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印刷“活化石”,致敬非遗匠者心
2024-05-17徐丹丹高慧
徐丹丹 高慧
寻访背景
雕版印刷技艺自唐朝延续至今,曾几度辉煌,被誉为印刷史上的“活化石”。它开创了人类复印技术的先河,让难以计量的历史文化信息得以传承和传播。我们的家乡扬州是中国雕版印刷术的发源地之一。2006年,扬州雕版印刷技艺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雕版印刷技艺正式入选世界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自20世纪50年代起,扬州广陵古籍刻印社(前身为扬州古旧书店)承担起了保存、保护、传承、传播中国传统雕版印刷技艺的重任,采用传统工艺印刷线装古籍,是目前全国唯一完整传承雕版印刷技艺的单位、全国最大的古籍线装书生产基地。2009年,广陵古籍刻印社被指定为中国雕版印刷技艺的世界级传承单位。
寻访纪实
雕版印刷,历史印记
雕版印刷技艺为何被称为印刷史上的“活化石”?雕版印刷技艺的过程是怎样的?扬州和雕版印刷技艺又有着怎样千丝万缕的联系?近日,扬州市汶河小学“好地方”红领巾小记者团的队员们,化身小小考古研究员,开启了非遗文化的寻访之旅,和雕版印刷进行了近距离的接触。
队员们在辅导员老师的带领下,来到扬州广陵古籍刻印社。队员们推开广陵古籍刻印社古朴厚重的大门,仿佛打开了一段尘封已久的历史,揭开了雕版印刷术的神秘面纱。广陵古籍刻印社的雕版雕刻师陈静阿姨带领队员们走进展馆。队员们望着玻璃罩中的珍贵版片,心生好奇。队员滕昌杰问:“陈阿姨,什么是雕版印刷术?这些版片是怎么制成的?”
陈静阿姨笑着介绍了雕版印刷技艺的前世今生:“雕版印刷术是中国古人的重要发明,是在版料上雕刻图文进行印刷的技术。传统的雕版印刷线装书生产工艺流程极为复杂。雕版印刷制作书籍,每一页要雕刻成一块版片,雕刻几十、上百甚至上千块版片才能成就一部作品,创作时间跨度长,成本投入大,且需要多人相互配合方能完成。”
看到制作精细的各种彩色套印,队员们对雕版印刷技艺大师的杰作惊叹不已。队员董星仪问:“陈阿姨,要想学会雕版印刷这门技艺一定很难吧?”陈阿姨耐心回答道:“版片都是雕刻师一刀一刀手工刻出来的,手上磨出老茧都是常事。因为都是手工操作,所以需要很长时间才能制作完成。面对日益发达的现代科技,很多年轻人对于这种传统技艺已经没有兴趣,或者是没有传承下去的责任感,所以我们都非常担心雕版印刷技艺会失传。”
线穿古今,墨韵悠长
队员们通过查找资料,了解到中国从结绳记事,到后来发明文字,经历了龟甲、竹简、卷轴、线装等不同阶段的文化承载形式,用各不相同的方式记录了文明的发展。而线装这种装订方式是古代书籍装帧的最后一种形式,也是我们中华民族所独有的。
队员袁问渠问:“由版片刻印、装订出来的线装书是什么样的呢?为什么古人会发明线装书?”陈阿姨笑而不答,将队员们领进另一个展区,这里摆满了纸张略有些发黄但散发着墨香的线装书。队员们手捧线装书,在陈阿姨的叙述中找到了答案:“线装书之美,在其持久,用宣纸制成的线装书可保存500年以上;线装书之美,在于其柔美,翻到任何一页均可柔顺平摊,张合自如。”队员们手捧线装书,触摸着一张张泛黄的书页,感受到书香绵延,古韵悠久。一根线,是连接,连接了古往今来;一本书,是传承,传承了非遗文化。
巧手体验,纸上流年
队员们随后来到雕版印刷的工作车间,了解版片制作和雕版印刷的过程。队员张译心好奇地问:“陈阿姨,雕版印刷分几步呀?”陈阿姨一边示范,一边介绍:“雕版印刷大致包括四个环节。首先是制版,选用纹理细滑、硬度适中的木料,制成厚木板;其次是写样,由擅长书法者将原稿誊写在极薄的纸上,将写好的纸张反贴于板面,使文字或者图像反向显现于板面;雕刻,由刻工用刻刀将板面空白部分剔除,保留有墨迹的部分;刷印,将雕版固定在桌案上,刷墨覆纸后进行印刷。”
队员们惊喜地发现,陈阿姨一边做着介绍,一边正在镌刻汶河小學的校训“正谊明道”以及百年校庆的校标。随着陈阿姨手中的刻刀起落,具有特色的汶河小学名片呈现眼前。这块版片制作完成后,由队员们带回学校留作纪念。
在工作车间,陈阿姨指导队员们体验了雕版印刷。队员们先用刷子蘸取橙色颜料在雕版上涂刷,再将宣纸轻轻覆盖在上面,接着用棕刷在纸上来回用力推刷,一个大大的“福”字便跃然纸上。
用双手触摸文明,用心感受非遗文化。通过此次活动,扬州市汶河小学的队员们深切地感受到非遗文化的魅力所在。他们将践行“正谊明道”的校训,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争做拥有“四个自信”的新时代好少年,让这份文化自信绽放更加耀眼的光芒!
寻访心语
这次寻访活动让我感受到家乡扬州这座文化名城的魅力,内心的自豪之情油然而生。我下定决心,将更加努力地读书,学习更多的知识,长大后把我的家乡扬州建设得好上加好!—队员 董星仪
通过这次寻访,我充分感受到了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制作一本七八十页的作品要耗时两年之久,他们在平凡而伟大的岗位上辛勤忙碌,记录下中国文化。作为新一代少先队员,我们要将劳动人民坚持不懈、勤奋刻苦的精神传承下去。—队员 袁问渠
在刻印社里,我看到那些精美的雕版印刷作品,心中充满敬佩之情。这些作品体现了中国人的智慧和勤劳。作为新一代的少先队员,我们不仅要“走近”,更要“走进”雕版印刷,让更多人了解、传承这项技艺。—队员 迟萧羽
随着时代的变迁,一些优秀的传统文化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如何让它们在继承中发扬、在发展中创新,是我们寻访的目的。此次活动中队员们实地探寻雕版印刷的文化之源,真切地感受到深厚的中华底蕴,激发了民族文化自豪感。队员们通过与雕版匠人的对话,深切地体会到一代代传承者“初心在方寸,咫尺在匠心”的劳动精神,唤起开拓创新、积极进取的民族意识。汶河小学的少先队员们将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养分,砥砺品格、增长本领,争做拥有“四个自信”的新时代好少年!—辅导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