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模态磁共振成像对直肠癌患者术前TN分期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2024-05-16张文馨李学栋陈喜慧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六师医院医学影像中心新疆五家渠831300
张文馨 李学栋 陈喜慧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六师医院医学影像中心 (新疆 五家渠 831300)
内容提要: 目的:探讨多模态磁共振成像(MRI)对直肠癌患者术前TN分期中的应用价值分析。方法:选取2021年10月~2023年6月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六师医院收治的60例直肠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均于术前行多模态MRI检查,以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分析多模态MRI对直肠癌患者术前T分期、N分期的诊断价值。结果: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纳入的60例直肠癌患者术前T分期为T1期10例,T2期16例,T3期23例,T4期11例;多模态MRI对直肠癌患者术前T1、T2、T3、T4期的诊断准确率分别为80.00%、87.50%、86.96%、90.91%;多模态MRI诊断直肠癌术前T分期与病理结果一致性较高(Kappa值=0.741,P<0.05)。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纳入的60例直肠癌患者术前N分期为N0期11例,N1期35例,N2期14例;多模态MRI对直肠癌患者术前N0、N1、N2期的诊断准确率分别为90.91%、88.57%、85.71%;多模态MRI诊断直肠癌术前N分期与病理结果一致性较高(Kappa值=0.776,P<0.05)。结论:多模态MRI对直肠癌患者术前TN分期的诊断一致性均良好,具有较高应用价值。
直肠癌是临床常见恶性肿瘤,据全球癌症统计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结直肠癌新发病例55.5万,发病率为23.9/10万,在所有恶性肿瘤中居第3位,其中直肠癌发生率与结肠癌发生率接近1:1[1]。由于直肠癌起病隐匿,早期症状不明显,出现症状时已处于癌变中晚期甚至出现肿瘤的器官转移,对患者的生命健康造成严重威胁。临床研究指出,直肠癌基线评价的临床分期与治疗方式的选择密切相关[2]。随着影像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已成为直肠癌术前诊断、分期及预后评估的重要影像学手段,尤其是多模态MRI具有更高的空间分辨率和软组织分辨率,可清晰显示直肠壁解剖结构及肿瘤的侵犯程度、范围,进而为肿瘤病变准确诊断提供指导信息[3,4]。鉴于此,本研究拟探讨多模态MRI在直肠癌患者术前TN分期评估中的应用价值,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21年10月~2023年6月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六师医院收治的60例直肠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38例,女22例;年龄43~78岁,平均(60.25±7.16)岁;病程3个月~2年,平均(11.45±3.66)个月;肿瘤部位:上段直肠21例,中段直肠25例,下段直肠14例。
纳入标准:①均符合《中国恶性肿瘤整合诊治指南-直肠癌部分》[5]中直肠癌诊断标准,且经病理学等检查确诊;②临床资料完整,且均接受直肠癌根治术;③患者均知情同意。排除标准:①合并其他部位原发性恶性肿瘤者;②术前开展放化疗等相关治疗者;③体内留有金属异物或心脏起搏器植入者;④MRI图像质量差,影响判断者;⑤合并精神系统疾病、服从性差者。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
1.2 方法
1.2.1 多模态MRI检查
选择佳能3.0T磁共振扫描系统,检查前常规禁食8h并尽可能将内容物排空,检查前30min给予10~20mg肠道解痉药物肌肉注射。检查时患者取仰卧位,定位至髂前上棘,先行常规平扫,采用快速成像序列及冠状位、矢状、横轴状扫描,设置参数:冠状位T2WI:TR为4000ms,TE为102ms,层厚为3mm,层间距为1mm,矩阵为256×256,FOV为16cm×16cm;矢状位T2WI:TR为4000ms,TE为101ms,层厚为4mm,层间距为1mm,矩阵为256×256,FOV为24cm×24cm;横断位T2WI:TR为4000ms,TE为102ms,层厚为3mm,层间距为1mm,矩阵为256×256,FOV为16cm×16cm。之后经肘静脉团注入0.1mmol/kg钆喷酸葡胺,注射速度为2mL/s,之后以相同速度注射20mL生理盐水冲管,无间隔动态重复扫描15期。
1.2.2 图像处理及分析
MRI图像分析采用盲法,由3位影像主治医师按照MRI诊断标准,在病理结果未知的前提下,对拟诊及已确诊直肠癌患者的MRI图像分别进行诊断,并作出准确的T、N、M分期并判断环周切缘CRM、壁外血管EMVI是否为阳性,再联合进行诊断,当诊断结果不一致时,经集体阅片讨论达成一致意见后得出最终结果。多模态MRI评估直肠癌术前TN分期参照磁共振DISTANCE评估报告标准[6]:T分期:T1:肿瘤侵犯黏膜下层;T2:侵犯肌层;T3:突破肌层;T4:侵犯腹膜返折处及其他器官。N分期:N0:无淋巴结转移;N1:直肠周围1~3个淋巴结转移;N2:≥4个淋巴结转移,肿瘤边缘不规则,信号不均匀。
1.3 观察指标与判定标准
病理结果由病理科医师根据术中所见的标本及组织切片进行诊断,以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分析多模态MRI诊断直肠癌患者术前T、N分期准确度,并分析多模态MRI评估直肠癌患者术前T、N分期与病理结果的一致性。若Kappa值≤0.4,则表示诊断一致性差;0.4<Kappa值≤0.80,则表示诊断一致性较好;Kappa值>0.80,则表示诊断一致性高。
1.4 统计学分析
运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计数资料采用%表示;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诊断一致性采用Kappa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多模态MRI诊断直肠癌术前T分期与病理结果比较
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纳入的60例直肠癌患者术前T分期为T1期10例,T2期16例,T3期23例,T4期11例;多模态MRI对直肠癌患者术前T1、T2、T3、T4期的诊断准确率分别为80.00%(8/10)、87.50%(14/16)、86.96%(20/23)、90.91%(10/11);多模态MRI诊断直肠癌术前T分期与病理结果一致性较高(P<0.05),见表1。
表1.多模态MRI诊断直肠癌术前T分期与病理结果比较
2.2 多模态MRI诊断直肠癌术前N分期与病理结果比较
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纳入的60例直肠癌患者术前N分期为N0期11例,N1期35例,N2期14例;多模态MRI对直肠癌患者术前N0、N1、N2期的诊断准确率分别为90.91%(10/11)、88.57%(31/35)、85.71%(12/14);多模态MRI诊断直肠癌术前N分期与病理结果一致性较高(P<0.05),见表2。
表2.多模态MRI诊断直肠癌术前N分期与病理结果比较
3.讨论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及生活、饮食习惯的改变,直肠癌的发病形势日趋严峻,由于其早期无特异性症状,且恶性程度高,极易出现肿瘤的远处转移,往往导致患者预后不良。直肠癌不同TN分期采取的治疗方式也存在明显差异,肿瘤早期经手术治疗后可达到痊愈。因此,术前精准分期对临床制定治疗方案、改善患者预后十分重要。
MRI凭借多成像参数、组织分辨率高、图像清晰等优势,已成为直肠癌术前分期评估的首选影像学检查手段,首先可用于判断肿瘤的位置、形态、范围、组织成分和累及环周百分比、其次评估肿瘤的TN分期,对瘤周结构的侵犯,包括诊断直肠筋膜、系膜血管有无受累等均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据文献报道,多模态MRI在评估未放化疗的直肠癌分期方面的总体准确率为85%[7]。另外,也有多项研究证实,MRI多参数成像联合功能成像技术可清晰显示盆腔和直肠详细的解剖结构及肿瘤浸润程度,进而更全面、系统地对肿瘤进行生理评估,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8,9]。
本研究结果显示,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多模态MRI对直肠癌患者术前T1、T2、T3、T4期的诊断准确率分别为80.00%、87.50%、86.96%、90.91%,与病理结果一致性较高,这与曹莉等[10]研究结果一致。分析原因主要是多模态MRI可提供全面、详细的浸润期肿瘤侵犯信息,且其增强序列有着较高的信噪比,有利于肿瘤分期的判断。多项研究证实,淋巴结转移是影响直肠癌手术分期及预后评估的重要因素[11,12]。以往临床结合淋巴结直径判断淋巴结转移的准确度较低,主要是因为淋巴结直径增大可能是炎症反应所致,而小淋巴结也存在一定的转移率。本研究结果显示,多模态MRI对直肠癌患者术前N0、N1、N2期的诊断准确率分别为90.91%、88.57%、85.71%;且与病理结果一致性较高(Kappa值=0.776,P<0.05)。说明多模态MRI诊断直肠癌患者术前N分期具有较高的准确率。另外,本研究中利用多模态MRI诊断直肠癌患者术前TN分期也存在少数漏诊、误诊现象,如T分期中错误评估8例,N分期中错误评估7例,分析出现评估偏差的原因主要与部分肿瘤附近纤维化反应之间有关,从而在MRI图像上表现出相似的征象,造成鉴别困难[13,14]。因此,在多模态MRI评估过程中需结合多方位、多参数DWI-ADC图进行综合判断,以减少主观因素造成的偏差。
综上所述,多模态MRI对直肠癌患者术前TN分期的诊断一致性均良好,具有较高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