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工业园区改造设计中的建筑呼吸感塑造
2024-05-18刘子阳南京晓庄学院美术学院
◆ 刘子阳( 南京晓庄学院美术学院 )
引言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老旧工厂改造的不断深入,建筑空间呼吸感塑造已成为旧工业建筑改造的一个重要方向,将为城市更新和人类生活带来更多的美好和可能。它独特的设计理念旨在创造有生命力且与人类互动的建筑环境,为人们提供舒适、健康的居住和工作空间。未来,建筑空间呼吸感塑造将持续发展和应用,并在建筑行业中扮演重要角色,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建筑空间呼吸感塑造将更加关注环境可持续性和能源效率,通过利用可再生能源和智能控制系统,努力降低能耗并减少碳排放。其次,未来的设计将注重提供更健康、舒适的室内环境,通过优化室内空气质量、调节光照和温度等方面来满足人们的需求。过去的研究也表明,空间氛围在建筑设计中具有重要意义。自1963年《设计结合气候》一书出版以来,人们在生态建筑的实践中开始注重设计与自然气候要素的融合。在全球气温变暖的背景下,保护自然环境和节约能源变得越发重要。
1.国内外研究现状
国内外的研究为建筑空间呼吸感塑造提供了宝贵经验。例如,日本学者荻野昌弘等对东京稻城工业园区的研究分析了空间布局对人们工作效率和情感体验的影响。国内的刘明亮等对北京798艺术区的改造案例进行研究,提出了旧工业园区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的新思路。这些研究为未来的建筑空间呼吸感塑造理论发展奠定了基础。未来,传统建筑设计对空间呼吸感的定义将被改变,从单纯的建筑外观变革,转向解决人们精神需求和创造舒适空间等问题将是研究的重点。其中的内容包括将原有的建筑结构和历史痕迹保留下来,同时结合现代的设计理念和技术,创造了一个与自然环境互动的建筑空间;同时,还包括运用先进的技术和材料,将建筑复合体实现了自然通风、光照调节、温湿度控制等功能,为室内环境营造了健康、舒适的氛围,使建筑空间呼吸感塑造在未来能更好地服务于人类生活。
2.建筑呼吸感概述
呼吸感建筑泛指具备绿色建筑特征的建筑结构,通过改良外观和结构,构建自然通风和采光系统,从而减少碳排放和生态污染。这类建筑注重节能,致力于创造自然通风条件,改善室内环境,满足人们对自然体验的追求。因此,呼吸感建筑属于生态建筑范畴,包括大型公共建筑和住宅建筑等。从建筑心理学的角度看,它指的是人类通过感官获得空间知觉和认知,以此引发情感反应。建筑空间氛围设计应考虑人类视觉和听觉等感官特点,运用光线、色彩等元素创造空间体验,激发积极情感反应。人们通过视觉、听觉、嗅觉等感官系统获取空间信息,这一过程既包括空间的客观信息,也涉及情感和认知上的反应。因此,呼吸感建筑的构建,需要有机地结合空间感知和情感反应。作为一种新兴的建筑设计理念和创新途径,呼吸感建筑具有极高的实用价值和发展前景。它将广泛应用于旧工业园区和其他城市公共空间的改造中,为这些领域带来更多美学和舒适性体验,为城市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未来,空间的呼吸感将呈现更多元化的形态,并追求更高层次的智能化和可持续化目标。
3.设计原则
(1)对建筑空间尺度的合理改造
在进行建筑空间比例尺度的改造时,传统的生产型建筑通常给人一种拥挤、压抑、冷漠的空间氛围。因此,正确把握建筑改造的尺度至关重要。在保留原有建筑基础结构的同时,改造需要消除工业流水线生产中不必要的隔断和空间,重新规划工业建筑的生产动线,明确功能区域,实现动静分离,使每个区域都有其独特职能。合理运用中庭和隔断,打造灵活的动线,关键在于对老旧建筑分区进行创新改造,营造出多样而和谐的空间氛围。同时,建筑的形态和比例是影响人们对空间感知和情感反应的关键因素。建筑形态和比例必须符合人体的生理尺度和人类的认知规律,才能产生令人愉悦的空间感受。这对人类行为和情感反应会产生深远影响。例如,设计倾斜或斜面的屋顶既能促进天然通风和光照,又能给人一种柔和、温暖的感觉。通过采用不同的形式和比例手段,设计者可以创造出丰富多彩的建筑空间。
(2)选择合适色彩、材质塑造空间氛围
对建筑外墙和室内颜色材料的改造,需谨慎考虑色彩和材质的应用及处理。主要的改造目标在于保持原有建筑的工业风格,保留红砖和混凝土等工业建筑材质,同时引入现代风格的颜色材料,通过色彩对比实现建筑风格的更新,与工业园区改造主题相一致。采用环保耐用的材料,打造出透气而舒适的建筑空间。通过合理利用光线、调整颜色和亮度等元素的比例,创造积极且舒适的情感体验。运用多种建筑心理学手段,营造富有生命力的空间氛围,呈现出舒适自然的呼吸感,以满足人们在空间中的情感需求。
(3)绿色建筑生态化改造
生态化改造的核心在于颠覆原有工业化建筑的不足,这些建筑本身存在着污染大、与环境不协调等问题。生态化改造的核心理念是将原本对环境有害的建筑转变为与环境和谐共存的建筑,采用可持续设计理念,全面考虑建筑的生命周期,以降低能源消耗和废物产生为目标(图1)。在设计中采用环保材料和技术,如太阳能电池板、雨水收集系统、绿色植物墙等。加强自然通风和采光系统,减少对人工通风和照明的依赖。优化空气质量,降低有害气体和化学物质的排放。在生态化改造中,需考虑周边环境,合理规划建筑布局,以减少对野生动植物的不良影响。借助可再生能源,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通过科技手段,如智能控制系统和节能设备,提高建筑效率和能源利用率。生态化改造还需运用新技术实现能源的回收和再利用,以减少建筑能源损耗。通过在原有建筑上增加多层次的绿化,扩大外露土地面积以增加环境的水吸收,实现新型海绵城市的构想,全面实践建筑与自然的共生绿色建筑理念。
图1 建筑生态化改造(作者自绘)
(4)建筑群的社区服务和工艺传承功能改造
社区服务改造的核心在于明确定义服务对象和人群,坚持打造友好的社区文化,通过改造加强社区居民之间的情感纽带,并展示当地产业曾经的辉煌历史。通过改造设计吸引外来投资,促进当地居民就业。其次,将部分建筑改造成展馆,弘扬当地传统文化,通过文化体验的方式传承过去精湛的行业技术。改造过程中,应注重保护原有结构,基于尊重历史价值的前提下将其改建为博物馆,同时为社区居民提供一个共享的活动空间。这样的改造,能将旧工厂融入现代城市生活并赋予它更多社会意义。在对空间进行重新塑造时,应强调游客的体验和参与感,增加游客与工业生活、工业文化的互动,使他们在参观中获得更为深刻的体验。这些因素的确定需要考虑场所的特点和使用需求,以实现最佳效果。
4.基于建筑呼吸感塑造的设计策略
(1)空间比例尺度的塑造
在保持原有建筑和文化元素的同时,巧妙地调整现有厂房动线、自然光利用以及绿色空间等,旨在更有效地分隔和连接旧的工业生产空间,以创造更为舒适和实用的环境。优化原有的建筑结构,引入小型垂直设计,打造出高品质的景观廊道并设计连通局部工作区域的方案。整体空间设计秉承开放式设计理念,创造了流畅而通透的布局。通过重新规划动线,使工作区域更加紧凑有序,提高工作效率。充分利用自然光,引入透明材料和开放式空间设计,最大程度地引入阳光,创造出明亮、宜人的工作环境。在绿色空间的设计上,注重引入植物、景观等元素,提升整体绿意,为工作区域增添宜人的自然氛围。增加小型垂直设计于建筑结构中,不仅有效分隔空间,还能创造引人注目的景观廊道,使工作区域更富美感和活力。这种设计方式有助于打破原有较为僵化的空间格局,提升建筑整体的灵活性和现代感,通过优化空间布局,实现各区域的有机连接,为员工提供更为便捷和畅通的工作交流空间。
(2)色彩与材质的协调处理
在工业建筑的典型建造中,常使用灰色水泥、钢铁等材料,导致室内空间显得沉闷压抑。而在改造项目中,大量玻璃和竹编元素的运用,赋予建筑内部更强的通透感。在外立面改造设计中,采用创新设计理念,将竹编应用于墙面,注入自然生态氛围,引入新的工艺思维。竹编的构造小巧而柔软,展现出独特的变化多样韵味;清水混凝土作为主体结构装饰材料,创造简洁、精致的工业氛围,同时具备高强度和防水耐久特性;白色水磨石作为地面铺设材料,为整个空间注入独特感。其异常平整的表面和白色光泽效果为工业风格提供实用性和观赏性;胡桃木作为材料使用,兼具实用与美观特点。其纹路清晰、质感优良且耐用,赋予人一种稳健感和自然木质感。采用环保材料、绿色能源等技术,打造具有节能、清洁、低碳、循环利用特性的建筑空间。
(3)绿色生态化设计
引入绿化和水景,为空间注入更多呼吸感。举例而言,在室内空间中增加室内花园和屋顶垂直绿化等元素,不仅有效地调节室内温度,还能提高空气湿度,从而改善室内空气质量。设计透明通透的立面,如运用大面积竹编材料,加强建筑与外部环境的联系,同时提升整体建筑的通透感和生气勃勃的感觉。在屋顶区域安装太阳能板,并采用合适的布局方式,确保既高效稳定又不破坏整体设计感。配置适当的太阳能储能设备,将白天储存的电能延续到夜晚,为其他光电产品提供能源,特别是在进行晚间焕新展示时。将这种清洁能源引入旧工业建筑,成为提升绿色产品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关键一步。
(4)工业文化传承和社区服务提升
旧工业建筑改造的设计通过展馆化改造来实现传统工艺的传承,采取保留历史建筑和设备,将其改造成工艺博物馆或文化中心,展示传统的制作技艺的历史、传承和创新。融合现代设计,在保留传统味道的基础上,加入现代设计元素,打造具有时尚感的形象,以提高吸引力。加强互动体验,为游客提供参与式体验,让游客亲身感受产品的制作过程,促进历史文化的传承(图2)。保留原有结构,在尊重其历史价值的前提下将厂房改为博物馆,提供一个活动空间,从而使旧工厂参与到现代的城市生活中,赋予其更多的社会意义。在对空间重新塑造时,注重人的参与,增加游客对工业生活和工业文化的互动,使游客在参观的同时,获得更为深刻的体验。改造后吸引新兴产业入驻,为周边居民提供就业机会,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工厂转型为文化创意旅游产业,将厂房改造为文化艺术的展示空间、旅游景点,以此提升城市文化和旅游产业的发展,给周边居民带来新的文化氛围和旅游消费场所。开发公共场所如咖啡厅、社区广场、图书馆等,丰富了当地的教育资源,提升了周边居民的文化素质和知识水平。
图2 工业遗产改造为展馆建筑效果图(作者自绘)
结语
建筑空间呼吸感塑造是一种新兴的建筑设计思路,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和发展前景。建筑空间呼吸感塑造是建筑设计中的一种新趋势,旨在创造与自然环境更加融合的建筑物,提供更健康、舒适的居住和工作环境。本次改造项目展示了建筑空间呼吸感塑造的创新应用,通过借鉴建筑心理学的相关理论,探索了一种空间呼吸感氛围营造的方法,并应用于旧工业园区改造。同时,本次改造通过对原有建筑的分析调查,结合用户需求与体验,提出了一些具有实践性和创新性的设计策略,包括空间分区、材料选择、色彩运用等方面,在全局和细节上都考虑了空间呼吸感氛围营造的基本要求,以达到让使用者产生舒适感和愉悦感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