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立德树人的高中思想政治教学实践研究
2024-05-16段岭
段岭
摘 要:在经济全球化与技术革命的背景下,高中思想政治教育所面对的挑战和机遇变得尤为复杂。立德树人作为教育领域的核心目标,在高中阶段加以深入实践是尤为关键的。本研究致力于分析如何在高中思想政治课堂中融入并践行立德树人的理念,从而实现理论教学与现实情境的连接。通过深入分析多个教学案例,加强时政事件与课堂内容的结合,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动机,还能够使他们在真实生活中有效地践行立德树人的宗旨。此外,本研究进一步探讨了如何利用信息技术优化高中思想政治教育,为教育工作者提供了一系列创新策略,旨在培养既具备良好道德素质,又能灵活应对社会变革的新一代青少年。
关键词:立德树人 高中思想政治 教学实践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4.06.057
在当前的教育背景下,立德树人理念已经超越了简单的教学活动,逐渐成为塑造青少年道德修养的方向。尤其是在高中阶段,学生正处于形成独立人格与价值观的关键时期,因此,教师为学生提供一个既有理论深度又能结合实际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尤为重要。然而,在数字化时代,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是否还能满足学生的需求;如何巧妙地融入立德树人理念,为学生打造一个既现代又人文的教育体验,这些问题是当前教育工作者应该深度的。
一、立德树人理念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的重要性
1.培养学生的道德素质
在全球化浪潮之下,青少年面临着众多的价值观冲击。对于正值人生观、世界观形成阶段的高中生而言,道德素质的培育变得至关重要。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作为一种针对这一年龄段的特定教育方式,其实质不仅仅是传授政治理论知识,更多的是通过这些知识引导学生形成正确认知、明辨是非的价值观。
在教育實践中,教师单纯依赖教材传授知识,并不能真正培养出具有高尚道德情操的学生。学生们更多地需要面对真实情境,通过解决具体的道德困境来提高自己的道德判断力。例如,当学生在学校生活中遇到权利与责任、公共与私人、自由与规则之间的冲突时,如何引导他们去思考,使其获得深入的体悟,才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所在。
2.培养学生良好的品格
思想政治教学不是单纯的知识传授,涉及个体在社会中的定位、价值选择与情感认同。立德树人理念的核心在于培养学生具有独立人格、高尚品质及坚韧品格。
品格的形成并非短时间内能够实现的事情。在日常的高中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深入思考社会问题,还应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和解决问题的决断力。例如,当学生在小组讨论中产生意见分歧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学习如何沟通、如何妥协,以及如何从失败中汲取经验,培养其坚韧不拔的品格。
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学校帮助,与社区、企业等机构合作,为学生提供社会实践的机会。真实的社会环境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社会规则,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集体荣誉感,从而培养其良好的品格。
3.弘扬优秀中国文化
在全球化浪潮的冲击下,文化认同尤为关键。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不应仅满足于知识传授,而应致力于在学生心中播下中国传统文化的种子,使其生根发芽,为学生未来的成长提供文化滋养。
优秀的中国文化,如儒、道、法三家的思想,均蕴含着深厚的人生智慧和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文化素材,如《论语》《道德经》《韩非子》的经典文段,结合现实社会的案例,进行深入探讨。例如,在讨论现代社会中的人际关系时,教师可借鉴儒家的“仁爱”思想,引导学生反思现代社会中的人际关系是否存在问题,如何借鉴古人的智慧进行调整。同时,通过此种方法,学生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和深度。再者,教师可组织各类文化活动,如读书会、文化论坛或参与社区服务,帮助学生对传统文化进行实践和体验。真实的体验会让学生更为直观地感受到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也更容易产生文化身份的认同感。
二、高中思想政治教学现状
1.教学方式枯燥
高中思想政治教学虽然为学生提供了关于国家、社会与公民权责的知识,却常常面临教学方式单一、缺乏趣味性的问题。究其根源,传统的教学模式仍过于依赖教科书与讲解,使得课堂呈现一种满堂灌的局面,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通过深入了解可知,许多教师仍采用以教材为中心,而非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在这种模式下,师生课堂互动少,学生的思考空间被严重压缩。同时,部分教材内容过于理论化,导致学生难以将其与自己的生活经验相结合,进一步增强了其对课程的排斥感。另一方面,当前的教学评价方式过于偏重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而对学生的批判性思维、价值观形成等方面关注不足。长此以往,学生对于思想政治课的兴趣逐渐降低,甚至产生反感情绪。
2.学习状态消极
面对高中思想政治教学,学生普遍表现出一种消极性,此现象不容忽视。具体表现为对课堂内容的冷漠、参与度低、课后思考缺失。总结来看,学生之所以陷入这一状态,并非仅仅因为其对学科的天然排斥,更多是因为一系列外部因素。
首先,现有的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往往脱节。在信息化、数字化背景下,青少年的成长经验与传统教材中所描述的往往有一定的距离,这使得学生难以在课堂中产生共鸣。
再者,当前的教学方式未能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学生缺乏自主思考与参与的机会,从而导致其学习兴趣的流失。此外,学生的心理状态也是影响其学习状态的重要因素。在高中阶段,学生面临着多方面的压力,如升学压力、人际关系调适等,这些因素都可能导致学生在思想政治课堂上注意力分散,心不在焉。
三、立德树人理念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的实践举措
1.解读政治教材,凸显价值引领
在当代的教育环境中,学术与道德常被视为两条平行线,很少交汇。然而,随着教育的进一步发展,人们逐渐认识到,道德品质的培养与知识教学同样关键。故而,基于立德树人这一核心理念,高中思想政治教学的定位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是对学生价值观的引导。解读政治教材并强调其中的价值观不仅是对传统教学方法的改变,更是对教育真正目的的追求。在这一过程中,教材不再是单纯的文字和知识的载体,而是成为连接学生与社会、理论与实践,以及现在与未来的桥梁。
以“思想道德修养及知识文化修养”这一知识点为例,传统的教学方式可能直接深入教材内容,逐字逐句进行讲解。但在立德树人理念的引导下,教师即可从教材内容着手,为学生提供以下场景:一个十分微小且平凡的行为,如帮助他人或保护环境,即可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加美好。然后,教师询问学生:“在你们的日常生活中,有哪些类似的行为能够体现出你的道德修养?”这一切入点立即吸引了学生们的兴趣。此后,教师逐步引导学生从生活中的实例回到教材,进行对比和讨论,让学生不仅仅学到知识,更是理解了这些知识背后的道德内涵,增强学生的道德修养。
2.发挥榜样作用,强化自律能力
在当代社会,榜样的力量不容忽视。特别是在思想政治教学中,榜样可以作为一种有效的教育手段,帮助学生形成健全的价值观,培育其自律精神。這并不仅仅是一种口头的传统道德教育,而是通过实际的案例,让学生更加直观地认识到个人责任和社会责任的重要性。这种以案例为导向的教学方法更具吸引力,更容易被学生所接受,能够有效提高教学质量。
例如,《伟大的改革开放》一课提供了丰富的教育资源和案例。以此为背景,教师在讲述该历史事件时,融入了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尤其是从中挖掘出那些在改革开放中起到榜样作用的人物和事件。教师首先以图文并茂的方式呈现了改革开放的全貌,包括经济的飞速发展、民生的明显改善以及社会环境的变化。接下来,教师精选了一段关于“第一个个体户”的故事。这不仅是一个关于改革开放的故事,更是一个关于自律、勤奋和追求梦想的故事。教师引导学生从中看到自律和努力带来的改变,体会到立德树人的重要性。在学生的探讨和交流中,他们不仅对改革开放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更是对如何在现实生活中践行立德树人的理念有了更加明确的认识。这种结合历史事件和现实生活的教学方法,不仅让学生更加直观地看到了立德树人理念的重要性,更是培养了他们的自律精神和社会责任感。
3.结合生活实际,形成创新思维
当下的教育环境迫切需要我们突破传统的教学边界,与生活实际深度融合,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思想政治教育不应仅停留在知识传授的层面,而应将知识与实际生活经验紧密相连,从而培养出对社会有深度认知、具备创新思维的新一代青少年。
以《我国的个人收入分配》一课为例,这一知识点不仅涉及宏观的社会经济结构,还与学生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为了加深学生的理解,教师可设计实践性的调研活动,促使他们从实际出发去探索这一课题。这不仅是一次信息搜集的过程,更是一个透过生活现象,去探究其背后社会规律的研究旅程。学生可以从家庭环境着手,调查家庭成员的收入和支出,深入了解收入分配的情况。随后,学生可以调查不同城市、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区域中人们的收入状况,从而获得一个更为宏观的视角。这样的实践活动无疑为学生提供了一个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挖掘与分析信息的机会,也有助于他们锻炼独立思考、创新探索的能力。此类教学方法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强调立德树人理念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的真正应用。当学生能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对教材内容进行深入探讨和应用时,他们更容易形成自己的观点和理解,而这恰恰是我们所追求的教育目标。
4.善用信息技术,提升学习效率
随着教育科技的飞速发展,信息技术已经成为现代课堂的有力工具,特别是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更是如此。这样的工具可以帮助教师打造一个丰富、直观、互动性强的学习环境,进一步引导学生自主、有深度地进行学习。更为关键的是,当技术与立德树人这一核心教育理念相结合,其所能带来的教学效果与影响无疑会被放大。
以《继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一课为例,纸质教材中的描述与图片可能难以为学生呈现出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但借助信息技术,教师可以直观、生动地展示中国古代文化的丰富性与深度。例如,教师可以播放关于古代造纸术的短视频,让学生看到这一技术是如何发明并传播的;再播放书法家的书写过程,让学生体验书法之美。通过互动式的教学资源,学生不仅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欣赏中华文化,同时也更容易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出对文化的热情和承担传承文化责任的意识。在这个案例中,我们看到了信息技术如何为思想政治教学赋能,使其更加生动、形象。这种结合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更能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独立思考能力,使教育真正做到立德树人。
5.结合时政时事,培养道德品质
在高中阶段,学生逐渐形成独立的人生观、世界观,对外部世界充满好奇。因此,结合时政时事可以将这种好奇转化为深入的思考,为他们的人生之路提供指导。首先,道德教育与时事教育的融合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认知视角。传统的教育模式往往是教师灌输知识,而现代教育则注重学生的主体性,鼓励他们主动探索、主动思考。例如,在学习《生产资料所有制和经济体制》一课时,教师不应仅停留在历史和理论层面,而应与现实生活中的热点事件相结合。国家的每一项经济政策背后都蕴含了深厚的社会、文化、政治背景。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对比历史和现实,让他们从中看到理论与实践的交融,进而对经济政策背后的经济学原理和社会意义产生更深的认识。
其次,真实的时事案例使得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接受道德教育的内容。以“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知识点为例,学生可能对经济学理论产生抗拒感,但当教师将这一内容与他们身边的真实案例相结合时,学生会产生共鸣。例如,最近国家出台的某项经济政策,可能对学生家庭的经济状况产生直接的影响。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发表自己的看法,让课堂氛围变得更加轻松,并引导学生从时事案例的角度出发,更加深刻地理解所学知识。
高中阶段的思想政治教育,对学生人生观、世界观的形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立德树人作为核心教育理念,不仅是培育学生具备道德情操的重要途径,更是推动整个社会向前发展的根本保证。在这个日益复杂、多变的时代,通过现代化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师能够为学生提供真实、全面、深入的社会观察和参与机会。
展望未来,思想政治教育将进一步融合技术与人文,加强对学生独立思考、批判性思维的培养。数字化技术的运用会让课堂教学内容更加丰富,使得学生能够更直观、更深入地理解社会现象。同时,课程设置应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鼓励他们走出课堂,深入社会,从实际生活中进行学习和思考。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还将加强跨文化交流与合作,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让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到全球性问题的探讨和解决中。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培育出真正具备国际视野、有责任感、有担当的新时代青少年。
参考文献:
[1] 胡燕萍《立德树人视角下内地西藏高中班思想政治教学有效性探究》,《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20年第12期。
[2] 赵树利《随生潜入心,润德细无声——对高中政治学科研究性学习中生态型德育渗透的实践探究》,《环境教育》2019年第11期。
[3] 陈伟明《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与立德树人教育理念的融合策略探讨》,《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21年第3期。
[4] 赵晓威《立德树人融入高中思想政治教育策略探析》,《现代交际》2021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