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家功勋荣誉表彰制度彰显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三重维度

2024-05-17李正军殷闽凡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24年1期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价值

李正军 殷闽凡

摘 要:国家功勋荣誉表彰制度作为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党和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的卓越贡献和杰出成就进行表彰,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及提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凝聚力等方面意义深远。该制度所表彰的英雄模范人物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目标高度契合,通过发挥其政治导向、价值引领、精神激励、典型示范等功能,为培养“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提供丰富滋养和强大动力。因此,要打造育人高度、强化育人力度、提升育人效度,以充分彰显国家功勋荣誉表彰制度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

关键词:国家功勋荣誉表彰制度;思想政治教育;价值

DOI:10.15938/j.cnki.iper.2024.01.024

中图分类号:D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9749(2024)01-0152-06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于功勋荣誉表彰工作给予高度关注,多次强调要充分发挥其精神引领、典型示范作用,推动全社会形成见贤思齐、崇尚英雄、争做先锋的良好氛围。为此,我国目前已构建党、国家、军队功勋簿,确立以“五章一簿”为主干的统一、规范、权威的功勋荣誉表彰制度体系。

国家功勋荣誉表彰制度标志着政治的正当性、稳定性和正统性,是表彰为国家和社会作出卓越贡献的杰出人士的政治制度。这一制度以所承载的正确价值观念,在日常教学以及政治生活中,都呈现出价值引领与导向功能,非常契合思想政治教育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全员育人的实践要求。为深入挖掘其教育价值,发挥其制度力量,有必要对其思想政治教育价值意蕴和实现理路进行深入思考。

一、建立与完善国家功勋荣誉表彰制度的时代意义和价值彰显

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国家功勋荣誉表彰制度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是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凝聚力和感召力的重要手段。”[1]建立与完善国家功勋荣誉表彰制度蕴含着重大时代价值。

1.有利于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主要包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以及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这三者一脉相承,后两者是在前者基础上的创新发展。中华文明在五千年的悠久历史中绵延不绝,形成了独一无二的思想体系和文化观念,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至今依然对社会进步产生积极作用的文化精华,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历史根基。在近代中国传统文化遭受冲击时,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产生了的革命文化,是在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深刻认识的基础上,在中国革命的伟大实践中形成的,具有鲜明的中国革命特色,深刻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与中国人民伟大的抗争精神,革命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直接来源。来到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结合时代条件,创造出了当代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对前两者的继承与创新,是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领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最新形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朝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党的事业得以迎接各种内外挑战、不断发展壮大的内在精神力量,必须加以继承发扬。因此,我们要大力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发展、创新性转化;挖掘好、保护好革命文化遗产和资源;促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坚持党的领导、弘扬中国精神与中国价值。[2]

新时代健全国家功勋荣誉表彰制度,正有利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通过树立英雄典型等方式,大力颂扬革命英雄和新时代榜样人物,展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所包含的时代精神与优秀品质,更切实迭代和丰富了文化的内涵;同时加强对文化建设的法律保护,创新性地以法律武器抵制历史虚无主义等错误社会思潮,有效引导包括青年学生在内的广大人民群众树立正确英雄观和党史观,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涵养人们的爱国情怀,实现创新发展,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凝聚力和影响力。

2.有利于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在当前文化多元化背景下,人民的精神文化需求日益增长,为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为增强人们对主流文化的认同感,必须塑造正确价值取向,也必须重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作用。[3]国家功勋荣誉表彰制度把爱國、敬业等价值观念制度化,蕴含着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弘扬与追求。[4]

具体来看,“五章一簿”是指“共和国勋章”“国家荣誉称号”“七一勋章”“八一勋章”“友谊勋章”以及“国家功勋簿”。“共和国勋章”作为国家层面的最高荣誉,其获得者为党和国家作出重大贡献、杰出成就;“七一勋章”作为党内最高荣誉,授予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优秀党务工作者和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八一勋章”作为军队的最高荣誉,授予在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中建立卓著功勋的军队人员;“友谊勋章”则是授予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促进中外交流合作、维护世界和平中作出突出贡献的外国人;“国家荣誉称号”授予在各行各业具有崇高声望、作出重要贡献的优秀人士。

“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5]国家功勋荣誉获得者们以浓烈的爱国情怀、无私的敬业精神诠释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涵,成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素材。同时,国家功勋荣誉表彰具有极强的仪式感,在制定、评选和表彰等全过程中都向人民群众传达着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核心价值观。坚持完善国家功勋荣誉表彰制度,使人们探清社会所倡导的主流价值观念,引领人们去提高品德素养,有利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3.有利于增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凝聚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旨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代表和反映了中国社会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因而具有着强大的凝聚力和感召力。这一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前途光明,但在奋斗路途中必然会遭遇许多曲折挑战,也必然要经受全新课题的重大考验。唯有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始终团结奋斗、勠力同心、合力共为,才能胜利实现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历史伟业。

国家功勋荣誉表彰制度通过表彰先进个人和集体的突出贡献,展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杰出代表和典型。这些被表彰的功勋人物和团体在各自领域中为我国迈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卓越贡献,为国家和社会做出了榜样性的示范,具有很强的感召力和凝聚力。他们所取得的成就和贡献,无不代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功和进步,他们的成就和荣誉激发人们对国家、社会和共同事业的归属感和认同感,促进社会成员的团结和协作,激发人们对国家、社会和共同事业的归属感和认同感,增强人们的集体荣誉感,激励和鼓舞着广大人民团结一心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

同时,国家功勋荣誉表彰制度鼓励和表彰积极向上、具有社会影响力的个人和集体,通过展示他們的事迹和成就,传递积极正能量。他们以高尚的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感为典范,树立起崇高的道德标杆。这对于引导社会形成诚信守信、互助友爱、奉献社会的良好道德风尚具有积极作用。通过表彰功勋人士,可以向社会传递正确的道德导向,引领社会价值观的提升和建设。这也有助于营造社会风尚,引领社会舆论,激发人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参与热情,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

二、国家功勋荣誉表彰制度体系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丰富滋养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发挥党和国家功勋荣誉表彰的精神引领、典型示范作用,推动全社会见贤思齐、崇尚英雄、争做先锋。”[6]建立健全中国特色功勋荣誉表彰制度,发挥英雄模范的精神引领和辐射带动效应,对于高校培养时代新人,激发其爱国情怀、提振其斗争意志、构筑其中国精神,努力成为堪当使命任务的新时代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重要价值。培养新时代好青年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目标,这与国家功勋荣誉表彰制度内在的政治导向、价值引领、精神激励、典型示范功能高度契合[7],具体运用于高校,有利于推动形成树立榜样、学习榜样、成为榜样的良好氛围。

1.为培育“有理想”的新时代好青年提供政治导向

“有理想”是精神之基、力量之源,是新时代青年安身立命之根本。理想信念是否牢固,是检验时代新人的首要标尺。习近平总书记号召新时代青年要“树立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8],第一层的马克思主义信仰是中国共产党的最高理想,是全党为之奋斗的终极目标。第二层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是实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的阶段性支撑。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必须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才能不断创新实践形式、增强自身活力。第三层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是前两者在当下阶段中的具象化、切近化表达。中国梦与广大青年切身相关,“得其大者可以兼其小”。

理想信念教育始终是贯穿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工作的生命线,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起点。新时代中国青年处在中华民族最好的发展时期,只有树立远大理想,才能拥有不断前行的力量。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着力培育有理想的新时代好青年,首先,必须使其坚定信仰马克思主义,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其次,必须加深其主流认同感,引导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再次,必须激励广大青年矢志不渝的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而接续奋斗,把青年的“小我”融入祖国的“大我”、人民的“大我”之中。

国家功勋荣誉表彰本身代表着党和国家认同的政治站位、价值取向,具有鲜明的政治性。在对国家功勋荣誉获得者的表彰与宣传中带领新时代青年学生了解近代以来中国的革命和建设历程,强化青年学生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责任感。将国家功勋荣誉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能够加强对学生的价值引领,强化学生的理想信念,助推对时代新人的培育,契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应有之义。

2.为培育“敢担当”的新时代好青年提供价值引领

“敢担当”是时代之风、人生之志,是新时代青年成才之关键。敢不敢担当、能不能担当,是检验新时代好青年的试金石。当代青年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不仅要关注自身成长成才,更要关心国家前途命运,勇于担当民族复兴重任。青年要在党的领导下积极投身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波澜壮阔的实践中,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长志气、硬骨气、提底气,在担当中发展,在担当中成长,争做走在时代前列的奋进者、开拓者、奉献者。[9]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民族使命的完成,以及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时代目标的实现,均需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培育出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敢担当”的时代新人。新时代赋予青年新责任,新时代呼唤青年新担当。办好思想政治课,关键就在于准确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并且解决好培育何人、如何培育人、为谁培养人的重要问题。在新征程中,培养高校学生的担当精神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不可回避的重要内容。

国家功勋荣誉表彰制度的建立,进一步推进了人才体制机制的改革与创新,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才自我实现的精神需要,通过对表彰对象高尚品德和行为的肯定和褒奖,使表彰对象产生荣誉感、成就感,可以鼓励青年自我成长和自我完善,激发广大青年学生的报国之情和创造活力。同时,它以自身权威的价值引领能力,树立优秀人才典范,广泛凝聚起社会共识,最大限度地激发青年学生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社会主义担当。功勋荣誉表彰制度以强大的影响力和感召力,助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培养“敢担当”的新时代好青年,使广大高校学生投身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伟大实践。

3.为培育“能吃苦”的新时代好青年提供精神激励

“能吃苦”是新时代青年茁壮成长之基础。“青年时代,选择吃苦也就选择了收获,选择奉献也就选择了高尚。”[10]百年来,一代代的青年人发扬吃苦耐劳的传统美德,将青春和热血镌刻在历史的丰碑上。在新时代背景下,青年生活成长的环境更加优越,但也面临着新的挑战,绝不能安于现状、贪图享乐,要继承肯吃苦、能吃苦的优良传统。社会主义是拼出来、干出来的,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也不会轻轻松松就能实现,这要求新时代青年必须树立正确的苦乐观,摈弃骄娇二气,攻坚克难,追求理想,不断成长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历来强调当代青年要不畏艰苦、埋头苦干,打破“内卷”“躺平”等困境。鼓励青年学生把吃苦当成磨练,把克服困难作为增长才干的途径,主动到基层一线去、到条件艰苦的地方去,到祖国和人民需要的地方去,在吃苦受累、攻坚克难中施展抱负、建功立业,不断开辟事业发展新天地。

国家荣誉制度表彰的奋斗人物及其奋斗事例彰显着忠诚爱国、吃苦耐劳、艰苦奋斗等中国精神,为当代青年价值培育提供了砥砺奋斗的榜样,对引导当代青年树立砥砺奋斗精神具有示范效应。[11]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今天我们以最高规格褒奖英雄模范,就是要弘扬他们身上展现的忠诚、执着、朴实的鲜明品格。”[12]让国家功勋荣誉获得者的拼搏事迹走进高校思政课,挖掘其优秀品质,充分发挥精神激励功能,有效激发大学生的吃苦意识,使学生在专业课程学习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提高学生的道德认知,对培育“能吃苦”的时代新人提供有力支撑。

4.为培育“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提供典型示范

“肯奋斗”是新时代青年取得成就之源泉。奋斗精神是中华民族宝贵的财富和精神標识,自古以来便高度崇尚。《周易》中记载道:“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劝诫炎黄子孙奋斗不息;革命年代,李大钊指出:“青春之文明,奋斗之文明”,激励广大青年为革命而艰苦奋斗;今天,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青年永久奋斗的好传统一点都不能丢”[13]。正逢盛世的青年学生,也当继承和弘扬奋斗精神,奋发图强、勇往直前,与时代同向同行、共同前进。做“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重在实践,贵在行动。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将奋斗精神和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相结合,培养学生树立人民至上的奋斗目标、奉献社会的奋斗方向、创新创造的奋斗方式、苦干实干的奋斗基础,以奋斗之青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梦。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青年学生进行奋斗精神教育,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文化的应有之义,也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然要求,更是培育“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的内在要求。

国家功勋荣誉表彰制度以典型英模事迹为范例,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教学素材,丰富奋斗精神相关的当代内涵。先进典型榜样是一面旗帜,是社会的重要道德资源,具有普遍意义和巨大影响。国家功勋荣誉表彰制度立足党和国家事业发展需要的全局,向新时代青年回答了为什么奋斗、为谁奋斗、如何奋斗等实际问题。只有把青春融入到党和人民的事业之中,青春的舞台才会更加广阔,青春的力量才能热烈迸发。党和国家高度重视英雄模范人物的表彰宣传工作,强调通过典型带动,让新时代青年学习榜样、见贤思齐。将国家功勋荣誉表彰制度融入思政课程当中,发挥榜样模范的示范作用,强化奋斗实干的育人氛围,为培育“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提供教学载体。

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充分发挥国家功勋荣誉制度优势的实践进路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14]英雄模范是崇高品格和积极心态的代表,推崇和表彰他们艰苦奋斗的事迹、默默奉献的意志、敞亮豁达的胸怀,是在用道德楷模的高尚人格浸润大学生的心灵,唤醒大学生内心的使命感、责任感和义务感。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必须高度重视国家功勋荣誉表彰制度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探索充分彰显制度价值的实践路径,用以指导思想政治教育生动实践。

1.打造国家功勋荣誉表彰制度的育人高度

充分发挥国家功勋荣誉表彰制度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必须坚持其实施依法依规运行。以法律形式规范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国家功勋荣誉表彰制度,赋予了荣誉本身更多的权威性与公信力,同时也推动了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我国功勋荣誉表彰制度的建立,使相关工作开展有了更为明确的规范和指引,体系建设有了更为坚实的框架和基石,制度优势得到更为充分的发挥和昭彰。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建设过程中,也离不开制度环境的保障。国家功勋荣誉表彰制度是为表彰在各个领域做出卓越贡献的个人和组织而设立的,而高校作为培养和造就未来社会中各个领域的杰出人才的重要场所,要切实提高站位,强化担当,坚持把学校管理常态化制度化与谋划推进各项科研创新任务统筹兼顾、融为一体,推动高校教学工作创新发展。因此,高校要加强制度体系与长效机制的建设,不断挖掘规章制度育人高度,要着眼于长远,以规范长效制度指导学生坚定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打造国家功勋荣誉表彰制度的育人高度,学校重在坚守政治立场,建立一套民主的、科学的制度体系。首先,健全教师评价制度。建立教师职称评定、考核和晋升制度,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对教师的教学、科研、政治觉悟等水平进行全面评估,选出杰出的教师予以表彰,并在高校内部和社会上树立榜样。同时,应该加强教师培训,要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贯穿于教学日常之中。其二,健全学生奖励制度。在学习、科研、社会实践等方面设立各种奖项,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自我驱动力和自我成长意识,以及追求卓越的精神价值。其三,健全思想政治教育课程评估制度。高校应该建立完善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评估制度,对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效果进行评估和反馈,坚持正确的政治立场,发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注重引导学生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性和价值导向性。其四,健全思想政治教育成果评估制度。高校应该建立完善的思想政治教育成果评估制度,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政治素质和社会责任感进行评估和认定,及时发现和表彰优秀个人和集体,增强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认同感。

2.强化国家功勋荣誉表彰制度的育人力度

作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组成部分,校园文化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是立德树人的内在源泉,具有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文化价值,具有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功能优势,能够为培育新时代好青年提供良好校园氛围和充足精神养料。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更加注重以文化人、以文育人”[15],这就要求高校重视校园文化活动的熏陶作用,结合各类社会实践,不仅做到形式多样,并且内涵深远,积极创建文明校园。当前,功利主义、消费主义、“躺平”“佛系”等社会思潮时有涌现,其严重违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导致部分青年学生处于信念感缺失的迷茫状态,国家功勋荣誉表彰制度蕴含着家国情怀和集体观念,可以通过将这一制度融入校园文化的本体,结合各高校不同的校风引导高校学生将个人理想融入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建设,更好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培育新时代好青年的价值目标。

强化国家功勋荣誉表彰制度融入校园文化的力度,要集中发挥校园物质文化环境、精神文化环境和制度文化环境的正面渗透影响力,促使学生理解制度内涵,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第一,將国家功勋荣誉表彰制度融入校园物质文化环境。即以各类文化产品为教育载体彰显其爱国爱党的主流精神和法律法规的崇高权威。比如,在校园的显著位置设置纪念碑或雕塑,以肖像或相关标志物纪念国家功勋荣誉获得者。学校还可以设立以国家功勋荣誉获得者命名的奖学金或奖助金,用于奖励表现出色的学生,将物质奖励与学生的学术成就和个人发展紧密联系起来。第二,将国家功勋荣誉表彰制度融入校园精神文化环境。坚持引导性原则和目的性原则的有机结合,例如,通过教育活动和课堂讨论加强对学生的公民责任意识的培养。鼓励学生参与社区服务、环保活动、志愿者工作等,以帮助他们认识到自己作为国家公民的重要责任;学校还可以邀请国家功勋荣誉获得者或相关领域的专家来学校进行讲座,与学生分享他们的经验和成就,以激励学生们树立远大的目标和价值追求。第三,将国家功勋荣誉表彰制度融入校园制度文化环境。制定明确的荣誉制度,并要公平、透明地执行,以表彰在学业、社会服务、艺术、体育等方面表现出色的学生。引入师生评议机制,即由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荣誉评选,通过综合评价和投票等方式确定获奖者,增加学生对荣誉评选的参与度和认可度。高校的管理规章要坚守以人为本,促进校园内部的积极竞争和共同进步。

3.提升国家功勋荣誉表彰制度的育人效度

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与民族的希望,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点对象,“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思政课作用不可替代,思政课教师队伍责任重大。”[16]思政课教师是学生价值观形成的引路人,承担着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的重任。发挥国家功勋荣誉表彰制度在高校学生群体中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就必须办好思政课,抓好课程思政建设,将制度价值与高校课程相结合,使学生在汲取专业知识的同时提高思想道德素质。

首先,要提升教师整体素质。各类课程教师是推进国家功勋荣誉表彰制度发挥思政价值的重要力量,肩负着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人的时代重任。立足思想政治教育目标来建设高校教师队伍,一是政治要强,让课程内容有“信度”。教师自己要了解和认可国家功勋人物,才可将专业内容讲深讲透讲活,引导学生真学真信真用。二是情怀要深,让课程内容有“温度”。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秉承传道情怀,坚定爱国情怀,才可打动学生,让课程内容真正入脑入心。三是视野要广,让课程内容有“广度”。思政课教师在授课之前应认真学习国家功勋荣誉制度的设立、实施、现状等等细则,拓宽视野,将其与各专业深度融合,要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

其次,要更新完善课堂教学。将国家功勋荣誉表彰制度融入课程思政,需要不断优化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模式、拓展教学场域,把握课堂教学“主渠道”。一是优化课堂教学内容。教学内容要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原则,紧扣“新时代新使命新担当”的要求,结合各专业课程的内容,不断更新和拓展国家功勋荣誉表彰制度的相关素材,做到科学性与专业性相统一。二是创新课堂教学手段。要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以科学技术为先导,充分运用现代媒体技术。将国家功勋荣誉表彰制度相关的事例、素材,以图像、影视等形式在课堂呈现,从而提高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体验感与获得感。三是拓展课堂教学场域。课堂教学应突破“场域”的局限,充分利用“一、二课堂”的优势,提高德育实效。与社会实践、校园活动等形式的第二课堂相结合,提升学生对功勋人物事迹精神的认识,并引导学生知行合一,向上向善。

总体而言,从国家功勋荣誉表彰制度关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意蕴、契合理路、实践进路三个维度进行分析,其具有多重思想政治教育价值。以制度的权威影响力发挥先进典型的引领示范作用,形成崇尚英模的良好氛围,有效培育高质量的新时代好青年。随着该制度日益完善,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将会得到进一步彰显,为培养卓越人才提供坚强保障,为建设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坚强支撑。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发挥功勋荣誉精神引领典型示范作用 推动全社会见贤思齐 崇尚英雄 争做先锋[N].人民日报,2016-05-19(1).

[2][3][6]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22-10-26 (1).

[4]项婷婷.论党和国家功勋荣誉表彰制度的价值意蕴与功能实现[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22(36):4.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460.

[7]石书臣.发挥党和国家功勋荣誉表彰制度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2022(10):60-66.

[8]习近平.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9-05-01(2).

[9]李忠军.新时代好青年内涵论析[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23(2):119-127.

[10]习近平.在同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时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3-05-05(2).

[11]曾骊,曾燕波.国家荣誉制度之于当代青年价值培育的体系建构[J].中州学刊,2023(10):83-91.

[12]习近平.在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颁授仪式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9-09-30(2).

[13]习近平.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9-05-01(2).

[14]习近平.在颁发“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章仪式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5-09-03(2).

[15]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1).

[16]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 [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0:19.

[责任编辑:邢炜真]

基金项目: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研究专项一般项目“行业特色型高校‘三联五共·四方协同思政课实践教学模式改革与创新研究”(22JDSZK115)

作者简介:李正军(1971—),湖南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授,硕士生导师;

殷闽凡(2001—),湖南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

猜你喜欢

思想政治教育价值
践行初心使命的价值取向
价值3.6亿元的隐私
一粒米的价值
“给”的价值
优化国有企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路径研究
高职学院大学生信仰迷失的原因及对策
加强思想政治课在大学慕课开放课程的地位研究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