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肌骨超声引导下治疗肩关节周围炎的临床价值研究

2024-05-16陈国良黄雪花江大平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24年7期
关键词:肌骨小针刀活动度

陈国良 黄雪花 江大平

1 德化县医院 (福建 泉州 362500)

2 德化妇幼保健院 (福建 泉州 362500)

内容提要: 目的:分析肌骨超声引导下治疗肩关节周围炎的价值。方法:选择2023年1月~12月德化县医院收治的80例肩关节周围炎患者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行小针刀治疗,观察组加用肌骨超声引导下注射治疗,比较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肩关节活动度、疼痛程度、并发症发生率、肌力、日常生活能力、治疗有效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肌骨超声引导治疗能够显著降低患者的疼痛程度,提高肌力和关节活动度,改善日常生活能力,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

肩关节周围炎即肩周炎,是一种以肩关节疼痛、活动受限为主要特征的常见疾病,属于慢性特异性炎症疾病。该疾病多发于中老年人群,有研究数据表明,全世界中约有2%~5%的人患有肩周炎,其中40~70岁的患者较多,并且在一些地区该疾病已经成为了一种常见慢性疾病[1]。是多种原因导致的肩盂肱关节囊炎性粘连,对肩关节活动度、舒适性均有显著影响。临床上诊断通常通过影像学检查确诊,影像资料一般会显示患者的关节腔出现狭窄、轻度骨质疏松等[2]。患病后需要进行对症的治疗,如果治疗不及时会使患者出现三角肌萎缩等较为严重的并发症,影响患者的生活能力。临床上经常应用物理治疗、药物治疗、注射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进行干预,但是不同的治疗方式效果不一。小针刀治疗可以通过松解术,将肩部的力学平衡状态进行重建,这样就可以显著地改善患者的不适症状,具有一定的治疗效果[3]。但是这种方式通过压痛点等方式进行定位,在这种情况下,很容易出现定位不准确、松解不够等事件发生,对治疗效果造成了较大的影响。肌骨超声引导下实施针刀手术联合注射治疗,可以使医生在可视化的情况下实施操作,明显提高了手术操作的准确性,进而提高治疗效果[4]。但是临床上相关研究内容较少,本研究特选取肩关节周围炎患者实施观察,并分析肌骨超声引导的具体应用价值。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本院的80例肩关节周围炎患者开展研究,随机分组,各40例。观察组男22例,女18例,年龄47~83岁,平均(64.52±2.18)岁。对照组男24例,女16例,年龄48~82岁,平均(65.12±2.69)岁。两组资料比较差异无意义(P>0.05)。

纳入标准:①均诊断为肩关节周围炎;②均实施小针刀手术治疗;③患者及家属知情同意本研究。排除标准:①合并器官衰竭者;②合并血液系统疾病者;③不配合研究者。

1.2 方法

对照组行小针刀治疗。评估患者病情状况,通过压痛点方式进行定位,并据此选择对照的神经,将压痛点作为治疗点,做好标记,并在此处进针。进针时要保证刀口线与肌纤维走形保持平行,针刀与皮肤垂直,快速地进针直至病灶位置进行松解,在此过程中要注意不要损伤肌腱,松解的幅度要在5mm之内,行十字点切,在针刀下有松动感之后,将针刀撤出。操作完成后行压迫止血,每周进行1次治疗,共治疗4次。

观察组在肌骨超声引导下针刀联合注射治疗。应用超声诊断仪进行引导,调整线阵探头,频率为11MHz,扫查患者的肩胛下肌腱、三角肌下滑囊、肩峰下滑囊、喙肱韧带等多个部位,通过肌骨超声进行定性和定位,并与健康一侧的部位进行对比。具体的小针刀操作方式与对照组相同,注射药物为倍他米松药物,注射点为患者的结节间沟、肩峰下滑囊、关节腔,通过肌骨超声引导,实施镇痛药物注射,注射方式为:患者取坐位,将患肩充分暴露,在肌骨超声引导下采用平面内进针技术,在可视下分别将药液注射至病灶部位及肩关节腔。每周治疗1次,共治疗4次。治疗后可以在身体允许情况下,进行肩部旋转、摸耳、爬墙锻炼等,能够加快患者的康复进程。

1.3 观察指标

①评估肩关节活动度;②评估疼痛程度;③评估并发症发生率;④评估治疗效果;⑤评估肌力、日常生活能力。

1.4 统计学分析

研究数据以SPSS 26.0软件进行处理。

2.结果

2.1 评估肩关节活动度

观察组活动度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评估肩关节活动度(n=40,±s,°)

表1.评估肩关节活动度(n=40,±s,°)

组别前屈上举外展后伸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观察组75.89±3.24 134.26±4.59 88.91±2.64 150.37±10.56 13.28±2.14 42.69±3.41对照组76.14±3.19 116.54±3.68 89.34±2.78 134.52±8.65 13.65±2.44 35.79±3.66 t 0.348 19.050 0.709 7.344 0.721 8.724 P 0.729 0.000 0.480 0.000 0.473 0.000

2.2 评估疼痛程度

观察组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评估疼痛程度(n=40,±s,分)

表2.评估疼痛程度(n=40,±s,分)

组别治疗前治疗后1周治疗后4周治疗后12周观察组7.58±1.32 4.38±1.20 2.41±0.85 1.85±0.66对照组7.61±1.25 3.21±1.26 2.93±0.67 2.43±0.88 t 0.104 4.253 0.039 3.335 P 0.917 0.000 0.003 0.001

2.3 评估并发症发生率

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评估并发症发生率(n=40,n/%)

2.4 评估治疗效果

观察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4。

表4.评估治疗效果(n=40,n/%)

2.5 评估肌力、日常生活能力

观察组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5。

表5.评估肌力、日常生活能力(n=40,±s,分)

表5.评估肌力、日常生活能力(n=40,±s,分)

组别肌力日常生活能力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观察组16.27±2.31 20.64±2.38 9.68±1.78 18.53±2.72对照组16.42±2.55 18.13±2.26 9.83±1.66 15.92±2.68 t 0.276 4.837 0.390 4.323 P 0.784 0.000 0.698 0.000

3.讨论

肩关节周围炎指的是患者的关节囊和肩周的肌肉、肌腱、韧带、滑膜囊等软组织,出现了较大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症状,该病属于临床骨科门诊中的常见疾病[5]。该病通常具有较长的病程,症状较多,会使患者承受较大的疼痛,并且关节周围的软组织粘连情况严重,就会使肩关节的活动能力降低,日常生活会受到较为严重的影响。这种疾病可以划分为两种类型,分别是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原发性关节炎是由疾病引起的一种情况,继发性关节炎主要就是因为创伤、手术、慢性肩袖损伤等各种疾病导致的。肩周炎的病因临床上尚未明确,但普遍认为与滑膜炎、关节囊纤维化有显著联系,出现上述症状后,肩关节会有粘连、僵硬等情况出现,进而出现活动受限、疼痛等症状[6]。患病后患者无法将手臂举高,在转动肩部时还会出现较为明显的疼痛,这种症状在晚上加重,随着病情进展,会逐渐成为全天性的持续疼痛。但是这种疾病具有一定的自限性,如果症状较轻是可以自愈的,不过时间比较久,通常会持续半年到一年的时间。但是有一些患者是并不能恢复正常水平的,长期如此,会使症状加重,进而出现肌肉硬化、退变等情况出现,严重者还会增加致残风险[7]。因此,尽早地接受治疗可以使肩部的疼痛减轻,控制疾病进展,更好地缓解疼痛,提高肩关节的活动度。

小针刀治疗是一种闭合性松解术,介于手术和保守治疗之间,产生于手术刀和针刺的结合,应用针刀可以将病变位置的粘连或者阻塞、瘢痕等进行切合或者分离。将其应用于肩周炎的治疗中,可以使肩关节的粘连显著好转,进而改善其活动受限的状态。小针刀还可以刺激小血管扩张,改善局部血液循环、消除痉挛,具有显著的疏通经络、调理气血等的作用[8]。在应用小针刀进行操作时,会提前寻找患者的压痛点,并将其作为入刀点,这种操作较为简单便捷,在一个较小的切口中即可完成操作,安全性也比较高。但是,传统的小针刀治疗,具有一定的不足:首先,这种治疗方式是在不可视状态下完成的操作,并不能保证完全准确地找寻到进针位置和病灶位置,这就使治疗的准确性比较低[9];其次,每个人的关节结构都具有微小的差别,操作者对疾病的认知程度也不一样,这就会使整体的治疗效果并不显著,应用时具有较大的限制性。

肌骨超声是一种新型的检查手段,应用线阵高频探头进行扫描,对肌肉骨骼系统疾病均具有显著的应用价值。肌骨超声可以清晰地观察到患者的肌肉、肌腱、韧带、滑膜等各部分组织和结构,不仅如此,这种检查还能够定位患者的病变位置,评估病变的具体类型和程度,例如炎症、损伤、肿瘤等均能进行清晰的观察[10]。将其应用于肩周炎的治疗中,可以对关节腔等各种结构进行有效的探查,在综合评估患者情况的基础上,进而为其实施科学、合理的治疗。肌骨超声引导治疗具有较多的优势:①肌骨超声检查费用较低,老人、孕妇、儿童等群体均可以应用,没有较多的限制条件,能够为患者以及家庭节省治疗费用,限制性较少;②肌骨超声检查应用简单方便,能够在一次检查中检查到多个关节,通过多个角度的扫查,对肌腱、肌肉等组织均能进行有效的评估;③肌骨超声能够引导进行介入性治疗,在关节腔、关节周边药物治疗等治疗中,均可以进行有效的指引,还能够对治疗后的效果进行评估,进而改进治疗方案[11];④肌骨超声检查通过超声波探查身体的情况,不会使检查者遭受辐射危害,没有磁的干扰,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出具检查结果,以便于让患者尽快地接受对症治疗。本研究结果也表明,在肌骨超声引导下,针刀联合注射治疗的准确性更高,治疗效果更加显著。同时,治疗后患者的疼痛程度显著降低,关节活动度得到了改善,提高了患者的肌力和生活能力。这表明肌骨超声引导可以将治疗效果提高,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究其原因就是肌骨超声属于一种可视化的操作,通过观察患者肩关节的具体情况,在肌骨超声的引导下,医生能够更加准确地应用针刀实施操作,减少了传统治疗方式的盲目性,使临床症状得到有效改善,提高了治疗效果,使关节活动度进一步提高,进而改善日常生活能力[12]。另外,在肌骨超声引导下进行注射治疗,通过注射止痛、抗炎等药物,可以使患者的疼痛程度降低,减少了炎性因子对肩周位置的干扰,明显提高了患者的舒适性,以更好的健康状态投入正常生活中。但是,在应用的时候肌骨超声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例如其不能穿透患者的骨骼,如果病变位置被骨骼遮挡,那么就无法进行有效的检查。应用的探头穿透力有限,如果病变位置太深,就会使得到的图像分辨率降低,准确性就会大打折扣。

综上所述,肌骨超声引导治疗的应用,可以使肩关节周围炎患者的疼痛程度降低,提高肌力、关节活动度和日常生活能力,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治疗效果显著。

猜你喜欢

肌骨小针刀活动度
肌骨超声在诊断肌肉与骨骼疾病中的作用
NLR、C3、C4、CRP评估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活动度的比较分析
小针刀联合九步八分法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观察
肌骨超声检查在风湿性膝关节炎患者中检出率及与膝关节功能的相关性
肌骨超声引导下刀钩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观察
美国放射科住院医师胜任力评价系统:肌骨放射学milestone解读与思考
能量多普勒评价类风湿关节炎疾病活动度的价值
小针刀治疗脑卒中后遗症踝内外翻的效果观察
小针刀配合钻孔减压术治疗跟痛症的疗效观察
术前膝关节活动度对TKA术后关节功能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