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关于培养新时代青年重要论述的科学内涵与时代价值
2024-05-18曹洪滔石云格
曹洪滔,石云格
(1. 东北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辽宁 沈阳 110169; 2. 河南科技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河南 洛阳 471000)
培养新时代青年是抓好党和国家发展事业后继有人大计的关键举措。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代中国青年是与新时代同向同行、共同前进的一代,生逢盛世,肩负重任。”[1]习近平总书记围绕国家发展大局以及青年成长需求,更加突出强调了培养新时代青年这一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面对当前全球人才竞争对新时代青年培养提出的新挑战、国内发展新形势对新时代青年培养提出的新要求以及新时代青年成长成才的新特点,深入研究习近平关于培养新时代青年重要论述的科学内涵,有利于更好挖掘其时代价值,为新时代青年培养工作发展提供理论指导。
1 习近平关于培养新时代青年重要论述的生成条件
习近平总书记将马克思主义青年培养观与新时代青年培养的实际相结合,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青年培养思想与新时代青年自身发展的时代特征相融合,将党一百多年来在青年工作中积累的实践经验与新时代青年培养的现实要求相联系,发表了一系列关于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培养青年的重要论述。
1.1 马克思主义青年观的科学指引
马克思主义青年培养理论为习近平关于培养新时代青年重要论述的形成提供了科学指引。马克思提出无产阶级的未来“从而也是人类的未来,完全取决于新一代工人的成长”[2]217。马克思主义青年观以无产阶级革命青年为研究对象,坚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青年,强调青年是无产阶级革命事业发展的希望和未来,在革命事业发展实践中要加强对青年的培育力度,要“把有报酬的生产劳动、智育、体育和综合技术教育结合起来”[2]218,注重对青年在知识、技术以及革命精神等方面的培养,并明确提出青年培养目标就是要实现青年群体自由而全面的发展,这为培养新时代青年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指引。中国共产党人在继承马克思主义青年培养理论基础上,结合青年思维活跃、创造力强等特点,将青年培养提升到关乎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战略高度。毛泽东同志将青年比作朝气蓬勃的太阳,强调青年一代是无产阶级革命事业发展的“接班人”; 邓小平同志也强调青年人是中国未来事业发展的继承者,并提出了“四有新人”的培养目标; 江泽民同志指出了“四个统一” “五个希望”的培养要求; 胡锦涛同志强调青年群体不仅是祖国发展的未来、民族复兴的希望,更是我们党发展壮大的未来和希望,并提出“四个新一代”的培养方向。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创新发展马克思主义青年培养观,指出要发挥新时代青年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程中的先锋作用,强调要培养“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3]的新时代青年。
1.2 中华传统青年培养思想的历史滋养
习近平总书记非常注重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对青年的系列讲话中大量引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故事和成语,将其中蕴含的青年培养思想与新时代青年培养相融合,既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又能够促进新时代青年深刻理解和认同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第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培养经世济国之才的价值理念。习近平总书记所引用的典故“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出自北宋朝理学大师张载,意思是读书人要有为国家、为人民负责的强烈使命感,将所学的治国知识运用到国家社会发展的事业中,进而用来指明新时代青年要学习古代读书人为国家发展的远大志向,争做社会有用之人,并要在积极参与国家事业发展中实现自身价值。
第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德才兼备的培养方针。 习近平总书记在同青年座谈讲话时也多次引用北宋史学家司马光“智伯才德之论”的观点,强调在培养青年过程中要坚持人才培养的辩证法,始终坚持以青年为本,推动青年既要具有端正的道德品格,又要具备干事创业的本领才干。
第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思想观念、价值理念、道德规范等青年培养内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很多经典名句言简意赅,蕴含着立身做人的丰富哲理。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在重大场合多次引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经典名句,激励新时代青年在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树立远大志向、提升自身道德修养,脚踏实地在实践锻炼中提升自身的本领。
1.3 中国共产党青年工作的经验借鉴
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青年的培养问题。 在青年培养的实践探索中,始终将坚持党对青年培养工作的全面领导、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以及建立和发展青年组织等贯穿于青年培养的全过程,为新时代青年培养工作的发展提供了重要借鉴。
第一,坚持党对青年培养工作的全面领导,确保青年沿着正确的政治方向前进。中国共产党引导青年在投身革命战争实践中坚定理想信念,在参与社会建设实践中锻造自身过硬本领,在多元社会思潮影响下引导青年树立正确价值观念,始终当好青年成长道路上的引路人。
第二,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青年,筑牢青年发展的思想基础。中国共产党建立之初就通过创办党报、党刊以及翻译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等形式传播理论知识,革命战争时期通过建立陕北公学等马克思主义理论学校系统宣传马克思主义理论,新中国成立后通过在高校设置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程、构建马克思主义传播的大众传媒体系等方式积极在青年群体中宣传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为青年成长奠定科学的思想基础。
第三,发挥以共青团为主导的青年组织的功能,汇聚做好青年培养工作的强大合力。中国共产党成立时就推动建立共青团,将共青团定位为党的助手和后备军,充分发挥共青团凝聚青年、培养青年的显著优势,并不断团结其他社会组织,共同带领青年沿着正确的政治方向不断前行。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汲取中国共产党青年工作的历史经验,始终坚持以青年为本,建立健全育人机制,完善育人组织,协同多方社会力量,为新时代青年培养奠定了坚实基础。
1.4 新时代青年培养工作高质量发展的现实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在紧密结合国际人才竞争的新形势、国内新时代青年培养工作面临的新挑战以及新时代青年自身发展新困惑的实践基础上对新时代青年培养发表一系列论述,包含了习近平总书记对当前新时代青年培养现实状况的深刻思考。
第一,国际人才竞争新形势对新时代青年培养提出了新挑战。青年人才是决定国与国之间竞争力比较的关键变量。当前,人才短缺的常态化以及人才流动国际化的特点对我国参与国际竞争产生了重大影响。与此同时,我国在国际青年人才竞争中暴露出来的青年拔尖人才储备、青年人才培育等方面的短板,要求我们必须具备忧患意识,强化青年人才自主培养意识和能力。
第二,新时代青年培养工作面临新挑战。当前,国内发展面临卡脖子问题的解决、乡村振兴战略的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扬等都需要大量了解中国国情、深入中国发展实际的青年人才,这对新时代青年培养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带来了更大的挑战。
第三,新时代青年自身发展过程中面临的新困惑对新时代青年培养提出了新要求。新时代青年具有创造力强、思维活跃等优势,但同时由于青年涉世不深、阅历不广,对新鲜事物缺乏一定辨识力,面临着成长困惑。习近平总书记正是在深刻了解新时代青年培养发展现状和现实要求的基础上,发表了一系列关于培养新时代青年的重要论述,这为应对当前新时代青年培养面临的挑战和解决新时代青年培养面临的问题提供了重要理论指引。
2 习近平关于培养新时代青年重要论述的理论要义
习近平关于培养新时代青年重要论述以全新的理论视野深化了对青年在民族发展、世界进步中的战略地位以及对培养新时代青年重要性的认识,从新时代青年培养的战略定位、培养目标与内容,培养主体与培养制度五个重要维度去把握理论要义,是深刻理解其重要论述的内在要求。
2.1 明确青年地位,彰显青年培养的战略意义
马克思主义青年观非常注重青年这一社会主体在推动社会变革和世界发展进步中的促进作用,并在领导社会主义革命实践活动过程中,不断加强革命青年培养。习近平总书记也高度重视新时代青年培养,站在事关党和国家发展事业后继有人、事关中国现代化建设、事关人类和平发展事业的战略高度论述新时代青年培养的重要性。新时代青年培养对党和国家未来事业的发展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第一,就新时代青年是国家与民族接班人的定位而言,新时代青年培养是促进党的发展和国家事业发展后继有人的关键举措。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关键在党,关键在人,归根到底在培养造就一代又一代可靠接班人。”[4]青年的发展以及做好青年培养工作需要坚持党的正确引领。同时,党和国家事业的接续发展离不开青年,更离不开一代又一代青年接续投身于党和国家革命、建设改革事业,为此,新时代更需要培养新时代青年。
第二,就新时代青年是民族复兴先锋力量的定位而言,新时代青年培养是推动中国现代化建设事业发展的重要保障。中国青年始终秉持勇往直前的拼搏干劲,积极投身到党领导的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中,为强国伟业贡献青年力量。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新时代中国青年在传承革命先锋精神过程中更加注重自身理论素养和科技知识的提升,具有坚定文化自信的底气、坚守中国立场的骨气和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奋斗的志气。
第三,就新时代青年是推动全球治理和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有生力量的定位而言,新时代青年培养是加深国际文化交流互鉴、增进国际友好合作的基本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世界的未来属于年轻一代。”[5]新时代青年在传承与增进中国与世界各国之间的国家友谊、推动国家社会发展稳定中发挥着重要的桥梁纽带作用。新时代青年培养要引导青年树立正确的国际观,促进青年善于从世界发展命运与共的角度思考国际发展难题,发挥新时代青年在助推中国与世界各国友好合作关系持续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2.2 立足党和国家事业发展,阐明青年培养目标
马克思指出:“人只有为同时代人的完美、为他们的幸福而工作,自己才能达到完美。”[6]459新时代青年的奋斗目标不仅仅应该是为自我发展而设定,更应该将个人奋斗目标与社会发展、祖国富强与时代进步相结合。习近平总书记在继承马克思主义青年观基础上,将青年培养目标与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结合,对“培养什么样青年”进行了深刻回答。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立足新时代新征程,中国青年的奋斗目标和前行方向归结到一点,就是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努力成长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7]。 习近平总书记阐明了青年培养目标即培养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第一,培养具有家国情怀的坚定爱国者。培养青年家国情怀能够在帮助青年厘清国与家之间的密切联系基础上,增进青年的国家认同,并引导青年自觉投身于爱国主义事业发展。新时代要培养具有深厚家国情怀的坚定爱国者,引导青年以全球视野认识和思考国家和世界问题。
第二,培养勇于创新创造的开拓者。审视当下,我国实现科技自立自强需要加快科技创新发展,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发展需要加快制度创新发展,各项事业发展都需要创新。新时代青年具有思维活跃、接受新鲜事物能力强等优势,为此,必须要培养勇于创新创造的青年。
第三,培养敢于担当作为的奉献者。实现中国梦并不是全体中国人民力量的简单相加,而是需要一代又一代青年为之接续奋斗,凝聚起具有强大战斗力的青年力量。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注重培养有担当意识、担当能力和担当才干的新时代青年。
第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建设者。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新时代青年要担负起民族复兴重任,就必须在道德品质、知识素养、身体素质、劳动实践等方面提升自身综合能力,这样才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提供有力支撑。
2.3 赋予青年使命和担当,明确青年培养内容
新时代中国青年的使命担当就是在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情怀、锤炼品德修为、增强实干本领,为人民、为祖国、为人类事业发展奉献青春力量。习近平总书记对“培养青年什么”做出明确回答,“我国广大青年要坚定理想信念,培育高尚品格,练就过硬本领,勇于创新创造,矢志艰苦奋斗,同亿万人民一道,在矢志奋斗中谱写新时代的青春之歌”[8]。新时代青年培养必须引导青年积极投身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自觉担当责任使命,以使命担当为主线培养新时代青年。
第一,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使命为核心的理想信念培养。习近平总书记无论是在给国内青年群体的回信还是给海外青年同胞的讲话中,都始终强调要培养新时代青年敢于追求远大理想,筑牢为民族和为人类发展事业贡献青春力量的精神根基,促进青年树立崇高信念,牢固为党和人民而奋斗的使命担当。新时代青年理想信念的培养要坚持用党的初心使命引领青年、党的创新理论教育青年、党的伟大成就激励青年。
第二,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依托的爱国主义情怀培养。爱国主义精神是新时代青年的立身之本与成长之基,中华民族在五千多年历史发展过程中孕育的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爱国主义情怀,新时代要注重用优秀文化滋养青年的爱国初心。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对祖国悠久历史、深厚文化的理解和接受,是人们爱国主义情感培育和发展的重要条件。”[9]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传承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强调要把古代经典“嵌在学生的脑子里,成为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10],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塑造和培养新时代青年爱国主义情怀中的作用。
第三,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加强青年思想道德建设。青年只有不断锤炼品德修为、打牢道德根基,才能走得更正、走得更远,才能担当起民族复兴的历史重任。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在增进青年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情感认同基础上,加强对新时代青年的思想道德建设。
第四,以基层实践锻炼为基础的实干能力培养。基层作为锤炼青年人生本领的重要平台,青年只有在基层实践中加以历练,才能更加深入地了解国情、读懂中国,并在实践锻炼中自觉将自己对中国梦的追求化为身边的实事,真正做到将个人奋斗目标融入国家发展事业中,坚定为人民服务的信念,提升为人民群众干事服务的能力。
2.4 凝聚社会合力,发挥青年培养主体的功能
习近平关于培养新时代青年重要论述回答了“谁来培养青年”这一问题。他强调新时代青年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要高度重视学校对青年的教育引导、家庭对青年的熏陶影响、社会对青年的倡导推动以及青年自我教育等不同分工主体在新时代青年培养中的作用。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各级党委和政府、共青团、教师师德师风、家庭良好家风以及青年模范人物等主体在青年培养中发挥的思想引领、价值引导以及实践教育的作用。
第一,发挥党团组织在青年培养中的主导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始终坚持“党管青年”原则,充分发挥党组织在引导青年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选择正确成长道路的作用,充分发挥共青团在带领青年运动、汇聚青年力量中的作用。
第二,发挥教师良好师德师风在青年培养中的引领作用。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好教师是“筑梦人”,培养新时代青年需要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的教师队伍。师德师风是首要因素,要切实发挥师德师风在引领新时代青年理想信念、道德品质、理论知识学习、行为规范等方面的作用。
第三,发挥优良家风在青年培养中的教化作用。优良家风在促进家庭成员品德养成、稳固家庭关系以及维护社会秩序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优良家风作为新时代青年培养的无形载体,蕴含着丰富的教育资源,能够引领新时代青年规范社会行为、养成良好品质,促进青年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第四,发挥青年模范人物在青年培养中的带动效应。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青年模范人物是广大青少年学习的榜样,肩负着更多社会责任和公众期望,在青少年中乃至全社会都有着很强的示范带动作用。”[11]53习近平总书记在给青年的系列回信以及讲话中多次提及各行各业的青年楷模对带领青年群体在各自岗位上奋发进取、创新创造等方面具有示范带动作用,鼓励青年模范人物用自身先进的模范事迹、励志的成长故事感染和激励新时代青年,并教育青年要学习模范人物的崇高品质和人格风范。
2.5 完善青年培养机制,建强青年培养体系
培养新时代青年不仅需要思想层面的教育引导以及实践层面的示范引领,还需要政策配套形成制度力量。为此,我们要以加强党对青年工作全面领导为根本保障、健全完备的终身学习体系为重要举措、强化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为关键要素、掌握网络舆论引导工作主动权为基本要求,不断建强新时代青年的培养体系,为新时代青年培养提供有力保障。
第一,坚持党对青年工作的全面领导是青年培养的根本保障。中国共产党百年来始终用党的政治信仰、政治纲领,引领、吸纳青年。青年是党的事业发展的基础性力量,同样青年的发展也需要党的领导。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始终坚持党对青年工作的引领,加强青年在坚定正确政治立场、认可主流意识形态等层面的塑造,这是关系“国之大者”的战略问题。
第二,健全完备的终身学习体系是青年培养的重要工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完善全民终身学习推进机制,构建方式更加灵活、资源更加丰富、学习更加便捷的终身学习体系。”[12]340学习是青年立身做人的永恒主题,要充分利用互联网发展平台,建立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共建共享机制,为青年提供更为便捷、有效的学习条件。
第三,强化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是青年培养的有力举措。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精心培养和组织一支会做思想政治工作的政工队伍,把思想政治工作做在日常、做到个人。”[13]思想政治工作者在加强青年思想政治引领,引导青年担当自身职责使命方面具有重要指导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尤其注重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的建设以及青年党员干部思想政治工作队伍的建设,全方位培养做好青年群体思想政治工作的行家里手。
第四,掌握舆论引导工作主动权是青年培养的基本要求。新闻舆论已经渗透到青年群体工作、学习、生活的各个方面,时刻影响着青年的价值理念和思维方式。为此,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必须要做好舆论引导工作,牢牢掌握舆论引导工作主动权,引领新时代青年理性参与网络舆论事件。
3 习近平关于培养新时代青年重要论述的基本特征
习近平关于培养新时代青年重要论述对新时代青年培养方式方法、青年培养主体的要求以及对新时代青年培养工作实际问题的准确把握彰显了其鲜明的理论特征。
3.1 培养新时代青年以民族复兴为己任的战略性
习近平总书记将培养新时代青年上升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具有高瞻远瞩的战略性。
第一,习近平总书记在继承马克思主义对青年地位认识的基础上,从党和国家发展全局和青年群体不断变化发展的实际出发,将青年自身发展与推进社会进步、助力实现中国梦联系起来,提升了党对新时代青年地位的认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14]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或是扎根边疆西部、深入农村基层,或是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或是传承弘扬革命文化,或是学习知识、增长见识本领,广大青年都冲锋在前,始终走在时代发展前列,为促进中国梦的实现贡献青春力量。
第二,习近平总书记具有高瞻远瞩的战略规划,将新时代青年培养上升到了促进实现中华民族复兴大任的战略高度,切实发挥青年在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制定的《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首次明确提出“党和国家事业要发展,青年首先要发展”[15]的理念,将青年个人发展纳入了国家发展战略。习近平总书记无论是在给青年的系列回信中,还是在对中国高校的考察讲话以及在重大青年节日的演讲中,始终激励新时代青年要以实现中国梦为自身理想信念,并在实现中国梦的社会实践过程中砥砺奋斗。
3.2 坚持育人和育才辩证统一的科学性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新时代青年培养要坚持育人和育才相统一、育德与育才相结合,这一观点深刻体现了习近平关于培养新时代青年重要论述严密的科学性。 “德”是习近平人才观中一个十分重要的关键字,在人才培养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遵循厚德育人的辩证法,在人才选拔任用中他将德才兼备、以德为先作为首要原则[16]。新时代青年培养同样也要遵循育人和育才相统一。
第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立德树人,将道德素质培养放在青年培养首位。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深刻把握了人的社会属性,摒弃了资本主义制度下将青年工人培养当作“训练成机器”的阶级局限性。习近平总书记始终坚持要促进青年全面发展,以立德树人为导向,强调新时代青年要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勇于承担社会责任、加强个人道德修养。
第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培养新时代青年重要论述强调要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立志为国家事业而奋斗的青年人才。育人不等同于育才,成功也不等同于成才。习近平总书记对新时代青年的教导始终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针对不同青年群体提出不同的成长道路,强调新时代青年要不断提升自身的理论知识素养和实践能力水平,并鼓励新时代青年要勇担时代重任,在平凡岗位上奋斗奉献,在创新创业中走在前列,要胸怀世界、展现担当。
3.3 深化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的系统性
习近平关于培养新时代青年重要论述在深刻分析学校、家庭、社会这一青年培养力量的功能差异和功能互补前提下,推动实现育人功能的重新融合,体现了其协同育人的系统性。学校、家庭、社会在新时代青年培养中是互补合作的关系,三者协同育人有助于为青年成长成才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第一,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家庭、学校、社会在青年培养过程中具有不同的地位和作用。家庭是青年成长的主要活动场所,家长作为培养青年良好品质的启蒙老师,家庭教育对青年价值观的树立、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具有重要引导作用。学校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青年的主阵地,教师是青年成长路上的引路人。学校教育有助于提升青年的知识素养和专业能力,促进青年全面发展。社会是新时代青年培养的“大课堂”,也是青年施展个人才能、实现自我价值的实践平台。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在社会实践中培养青年实干精神,提高青年的心理素质和工作能力,担当起时代发展重任。
第二,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学校、家庭以及社会要联合起来,主动承担起培养新时代青年的责任,形成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模式。学校、家庭、社会在新时代青年培养过程中并不是递进关系,而是协同关系。青年大都是由家庭进入学校,再由学校步入社会,在青年不同成长阶段,三者发展作用的力度会有不同,但这三个的空间是相互交织在一起的。为此,学校、家庭、社会要协同育人力量,为新时代青年培养创造良好的环境。
3.4 以青年培养工作实际问题为导向的实践性
习近平总书记对新时代青年培养工作的实际问题具有全面深刻的认识。当前,世界各国将青年的培养作为国家发展战略的重中之重,认为拥有了青年就拥有了发展的活力源泉。我国积极借鉴世界各国在青年培养工作方面的先进经验,但缺乏对中国青年群体面临的实际问题的系统分析,导致青年培养工作取得的成效不够显著。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借助各种讲座、回信、调研等机会,加强对青年的沟通和了解,真正做到了解青年所想、解决青年所惑。
第一,习近平总书记针对新时代青年培养面临的现实困境做出理论指导。面对新媒体时代网络世界与现实世界的相互交织、多元价值观念冲突相互渗透以及在人才结构改变的大背景下,社会发展越来越需要技术型、知识型和创新型的青年人才。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培养新时代青年是重要论述对青年培养工作在思想引导、价值引领、权益维护等方面做出理论指导,为青年培养工作提供指引。
第二,习近平总书记针对不同新兴青年群体的特征以及青年主体诉求的差异化和多元化对青年成长成才做出实践指引。新时代青年成长于国家经济快速发展的一代,他们认同与国家发展同步的成长路径,突破了单纯追求物质享受的需要,更多地去寻求精神引领,具有强烈的求知需求和个性化的追求。习近平关于培养新时代青年重要论述阐明了新时代青年的培养目标和方法等一系列重大问题,引领新时代青年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懈奋斗,为新时代青年成长成才提供了精神引领和价值支撑。
4 习近平关于培养新时代青年重要论述的时代价值
习近平关于培养新时代青年重要论述立足当代青年发展的历史环境与时代要求,不仅推动了马克思主义青年培养思想的创新发展,丰富了新时代青年培养理论体系,而且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凝聚了青年力量以及为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提供了青年人才保障,也为做好新时代青年培养工作以及指导青年成长成才提供了正确方向。
4.1 推动马克思主义青年培养思想的创新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以马克思主义青年观为理论指导开展新时代青年培养工作,在培养工作的实践过程中精准把握信息时代青年的新特征与新变化,依据新的时代发展条件和时代发展任务,从民族复兴战略角度重新标定了新时代青年的价值和作用,将新时代青年培养提升到党和国家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的高度,推动了马克思主义青年培养理论的创新发展,更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青年培养理论体系。习近平总书记着眼于时代变化发展给青年在知识素养、见识水平、工作生活等方面带来的重大变化,明确指出全党要关心爱护青年,加强对培养新时代青年工作的重视力度,强调既要从宏观层面完善新时代青年培养的机制体制,又要注重从微观层面加强对新时代青年在政治方向、思想理念、价值追求等方面的正确引领,既深刻阐明了新时代青年培养的重大理论问题,又在实践方面始终坚持加强与青年群众进行直接的沟通联系。习近平关于培养新时代青年重要论述将马克思主义青年培养思想中关于青年培养的战略定位、青年培养目标、青年培养体系提升到了新的高度。
4.2 凝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青年力量
习近平关于培养新时代青年重要论述激励新时代青年将中国梦作为自己的精神追求,并指引新时代青年投身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践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只有当青春同党和人民事业高度契合时,青春的光谱才会更广阔,青春的能量才能充分迸发。”[12]274-275青年群体作为社会力量中最具有活力和创新力的群体,谁拥有了青年,就拥有了未来。中国共产党事业蓬勃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不断凝聚和吸引大批进步的青年学生和青年知识分子投身于革命事业,通过进步青年进一步凝聚全国青年,并用党的理想信念培养和教育青年为党的事业发展而不懈奋斗。习近平关于培养新时代青年重要论述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主题将新时代青年团结起来、用党和共青团等青年培养主体将新时代青年组织起来、用青年模范人物的号召作用将新时代青年动员起来,加强对新时代青年培养的政策支撑和服务保障,团结带领新时代青年树立实现中国梦的远大理想信念、担负勇于应对重大挑战的时代责任、练就投身基层实践扎根人民群众的担当本领,用青春的能动力和创造力凝聚起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青年力量。
4.3 夯实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的青年保障
习近平关于培养新时代青年重要论述在立足中国发展实际和青年发展规律基础上,着眼于党和国家事业后续有人发展的大局观,为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提供了青年人才保障。培育人才是做好人才工作的基础工程,青年人才是新时代青年强国战略发展重要人才资源。面对当前世界人才竞争日益激烈以及国内各项事业蓬勃发展的现实需要,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上提出要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并“支持青年人才挑大梁、当主角”[17],强调要不断提升我国人才自主培养能力,走好人才自主培养之路。习近平关于培养新时代青年重要论述始终秉持“人人皆可成才”的理念,将培养新时代青年工作与实现民族复兴伟大事业相联系,为青年人才培养指明了方向,充分肯定了新时代青年在促进国家发展、社会进步中的先锋地位和带动作用,并积极为青年创造人人渴望成才、人人努力成才、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发展环境。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不仅要培养适应社会各行各业发展需要的青年人才,更强调要创新青年培养方式,改变以知识传递为核心的教育模式,加大对青年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以及对中国国情和世界发展大势的了解,这为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提供了青年人才保障。
4.4 促进新时代青年培养工作的高质量发展
习近平关于培养新时代青年重要论述推动了新时代青年培养工作科学化发展。习近平关于培养新时代青年的重要论述涵盖了青年培养的目标、青年培养的内容、青年培养的原则和方法等,是一个系统完整、逻辑严密的理论体系,标定了新时代青年培养工作的政治属性、突出了青年培养工作的价值作用、明晰了青年培养工作的根本任务以及丰富了青年培养工作的政策体系。针对新时代中国青年多元化的发展需求,青年培养工作得到越来越多的顶层设计支持,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制定《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以及颁布《新时代的中国青年》白皮书,为培养新时代青年提供了政策指引。针对新时代青年培养工作中出现的凝聚力不强、培养主体责任不明晰等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在政策基础、组织支撑、培养载体、激励机制等方面对青年培养工作提供了理论指引,用以指导各级各类青年培养主体更为扎实有效地开展青年培养工作。
4.5 提供新时代青年成长成才的行动指南
习近平关于培养新时代青年的重要论述为促进新时代青年成长成才、推动青年全面发展提供了极为重要的理论指导与实践指南。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青年人阅历不广,容易从自身角度、从理想状态的角度来认识和理解世界,难免给他们带来局限性。”[18]7全媒体时代价值观念多元化以及就业方式多样化等因素导致新时代青年在行为选择、人际交往、价值取向、道德评判以及身份认同等方面面临着多重发展困惑。新时代青年在面对成长过程中的现实问题迫切需要科学的理论指导。习近平关于培养新时代青年重要论述不仅注重加强对新时代青年理想信念、爱国情怀、担当本领、实干精神等方面的培养,确保青年始终沿着正确的方向健康发展,而且强调要完善关于新时代青年成才的政策环境、加强制度建设等方面,为推动新时代青年全面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制度保障。
5 结 语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针对国际人才竞争新形势对培养青年提出的新挑战以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对培养青年提出的新要求,深刻把握新时代青年发展现状以及新时代青年的特点,在不同场合发表了一系列关于培养新时代青年的重要论述。习近平总书记在继承马克思主义青年观和中国共产党培养青年理论的基础上,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培养青年思想,沿着“培养什么样青年” “培养青年什么” “谁来培养青年”以及“如何培养青年”的逻辑理路,明确了新时代青年的培养目标、强化了新时代青年的培养内容体系、指明了新时代青年的培养主体、提出了建强培养青年的保障体系,以体制机制保障青年成长成才,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共产党培养青年理论。通过对习近平关于培养新时代青年重要论述的研究,可以系统把握其主要内容、理论特征与时代价值,为做好新时代培养青年工作提供理论指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