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陈长芬:登上《时代》周刊的摄影师

2024-05-19李喆

文萃报·周五版 2024年7期
关键词:滇越铁路抢救性滇南

在中国乃至世界摄影界,80多岁的陈长芬都是赫赫有名的大家。他被称为“中国拍摄长城第一人”,是中国摄影界“首届金像奖”获得者。为纪念摄影术发明150周年,他还被美国《时代》周刊杂志特刊评为“世界十大摄影名人”之一,肖像登上杂志封面。

花八年纯手工制作《长城史诗》

《长城史诗》画册主要拍摄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和90年代,是一本花费陈长芬8年时间纯手工制作的画册。

20世纪60年代,瑞士曾三次致信当时的周恩来总理,想要一些宣传中国的航拍照片。1965年,在中国民航工作的陈长芬幸运地参加了这次航拍任务。“世界上恐怕没有比长城更长的大墙了!”第一次乘飞机拍摄八达岭长城时,陈长芬被深深震撼了。自那时起,他便开始思考怎样持续拍摄万里长城。

十多年后,陈长芬完成了《纵横万里》主题作品的拍摄,之后就开始了系列的拍摄长城计划。20世纪80年代拍长城,只能乘火车或公共汽车,然后再骑自行车、雇手扶拖拉机或者步行到拍摄点。1990年,陈长芬的第一本长城集在日本出版。

作为中国拍摄长城第一人,很多人都问过陈长芬:你为什么拍长城?“我拍长城不是给中国人看的,长城就在中国人的身边。我拍长城是在国际上找读者和观众,让世界了解中华民族。”陈长芬坦言。

抢救性拍摄“滇越铁路”

1941年,陈长芬出生于湖南衡东县,著名画家陈少梅是陈长芬的堂叔。1959年,18岁的陈长芬買了一台捷克相机,同时如饥似渴地看书学习摄影基础知识。21岁那年,他的第一幅摄影作品《荷花》在《广东画报》发表。

2004年到2005年,陈长芬三下滇南,凭着敏锐的感觉,用镜头聚焦抗战时期的“滇越铁路”沿线,抢救性地记录下当地老百姓生活中的历史印迹。他历尽艰辛拍摄出的《滇南印记》画册,成为人类工业和文化历史上的珍贵记忆,被赞誉是“陈长芬最好的一本人文画册”。

在陈长芬看来,做人如同研究摄影,第一要素是感觉,还要有人情味,有心情,有灵魂。“我看艺术,就是四个字——人类情怀,而不仅是人文情怀。”

传统文化怎样发展传承?在陈长芬看来:“就六个字,批判、借鉴、弘扬。”

(摘自《北京青年报》 李喆/文)

猜你喜欢

滇越铁路抢救性滇南
国家在场:从清代滇南盐官营看国家边疆治理
滇南小耳猪胆道成纤维细胞的培养鉴定
A New Species of Trimeresurus Lacépède,1804 (Squamata:Viperidae) from Southwestern China,Vietnam,Thailand and Myanmar
太原市阳曲县西殿村龙山时期陶窑遗址抢救性搬迁保护技术研究
爱国主义教育视角下滇越铁路档案资源建设策略研究*
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室间隔穿孔抢救性手术治疗1例
滇越铁路文化融入主题客栈的设计研究
滇越铁路云南段研究述评①
抗日战争时期的滇越铁路
“弋阳子弟”踏歌来
——弋阳腔传统曲牌抢救性录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