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霸的五个共性特征
2024-05-18李杰军
李杰军
美国密歇根大学研究者对6200名孩子的出生、成长数据进行分析,发现孩子的好奇心越强,学习成绩越好。
1.很多学霸有“打破砂锅问到底”的习惯。
许多家长抱怨孩子学习不主动,没有钻研精神。事实上,孩子天生具有好奇心和学习积极性,只是有时候,家长的反馈方式不对,把他的好奇心和学习积极性给扼杀了。
2.有超强的专注力。
专注力与注意力不同。注意力是有选择性地注意某事,而专注力是使用注意力的能力。专注力强的孩子,能更好地集中注意力,同时屏蔽干扰;专注力不强的孩子,即便家长把他按在那儿,眼前的知识对他而言也相当于不存在。
那么,怎么增强孩子的专注力呢?
第一,要注意保护。孩子学习时,家长要少指导、少打断、不吼骂,这样能保护孩子原有的专注力。比如,孩子拿起绘本,正看得起劲,家长不要一会儿嘘寒问暖,一会儿端一盘水果过去。第二,用“正念”的方法,训练大脑关注当下。比如,吃饭时好好感受食物的口感、触觉、唾液变化;走路时,关注关节的活动、脚和地面的接触等。第三,和孩子玩“舒尔特方格”(在一张5×5的方格里随意填写数字1~25,然后让孩子依次寻找)等需要高度集中注意力的游戏。
3.有良好的阅读习惯。
爱阅读的孩子,视野开阔,积淀丰厚,更容易调动经验去理解、输出。
4.有强大的抽象思维。
很多孩子升入高年级后遭遇学习困难,不擅长理解抽象的知识。学霸之所以能变不擅长为擅长,是因为在学习和生活之间建立了思维通道。
想帮助孩子理解抽象符号、增强抽象思维能力,家长可以尝试带孩子在生活中体驗抽象概念。比如,孩子小时候,教他认电梯上的数字,再对应上楼层;吃饭时,请他按照人数分配碗筷、食物;玩积木时,让他思考力的原理;在十字路口等绿灯时,可以和他聊聊坐标系……在生活中,多观察、归纳、假设、推理、讨论、表达……这些行为本身,就是在增强孩子的抽象思维能力。
5.有超强的时间观念。
学霸之所以很少熬夜学习,是因为他们会做好各种计划,为了挤出玩耍、休息或者钻研课余兴趣爱好的时间,他们更愿意探索高效的学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