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期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中混合模式的有效运用路径研究

2024-05-17蔡德洁

求知导刊 2024年4期
关键词:混合模式线上应用能力

摘 要:在新时期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过程中,混合模式的有效运用能够发挥重要作用,深受广大教师的关注与重视。以此为切入点,结合苏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教材的相关案例,着重分析应用题教学中混合模式的应用背景、应用功能和实践举措,推动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高效开展,促进小学生应用题解题能力与数学综合素养发展。

关键词:小学数学;应用题;混合模式;“线上+线下”;应用能力

基金项目:本文系广西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2年度广西数字资源应用研究专项课题“教育信息化背景下小学语文混合式教学设计策略与实践研究”(课题编号:2022ZJY208)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蔡德洁(1972—),女,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海市银海区侨港镇华侨小学。

新时期以来,小学数学教学形态发生了显著变化。尤其是随着新课改的深入以及“双减”政策的出台,以“减负增效”为重要导向的教学工作愈发强调对学生应用能力、学科素养的培养,这对数学教师的工作产生了直接影响。对广大教师而言,要切实把握小学数学教学走势,将信息技术作为常态化手段,打造混合式教学模式,提升教学的辐射力、影响力,将课堂内外联系起来。为此,笔者探究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中混合模式的运用背景及路径。

一、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中混合模式的运用背景解读

在新时期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应用题教学无疑是重要的切入点,也是培养学生数学应用能力、实践技能的重要抓手。数学教师要基于学情和教学内容,打造混合模式,充分彰显混合式教学的优势。

(一)混合模式的内涵

所谓混合模式,指的是混合式教学或混合式学习(Blending Learning),这是将在线教学和传统教学的优势结合起来的一种“线上+线下”的教学模式。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发展,教师可以将线上、线下两种教学形式进行有机结合,帮助学生展开深度学习。显然,混合式教学模式在推动传统教学转型方面具有突出价值,能够促进教学的深化。混合式教学模式要以在线教学和信息技术的应用为重要抓手,统筹线上、线下两个维度,实现教学的有效深化,促进学生数学能力稳步提升。

(二)在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中运用混合模式的意义

应用题是小学数学知识体系的重要内容,主要涉及数学知识的转化、迁移和实践应用。应用题教学有助于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因此,数学教师要在应用题教学中充分发挥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功能,助力学生展开深度学习。

首先,混合模式下的应用题教学能够集成更多的教学资源和工具,使得教师的授课、讲述更深入。通过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的融合,教師能够整体把握应用题教学的方向,从而运用更具针对性的教学策略,推进教学深入发展[1]。

其次,以混合式教学为抓手,数学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应用题案例,积极开展“案例式教学”,同时融入知识情境、探究议题等元素,使学生的应用题学习、探究更深入,形成纵深效应。混合式的应用题教学会对学生产生带动作用,促进学生应用思维的发展和解题能力的提升。

最后,小学数学教师运用混合式教学模式能够将现实生活场景与数学课堂联系起来,构筑“大课堂的知识场域”,驱动学生展开生活探究、现实体验,帮助学生形成生活化思维,培养学生的应用习惯和数学情怀[2]。比如,在常见的归一问题、植树问题、年龄问题、时钟问题、鸡兔同笼问题等应用题的解答过程中,教师可以将数学课堂与生活实际相联系,拓宽教学范畴,巧设信息化任务,将线上、线下教学统筹起来,快速出题,让学生当场解答,并进行即时评价和反馈,促进学生应用能力、核心素养的培育与提升。

二、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中混合模式的运用路径

(一)发放课前预习包,锻炼学生的自学能力

在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过程中,混合模式体现为对线上、线下教学的统筹,而各类信息化载体、平台和工具的运用必不可少。尤其是在课堂教学开始之前,教师可以通过教学通平台或云班课软件,预先推送预习包,要求学生在2—3天内熟悉教材内容,同时根据预习包中的问题自学。通过在线上发放预习包,教师能够驱动学生自学,对重要的知识点进行分析,掌握基础内容。在预习过程中,学生会遇到一些疑难点和困惑,此时,他们可以在云班课软件中记录下来,到课堂上通过提问、互动等方式解决。在应用题教学过程中,预习包的功能很强,可以形成课堂教学“前置”的效果,对学生自学意识、自学能力的发展大有裨益[3]。

例如,在苏教版四年级上册“升和毫升”的教学开始前,教师可以运用云班课软件中的“班课资源”和“题库管理”模块布置任务:(1)请结合教材内容,分析升和毫升的定义、特征和功能;(2)探究升和毫升是如何相互转换的;(3)试着分析生活中哪些地方会用到升和毫升的概念。学生全部解答后,教师可以在“题库管理”模块推送类似的应用题,要求学生在线分析、解答。如:(1)加油站的小鹏把5升油平均装在10个油桶里,每个油桶装油多少毫升?(2)L容器可盛水200毫升,T容器比L容器多盛水50毫升,Z容器的容量是T容器的2倍,请问Z容器可盛水多少毫升?(3)将一瓶1400毫升的橙汁全部倒入容量为300毫升的杯子中,请问需要准备几个这样的杯子?

如上,通过云班课等软件,教师可以预先推送任务包,其中涵盖“升和毫升”的重要知识点,并辅以具有代表性的应用题,要求学生在线分析、解答。在此过程中,学生必然会熟悉教材内容,结合自己的思考和判断,给出解题思路。通过推送在线的预习包,教师能够为课堂教学做好准备,驱动学生在自学、探究的过程中初步掌握新内容。

(二)开发优秀案例,打造应用题教学样板

在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过程中,教师运用混合模式可以更多地借助互联网资源,丰富教学内容,让教学更深入,让学生的学习能力得到强化。为此,数学教师要充分发挥互联网优势,搜集大量的优秀教学案例,打造应用题教学样板,为学生的深度学习提供资源保障[4]。部分应用题有一定的难度,单纯的课堂讲授、点拨很难让学生茅塞顿开,因此需要相关案例的辅助和引导。互联网中的优秀案例、教学课件、课堂授课模板等,能够给数学教师带来启示,同时能够为学生提供应用题的解题思路,优化学生的逻辑思维。

例如,在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一)”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融合线上、线下教学,开发优秀的教学案例,打造课堂教学样板,引导学生认识条形统计图的知识要点,并掌握应用题的解题方法和技巧。比如,教师可以在学科网等平台上搜集相关的优秀教学案例,整合条形统计图的相关应用题,为课堂教学、题目讲解提供参考。

第一,教师可以利用搜集到的优秀案例开展“小小统计手”的教学活动,要求学生对全班同学的出生月份、喜爱的运动项目等进行现场统计,然后归纳数据。之后,教师对学生们统计的数据进行可视化处理,比如通过多媒体课件现场制作条形统计图,展示学生的统计成果。接着,教师现场出题,让学生解答条形统计图的相关应用题,对学生的知识技能加以训练,提升其解决问题、迁移知识的能力。

第二,教师可以根据优秀案例布置“生活数据我来记”的课外作业,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比如,教师可以学生的日常生活为切入点,要求学生统计自己家过去六个月的电费、水费支出情况,分别用条形统计图加以展示。学生可以在云班课平台上传自己的统计结果,也可以自己画图,标记数据,完成相应的任务。

总之,优秀的教学案例可以指引学生解答不同主题、不同形式的应用题,确保学生在应用题的解答过程中形成完善的数学思维,逐步提升知识应用素养和技能。

(三)構建生活化场景,提升学生的解题技能

在当前小学数学混合式教学快速发展的基础上,教师要把握应用题教学的基本导向,合理规划教学路径和步骤,将线上线下、课内课外密切结合,打造更具包容性的应用题教学模式。课内外的联系与线上线下的交融可以同步推进,这对应用题教学的深化意义重大。在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过程中,许多题目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因而生活化的场景构建要十分精细,以此消除学生的畏难情绪,为混合式学习和深度学习创造条件。教师一方面要借助数字资源和多媒体构建生活化场景,另一方面要将应用题与日常生活联系起来,驱动学生转换思维,逐步找出解题路径和策略。

例如,在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用计算器计算”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先用多媒体课件展示计算器的整体形态、结构,讲解计算器的主要按键及其功能,然后以视频演示的方法展示用计算器计算的方法和步骤。之后,教师引入生活化案例和相关应用题,用具体的题目展示如何使用计算器,如何发挥计算器的功能。比如,将全班男生、女生的数学月考成绩分别相加,快速计算出总数,再分别用总数除以男女生的人数,得出男女生的平均成绩。此外,教师还可以结合学生日常生活中的其他案例设计应用题,引导学生在解答问题的过程中掌握计算器的计算方法,以此加快计算速度,提升计算准确度。总之,数学教师通过构建生活化场景,将信息技术融入应用题教学中,能够详细分析知识要点,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促进其解题能力的提升。

(四)开展过程性评价,动态优化教与学

在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过程中,混合式教学模式的运用不仅要体现在课前预习、课中知识探究阶段,也要体现在课后的评价和反馈阶段[5]。教师要抓好课后的评估、反思,帮助学生查漏补缺、答疑解惑,巩固学生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当然,借助教学评价,教师也可以发现自身存在的不足,进而改进教学思路,提升教学质量和效率。

例如,在完成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教学后,教师要预留15分钟左右的时间,引导学生参与教学评价,对课堂教学的效果、线上自学的情况、自己的应用题解答能力等加以评估。教师可以通过云班课软件中的“作业-教师评分”“作业-指定评分”“作业-学生互评”三个模块,分别开展课堂评价。在教师评分环节,针对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应用题测试,教师可以进行线上打分,指出学生的共性问题,要求学生改正;在指定评分环节,师生围绕典型的应用题加以讨论,现场评分,然后针对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典型应用题进行归纳,总结知识要点,规避易错点。在学生互评环节,学生针对应用题的解答情况开展交互评价,相互指出不足并提出建议。通过这样的过程性评价,学生能够改进学习方法,教师能够优化教学思路,提升教学工作的针对性。

三、总结

新时期小学数学教学工作走向综合性、多元化轨道,线上、线下高度融合的混合式教学逐渐发挥出其应有的作用。小学数学教师要把握好应用题教学进程与学生学情,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与相关资源,将课堂教学、线上教学有机结合起来,最大限度地发挥混合式教学模式的作用,提升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和实践水平。

[参考文献]

杨淑花.小学数学应用题解题策略[J].数学学习与研究,2022(30):50-52.

吴杰.线上线下双向融合模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天津教育,2020(28):79-80.

邵爱珠.以说促思探本质 题尽其用研发展:小学数学说题的尝试与实践[J].小学数学教师,2018(3):68-70.

周福生.小学数学应用题解题教学方法分析[J].试题与研究,2022(30):182-184.

毕宝乐,李华玲.混合教学的小学数学教学模式研究[J].新课程教学(电子版),2022(15):69-70.

猜你喜欢

混合模式线上应用能力
整合突破,奋勇前进
信息技术环境下会计专业教学模式的构建
浅谈O2O对传统零售业的影响
探讨创业板上市公司治理结构对盈利能力的影响
高等数学教学培养学生应用能力的探讨
提升信息技术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程序设计课程中计算思维和应用能力培养问题研究
基于SPOC的混合式英语教学模式建构
数学课堂中实施生活化教学的研究
职业教育课程的现代教学策略的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