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汇聚思想光芒 照亮青春理想

2024-05-19魏睿

上海戏剧 2024年2期
关键词:概括

魏睿

2019年,上海越剧院成立了青年创作沙龙,以“新时代、新青年、新剧场、新风尚”为宗旨,集聚了院内外20余位优秀青年创作和艺术评论人才,他们分别来自上海、北京、江苏等各大国有文艺院团、高校、科研院所。沙龙组织观摩、采风、研讨和中小型剧目创作及创新项目的研发实践,如越剧微电影系列等。2021年,沙龙的话题讨论由线下转为线上,便成了“青年·戏谈”,3年来坚持每月1期,青年才俊轮流主持,面向芸芸大众,谈论专业话题。近年来,各类直播浩如烟海,“青年·戏谈”为何值得关注?是什么使它依托院团却跨越专业并能汇聚各类人才?它的坚持给我们什么启发,它的广受欢迎反映了什么大众诉求?在“青年·戏谈”走过3年之际,笔者尝试梳理其点滴之路,发掘可与同辈们共享的启悟。

一、青春之萤:诞生背景

“青年·戏谈”是一个由国家专业院团支持,青年艺术家自发汇聚形成的讨论交流平台,一个持续发展的、专业的戏剧兼跨界艺术直播节目,更是可以自由畅谈艺术理想、碰撞思维火花的广阔天空。

自2021年1月正式开播以来,每月1期,保持1位主持人邀请3位嘉宾的“四人行”组合模式。嘉宾均来自全国艺术界各行各业,涵盖了编导演音美理论研究等领域,自由论话题,畅谈无止境。节目至今已播出35期,累计观看量逾739万,平均每期观看量约21万,第29期“笔墨光影相映美——小说文本的舞台转化”观看量更是高达1447708人次,成为同类艺术直播平台的佼佼者。

那么,“青年·戏谈”为什么能在短短三年脱颖而出,成为青年艺术直播类的品牌标杆?

首先,“青年·戏谈”的开播当然与大环境相关,当时受疫情影响,许多沟通由线下转为线上,这也很大程度改变了艺术尤其是戏剧的创作、制作、交流、传播方式。“青年·戏谈”不是一档宣传个人或传播热点的节目,而是从策划之初就追求思想的深度、理論的高度、创作的维度,展现年轻才俊多元化的观点和敏锐的目光,坚持独立思考,坚持自由精神,有一定的学术含金量,不拘泥于传统束缚,关注前沿艺术,敢于打破壁垒,开拓全新理念,相互启迪思想智慧,与文化发展的趋势同步,进行跨界艺术的深层次交流,因此吸引了诸多优秀业内人士纷至沓来。

其次,“青年·戏谈”这档直播品牌是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的力量共同凝聚成的向心力,这才能够长久走下去。节目由上海越剧院主办,上海宛平剧院协办,新浪新闻、微博戏剧、大麦戏剧等直播平台同步播出,《上海戏剧》杂志与“观演之间”“莲盅评戏”等微信公众号提供媒体支持,由上海越剧院青年创作沙龙负责组织与实施,这就保证了直播具有相对稳定的资金来源、场地支持,以及相对稳定的受众群体,播放流量总体不断递增。青年理论家吴筱燕将青年创作沙龙恰当地称为“体制内的‘民间组织”,的确如此,“青年·戏谈”既有来自体制内的基础供应,又有青年艺术家们的民间自由发声,是现实保障与理想主义结合的典范案例。

再次,“青年·戏谈”的创始者们怀有诚意,只要是满怀热情和才华的青年,都可以参加直播,表达真实的观点,分享即时的见解,这是难能可贵之处。三年来,“青年·戏谈”共迎来97位嘉宾,有活跃在一线的青年创作者,也有高等学府的研究学者,有著名表演艺术家、梅花奖演员,也有春笋冒芽的后起之秀,各界文艺青年汇聚于此,体现了海纳百川的上海城市精神。

二、青春之火:涵盖领域

“青年·戏谈”讨论的内容涉及戏曲、话剧、舞剧、文学等各艺术门类,呈现出多元化、当下性以及专业性的特点,以及各专业研究领域嘉宾相对稳定性的特质。“青年·戏谈”的策划者每一年都提前做好直播规划,整体而言,其涵盖领域包括三大方面,用三组关键词概括,分别是:戏曲与文学、经典与时代、跨界与融合。

1.戏曲与文学。距今八百余年的戏曲艺术,将何去何从?戏曲中承载的歌舞演故事的独特的传统文学样式将走向何方?“青年·戏谈”立足袁雪芬老师的新越剧改革精神,敢于发扬创新思维,重视剧作家在新剧目中赋予的新文学意义,讨论研究新的编导机制和新的观演关系。新越剧改革代表着中国戏曲走上与时代同行的道路,“戏谈”青年们秉承老一辈艺术家的改革精神,希冀戏曲与文学重新焕发光彩,在现代文学和艺术中占据一席之地。

例如,“青年·戏谈”的“越剧剧种气质系列谈”四部曲,包括第2期“构建一个女性的世界”、第9期“有一类‘物种叫‘女小生”、第15期和第19期“改革,向哪里去?”(上、下),提出与关注剧种气质。主持人和嘉宾们论及,戏曲的剧种气质是一个戏曲剧种从整体上区别于另一剧种的根本特点,具有独特性、内在性、整体性。剧种气质概念的提出,针对的是剧种渐显趋同化、剧种个性逐渐模糊的现状,以期重视剧种的独特性,保持戏曲的多样性。嘉宾提出,“女性化”是越剧剧种气质的重要内涵之一,20世纪三四十年代崛起的女子越剧是在特定历史条件中多种力量共同作用下的一场“女性文化实践”。

再如,“青年·戏谈”第4期“传统戏曲的现代梦与现代‘痛”直面了戏曲现代化过程中的“阵痛”。主持人和嘉宾们敏锐地发现传统戏曲和影视剧、网络剧其实都面临同样的难题:艺术家的创作讲究规律性,但观众的审美是流动性的。当创作者形成了具有规律性、可持续性、可借鉴性的创作经验时,观众的审美却发生了迁移。他们从“缘起、路径、收获、疼痛”四个维度探讨戏曲现代题材作品,认为戏曲艺术所处的文化语境、面对的受众群体发生了显著变化,因而要推动戏曲艺术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型。

2.经典与时代。近些年来,经典的复排、传承一直是有热度的话题,青年艺术家们担负着经典如何走向时代的使命。经典是过去时代的产物,内容和形式往往具有彼时的时代特点,又有超越时代的影响力。经典在新时代中怎样引发观众共鸣?“青年·戏谈”有很多思考交流。

例如,“青年·戏谈”第17期“诺贝尔文学奖中的戏剧及改编”聚焦了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的戏剧作品,这是现当代戏剧文学史的不可忽略的一部分。诺贝尔文学奖的小说作品,常常被改编并搬上舞台。更独特的是,这期直播还探讨了戏曲改编,如贝克特、奥尼尔、莫言的代表作品等,拓宽了戏曲艺术与经典文学的研究视野。

又如,“青年·戏谈”第18期“借古人杯酒,浇今人块垒——历史题材的舞台重写”,主持人和嘉宾们围绕着历史题材的舞台创作,结合时下古装影视剧热播,从时间和剧种两个维度,探讨了历史题材改编差异背后的影响因素,并着重讨论了以下几个议题:从古装戏到新编历史剧,如何实现气质的转变,一部合格的新编历史剧应当具备哪些必要元素,历史真实和艺术真实是对立还是互补,“戏说”和“胡说”的分界线是什么。青年们以犀利的切入点,探讨话题既有学术上的理论维度,也有创作上的技巧剖析,更有对当下艺术审美的關照。

3.跨界与融合。青年艺术家们不仅研究讨论戏曲,更将视野拓展到整个艺术领域,关注不同艺术的跨界与融合。“青年·戏谈”的多期节目通过戏曲与电视剧、现代戏剧空间、唐传奇、舞剧、小说文本等跨界对谈,探讨了各门艺术与戏剧之间的互相渗透与互相影响。主持人和嘉宾们主动关注当代艺术的发展动态,并在各抒己见的对谈中思考当代戏曲艺术的前沿探索。同时,具有跨界经验的青年艺术家分享自己的创作心得,让彼此有更多的启发意见。

例如,“青年·戏谈”第11期“微叙事、大情感、真表达”探讨了越剧与微电影的关系,从上海越剧院组织青年团队创作四部越剧微电影谈起,深入分析了电影和舞台“假定性”的区别,发扬舞台的时空自由,建立有象征意味的场景和氛围,强调演员表演的主体性。越剧微电影是在探索电影语言和舞台语言融合后的新艺术样式,尤其在表现人物的精神世界方面有所长,也许正是舞台和电影语言的融合点。

又如,“青年·戏谈”第28期“舞&剧的抒情与叙事”从戏剧与舞蹈的关系出发,引申出舞蹈融入戏剧的现象和中国舞剧的创作与发展。“舞与剧”的对谈无疑是青年艺术家们对当下中国舞剧传统强势发展的关注,他们不仅讨论了舞剧精品为何在票房上获得巨大的成功,还研究戏曲程式形成中的舞蹈因素。当代新程式的创造也与舞蹈紧密相连,尤其近些年来,舞蹈语汇越来越多地渗入戏剧,成为新的发展方向。此外还讨论了戏曲与电视的对话、传统舞美与现代空间的融合、海派文化如何影响传统戏曲近代化和现代化进程等话题,研究不同艺术种类之间互相借鉴和影响为何越来越普遍,促成了各专业、各行业的青年才俊的深度交流。

从“戏曲与文学”“经典与时代”“跨界与融合”三个关键词来看,“青年·戏谈”的每一期直播节目追求新的角度和范畴,有历史与文化探讨的理论介入,有活跃的学术氛围,不但聚焦到某个具体的戏剧问题,还系统性地探讨了相关议题,有时甚至是开拓式的研究,在某种程度上填补了一些理论研究空白。

三、青春之光:未来方向

2022年,《上海艺术评论》曾用16个版面为“青年·戏谈”做了专题,导语中有这样一段话:“青年·戏谈”融合了院团的体制力量与青年的锐气及能动性,凝聚成为一个跨院团、跨剧种、跨学科、跨艺术门类的青年艺术创研共同体,鲜活地诠释了勇于创新、长于改革的“上海越剧”和“海派文艺”的当代面貌。

三年过去,展望未来,笔者盼望见到“青年·戏谈”秉承初心,继续对戏剧本体、戏剧创作、戏剧美学等问题进行研究讨论,继续邀请全国青年艺术才俊,由他们选择话题,畅所欲言,助力青年发声,促进观念碰撞,激发创作活力。希望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做到对学术自由的坚持、对形式创新的包容。希望更多最传统与最前沿艺术的对谈,使青年们与时代同呼吸,努力奔跑。

鲁迅在《无声的中国》中写道:“只有真的声音,才能感动中国的人和世界的人;必须有了真的声音,才能和世界的人同在世界上生活。”萤火虽微,群聚而亮,不畏渺渺,发能发的热,发能发的光,青春的朝气,彼此照亮,前行路上,不至孤单,也许将来这束光源能照亮世界。让我们拭目以待,“青年·戏谈”聚集的这一代有使命感、责任感的青年戏曲创作者和研究者们,不断将自己想说的话表达出来,从而展现中国青年的锐气形象,贡献中国青年的思考力量,最终和“世界的人同在世界上生活”。

猜你喜欢

概括
让数学思想方法浸润课堂
为孩子种下一棵“言语”之树
例谈“一文一字尽风流”
如何培养学生整体观察的习惯
试论历史教学中学生能力的培养
浅议初中数学教学中的课堂小结
如何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
抽丝剥茧丝丝入扣
现代文阅读中筛选和概括错题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