相结合的理疗方法,通过针刺可调节筋脉气血,同时利用艾条燃烧的热感来刺激穴位,有利于温经散寒、活血祛瘀,促进血液循环,缓解面部神经障碍[17]。循经透刺法基于中医经络理论,循经取穴,实现了面部穴位之间的气血疏通调理,循经传导针感,使多个穴位同时得气,面部受损神经广泛疏通,驱散风邪、通畅经脉[18]。

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2个疗程后联合组口眼歪斜、面肌抽搐、额纹消失、鼻唇沟变浅、眼睑闭合不全和眼泪外溢症状评分均低于对照组,且治疗总有效率(93.44%)高于对照组(78.69%),这表示循经透刺法联合温针灸可有效缓解面部神经瘫痪症状,治疗效果更佳。考虑其原因为温针灸治疗发挥艾灸热疗和穴位刺激的功效,使肌纤维收缩增强,面部气血在双重刺激下加快循环,同时炎性物质被吸收,炎症反应减轻,还能激活并修复神经纤维,使面部神经功能逐渐恢复[19]。与循经透刺法联用可使局部取穴和循经取穴相结合,主穴取手足阳明经、少阳经等经脉汇聚处,遵循病机进行病变部位的针刺,促进气血疏通和风邪祛除[20]。两者共同改善血供、降低神经兴奋性,可有效缓解面部肌肉痉挛、萎缩导致的各种面部失常的症状[21]。另外,本研究循经透刺法选穴均与周围性面瘫处于麻痹状态的肌肉、神经紧密联系,可通过给予相应的良性刺激达到祛邪泄实、补虚扶正的效果,从而改善面瘫症状。如巨髎透四白可刺激浅层眼轮匝肌、提上唇肌和眶下神经;大迎透颊车可刺激浅层降口角肌、颈阔肌和颏神经;迎香穴透口禾髎可刺激浅层提上唇肌、眶下神经;攒竹透晴明可刺激浅层额肌、皱眉肌及额神经。配穴选取透刺气海穴以益气助阳,足三里以补益气血,血海以活血化瘀,若颌唇沟歪斜加承浆穴可舒筋活络,人中沟歪斜加水沟穴可协调阴阳,乳突疼痛加翳风穴可泻热镇痛[22]。

研究结果可知,治疗2个疗程后两组H-B评分均改善,具体表现为联合组Ⅰ级患者占比高于对照组,Ⅱ、Ⅲ、Ⅳ和Ⅴ级患者占比低于对照组,且FDI躯体评分高于对照组,FDI社会评分低于对照组。这表明循经透刺法联合温针灸治疗对面部神经功能改善具有显著的效果。原因可能是循经透刺法与温针灸发挥协同作用,温针灸治疗温通面部经脉,调理面部气血,面部各穴位对面神经有通络、止痛和祛邪等多重功效,有利于面部神经代谢改善和功能恢复[23]。如下关穴作为足阳明胃经穴位,有利窍充耳、清热祛风之效;阳白属于胆经穴位,有清肝明目、疏风泻热之效;颊车穴属于足阳明胃经的穴位,有通经活络活血化瘀与止痛消肿之效;地仓穴属于足胃经经脉的穴位,有舒筋活络、明目止痛之效;风池穴是祛风要穴,有祛风、通络、散寒和清头目之效;合谷穴归属手阳明大肠经,有疏风解表、通络止痛之效;太冲穴为足厥阴肝经原穴,能疏肝理气。温针灸治疗将诸穴位合用可发挥改善血液循环、愈合面部神经的作用[24-26]。同时循经透刺法治疗要点在于经脉畅则气血行,气行与血行缺一不可,两者相互促进便可修复受损经脉,其采取沿皮横透的手法,针刺于浅表,利于引出邪气,且循经透刺法的选穴多与面部肌肉、神经相连相通,利用浅表针刺对其进行良性刺激,疏通面部经脉的气血,可内补气血、外散邪气。如巨髎穴属足阳明经穴,具有明目退翳的功效;四白穴具有祛风明目的功效;迎香穴具有清肺泄热、通络散风的功效;攒竹穴属足太阳经穴,具有散风驱热、止痉通络的功效;睛明属足太阳经穴,具有散风泻火、明目通络的功效。本研究发现循经透刺法联合温针灸治疗有效发挥针刺良性刺激多处穴位的作用,使面部风邪疏解、经络通调,有助于面部神经功能修复[27-28]。研究结果还显示本研究未出现不良事件,这说明循经透刺法联合温针灸安全性良好,可能与循经透刺法采取沿皮透刺、进针深度相对表浅、刺激强度适当、治疗范围大和避免了反复穿刺破皮有关。

综上所述,循经透刺法联合温针灸治疗应用于周围性面瘫患者疗效确切,可有效缓解面部神经障碍症状,修复面部神经功能,改善躯体和社会功能,安全可靠,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猜你喜欢

面瘫面神经疗程
东红分期辨治周围性面瘫经验
浮针治疗面神经麻痹的研究进展
面瘫患者的自我康复
针药并用治疗周围性面瘫验案举隅
碘131治疗要“小隔离”
蒙西医结合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疗效观察
面神经麻痹80例的护理干预体会
治子宫脱垂
针刺合电针疗法加TDP照射治疗周围性面瘫30例
综合方法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53例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