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家国情怀视域下高中历史教学的审美化建构路径探究

2024-05-16李婷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2024年6期
关键词:家国情怀高中历史

李婷

摘 要: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历史文化素养是高中历史课程的基本目标,而从审美化的角度进行历史教学,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历史素养,不仅涉及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历史观的正确构建,更关系到学生历史批判性思维和正确历史价值取向的建立问题。本文从家国情怀的角度,探究高中历史教学的审美化构建路径,以期为当下的高中历史教学提供新的思路。

关键词:家国情怀 高中历史 审美化建构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4.06.051

中华文明是世界上唯一没有断代的文明。因此,作为中国人,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一定要端正本民族的唯物史观,树立牢固的家国意识和民族情怀,也就是家国情怀。作为中国文化中所特有的朴素而高尚的民族情感,家国情怀是流淌在中国历史长河中一缕绵延不绝的精魂,是中国人最深层次的爱与责任。因此,以家国情怀为基调的高中历史教学,是最为直观的爱国主义教育,也是最为有效的人格塑造方式。

一、解读家国情怀,还原民族美学

我们的民族经历过“九九八十一难”,如今仍旧屹立于东方的土地上,高举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旗帜而勇敢前行,皆是因为家国情怀,它就像燃烧在我们每个中国人心中的一团火,是我们永不磨灭的意志与方向。朴素而深远的民族情感是流淌在中华民族血液中的力量,从整体的表现形式上可以分为国家同构、共同体意识和仁爱之情等,具体而言包括上孝父母、下教子女、乡土观念、爱国主义、民族精神、天下为公等传统文化,一如诗人王翰在《凉州词》中所写:“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或如文天祥在《过零丁洋》中所云:“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家国情怀是中华民族在对抗天灾人祸的磨难与抗争的过程中,逐渐形成、发展出的一种宏大而高尚的“家天下”的家国意识,支撑着中华民族虽历经无数磨难,仍能屹立不倒。这些优秀的传统道德深刻诠释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之美,其寓意之深远蕴含在悠悠千载的历史长河中,是高中生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文化宝藏。

具体而言,本文从思想文化之美作为切入点来进行民族美学的探究。春秋时期的百家争鸣,孕育出了诸多对后世有着深远影响的学派、学说,其中最为著名的便是影响了后世几千年的儒家文化,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文化是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象征,也是历代君王推崇的治国之道。同时,孔子作为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为中华文化的集大成做出了突出贡献。

教材中关于孔子文献整理的内容说道:“相传,孔子晚年对《诗》《书》《礼》《易》《春秋》等文献进行整理。”由此,教师可以以其中的《书》为内容展开教学,利用《典籍里的中国》第一集的内容,与学生们一同解读、分析“禹敷土,随山刊木,奠高山大川”中所蕴含的家国思想,鼓励学生敢于质疑,并沿用春秋时期孔子与弟子之间的行为礼仪,感受古时师生之间互尊互敬的文化形式。进而理解孔子所推崇的“天尊地卑”的封建礼教制度,与当下的思想观念相去甚远。教师为了让学生从文化的角度更加深入地理解这一“礼制”的历史必然性,可以让学生们按照严格的“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平民-奴隶”的方式来进行理解,感受严苛的礼教制度给国家治理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除此之外,民族美学还包括文学艺术美学、科学技术美学,比如繁盛的大唐王朝不仅有“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也有风流倜傥的“诗仙”李白,落笔成殇的“诗圣”杜甫。由此可见,研究诗文对于学习历史是也十分有价值的。这些都是值得教师进行挖掘和创新的良好教学素材,能够帮助学生们更为深切地从民族美学的角度理解家国情怀。

二、还原审美内涵,构建审美需求

从内容组成而言,审美教育的内涵可以分为三部分,分别是以马洛斯的需求层次理论为核心的心理学内涵,以马克思的“人的全面发展”学说为基础的哲学内涵,以及以素质教育的内在要求为内核的教育学内涵。可以说,审美化教学的构建如同一股水静而流深的山泉,绵延不绝、沁人心脾,并不会过分张扬、喧宾夺主。

首先,从马洛斯的八阶需求模型中我们得知,“审美需求”作为八阶需求中的重要一环,是人获得自我实现的内在要求,包括欣赏、寻找美,以及平衡需求和形式需求等。以此为启发,我们的历史教学要从学生的审美需求出发,正视学生对美感的取向和认同,帮助学生以美感为引线,获得更深层次的审美需求。

其次,从哲学的角度来看待审美,则是一个更为宏大、复杂的概念。马克思的“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是在特定的历史发展背景下形成的,其基本内涵是当科学技术推动社会生产力不断发展之后,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由简单的手工劳作发展成为更加复杂、多元化和多层次的生产方式,推动人的全面发展是推动人类走向更加先进、成熟生产发展方式的必经之路。

从个人的成长需求来说,一个人的全面发展不仅包括智慧、才干、思维能力等硬实力,也包括审美素养、品德、志趣、性格等软实力,高中教育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更应该兼顾学生的多方面成長需求,从历史的角度树立起更为完善的审美需求,培养全面、和谐发展的当代新型人才。

再次,便是从素质教育的内在要求而言,审美能力是体现学生历史文化综合素养的重要指标,是学生能否形成完善的历史观、独立的历史批判思维和创新思维的关键,在“双减”政策推行的重要节点,高中历史教学更应以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为基点,努力为学生搭建审美化教学平台。以“书法”这种传统艺术形式为例,学习书法不仅可以结合历史材料来进行,更能够以美学提高学生对民族文化的审美能力。比如,在学习“安史之乱”的历史时,教师可以引入颜真卿的《祭侄文稿》这一幅书法作品进行品鉴,虽然该篇文稿的字体并不算工整优美,学生却能够从中体会到颜真卿真实的心境,并从中了解到当时的历史背景和颜真卿本人荡气回肠、令人扼腕的一生。

三、深度探寻教材,创设历史美学

高中历史教材中的内容客观、丰富、严谨,以教材为基础而进行的审美化教学要基于原本的内容进行有效的美化和提取,帮助学生以不同形式的审美角度来重新看待原本枯燥和乏善可陈的学习内容,获得真正意义上的“美”的学习。

首先,教师要能够将客观的历史内容进行“精加工”,为学生们打造个性化的美学历史课。比如,在学习《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时,内容跨度较广,中国的版图、政治、经济和文化都经历了翻天覆地的更迭,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建立起一个思维导图,并让学生按照自己的理解去绘制不同的图案,比如,在不同的朝代绘制不同的疆域图,标注上自己喜欢的颜色,绘制北宋、南宋、辽、西夏、金、元等不同朝代人的服饰和装扮,让历史美学跃然纸上,形成异彩纷呈的历史画卷。

其次,教师要引导学生多去观察、探究和发现。历史是既定的,但历史给人的启示和感触却是天差地别的,教师要鼓励学生多去质疑、联想、批判和创新,让历史在探究与创新中呈现出不一样的活力。比如,在学习北宋向南宋过渡的时期时,学生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考虑。有的学生从岳飞的死入手,认为历史上南宋偏安的状况持续了很长时间,这就说明并不是金军不想打的问题,也不是宋军不能打的问题,双方必是实力相当,无论是硬实力还是软实力,双方都不能战胜对方,才形成了相对稳固的状态。如果岳飞不死,很可能宋军就是天平倾斜的一方,金军绝无可能这么快摧枯拉朽。而有的学生则持比较悲观的看法,认为宋朝之所以一退再退,就是因为其体制内部出现了无可挽回的问题。还有学生补充,王安石变法也没有改变北宋没落的事实,皆是因为宋朝重文轻武的问题过于严重,这种自断其臂的制度,埋下了祸根,是封建王朝独断专政的弊病,自古有之,无可避免。

再次,教师要引导学生去总结,就好比上面的例子中,会有学生意识到“自古有之,无可避免”,就是一种总结和反思的能力。纵观整个历史进程,我国有很多民族大融合的阶段,比如周朝覆灭,在经过了春秋战国时期漫长的分裂后,中华大地上各民族逐渐融为一个主体民族——汉民族;再如魏晋南北朝时期,鲜卑族为了努力融入汉民族,采取改姓、通婚、改制度等措施,弱化民族矛盾,等等;抑或者中国历史上有两次正统意识形态瓦解,新的意识形态形成时期,一是周朝“正统”王朝瓦解,春秋时期出现了百家争鸣现象以寻求新的制度模式的时期,一是清王朝覆灭,民国时期仁人志士上下求索,寻求拯救中华民族危机的可行之法的时期。这些非常值得讨论和研究的课题便是教师能够借助和引导的素材,可以帮助学生进行思维发散、联想,对历史进行有效的总结和反思。

历史就如同一位立于水中央的美人,世人可以从或远或近,或偏或正的角度去观赏她、解读她,却无法全面了解她、触碰她。教材是客观的,但审美化教学是主观的,历史虽然有着严谨的逻辑性,但这种严谨本身就是美感的由来,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如“庖丁解牛”般顺其肌理、解其筋骨、达其根本,虽道不同,但路旁的风景同样优美,收获的知识同样精彩,最终也是会殊途同归的。

四、立体设计情境,提升直观感受

教学情境的设立无疑能够帮助学生提升艺术观感和审美享受,尤其对于历史学科而言,与文学、艺术等学科的情境是可以互通的,教师需要将教学手法艺术化、文艺化,帮助学生提升对美的直观感受。

比如,教师可以利用图片、视频、影视资料等,让当下的高中生产生共鸣,提升学习兴趣。以近期热度比较高的网络话题“逃离大英博物馆”为例,话题起因是位于英国伦敦的大英博物馆中现存有2.3万件中国文物,绝大多数都是殖民战争期间由掠夺者抢掠回国的,有网友评论道“没有一个中国人能笑着走出大英博物馆”,由此引发了一些网友的奇思妙想,让所有的中国文物都活过来,自己“逃离大英博物馆”。有博主以此为灵感,特意到英国拍摄了一部同名短篇,由此引发了一波“流失文物cosplay”的风潮,深受年轻人喜爱。教师可以以此为素材,让学生们了解大英博物馆中的流失文物,在欣赏传统艺术品之美的同时,也思考中国百年前屈辱史对我们当代人的启示——国强则民强,国弱则民弱。以此激励学生要发愤图强,树立家国情怀,为国之崛起、民族之振兴而努力读书。

五、巧用“跨界”教学,造生态美学

通过跨学科教学的方式,教师让历史与语文、音乐、政治等学科联动,不仅能够让偏科的学生找到兴趣点,更能丰富学科的层次和内涵,提升课堂教学美感和趣味性。比如,在学习南北宋历史时,教师可以引入一首婉约的宋词,如史达祖的《双双燕·咏燕》《夜行船·正月十八日文脉杏花有感》等,让学生在悠扬的古琴音乐中进行齐声朗读和背诵,让学生在词曲的魅力中穿越古代,感受水袖罗裳下的宋风柔情,理解南宋百姓的无奈与苦楚。

再如,教师将历史与政治结合起来能够更好地提升学生的政治敏感度和历史综合素养。以外交为例,我国外交部部长王毅喜欢在记者会上引用一些中国历史典故,教师可以将这些镜头剪辑起来为学生们展示,并让学生解读这些典故的用意,以及来历。比如“三十而立,四十不惑”这段话就是出自《论语·为政》:“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王毅以此来比喻中国与东盟三十年风雨同舟,互相平等、互帮互助的良好关系。还有那句“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出自《旧唐书·魏徵传》:“(太宗)常临朝谓侍臣曰:‘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朕常保此三镜一防己过,今魏徵殂逝,遂亡一镜矣。”以此重申《联合国宪章》的庄严承诺,让后世不再遭受“人类两度身历惨不堪言之战祸”。教师可以以此引导学生去探究、去联想,帮助学生提升思维敏感度。

另外,家国情怀的解读与舞蹈、歌曲甚至戏剧表演等艺术形式都可以实现融合,教师可以将很多充满家国情怀的历史情节以丰富的艺术形式展现出来,比如,教师可以让学生们情绪激昂地朗读《满江红》,以情景演绎的方式重现“虎门销烟”的名场面,或者让学生们在脖子上围一个白色围巾,在讲台上“拍案而起”,重现闻一多的“经典台词”:“一个闻一多倒下了,无数个闻一多站起来了。”

藝术的美感与历史的厚重是可以相互衬托的,当历史被涂上一抹鲜艳的色彩,便会绽放出最夺目的光芒,就如同被挖掘后失了颜色的兵马俑一样,历史也被岁月的尘土附上了一层灰蒙蒙的薄纱,遮掩了其本身的光华,而通过跨学科的生态美学教学,不仅能够让这些“归于尘土”的兵马俑重现光彩,更能够让我们的学生仿佛身临其境,转变自身对历史的认知,感受历史背后那些有血有肉的故事所带来的震撼,领悟历史人物跨越千年的叮嘱,学到历史给予我们的经验和教训。

周恩来总理说:“历史对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就像记忆对于个人一样,一个人丧失了记忆就会成为白痴,一个民族如果忘记了历史,就会成为一个愚昧的民族。”读史可以明志,而要做到博古通今,就必须懂得如何与历史共情,将历史当作良师益友。高中历史教学有效融合审美教学,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对历史的情感与信念,帮助学生更为透彻地读懂家国情怀,进而成长为一名合格的当代中国青年。

参考文献:

[1] 赵云建《高中历史教学培养家国情怀的策略》,《教育科学论坛》2023年第25期。

[2] 李清平《指向家国情怀的高中历史审美化教学策略》,《中学课程资源》2023年第6期。

[3] 王娟《高中历史教学中家国情怀核心素养培养》,《高考》2023年第18期。

猜你喜欢

家国情怀高中历史
赣鄱情怀
民有呼我有应 “刚”与“柔”中显情怀
家国两相依
家国情怀
但为家国 无问西东
讨论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高中历史学科高效课堂的构建
高中历史的学习感悟
略谈“家国情怀”
包产到户与包干到户——岳麓版高中历史教材商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