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办职业院校“三位一体”课程思政育人体系构建研究
2024-05-17沈旭霞
摘 要:课程思政是将思想政治教育元素融入专业课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过程,是民办职业院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举措。本文结合民办职业院校学生特点及学校课程思政建设实际,通过创新课程体系、完善课程标准、优化育人环境、创新教学模式、完善评价机制和提升师资队伍等途径,探讨构建“三位一体”的课程思政育人体系。
关键词:民办职业院校;思政育人;构建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9052(2024)04-0217-03
作者简介:沈旭霞(1984.01— ),女,汉族,广东省广州人,硕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国际贸易、跨境电商方向。
基金项目:2022年广州松田职业学院课题“构建基于MVV的民办职业院校课程思政育人体系研究”(项目编号:CANFZG22408)。
引言
课程思政作为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途径,是深化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举措,对于解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现实问题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要意义。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1]。民办职业院校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应通过结合实践教学改革构建“三位一体”课程思政育人体系,提高民办职业院校学生的职业能力和竞争力。
一、“三位一体”课程思政育人体系概述
课程思政育人体系的构建,是民办职业院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途径[2]。为推动课程思政建设,依托校内实训基地、企业资源、社区资源等,通过优化课程体系、完善课程标准、提升师资队伍、优化育人环境等途徑,有利于构建“三位一体”的课程思政育人体系。该体系以课程为基础,以教学项目为纽带,以实践活动为载体,以教师和学生为主体,建立起“课堂—实训—社区”三位一体的育人体系。
该体系主要分为四个模块[3]:一是创新课程体系,通过构建“三大”平台(学校平台、企业平台、社区平台),将课程思政与专业教学有机融合。二是完善课程标准,结合本校办学特点及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制定科学合理的课程思政教学标准。三是提升师资队伍,通过开展教学能力培训、师德师风建设等措施提升教师的思政素养。四是优化育人环境,通过“三位一体”育人体系的构建,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
二、构建民办职业院校“三位一体”课程思政育人体系的具体途径
通过课程思政建设,能让学生的职业素养、道德修养、爱国情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得到较大提高。
(一)创新课程体系,完善课程标准
第一,民办职业院校应积极落实《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职院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施意见》《关于全面推进高职院校课程思政建设的实施方案》等文件,创新课程思政体系。学校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研究小组应以“课程思政”建设为中心,以课程内容建设为核心,以教学模式改革为抓手,以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相融合的课程体系建设为主线,探索出一条具有民办职业院校特色的“三位一体”课程思政育人之路。将课程思政内容融入到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中,将思政元素与专业教学内容有机融合,充分发挥专业教师在课程思政建设中的引领作用。
第二,制定《关于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的实施方案》《关于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的实施细则》《关于加强学校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等文件,指导课程思政建设。通过文件规范、制度推动和实践引领,促进学校“三位一体”课程思政育人体系的构建。
第三,民办职业院校课程思政建设应根据专业培养目标,以专业为单位,将专业课程分为核心课程和专业方向课程,制定《专业核心课程标准》《专业方向课程标准》《基础专业技能课程标准》和《综合技能课程标准》,根据《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增加课程思政内容,并以“三个课堂”为载体,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教学全过程[4]。其中,核心专业课是学生未来职业发展的基础,是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重要一环。在核心专业课教学中,民办职业院校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和职业道德,在核心专业课教学中挖掘蕴含的思政元素,将思政内容融入专业课教学内容,建立课程思政资源库,并通过案例分析等方式进行呈现,达到润物无声的效果,使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培养正确的职业价值观。方向专业课是指与学生未来从事某一专业工作密切相关的科目,其对于学生以后从事该领域的工作具有重要作用,主要包括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创新创业教育等内容。民办职业院校应在方向专业课程中引入“工匠精神”等内容,让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感悟工匠精神,增强职业认同感。
第四,设计教学案例,构建思政载体。民办职业院校应以专业方向为基础,以专业核心课程为重点,围绕“三个课堂”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将课程思政元素融入教学内容中。在核心专业课教学中,组织教师编写《德育知识》《职业生涯规划与发展》等教材,并将德育知识融入其中,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和职业道德。
第五,加强教学管理,强化督导检查。学校建立课程思政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由校长担任组长,成员包括各分管教学领导、教务处副处长、学工处副处长等,负责统筹全校课程思政工作的开展。学校每学期定期召开课程思政建设工作推进会,对各部门落实情况进行检查。与此同时,学校还应对课程思政建设工作进行督导检查,通过听课、查阅资料等方式,确保课程思政建设顺利开展。
(二)优化育人环境,实现协同育人
民办职业院校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等多方面共同参与。通过构建“家校互动”的育人机制,形成“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育人网络[5]。
第一,学校通过完善家校通平台,实现家校互动、家校沟通,将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融入日常学习生活中。同时,通过开展“道德讲堂”“励志讲堂”等活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第二,家庭是学生接受教育的第一课堂,也是重要的社会组成部分,家长积极参与到学生的教育管理中来,也有利于构建良好的育人环境。家长不仅要关注学生成绩和技能的培养,也要关注学生道德素养和心理健康问题,及时进行心理疏导。
第三,实践育人是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社会实践则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平台。民办职业院校的社会实践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一是校内专业技能实训和职业技能大赛。通过“双师”教学、校内实训室建设、校企合作等方式,打造具有学校特色的职业技能大赛品牌,在比赛中挖掘课程思政元素,将课程思政内容融入到学生实践活动中。二是企业实习。以校企合作为契机,推动学生进入企业实习。学校组织专业教师、行业专家、企业家等走进企业,了解企业实际需求,挖掘课程思政元素,开展相关课程思政教学活动。三是社区实践。结合专业特点及学生的职业发展需要,依托校内实训基地和企业资源,组织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比如,在旅游管理专业学生中开展“走进三清山”活动,让学生到景区实地考察了解旅游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和培养目标;又如,组织学生到红色革命教育基地参观学习,让学生感受革命精神,坚定理想信念,增强爱国主义情怀[5]。通过这些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社会知识和技能,锻炼社会责任感和担当精神,在活动中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职业素养。将课程思政内容融入到学生实践活动中,使学生在实践中潜移默化地接受课程思政教育,实现“立德树人”的育人目标。
(三)探索“互联网+”,创新教学模式
互联网的迅猛发展,使得课堂教学由线下转向线上,打破了时空界限,实现了线上与线下的有机融合。民办职业院校应积极利用互联网这一“信息高速公路”,建立起完善的线上课程思政教学体系,让教师能够随时随地开展教学;同时,学生也可以通过网络平台,自主学习、自我监督、自我管理,从而实现个性化学习。
首先,线上课程思政平台的建立可以有效打破时空限制,提高了教师教学的靈活性和针对性。学校可以以专业核心课程为切入点,在专业课中开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党的二十大精神”等专题,并建立课程思政资源库,同时利用慕课(MOOC)、雨课堂等线上平台以及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开展线上教学。线上教学的开展,在专业课中融入课程思政内容后,学生积极性明显提高了,参与度与满意度也得到了明显的提升。
其次,教师可通过线上平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思想动态,便于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从而达到更好的课程思政效果。与此同时,学生也可以通过线上平台进行学习、交流、讨论,实现自我管理、自主学习。
(四)完善评价机制,强化综合评价
民办职业院校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质量评价应注重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相结合,既要注重学生思想政治素养的提升,也要关注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目前,大多数民办职业院校都采用了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的方法,但在具体的评价方式上存在不足。过程评价主要以教师自我观察和学生自评为主,而结果评价则以教师评定与学生互评为主,这种评价方式不能真实反映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情况,难以全面反映课程思政育人的效果。因此,学校要建立科学合理的考核机制,制定课程思政考核标准,通过多种方式对课程思政育人效果进行评价。同时,要注重结果评价与过程评价相结合,综合考察学生思想政治素养的提升情况。
与此同时,民办职业院校要将课程思政考核纳入学分管理办法及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并与年终考核挂钩,在学生毕业设计或毕业论文答辩中设置思政考查环节。
(五)提升教师素养,打造专业化的教学团队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要在课堂教学中挖掘课程思政元素,让所有教师都参与到课程思政建设中来。应重视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提升,以打造专业化的教学团队为目标,要求每一位教师都要加强学习,树立课程思政意识,主动提升自身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
1.民办职业院校应建立健全课程思政制度体系
制定并完善《课程思政考核办法》《课程思政建设管理规定》等制度,将课程思政建设纳入教师考核体系,与评优评先、绩效工资、职称评聘等挂钩。加强教师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学习,提升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
2.构建专业化教学团队
民办职业院校应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团队为引领,打造高水平的课程思政教学团队,形成“学校统筹规划、学院重点建设、专业课教师全覆盖”的专业课程思政团队建设模式,实现专业课教师与思政课教师的“同向同行”。
(1)加强教师对课程思政的认识
在全校范围内开展“课程思政”教学研讨会,积极探讨如何将课程思政融入到教学中,如何在专业知识和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之间搭建桥梁,使学生能更好地接受并理解思政知识。鼓励教师学习并掌握“课程思政”理念,通过集体备课、校本培训等方式提升教师对“课程思政”的认识和能力。
(2)积极开展教学研究
鼓励教师积极参与课程思政的研究,围绕专业课程在教学过程中有效开展“课程思政”教学进行研究,并及时总结经验,推动“课程思政”工作的进一步发展。
(3)拓宽教师的学习渠道
在“三位一体”的课程思政育人体系构建中,教师是关键主体,起着主导作用。因此,民办职业院校应鼓励教师通过线上学习平台等方式提升自己的知识水平和综合素养,拓宽学习渠道,全面提升自身能力。
3.重视课程思政的师资队伍建设
将教师的培训与课程思政建设有机结合起来,积极开展全员培训、骨干培训和专题培训。
(1)全员培训,提升教师的思想政治素养
学校根据专业特点和教师专长,开展教师思想政治理论轮训,包括思政课教师、专业课教师、辅导员等,对课程思政的开展进行业务指导和帮助。通过集中学习与分散学习相结合、专题讲座与专题研讨相结合等方式,将课程思政的理论知识与专业教学有机结合起来。同时,定期开展课程思政教学大赛、教学观摩活动等,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改,切实提高教师开展课程思政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骨干培训,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学校高度重视课程思政骨干教师的培养和建设,定期组织骨干教师赴优秀高校学习考察,开阔眼界;组织骨干教师到企业调研、挂职锻炼等活动,学习借鉴先进经验;聘请学校相关专家进行专题讲座、培训和指导,以点带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此外,还通过举办优秀案例评选和优秀课件比赛等活动激发教师参与课程思政建设的积极性。
(3)专题培训,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学校在开展理论知识学习的同时还开展专题培训活动。通过邀请专家学者、高校一线教学名师、优秀毕业生等讲授课程思政相关理论知识,分享实践经验;组织教师参加课堂观摩活动、教学比赛等,通过“走出去”和“请进来”相结合的方式提升教师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借助互联网平台进行线上线下的交流互动学习,帮助教师深入理解和把握课程思政的内涵、意义和方法;邀请学生到课堂听课、参与教学研讨活动,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到课程思政建设中来。
结语
课程思政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教育理念、师资队伍、课程设置、教学管理等方方面面。目前,民办职业院校在“三位一体”课程思政建设中仍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因此,民办职业院校应当积极探索,构建课程思政建设的具体措施,通过校园文化建设、营造浓厚的育人氛围,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思政教育的熏陶与感染。通过不断深入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工作,努力培养出一批批德技并修、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参考文献:
[1]姜学军,邓庆莹.“三位一体”研究生课程思政体系构建研究[J].辽宁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22(01):1-3.
[2]祃海霞.“三阶段四保障”专业课程思政育人体系构建探索[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 2022(09):65-68.
[3]高学勇,陆祖惠,白雪,马金娥,张海南,高珍妮.高校专业思政、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体系构建研究[J].天水师范学院學报. 2022,42(02):122-128.
[4]张彩云,赖翩京.“两个大局”背景下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体系的构建[J].福建教育. 2022(13):20-23.
[5]王丽娟.以“课程思政”为抓手,构建“纵向推进,横向融合”的立体协同育人体系[J].绵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9,38(07):41-44+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