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麻素联合胞磷胆碱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临床研究
2024-05-17宣方杰王碧浪
宣方杰,王碧浪
绍兴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浙江 绍兴 312030
后循环系统由基底动脉、双侧椎动脉以及大脑后动脉组成,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可致后循环缺血,导致小脑、脑干等重要部位供血不足,引发后循环缺血性眩晕(PCIV)[1]。PCIV 好发于中老年人群,属常见神经内科疾病之一[2-3]。PCIV 发作以眩晕为主要临床表现,可伴有肢体麻木、无力等症状,严重者可致意识障碍,危害患者的生命健康。西医治疗PCIV 以对症治疗为主,即扩张患者血管以改善脑循环[4-5]。中医治疗眩晕具有悠久历史,其中天麻提取物天麻素运用于临床治疗眩晕症的疗效被广泛认可[6-7]。本研究观察天麻素联合胞磷胆碱治疗PCIV 的疗效及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诊断标准参考《中国后循环缺血的专家共识》[8]关于PCIV诊断标准。反复发作性头晕,伴或不伴浮沉感或自身倾倒或视物旋转;眩晕且伴肢体麻木无力或头面部麻木、头痛等;伴或不伴肢体瘫痪或感觉异常等;MRI等影像学检查提示存在缺血病变且排除脑出血。
1.2 纳入标准对研究药物无过敏反应;超声检查发现椎-基底动脉血液流动异常;依从性良好,全程参与治疗研究;临床资料保存完整;患者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3 排除标准合并严重精神疾病;妊娠或哺乳期妇女;合并恶性肿瘤等重大疾病;半年内因事故或手术有大出血事件记录;合并凝血功能异常;合并其他疾病或功能障碍引发的眩晕症状。
1.4 一般资料回顾性选取绍兴市中西医结合医院于2021 年3 月—2023 年6 月收治的PCIV 患者104 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50 例和联合组54 例。对照组男28 例,女22 例;年龄44~76 岁,平均(62.76±5.33)岁;体质量指数(BMI)19~26,平均21.41±3.05;病程3~15 个月,平均(9.14±2.85)个月。联合组男34 例,女20 例;年龄48~76 岁,平均(61.44±6.34)岁;BMI 18~26,平均22.23±3.52;病程3~15个月,平均(9.83±3.06)个月。2 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通过绍兴市中西医结合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2021-伦审-96)。
2 治疗方法
2 组均接受常规干预治疗:阿司匹林肠溶片(邯郸滏荣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3023363)口服,每天1 次,每次100 mg;盐酸氟桂利嗪胶囊(郑州瑞康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41020068)口服,每次1粒,每天1次;血塞通注射液(云南白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Z53021517)10 mL 加入250 mL 0.9%氯化钠溶液静脉滴注,每天1次。
2.1 对照组给予胞磷胆碱钠胶囊(齐鲁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20220)口服,每次0.2 g,每天3 次。
2.2 联合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天麻素注射液(山东圣鲁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63399)静脉滴注,于250 mL 0.9% 氯化钠溶液加入5 mL 天麻素注射液,每天1次。
2组均治疗14 d。
3 观察指标与统计学方法
3.1 观察指标①临床疗效。②眩晕评定量表评分系统(DARS)评分。于治疗前后对患者进行DARS 评分,DARS 评分共6 个条目,每个条目0~6 分,总分0~36 分,分值大小与眩晕程度正相关[9]。③眩晕障碍量表的筛查表(DHI-S)评分。DHI-S评分共10个条目,每个条目按严重程度计0、2、4 分,总分0~40 分,分值大小与眩晕程度正相关[10]。④脑动脉平均血流速度指标。于治疗前后通过超声经颅多普勒血流分析仪(粤械注准20172071640,深圳市德力凯医疗设备股份有限公司,型号:EMS-9D)检测患者基底动脉、左侧椎动脉及右侧椎动脉平均血流速度。⑤血液流变学指标。于治疗前后抽取患者晨起空腹静脉血5 mL,通过全自动血液流变测试仪(京械注准20152400027,北京赛科希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型号:SA-5600)检测血浆黏度(PV)、全血高切黏度(HSV)、全血低切黏度(LSV)、红细胞比容(Hct)。⑥安全性。记录治疗期间2 组累计不良反应发生例数。不良反应发生率=不良反应发生例数/总例数×100%。
3.2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21.0 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组内比较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4 疗效标准与治疗结果
4.1 疗效标准显效:眩晕等临床症状完全消失,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恢复正常;有效:眩晕等临床症状明显好转,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提高≥60%;无效:眩晕症状依然存在且较严重,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提高<60%。总有效率=(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4.2 2 组临床疗效比较见表1。治疗后,联合组总有效率为96.30%,高于对照组78.00%(P<0.05)。
表1 2组临床疗效比较 例(%)
4.3 2 组治疗前后DARS 评分与DHI-S 评分比较见表2。治疗前,2 组DARS 评分与DHI-S 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 组DARS评分与DHI-S 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联合组DARS 评分与DHI-S 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
表2 2组治疗前后DARS评分与DHI-S评分比较(± s) 分
表2 2组治疗前后DARS评分与DHI-S评分比较(± s) 分
注:①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
组 别对照组联合组t值P值例数50 54 DARS治疗前22.07 ± 3.01 22.94 ± 3.15 1.438 0.154 DHI-S治疗前30.92 ± 4.55 32.11 ± 4.31 1.370 0.174治疗后13.71 ± 3.90①9.47 ± 2.96①6.273<0.001治疗后11.10 ± 3.43①5.75 ± 2.38①9.298<0.001
4.4 2 组治疗前后脑动脉血流速度比较见表3。治疗前,2 组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左侧椎动脉平均血流速度及右侧椎动脉平均血流速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 组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左侧椎动脉平均血流速度及右侧椎动脉平均血流速度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联合组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左侧椎动脉平均血流速度及右侧椎动脉平均血流速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
表3 2组治疗前后脑动脉血流速度比较(± s) cm/s
表3 2组治疗前后脑动脉血流速度比较(± s) cm/s
注:①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
组 别对照组联合组t值P值例数50 54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治疗前31.77 ± 4.82 32.50 ± 4.69 0.783 0.436治疗后27.36 ± 6.03①30.94 ± 5.21①3.246 0.002治疗后36.06 ± 5.31①42.56 ± 5.43①6.164<0.001左侧椎动脉平均血流速度治疗前22.17 ± 4.32 22.31 ± 4.13 0.169 0.866治疗后26.98 ± 4.24①31.20 ± 5.02①4.613<0.001右侧椎动脉平均血流速度治疗前22.16 ± 3.82 22.41 ± 3.57 0.345 0.731
4.5 2 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见表4。治疗前,2 组PV、HSV、LSV 及Hct 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 组PV、HSV、LSV及Hct 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联合组PV、HSV、LSV及Hct均低于对照组(P<0.05)。
表4 2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 s)
表4 2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 s)
注:①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
组 别对照组联合组t值P值例数50 54 PV(mPa·s)治疗前2.31 ± 0.46 2.28 ± 0.31 0.393 0.695治疗后10.84 ± 1.17①8.16 ± 1.22①11.415<0.001治疗后1.52 ± 0.18①1.29 ± 0.23①5.648<0.001 HSV(mPa·s)治疗前7.58 ± 1.22 7.55 ± 1.24 0.124 0.901治疗后6.94 ± 0.76①5.32 ± 0.82①10.426<0.001 LSV(mPa·s)治疗前2.31 ± 0.46 2.28 ± 0.31 0.393 0.695治疗后1.52 ± 0.23①1.29 ± 0.18①5.702<0.001 Hct(%)治疗前12.33 ± 2.02 12.28 ± 2.05 0.125 0.901
4.6 2 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联合组治疗期间共发生不良反应16 例(29.63%),其中上腹部不适4 例,口鼻干燥5 例,倦怠嗜睡7 例。对照组治疗期间共发生不良反应11 例(22.00%),其中胃部不适7 例,头胀3 例,心悸1 例。所有患者不良反应症状轻微、可控。2 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786,P=0.375)。
5 讨论
人体平衡与感官定向功能是通过平衡三联,即本体感受器、视觉与前庭的协同作用实现,而眩晕的产生则是人体因空间定位障碍产生的移动性或位置性错觉[11]。研究发现,PCIV 的发作与前庭系统有密切关联,前庭神经核位于第四脑室底,是脑干最大的核团,对血氧的供给异常敏感,PCIV 则是在多因素作用下引发机体椎-基底动脉系统管腔狭窄、痉挛或闭塞,使前庭系统暂时性缺血而导致[12-13]。西医治疗PCIV 的方式包括药物治疗、血管内治疗、手术治疗等对症手段,其中药物治疗如胞磷胆碱钠作为脑代谢激活剂,可抑制脑缺血后脂质过氧化物及氧自由基生成的同时,通过促进脑细胞呼吸以实现脑功能的改善,并辅以氟桂利嗪缓解血管痉挛、阿司匹林抑制血小板聚集等实现临床症状的缓解[14-15]。
中药天麻具有熄风止痉、祛风通络的功效,天麻素注射液为天麻提取物,具有生物利用率高的优点[16-17]。药理研究认为,天麻素可降低兴奋性氨基酸毒性,产生保护大脑神经元细胞的功效,治疗PCIV可抑制传导向前庭外侧多突触神经元的神经冲动,阻断不良前庭反射,避免出现眩晕感[17-18]。本次研究中,联合组治疗后DARS 评分与DHI-S 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提示中西医联合用药治疗对控制PCIV 患者眩晕症状临床效果显著。
PV、HSV、LSV 及Hct 是监测机体血液流变学的重要指标,该类指标水平与血液黏稠程度呈正相关,可预示动脉粥样硬化进程与血液流速的异常[19]。本研究中,联合组患者治疗后各血液流变学指标与各脑动脉血流速度指标均较对照组改善明显。王雨来等[20]通过Meta 分析发现,天麻素注射液可显著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认为天麻素有增加脑血流量的作用。相关研究发现,天麻素可调节血管紧张素受体1、NADPH氧化酶2和组织沉默调节蛋白3的表达,改善微循环血供状态[21]。通过疗效比较,联合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与杨英妮等[22]研究发现天麻注射液可提高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症患者临床疗效的结论基本一致。
在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的组间比较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且无严重不良反应事件发生,故认为天麻素联合胞磷胆碱的中西医联合用药方案对PCIV 治疗预后质量可控。
综上所述,天麻素联合胞磷胆碱治疗PCIV 临床疗效显著,可能通过改善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进而缓解眩晕症状,具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