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镇痛在手法复位桡骨远端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2024-05-16陈伟明翁凤泉刘英杰张志勇
陈伟明 翁凤泉 刘英杰 张志勇
(广东省江门市五邑中医院,广东 江门 529000)
桡骨远端骨折是一种比较常见的骨折类型,发病率较高[1]。很多患者在发病后会表现出比较显著的临床症状,对患者自身健康造成了严重影响[2-5]。目前对患者出现急诊疼痛的止痛处置,特别是由于上肢部位由创伤引起的急性疼痛的镇痛处置上,主要有自控镇痛(PCA)、局部浸润麻醉、神经阻滞麻醉、多模式镇痛等方法。有效的镇痛处置,可为手法复位的施行创造便利。通过手法复位能帮助患者改善骨折症状,对患者自身的骨折修复具有重要帮助[6]。然而由于骨折修复过程中产生的疼痛感较强,所以会对患者自身的健康造成严重损害[7]。对于接受手法复位的患者中,采用局部浸润麻醉,严重影响到了所实施复位过程中的“摸接端提、按摩推拿”的中医正骨手法的施行。由此可见,目前临床较多使用的以上止痛方法虽然止痛效果明显,然其在时效性方面未能充分满足临床需要。如何能够降低患者在治疗桡骨远端骨折手法复位过程中的疼痛感已是当前临床需迫切解决的问题之一。针剌在急性镇痛中的效果已得到了大量的生理病理、临床研究支持,且适用人群广,基本无毒副作用。而通过针刺处置能够有效帮助患者镇痛,对患者自身的手术复位实施具有重要指导意义[8]。基于此,本研究选取该院2019年10月—2020年10月收治的80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为对象,探讨针刺镇痛在手法复位桡骨远端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取该院2019年10月—2020年10月收治的80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观察组男女比例为3:2;平均年龄(66.35±1.25)岁。对照组男女比例为4:1;平均年龄(66.58±2.15)岁。2组患者的各项一般资料比较,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已通过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查批准。
(1)纳入标准:符合桡骨远端骨折的诊断标准;患者具有完整的临床资料;患者及其家属均知情同意本研究。(2)排除标准:非自愿参与本研究;患有其他并发症;严重精神障碍及沟通交流障碍者。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镇痛。在患者镇痛治疗指导过程中,给予患者盐酸曲马多用药指导,50 mg/次,口服。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针刺镇痛。(1)选穴,在患者健侧、患侧合谷穴、内关穴、养老穴以及太湖穴和阿是穴施针。(2)以毫针35 mm为主,针刺过程中,进针2.0 cm,留针30 min,1次/d。(3)整个针刺过程中,以泻法为主,注重镇痛干预控制,帮助患者缓解临床症状,降低患者疼痛感知能力。
1.3 评价指标
(1)疼痛程度。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0分为没有疼痛;1分为轻度疼痛,能够忍受;2~4分为中度疼痛,影响患者睡眠,需要止痛;5~6分为重度疼痛,需要给予患者及时的止痛;7~8分为剧烈疼痛,患者疼痛难以控制,有其他并发症出现;9~10分为无法忍受,患者疼痛难忍,有严重的并发症出现。
(2)镇痛满意度。采取自制调查问卷主要对镇痛的过程、效果等进行评价,分值0~100分。0~40分为非常不满意;41~59分为不满意;60~69分为基本满意;70~89分为满意;90~100分为非常满意。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5.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组内比较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疼痛程度对比
术前,2组VAS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疗程及术后2疗程,观察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疼痛程度对比(±s,分)
表1 2组疼痛程度对比(±s,分)
注:手术前与手术后1疗程aP<0.05,手术前与手术后2疗程bP<0.05。
组别例数术前术后1疗程术后2疗程t/Pt/P观察组406.52±1.253.52±0.253.02±0.4012.933/<0.001a20.618/<0.001b对照组406.49±1.025.69±0.384.69±0.3614.381/<0.001a18.969/<0.001b t 0.11830.17219.627 P 0.907<0.001<0.001
2.2 2组镇痛满意度对比
观察组镇痛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2组镇痛满意度对比(n,%)
3 讨论
急性疼痛为最近产生并可能持续时间较短的疼痛,通常与组织损伤、手术外伤或某些疾病状态有关。急性疼痛的产生除了给患者带来了严重的心理、生理损伤之外,也会增加并发症的发生率,降低患者对诊疗过程的评价。急性疼痛是一种自身的自我保护性表现,其主要是因为一系列复杂的生物化学反应和过程所产生,并引起一个有序的串联而产生了一种疼痛的过程。在一定的程度上,我们认为在外周神经释放的肽类物质和其他相关的引起疼痛的物质会引发一系列的内在反应,主要是包括在邻近无髓纤维、脉管系统和免疫活性细胞等部位的作用,这种现象经常被叫作神经元性炎症。传统的观点认为暴露于有害刺激下的皮肤,经有髓銷的纤维传递,从而产生快速的一期疼痛,被称为快痛,而无髓纤维则引发较慢的二期钝痛。新的观点则认为,在组织受损前提下,外周变化、中枢变化均有可能发生,在二者的综合作用下,脊髓神经背角会产生超兴奋性,并由此引起持续性的疼痛。组织损伤会导致外周伤害感受器活性增强,从而导致到达神经中枢的神经冲动增加,并通过在受体部位的作用导致兴奋性增强。若这种兴奋性过于强烈,将引发兴奋毒性、细胞功能障碍和抑制机制丧失而发生病理性改变。过度兴奋和抑制丧失的综合作用进一步增强超兴奋性,从而引发更严重更长时期的疼痛。
针刺作为我国传统中医学发展中比较重要的发展内容之一,在我国现阶段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应用地位[9]。在针刺技术发展过程中,能够将其应用到患者镇痛指导过程中,通过针刺达到镇痛目的[10]。穴位功能既有特异性,又有其普遍性。从现代神经生理学的角度看,身体大部分区域的针刺冲动都由外周神经传递至脊髓的相应节段,这是穴位特异性表现的重要机制之一。在中医学中讲究经络运行,通过针刺不同穴位能够起到控制经络调节目的,以桡骨远端骨折患者镇痛指导为例,在当前社会发展中,患有桡骨远端骨折的人数在逐年提高,很多患者在发病之后会表现出比较显著的临床症状,因而这种情况下,需要为患者尽早实施手术复位处置[11]。借助针刺镇痛能够起到意想不到的镇痛效果,对患者自身的镇痛质量控制有一定帮助,所以这种背景下的患者镇痛指导过程中,相关人员应该以患者镇痛指导为基础,做好患者镇痛过程中的针刺处置方式[12]。对于现阶段临床发展而言,手术镇痛处置方法的选择是至关重要的,只有做好患者镇痛指导对策,这样才能为患者自身的病情控制奠定基础。然而在患者镇痛过程中,由于镇痛方式的选择影响因素较多,如果不能做好相关因素的处置和分析,将会对患者自身的镇痛造成严重损害,所以需要强化患者镇痛处置对策,帮助患者完善镇痛指导需求。以针刺作为患者镇痛方式,能够满足患者镇痛需求,且可以在患者镇痛过程中,帮助患者降低镇痛风险和差错,提升了患者的镇痛处置能力,所以可得到患者的认可。
本研究结果显示,术后1及2疗程,观察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镇痛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提示,在桡骨远端骨折患者镇痛指导过程中,为患者实施针刺镇痛的效果较高,能够满足患者的镇痛需求,对患者自身镇痛质量控制具有重要保障意义,所以能够满足患者的镇痛需求。要知道,在当前社会发展中,患有桡骨远端骨折的人数在逐年增多,这种背景下,患者手术复位镇痛处置需求越来越高。以针刺作为患者镇痛处置方案,能够满足患者镇痛需求,对评估患者自身的病症有一定帮助,也能够为患者提供一个良好的镇痛方法,所以可得到患者认可。
综上所述,在给予桡骨远端骨折患者针刺镇痛处置后,患者镇痛效果显著,能够满足患者自身镇痛需求,对患者自身的手术复位实施有一定保障,所以可在患者手术复位过程中,将针刺镇痛应用到桡骨远端骨折患者镇痛处置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