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越铁路云南段研究述评①
2017-11-13吴晓丹
吴晓丹
(重庆市渝北区龙塔实验学校)
1898年中国清政府同意法国修筑法属印度支那至云南的铁路,铁路由越南海防港至云南省省会昆明。1903年开工,1910年4月竣工。通车后的滇越铁路,在云南乃至西南交通史上占有极其特殊的地位。学界目前关于滇越铁路最早的研究是黄赞熙著、苏曾贻译的《滇越铁路纪要》,该书主要记述了中法战争后法帝国主义与清政府签订不平等条约侵占云南铁路主权,掠夺云南省资源,输入法货的经过等方面的内容,并且介绍了云南矿产、物产、商业、车站、车辆的拥有数,铁轨规格及铁路沿线各地情况,为史学界研究滇越铁路提供了借鉴。改革开放以后,随着中国政治经济的发展,学者们对滇越铁路的研究视角开始迈向多元化。
一、以革命史观为主要视角的滇越铁路云南段研究
滇越铁路是在法国的威胁和强迫下修建起来的,法帝国主义想通过控制中国的铁路来进一步对中国进行掠夺。改革开放以后,学界对滇越铁路云南段的研究有了一些新的成果。从20世纪80年代初期至90年代末期,这一时期学界对滇越铁路的研究受革命史观的影响较大。
(一)20世纪80年代初期至90年代初期学界对滇越铁路云南段的研究
从这一时期学界对滇越铁路的研究成果来看,学术界没有出现较为卓著的研究专著,代表性的观点为滇越铁路的通车营运给云南人民带来了灾难,也有学者认为滇越铁路给云南的经济带来了较为积极的影响。例如苗朝柱在《法帝国主义与滇越铁路》一文中,对于法国修建滇越铁路的目的以及修建滇越铁路的历史做了详细的论述,指出“滇越铁路是一条帝国主义的吸血管,法国人通过滇越铁路对中国进行军事侵略、经济侵略与文化侵略。在法帝国主义的压迫下,云南各阶层的人民展开收回路权的斗争”。龙永行、龙越的《法国修建滇越铁路是件好事吗?》在研究云南省档案馆馆藏《清代至国民党政府外交部驻云南省特派员公署档案》、沈祖燕《案事篇》、宓汝成《中国近代史资料》等史料的基础上,认为“滇越铁路是法国侵略和掠夺我国的一个重要工具,给云南人民以及云南的经济、矿产资源都带来了深重的灾难。滇越铁路并没有给云南人民带来什么好处,而只是给他们增添了一条新的锁链”。
关于滇越铁路对云南带来消极影响的观点,学界也有不一样的声音。庄兴成的《浅谈滇越铁路对云南社会经济的影响》,从滇越铁路对云南社会经济的危害和所起的促进作用两个方面详细地论述了滇越铁路对云南经济的影响,指出“为法国殖民者所操纵的滇越铁路,其对云南社会经济的危害是主要的,促进作用是次要的”。滇越铁路是弊大于利的。他对滇越铁路的研究在一定程度上是具有启发意义的:我们在看到滇越铁路给中国人民特别是云南人民带来灾难的同时,还要看到它带来的积极作用,这样才能正确全面地认识滇越铁路在近代云南历史上的地位和作用。
(二)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学界对滇越铁路云南段的研究
90年代中后期,学者们的研究视角受到了现代化史观的影响,但革命史观在这一时期学者们的研究中仍占主导地位。令人欣喜的是,学者们不仅仅着眼于法帝国主义通过滇越铁路对中国实行的经济侵略,而且也将滇越铁路置于全球经济的大背景下,指出滇越铁路促进了西南地区的经济发展。
法国修建滇越铁路最主要的目的是对云南进行经济侵略:开发云南的矿山,掠夺云南的物产资源。滇越铁路作为云南的第一条铁路,在中国历史上的重要性也不言而喻。周中坚《历史重新呼唤古老的滇越通道——从唐代安南通天竺道到滇越铁路的未来》,指出了滇越铁路通车后给云南带来的负面效应,同时也论述了滇越铁路的辉煌业绩,认为“滇越铁路必将重新崛起”。他的文章仍旧受革命史观的影响较大。此外,周中坚在现代化史观的影响下研究滇越铁路,将滇越铁路置于全球化的视角之下,提倡国际间的贸易与合作,对西南地区经济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他有着如此长远的眼光是难能可贵的。
二、以现代化史观为主要视角的滇越铁路云南段研究
2000年之后,学者们的研究视角逐渐由革命史观为主向现代化史观为主转变,现代化史观占据了主导,但革命史观仍然影响着学术界。这一时期,学术界对滇越铁路的研究逐渐增多,学者们更为细致地研究滇越铁路对云南社会带来的变迁。此外,学术界对滇越路警以及抗战中的滇越铁路也做了相关的研究。
(一)涉及滇越铁路的专门性论著和史料汇编
滇越铁路是在法国的威胁和强迫下修建起来的,它的建成、通车,促进了云南社会的变迁,给云南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等多方面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关于滇越铁路的研究,史学界已经有了一些成果。段锡的《1910年的列车:滇越铁路百年记事》,段锡和张长利的《滇越铁路——跨越百年的小火车》,肖鹏编著的《滇越铁路沿线考察纪实》,李明、普永宏的《滇越铁路》,王耕捷主编的《滇越铁路百年史:1910—2010,记云南窄轨铁路》、《云南米轨铁路的共和国历程》,和中孚的《中国与东南亚的链接——滇越铁路》,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旅游发展委员会编的《百年滇越铁路》等,痛斥法国殖民者通过修建滇越铁路来达到掠夺资源、奴役中国人民的目的,同时也肯定了滇越铁路促进了云南经济等的发展,但这些著作并没有对滇越铁路做更加深入的研究。
特别要指出的是庄兴、吴强、李昆编著的《滇越铁路史料汇编》,利用云南省档案局的原始档案资料,对滇越铁路的路权丧失与通车、滇越铁路的影响、抗战初期军运与路权回归做了梳理。本汇编共上下两册,分档案和资料两部分,上册为档案,下册为资料。庄氏等梳理的这些原始档案是研究滇越铁路史的第一手资料,有着重要的学术价值,为今后深化相关问题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二)学界对滇越铁路云南段与云南社会生活及思想观念变迁的研究
滇越铁路的通车促进了乡村社会的变迁,一些学者对此方面做了细致的研究。王玉芝、彭强、范德伟的《滇越铁路与滇东南少数民族地区社会变迁研究》,系统地梳理了法帝国主义对云南的侵略和渗透,对滇越铁路与滇东南少数民族地区交通转型以及工业化进程做了详细分析。吴兴帜的《延伸的平行线:滇越铁路与边民社会》,以“滇越铁路”为对象,通过对这一“事件之物”的民族志式研究,在揭示滇越铁路所具有的“物性”体系在不同历史时期对边民社会的不同层次的影响基础上,认为滇越铁路已经成为边民社会不同人群与个人自我的延伸。作者提出从关怀人的角度去关怀滇越铁路,对滇越铁路进行遗产化处理,从主体的视角去审视。王明东的《民国时期滇越铁路沿线乡村社会变迁研究》,主要研究民国时期滇越铁路昆明至河口沿线乡村社会的变迁,在特定的社会历史背景下,滇越铁路的修筑及运营,促使沿线乡村社会的变迁。
王玉芝在文章《滇越铁路与滇东南地区近代交通转型之关系探析》中指出:“滇越铁路的修建和运行给滇东南少数民族地区带来的巨大的影响,滇越铁路既是法国殖民者掠夺云南矿产资源的吸血管和侵略工具,又是西方世界先进工业文明的载体”。
(三)学界对滇越铁路云南段与云南经济变迁的研究
学界系统研究滇越铁路的学者是车辚教授,为学界滇越铁路的研究做出了重大的贡献。车辚先生受现代化史观的影响较大,他对滇越铁路的研究有自己独特的见解。《滇越铁路与近代云南经济变迁》一文,车辚先生从“法国修筑滇越铁路的缘起及技术经济评估;滇越铁路与近代云南商品经济的发展和金融变迁;滇越铁路与近代云南交通及工业变迁;滇越铁路与近代云南通商口岸变迁”四个方面对滇越铁路与云南经济变迁的关系做了详细的探讨,促进了学界对近代云南史的研究。他在《近代云南经济史中的若干计量经济模型——以滇越铁路经济走廊为例》一文中,利用经济学的相关知识指出了滇越铁路通车后给云南经济带来的影响。此外,车先生还研究了滇越铁路开通后对云南金融的影响。车辚、马策在文章《民国时滇越铁路沿线货币规模分析》中指出“滇越铁路推动了云南金融的发展,铁路沿线纸币、现金、黄金、白银的交易、兑换、汇兑、运输繁盛,货币流动性规模对全省金融生态有决定性的影响”。
车辚先生的文章从不同的角度论述了滇越铁路对云南经济的影响,为我们进一步认识滇越铁路的历史提供了基础,同时也提醒我们,要将滇越铁路研究得更透彻,研究者就必须要具有敏锐的眼光与独特的视角。
赵旭峰对滇越铁路的研究也有较大的创新性。他的《半殖民语境下的滇越铁路与云南社会》一文,从滇越铁路的管理权这一角度入手,指出“滇越铁路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语境下来表现云南近代化这一历史主题的。铁路管理权的丧失,不仅便利了帝国主义控制云南经济,使国人应得之利益大量流失,而且导致了云南社会的失衡和人的异化,使云南陷于经济发展失调、匪患严重的艰难境地”。
此外,关于滇越铁路对云南经济的影响还有其他方面的研究成果。王士录在《滇越铁路与当代滇越经贸文化交流》一文中指出:“法国人通过滇越铁路获得了丰厚的政治、经济利益与特权,但客观地讲,滇越铁路的通车,对云南经济社会以及滇越经贸文化关系的发展也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王玉芝、彭强、范德伟在《滇越铁路与滇东南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结构变迁的关系》一文中指出:“滇越殖民铁路的修建和运行除了其殖民地化程度加深外,就是对其自给自足之经济结构的触动——锡矿业经济结构变迁及滇东南少数民族地区发展为重工业基地、农业经济结构变迁、农民阶级解体。这是在西方殖民的冲击下发生的经济结构变迁,对滇东南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进步有着不可忽视的推动作用。”谭刚的《滇越铁路与云南矿业开发(1910—1940)》一文也指出,滇越铁路的通车推动了云南经济尤其是矿业的发展,但是,由于滇越铁路被法国控制,导致该条铁路产生的巨大收益外流,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云南矿业的进一步发展。
(四)学界对滇越铁路云南段与云南技术发展的研究
近代西方科学技术在云南的大规模传播始于1903年滇越铁路的修筑,而滇越铁路在传播近代西方科学技术上发挥了先导作用,因此,从技术史的角度探讨滇越铁路对云南社会的影响也成了学界研究的热点。车辚先生在《滇越铁路与近代西方科学技术在云南的传播》一文中,将铁路史与技术史结合,指出了西方科学技术对云南工业化进程的促进作用。这篇文章为学界从技术史角度研究滇越铁路提供了重要借鉴。梁克旭、张宗学从技术哲学的角度探讨了技术在滇越铁路与云南社会中所扮演的角色。梁克旭的《滇越铁路与近代云南社会文化研究——技术与文化关系的视野》,从器物层次、制度层次、观念层次三个角度论述滇越铁路通车后对云南社会文化的积极影响。此外,作者从文化学角度,分析了近代西方技术未在云南生根发芽的原因。张宗学的《滇越铁路与近代云南社会研究》,以滇越铁路的修建对近代云南社会的影响为线索,从技术哲学的视野探讨技术与社会的关系,揭示技术在近代云南的社会角色——以民族侵略的形式加速被压迫民族近代化的社会进程。这些篇文章视角独特观点新颖,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学术界对滇越铁路研究的不足。
(五)学界对滇越铁路云南段与云南城镇变迁的研究
滇越铁路通车后带动了沿线城镇的发展。何云玲、刘晓芳、张林艳、田娥的文章《滇越铁路与云南近代主要城镇人口的变化》,以滇越铁路所穿越的12个县/市等为研究区域,全面研究交通方式变更对滇越铁路周边城镇化的影响。杨甫旺、李娜在《滇越铁路对沿线彝族社会文化的影响》一文中指出:“滇越铁路通车后,极大地改变了彝族人民的社会经济文化,思想观念、生活方式、生计方式等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促使其传统社会的现代转型”。肖坤冰在《铁路、边境与现代性——以20世纪初期滇越铁路上的边境口岸“河口”为中心的考察》中,指出河口这一地区,其城市发展兴衰与滇越铁路的通行与否密切相关。
(六)学界对抗战中滇越铁路的研究
滇越铁路作为国际重要的交通运输线,它在抗战时期所发挥的作用也是非常显著的。学界对抗战时期的滇越铁路有一些研究成果,但研究仍有进一步提高的空间。
宋凌迁在《抗日战争时期中法滇越铁路运输交涉论略》一文中,从对外交涉的角度论述了抗战时期中国政府为借道滇越铁路运输战略物资与法国的交涉。王玉芝、王红晓、范德伟的《滇越铁路在抗日战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评述》指出,滇越铁路是抗日战争前期中国运输战略物资的大通道,是抗日战争前期的生命线。这篇文章虽引用了一些史料和论著,但是并没有引入档案文献中记载的当时滇越铁路的运输情况,对抗战中滇越铁路的作用分析也是比较浅显的。谢本书先生的《抗日战争时期的滇越铁路》对抗战时期滇越铁路作为重要的国际运输通道的相关史实以及路权艰难的回归过程进行了梳理。
(七)学界对滇越路警的研究
铁路警察由铁路兴起而生,随着铁路的发展而发展。滇越铁路作为帝国主义在云南修筑的第一条铁路,是具有特殊性的,而滇越路警的设置也反映了当时统治者对中国主权的维护。令人欣喜的是学界已有学者对滇越路警进行了研究。
交通铁道部交通史编纂委员会编纂《交通史路政编(第十八册)》,其中第九章外人承办铁路——滇越铁路,对滇越铁路的警务系统进行了系统的梳理。民国云南通志馆编《续云南通志长编》(中册),在这部史料中编者将滇越铁道警察归为特种警察,对滇越铁道警察总局做了比较详细的梳理。这两部史料集中关于滇越铁路巡警的内容,基本厘清了滇路警设置的历史沿革,为学界对滇越铁路警察的研究起了基础性的作用。曾鲲化《中国铁路史》对中国近代的铁路发展史做了详细的论述,是研究中国铁路的重要史料。书中第二编《路政》第六章《对外交涉——对法交涉》,有提到滇越铁路通车后中国对法交涉的情况,但是对于滇越铁路警察的相关情况并未做一些说明。云南省公安厅编撰《云南省志·卷五十六·公安志》(上卷 清末民国警察)从警制(警察机构、教育、勤务制度等)、治安行政管理、禁毒、消防、道路交通管理、镇压人民纪略等多方面对晚清民国警察做了梳理,为研究滇越铁路巡警的治安管理提供了宝贵的借鉴。陈力《华员心态与民族主义:以滇越铁路警察为视角》,认为滇越铁路警察的设置是以警察之名行主权之实,路警与法人的对抗与妥协成为认识华员心态和近代民族主义的新视角。
纵观学术界对滇越铁路云南段的研究成果,2000年以前大体属于研究起步阶段,这一时期研究性的专著及学术性的文章虽然较少,但为后期的研究奠定了重要的基础。2000年之后,研究滇越铁路的学者以及学术性的成果也逐渐增多,进一步丰富了滇越铁路的研究。此外,革命史观和现代化史观分别在不同的时期影响着学者们的研究,在一些研究成果当中,两种史观是相互交错的。学者们的研究视角不同,则得出来的结论也是不尽相同的。学者们对滇越铁路的研究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学界对铁路史研究的不足,进一步促进了铁路史的发展。
三、滇越铁路云南段的保育与遗产开发
滇越铁路是目前世界上仅存的一条正在使用的米轨铁路。它的修建对云南、中国乃至东南亚的政治、经济、社会和科技的发展,产生了不可替代的重要影响。近年来,对于滇越铁路的历史文化价值也引起了学者们的注意。
2009年云南省成立了滇越铁路研究会,研究会旨在对滇越铁路、个碧石铁路、泛亚铁路的历史、现状和未来作全面系统的研究。研究会编辑出版了《论滇越铁路保护开发申遗——百年滇越铁路论坛文集》,收入了诸多学者的研究。这部论文集影响着后来学者对滇越铁路的研究,对滇越铁路的遗产保护研究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学界关于滇越铁路遗产保护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铁路沿线建筑的保护、铁路历史文化价值以及对滇越铁路旅游资源的开发保护方面。
范玉洁在《滇越铁路滇段沿线车站区域景观系统研究》一文中,通过从建筑学的角度对车站建筑、铁路社区建筑进行分析和对车站周边区域进行历史性、文化性探索分析,从而对滇越铁路滇段沿线车站区域历史文化保护、车站新形象建设、周边小城镇建设和滇越铁路滇段旅游资源开发的探索性研究提出了系统性的意见。陈兆俭在《滇越铁路(云南段)近代站房建筑保育研究》一文中通过实地考察昆明—河口沿线近代站房建筑,对建筑的特征进行了比较系统的研究,提出了对滇越铁路近代该房屋建设的具体保育策略。
此外,吴兴帜和张梅的文章从历史文化价值角度对滇越铁路遗产保护提出了建议。吴兴帜在《作为集体记忆与自我延续的物质文化研究——以滇越铁路为例》一文中,分析了边民社会如何伴随着铁路的生命史进行自我的存在、流逝与叠加,进而引导社会对物质文化的尊重。张梅的《滇越铁路保护和利用价值探析》,对滇越铁路的历史、文化、旅游、经济价值进行深入的分析,并提出滇越铁路保护和利用的一些思考和建议。
陈思竹的文章则从旅游资源开发保护方面做了论述。《滇越铁路文化线路旅游开发》以滇越铁路碧色寨为实际案例,在文化线路视角下对碧色寨旅游景观规划设计,着重强调保护传承滇越铁路文化线路景观,进而促进云南旅游业的发展。
纵观上述研究,学界对于滇越铁路遗产的研究还是相对浅显,缺乏历史的厚重感。滇越铁路作为国家重要的历史文化遗产,承载者沿线区域各族人民的历史记忆。但是随着滇越铁路的遗存渐渐淡出人们的生产生活,人们对滇越铁路的历史情感记忆不断衰减,保留下来记忆越来越苍白。学术界若能通过口述史学唤醒铁路沿线人民对滇越铁路的历史情感,更能够促进学界对滇越铁路保护与遗产开发的研究。
四、研究不足与展望
纵观过往对滇越铁路的研究,除了从历史学的角度研究滇越铁路对云南的影响外,更令人欣喜的是有学人已经从技术史的角度探讨了滇越铁路对云南社会的影响。但是,研究尚存在薄弱环节和不足之处。
一是历史资料不足,档案资料还存在进一步挖掘的潜力。根据已发表的研究成果所征引的文献资料来看,有关滇越铁路的研究资料有档案资料、省志、铁道志等,但是对档案资料的利用相对比较欠缺,此外相关滇越铁路的民国报纸的利用也比较少。云南省档案局有大量关于民国时期滇越铁路的档案资料,这些已经开放的资料有待系统的整理。同时还有一部分的档案资料在法国以及河内,这部分档案资料是法文和越南文,距离和语言问题又造成资料整理上的困难。因此,亟须具备专业知识的人才对相关资料进行翻译、整理。只有将这些资料都系统整理,才能够真正促进学界对滇越铁路的研究。
二是视角单一,从历史学的角度研究的多,从经济史、思想史、社会史、技术史等角度考察的少。正如朱从兵教授在《中国铁路史研究方法漫谈》一文所提出的:“将铁路看成任何一种单一的学科都是不合适的,各种研究方法的交叉或多学科视角的融合是非常必要的……技术史和社会史相结合的技术社会史视角、技术史和经济史相结合的技术经济史视角、社会史和经济史相融合的社会经济史视角都是铁路史研究所需要的。”
从过往对滇越铁路的研究来看,学术界从帝国主义侵华的角度以及滇越铁路对云南社会经济的影响方面研究的成果相对较多。滇越铁路作为法国政府在云南修筑的铁路,通车运营后的滇越铁路为法国政府所带来的经济效益如何,学术界尚缺乏系统的研究。此外,滇越铁路公司的营运模式以及铁路公司对铁路的经营管理模式尚待深入研究。这也主要是档案资料的缺失所造成的。
三是缺乏对有关专题的深入探讨。第一,关于滇越铁路巡警的研究稍显薄弱。刘海波在《晚清民国铁路警察史述评》一文中指出:“在旧中国内忧外患的局面下,因铁路而生的铁路警察成为观察晚清民国中外关系的新视角。”就目前的研究成果来看,以滇越铁路所设路警状况为视角窥探晚清民国中法外交,学界对这一课题是缺乏系统研究的。此外,滇越铁路警察与其他国有铁路的警察相对比,是具有特殊性的。学界若能从政治史和外交史结合的角度对此做深入的研究的话,一方面可对当时社会背景下滇越铁道军警总局与法国滇越铁路公司之间的博弈状况有明确的了解,另一方面也可使得铁路史研究更加生动、丰富精彩。第二,关于滇越铁路在抗战时期的重要作用研究也比较少。滇越铁路作为抗战时期重要的国际运输通道,学术界对此方面的研究稍显薄弱。
总体看来,学术界有关滇越铁路的研究取得了较大的进步,丰富了中国铁路史的研究。但是关于滇越铁路的研究仍存在一些提高的空间,如资料的征引、范围需要扩大,研究的内容需要革新,研究的视野及方法需要扩展等。上述不足都有待今后学人的共同努力,相信在各界学者们的共同努力下,进一步促进档案的国际化,滇越铁路的研究将会达到更高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