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武汉地区豇豆秋茬栽培技术要点

2024-05-18李兴需王芸刘倩徐翠容

长江蔬菜 2024年9期
关键词:豇豆豆荚武汉

李兴需 王芸 刘倩 徐翠容

豇豆,别名长豆角、豆角、带豆等,武汉地区读“gāng 豆”,豆科豇豆属豇豆种一年生蔓生植物,其是武汉地区重要的越夏蔬菜之一,嫩荚鲜食消费量最大,腌制、干制是主要的加工方式,其中酸豆角是武汉热干面等的主要配菜。

武汉地区属于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均降雨量1 231.8 mm,年均气温16.8℃,年均无霜期258 天,适合豇豆春、秋茬露天栽培,春提早、秋延后设施栽培,全年适栽时间跨度长。近年来,武汉及周边地区豇豆种植面积总体保持稳定,2022 年,全市豇豆种植总面积约0.624 万hm2,产量约25 万t,已形成新洲双柳街、江夏金口街、东西湖区新沟农场、蔡甸侏儒山街等特色主产区。图1 表明,2021-2023 年,武汉地区豇豆上市期批发市场价格高,经济效益好,除2022 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价格处于异常高位外,其他年份上市旺季批发市场行情虽有波动,但总体浮动较小。其中,秋茬豇豆市场行情均好于2019 年新冠肺炎疫情前,种植豇豆风险低,效益好。相比于春茬豇豆栽培,秋茬技术要求高。

图1 2021-2023 年武汉地区豇豆批发价

1 种植风险与难点

1.1 气候不利因素多

武汉地区秋茬露地豇豆一般7 月中下旬播种,秋延后设施栽培可延迟至8 月中旬播种。但武汉地区5~9 月是暴雨易发时段,尤其是6~7 月梅雨季节,降水集中,强度大,易形成局部渍涝灾害。另外,武汉地区7~8 月高温持续时间长,根据历史气象记录,近5 年日均最高气温32.9℃,日均最低气温25.2℃,农作物易产生高温障碍。

豇豆属于喜温耐热作物,但秋茬栽培中伴随前期高温后期降温过程,不利于其生长。7 月中下旬至8 月初,豇豆处于营养生长阶段,连续高温环境不利于花芽分化,夜温过高易导致植株徒长。10 月中旬,豇豆处于盛花盛果期,日均气温逐渐降至19℃以下,环境条件不利于豇豆持续坐花坐果,易引起豆荚顶花、尾部弯曲。

1.2 病虫害高发

秋茬豇豆生长期间,高温高湿气候条件为蓟马、粉虱、甜菜夜蛾、潜叶蝇、病毒病、锈病等病虫害的流行提供了有利条件。武汉地区6 月下旬至8 月下旬为蓟马、白粉虱、病毒病高发期,成为秋茬豇豆主要病虫害,是导致豇豆农药残留问题的重要诱因。

1.3 栽培新技术应用不足

武汉地区秋茬豇豆栽培普遍沿用传统习惯,即露天高垄不覆膜栽培,雨水冲刷易导致肥水流失、土壤板结、病虫害高发、豆荚商品价值降低。海南地区研究表明,80 目防虫网适用于豇豆生产,分别采取半包围和全包围式处理,豇豆采收时间分别延长7 天和1 天,产量分别提高56.5%和50.1%[1]。秋茬豇豆采用设施栽培方式,前期产量、总产量较露天栽培分别增加68.67%、21.24%,产量、效益均有明显提高[2]。此外,豇豆与玉米按1∶1 间作种植可明显降低害虫虫口密度[3],结合武汉地区产业特点,可开展豇豆与鲜食玉米间作种植。

2 栽培技术要点

2.1 茬口安排

豇豆属于短日照作物,商品种多数为中日性类型,但跨区引进新品种应先进行小面积试种,以免因光周期原因导致种植失败。豇豆喜温耐热,对低温敏感,营养生长适温20~30℃,豆荚生长适温25~28℃,白天最高气温35℃仍能正常开花结果[4],低于19℃则豆荚生长缓慢,长时间低温易导致豆荚卷曲、顶花、锈斑等问题高发。秋茬栽培播期选择应以当地日平均气温19℃为终收期,根据品种生育期反向测算始播期。根据历史气象记录,武汉地区日平均气温19℃一般出现在10 月18 日前后。武汉地区豇豆秋茬露地栽培一般7 月中旬至8 月上旬播种,8 月底至10 月初上市;秋延后栽培为设施栽培,8月中下旬播种,9 月底至11 月下旬上市。

2.2 品种选择

武汉地区鲜食豇豆种植以绿荚、白荚品种为主,龙纹豇豆等也有少量种植;以腌制加工为生产目标的可选择绿荚品种。秋茬豇豆品种要求早熟、苗期耐高温、后期耐低温、生长势强、对荚率高、荚长、条形顺直、鼓粒慢、无鼠尾、耐渍耐涝、抗病毒病等。绿荚豇豆可选剑龙10 号、鄂豇豆12 号、碧绿早优、博士绿2 号等,白荚豇豆可选白玉龙、长白杜豇等。

3 播前准备

豇豆秋茬种植生育期短,一般为70 天左右,施肥总量可较春茬适量减少,种植密度可适量加大。选择连续2 年以上未种植豆科作物、排灌良好的地块,播种前充分深耕晒垡。秋延迟栽培应采用设施大棚栽培,覆盖防虫网。

3.1 整地施肥

重施有机肥,减施化肥,每667 m2施腐熟有机肥1 500~2 500 kg、生物有机肥250~500 kg、三元复合肥(N∶P∶K=15∶15∶15)30~40 kg、中微量元素肥1 kg。包沟1.3~1.5 m 开厢,厢面铺设新型内镶式贴片滴灌带,并覆盖银灰色地膜驱避蚜虫,减少雨水冲刷引起的水肥流失、土壤板结。

3.2 播种育苗

直播或穴盘育苗。穴盘苗期一般7 天即可定植。直播时,地膜打大孔后浇透水,穴播种子,每穴3~4 粒,覆土2~3 cm,后期每穴留2~3 株壮苗。豇豆出苗后及时用土封住定植孔。每667 m2用种量2.0~3.0 kg。双行定植,根据品种长势强弱、分枝性强弱调整株行距,行距60~65 cm,株距25~35 cm。

3.3 大棚准备

定植前,利用夏季高温对大棚进行高温闷棚,持续2 周左右。棚膜宜选用多功能复合膜,侧窗、棚门等通风口安装80 目防虫网。

4 田间管理

4.1 水肥管理

第一花穗坐荚前控制浇水量。坐荚后于晴天早晨浇水,保持土壤潮湿,地面见干时即可浇水。开花结荚初期,根据植株长势及时补充肥水,每次滴灌平衡型水溶性肥料(20∶20∶20)5~7 kg/667 m2。结荚盛期,每隔10 天左右滴灌1 次平衡型水溶性肥料(20∶20∶20)和高磷钾型水溶肥各5~7 kg/667 m2。开始采收后,每5~7 天喷施硼肥、1%~2%磷酸二氢钾叶面肥1~2 次。

4.2 温度管理

秋延迟设施栽培定植后2~3 天,应覆盖遮阳网促进缓苗。高温期间加大通风量,减少遮阳网覆盖时间,防止夜间徒长,棚内白天温度应控制在35℃以下。坐果后期,随着外界气温低于13℃时,应采取保温措施,减小通风量。

4.3 搭架引蔓

植株开始甩蔓后应及时引蔓。搭架宜采用“人”字架、吊蔓或爬藤网,竹架、包塑管架、吊绳或爬藤网高度宜在2.3~2.5 m。

4.4 植株管理

主蔓第一花穗以下侧枝全部疏除。第一花穗以上各节位侧枝在其花穗后留1~2 片叶摘心。主蔓长至架材顶部时应及时摘心打顶。栽培过程中及时摘除中下部的病叶、老叶。

5 病虫害防治

5.1 主要病虫害

武汉秋茬豇豆主要病害为病毒病、锈病等;主要虫害为蓟马、粉虱、潜叶蝇、蚜虫、甜菜夜蛾等。

5.2 防治原则

按照“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坚持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的综合防治策略。农药使用应符合GB/T 8321《农药合理使用准则(所有部分)》的要求。

5.3 防治方法

①农业防治 选择抗病品种,综合应用科学轮作、夏季晒垡、深沟高垄、膜下滴灌、合理密植、清洁田园等措施。

②物理防治 科学运用地膜、杀虫灯、粘虫板、防虫网等物理防治措施。栽培垄面应覆盖银灰色地膜驱避蚜虫。露地栽培应布设杀虫灯,每台诱杀半径约100 m,诱杀甜菜夜蛾等成虫。悬挂黄色、蓝色诱虫板诱杀粉虱、蓟马等害虫,悬挂在距植株上方20 cm处,密度30~40 片/667 m2。设施栽培应在通风口覆盖80 目防虫网,防止粉虱、蓟马等害虫迁入。

③生物防治 保护和利用瓢虫、草蛉、丽蚜小蜂等自然天敌和植物源农药防治病虫害。利用性诱剂诱捕豆荚螟等害虫的成虫。

④化学防治 根据病虫害发生情况,及早防治,应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保证安全间隔期,交替用药,严格执行NY/T 4023-2021《豇豆主要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规程》和GB/T 8321《农药合理使用准则(所有部分)》的规定。豇豆设施栽培主要病虫害及部分推荐农药见表1。

表1 豇豆设施栽培主要病虫害及部分推荐农药

6 采收和储存

一般开花后10~12 天,豆荚饱满且籽粒未明显鼓起时,及时采收。采收时应确保已过农药安全间隔期,采摘时注意保护好花穗后续芽。豆荚采收后从成熟度、新鲜度、完整度、均匀度等方面进行快速分级[5]。分级标准及规格标准应符合NY/T 965《豇豆》的规定。研究表明,嫩荚采收分级后,应及时进行4℃冷水预冷[6],8℃储藏保鲜[7,8]。采后保鲜对豇豆的营养品质、感官品质、酶活性等起到一定的作用,可保持豇豆良好的品质、风味,并延长货架期[9]。

7 建立生产档案

整个生产期间,应建立生产档案,详细记录天气、农事操作、病虫害防治、采收、储运等各环节情况,并妥善保存2 年。

猜你喜欢

豇豆豆荚武汉
豆荚儿,嘭!
夏季当家菜——豇豆
别哭武汉愿你平安
我们在一起
武汉加油
决战武汉
Informations pratiques Recettes chinoises
小房子上的绿豆荚
豇豆新品种连豇3号的选育
剥豆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