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背景下小学语文读写结合教学策略探究
2024-05-16黎雅柔
黎雅柔
摘 要:小学语文的读和写不仅仅是指代语文汉字的读和写,更加强调的是语文文本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阅读和写作是小学阶段语文学科教学中的重要内容,是学生进入更高阶段语文学习的基础,是学生学习其他学科的重要辅助工具。读和写两者相辅相成,能够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水平。新《课标》提出,教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重视核心素养的培养,即在读和写的语文教学任务中,教师要将读和写看成一个整体来进行教学。小学语文教师如何适应新《课标》的要求,促进读和写相结合,是值得研究的课题。
关键词:新《课标》 小学语文 阅读 写作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4.06.030
为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培养综合能力强的人才,教育不断进行改革,提出了新的课程目标与标准。教学优化要从学生进入学校时开始抓起。小学阶段是小学生正式进行学习的阶段,语文教师务必要重视在教学环节中落实好新《课标》的要求,关注教学活动中对学生阅读和写作能力的培养。
一、语文阅读能力与写作能力相结合的重要性
课程育人的目标要求教师要注重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表现和反馈,语文阅读教学是基础的语言教学内容,写作教学则是学生语文能力的体现。语言作为人类进行社交的重要工具,是学生认识外界事物,与外界建立联系的重要载体。阅读能力的提升不仅为学生后续进入更高阶段的语文学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还对其他学科的学习具有辅助作用;写作能力的提升可以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一)读写结合提升阅读能力
读和写相结合意味着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先对文章进行阅读理解,然后根据一定的要求进行写作。在教学过程中,如果教师只注重阅读方面的教学,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就不会意识到积累素材的重要性,从而局限了阅读的范围,仅限于对教材中文章的阅读,而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需要大量丰富的阅读素材。
(二)读写结合提升理解能力
教师在结合读写教学的时候,要重视两者之间的关联性,如句子仿写要求学生能够理解例句中的修辞手法、句式结构、意义表达等,学生只有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写作,才可以写出符合需要的文本内容,因此,读写结合可以提升学生对文本的理解能力。
(三)读写结合提升表达能力
写作是书面的表达形式,写作内容的结构和逻辑性可以反映出学生的表达能力。教师加强写作训练,能够帮助学生增强书面表达能力。阅读是学生的口头表达形式,在阅读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求学生进行自我观念和感想的阐述,可以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四)读写结合提升语文学科素养
识字、写字、鉴赏、阅读、写作等都是对语言文字的综合运用,是语文学科素养的体现,读写结合为学生将知识理论转化为实践操作提供了机会,体现了课程的实践性,可以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
二、语文读写教学的现状
新《课标》对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提出了阶段性的学习目标,要求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发展特点设立符合学生认知特点的阅读与写作教学目标,并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促进阅读和写作相结合,以促进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提升。但是,部分小学教师由于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或者对学生的发展特点了解不清晰,在语文课程的读写教学过程中,忽视了对学生阅读能力与写作能力的培养,导致学生的综合阅读水平和写作水平不高。在教学过程中,教学方法单一,评价反馈不及时,都无法激发学生对阅读和写作的学习兴趣,教学过程中紧凑和过重的学习任务让学生对阅读和写作产生逆反心理,对语文课堂产生畏惧心理。
受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在进行读写教学的过程中,没有顾及学生多样化的发展,对学生充满想象力与创新力的作品不加重视,将学生的阅读思维固定在一个框架中,不利于对学生阅读兴趣和写作能力的培养,也不利于学生学科素养的养成。
三、小学语文读写结合教学的策略
所有课程的教学都离不开文字阅读,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是为其他学科的教学做铺垫。学生提高语文科目的阅读能力不仅有利于对语文学科的深度学习,对其他科目的学习也会有帮助。写作是学生进行知识输出的重要方式,也是进行自我表达,反映内心情感和道德意识的途径。
(一)将读写结合融入教學计划
科学合理的读写任务是根据学生当前的认知特点和发展水平而进行规划的,是为了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学生能力的发展,读写计划的实行可以避免学生出现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情况,可以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行为和学习习惯。读写能力的提升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实现的,需要在长久的练习过程中才可以达成。所以,教师和家长要一起携手合作,为学生制定合理的读写计划,并且督促学生完成计划,通过长时间的练习,让学生养成读写的习惯。
比如,针对三四年级的学生,教师可以要求学生进行课前预习,要求学生在预习的过程中必须完成以下预习目标。以三年级上册的课文《美丽的小兴安岭》为例:1.可以正确认识和拼读课文中的生词生字“融、侧、浸、乳、膝”。2.熟练地朗读文章,学生可以进行默读。3.可以复述文章大意。4.可以书面或者口头表述自己对课文的初次感受。针对教学任务,教师要建立严格的规定,要求学生严格按照教师的计划进行预习。这样,学生才能够跟上教师的节奏,在长久的学习生涯中养成良好的学习行为,保持课前预习的习惯。
在家里,学生家长要意识到读写能力的重要性,可以购买符合学生发展需要的课外读物,并督促学生保质保量地完成阅读计划,并要求学生在阅读之余写下自己的观后感,提升自己的书面写作能力。
(二)培养学生良好的读写习惯
良好的读写习惯是提升学生读写效率的前提条件,学生只有养成良好的读写习惯,在教师进行读写教学的过程中才能够跟上教师的节奏,发现自己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而进行改进。新《课标》背景下,教师要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要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留意学生是否具备良好的读写习惯,如果学生在阅读和写作中存在不好的行为,教师要及时给予纠正。
比如,在《少年闰土》的课文教学中,在阅读的过程中,教师一般会对学生提出以下阅读要求:1.将课文后面的生字在文章中勾画出来。2.对文中出现的不认识的或者不熟悉的字词进行勾画。3.对自己无法理解的字词、语句进行勾画。4.对自己认为不错的句子或词语进行勾画。5.表述一下自己对文中主人公的看法和体会作者的情感。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将自己的疑问写下来,在问答环节,可以有条理地向任课教师描述自己遇到的问题,教师要有針对性地进行答疑解惑。由此可见,良好的读写习惯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教师要鼓励学生进行阅读标注,在阅读过程中将自己的疑问和感想写下来,并对表现好的学生提出表扬。
(三)依据新《课程》设立读写目标
新《课标》中提出,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要具有阶段性的学习目标,因为小学生在小学不同年级中有不同的学习任务要求,且小学生在跨度六年的小学阶段里认知水平不是一成不变的,也不是一开始就具备高阶段的学习能力。所以,教师在带领学生进行语文学习时,要根据学生所在年级和学生个人的整体学习能力设立合适的读写目标,并遵循教学原则,对学生的取得的成绩进行表扬,增加学生的学习信心,鼓励学生不断进行自我提升。
比如,在一二年级的读写教学任务中,教师对学生提出的读写要求是对阅读产生兴趣,能够使用普通话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文章中词句的意思,以及在阅读中体会文中标点符号所代表的感情。因此,一二年级的课文都比较简单,以学生识字、写字,进行拼音拼读为准,文章多以故事、寓言和意思浅显的童话为主。所以,在引导孩子进行读写的时候,教师要明确告知学生学习任务是了解课本中的生字怎么读,怎么写,且能够写出它的拼音。在学生完成一定的学习任务时,教师要对孩子进行表扬,明确表述学生是在认字环节做得好,写字环节做得好,还是课文的朗读做得好,鼓励学生在这方面继续努力,避免不切实际的敷衍式表扬。
在一二年级的课文中,短小的文章基本是全拼音标注。如一年级课文《秋天》,全文有拼音注释,在学生进行阅读的过程中,教师最开始给学生设立的学习目标应该是:能够将课文的所有字进行正确拼读,在完成第一个学习目标后,教师可以再设立其他的学习目标,如会写文中的生字。
(四)拓展素材,激发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对某一项学习活动充满兴趣可以提高学生的内在学习驱动力,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读写效率。教师要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首先要让学生感受到阅读和写作带来的乐趣,让学生愿意自动进行阅读和写作,而不需要教师和家长的监督。如何提起学生的阅读和写作兴趣就要抓住学生在该阶段的发展特点,挖掘适合学生进行阅读的文本。
浅显易懂的童话故事,色彩鲜艳的绘本,都是小学生爱看的内容,小学语文课本内容有限,学生在理解其基础内容和意义后,在没有其他的学习任务时,没有兴趣对课文再进行朗读和查看。对此,教师要为学生选取合适的其他读物,可以是在网上收集的资源,也可以是在学校图书馆借阅的相关读物。教师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课外读物可以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拓展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认识,为学生积累素材,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读写能力。
以五六年级的教材为例,小学生进入该阶段的学习,意味着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量的常用汉字,阅读速度已经大幅度提升,能够理解一些有深意的文章如《少年故事》《狼牙山五壮士》等。基础的故事读物已经满足不了这个阶段学生的阅读需要。教师要结合教学目标,为学生选取符合这个阶段的阅读文本,可以促进学生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的发展。
(五)增加口头和书面表达的实践机会
沟通与交流是锻炼学生表达能力的重要方式,也是语文科目的重要教学方法,是读写教学中的重要教学环节。教师要增加学生进行语言表达的实践机会,将自己在阅读中学到的知识进行运用,促进理论知识向实践运用的转换,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语言文字的教学归宿是回到生活实践。书面表达可以看出一个学生的语言逻辑思维能力、语言组织能力和写作能力。在日常的语文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挖掘教材内容,尽量为学生提供文字表达的实践机会,培养学生的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
比如,在日常的课文教学中,学生在完成预习后可以请不同的学生到讲台上进行朗读表演,或者是将学生进行分组,分别进行朗读,给予学生表现机会。在朗读结束后,教师要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让学生知道从哪里进行改正。
又如,在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习作环节中,针对《变形记》的题目,教师可以鼓励学生们进行积极创作。教师可以腾出一节写作课的时间来供大家进行分享,在这个分享的环节中,大家相互交换作品,同学们可以对自己看到的作品进行评价,不管是优点还是缺点都可以进行表述;另外,教师也可以挑选几篇范文请同学进行朗读,同时也可以鼓励同学们将自己的创作进行展示。教师抓住这样的实践机会,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还可以为学生提供口语锻炼的机会。在这个创作的过程中,学生的创造力、创新力、读写能力都可以得到培养。
(六)以问题引导进行读写练习
小学生好奇心强,对身边的所有事物都充满兴趣,对未知的东西充满探索欲,教师以问题和悬念作为导向进行教学是教学活动中经常用到的方法,在语文课程的教学中也不可少。问题和悬念可以引起学生的好奇心,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寻找答案。在阅读教学中,文章涉及的要素很多,会涉及完整事件的发生经过,教师在了解文章的基础上,可以从课文中提炼出有价值导向的问题来引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按照任务去阅读课文或者进行写作。
比如,在四年级下册课文《海的女儿》一文的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课文内容设置这样的问题来导入:大家有听过美人鱼的故事吗?那个为了心爱的王子最后舍弃掉自己的自由和生命的海底精灵。今天我们将要学习和了解美人鱼生活的海底世界,请大家阅读课文,观察美人鱼生活的地方是什么样的,为什么她想要到陆地上来。
在《飞向蓝天的恐龙》一文的教学中,教师可以设置这样的问题导入:大家都知道恐龙吧,距今大约两亿四千万年前出现了第一批恐龙,如今恐龙时代已经结束,但是有专家认为恐龙可能演化成了另外一种生物。大家根据文章猜想一下,恐龙可能演变成什么生物呢?
学生带着问题进行阅读,可以避免走神,在对文章进行理解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总结和概括的能力。
这两篇文章充满了童话和传说的韵味,可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教师在完成阅读教学任务时,可以鼓励学生参照课文内容写出自己理想中的海洋世界和远古的恐龙时代,实现提升学生写作能力的目的。
综上所述,阅读和写作是语文学科中重要的教学内容,对学生的学习生涯有着长远的影响,通过本文的探讨,笔者认为紧跟新《课标》要求优化教学方式,抓住学生阶段性的发展特点,是在语文教学中促进读写结合的有效手段。
参考文献:
[1] 邵丽芳《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读写结合教学策略探究》,《当代家庭教育》2022年第30期。
[2] 蒋玉莲《新〈课标〉下小学语文读写结合教学策略探究》,《时代教育》2015年第12期。
[3] 王新运《读中练写,写中促读——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读写结合教学策略》,《小学生作文辅导(语文园地)》2021年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