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莹波刻《煮鱼乐》出炉记
2024-05-18曹隽平本刊
◆ 曹隽平( 本刊 )
癸卯腊月,天寒地冻,莹波兄携来其精心镌刻的巨印《煮鱼乐》,我亲自煮鱼招待,饭前诸君摩挲把玩,不胜欢喜。
此印材乃青田黄金耀,原是我浙江青田弟子张晓东所藏巨印的边角料,因石莹洁如玉,局部青中泛黄,故我又延请福州袁德春镌刻印钮。袁先生俏刻薄意灵猴一只,并刻隶书“封侯”两字,灵猴昂首翘望空中飞来的蜜蜂。灵猴身后山石转折,其上又以篆书刻寒斋之名“抱朴”,甚合吾意。此石刻钮后,我把玩竟日,寻思需找一高手篆刻传世作品,环顾海内,意非西泠印社中人李莹波莫属。
莹波是我师弟,又是犬子咕咚的篆刻老师,数年前我曾为莹波撰文《恨不相逢未嫁时—李莹波书艺综评》,文中写道:
“因为担任《艺术中国》杂志主编和做收藏的缘故,经常有朋友问我:‘你最看好的湖南艺术家是谁?’每次我都会毫不犹豫地说:‘李莹波!’
莹波26岁加入西泠印社,篆刻之外,他兼擅隶、行、楷、草诸体。他的篆刻作品,无论朱文、白文,巨制、小品,都严守正统而不失灵气。其朱文印以婉约细腻见长,刀法干净,不追求所谓的率性、天真,但布白时有巧妙出新之处,于不经意间现天然纯真。莹波曾几次到寒舍现场操刀,为我镌刻铭文,百字长篇不打底稿,刀落之处,石花飞溅,刚健清峻的隶书立现。我虽游走艺海多年,也不由得心生叹服!
莹波亦精国画、诗文,他还是长沙昆曲社社长。莹波所作《书赋》,洋洋洒洒三千言,纵横上下五千年,引经据典,文采华美,气势磅礴。”
莹波正值不惑之年,适逢创作高峰期。我将印石拍照发图给莹波,他对石头大加赞赏,爽快允诺,然刻何内容却令我颇费了一番心思。此印石长六厘米,宽五厘米,刻的字数少了太浪费,刻多了又于心不忍。踌躇半月,一日与收藏家陈建华言及此事,建华道:“索性请他刻你的《煮鱼乐》!”其实最初我也动过此念,但诗太长,瞬即打消了念头。建华见我犹豫不决,又说:“这么好的印石,一定要刻跟你有关的内容,留传下去才有意义。”
我好吃鱼,曾写过一篇《从豆腐块到豆腐煮鱼》,详述30年前读大学期间,我为了吃豆腐煮鱼不断写豆腐块文章发表的经历。文章写完后,我特意邀请当年的编辑老师陈靖武先生,为其煮鱼。从此我一发不可收拾,不断为父母、朋友煮鱼,并作古风一首《煮鱼乐》,诗曰:
我本一书痴,旦夕耕砚田。
嗜鱼久成癖,缘起卅载前。
豆腐煮鱼块,念念在心间。
去岁入庖厨,亲手烹鱼鲜。
幸得师友爱,频频把技献。
诗文堪佐酒,快乐胜神仙。
书法/篆刻 李莹波
莹波曾经吃过我煮的鱼,亦曾撰诗一首,创作生平第一幅草书作品,《书法报》曾予以发表,诗云:
隽平兄设宴亲自烹鱼,有吟以古风入律。
食鱼有帖出狂素,狂素传今片纸珍。
片纸行行珍墨影,有鱼口口佐香淳。
无形味在天机变,出世名随秉性真。
古有东坡肉传美,何当再美隽平鳞!
主意已定,我打电话给李莹波,将《煮鱼乐》念给他听,说诗长四十字,印长约五厘米,问他能否刻完。莹波毫不犹豫地答应了。过了一会儿,我发现《煮鱼乐》不是40字,而是60个字,于是又问他字数太多能否刻下来。莹波豪气地回答:“我既然已经答应了你,40个字和60个字也没什么区别。那就挑战一下吧!”
细观莹波所镌《煮鱼乐》,纯取吴让之浅白文路子,细密俊朗,用刀果断,留红自然透气,不板滞,得灵动。六十字浑然一体,疏密有致,极富韵律感。印面篆刻本已耗费数日,他又于边款中刻入《煮鱼乐》全文,进而跋曰:隽平先生诗一首,此诗格极质朴,近汉乐府,犹愧大诗人有未到处,余刻略欲似杜诗沉郁而远不及矣。四十以后目力昏花,奈何奈何。
刻毕,莹波又制印蜕,将边款抄录一通,其用心之精诚,令我感动。
人常言“文人相轻”,而我与莹波却是文人相“亲”的典范,其中故事多多,留待后续。此巨印的石质、印钮皆为顶级合作,我以煮鱼服务艺坛,所作《煮鱼乐》亦是心声的表达,此诗经莹波精心篆刻,或将成为一方可入印史的杰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