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红旗渠精神的生成逻辑、主要内容及当代价值研究

2024-05-16刘明定

安阳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1期
关键词:修渠林县红旗渠

刘明定

(河南牧业经济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河南 郑州 450001)

20世纪60年代,在党的坚强领导下,河南省安阳市林县(今林州市)人民在巍巍太行修建了总长1500多公里的红旗渠。十年修渠孕育形成的以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为基本内涵的红旗渠精神成为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激励我们在新时代“用劳动托起中国梦”的精神动力。习近平指出,中原大地孕育的红旗渠精神、焦裕禄精神、大别山精神等都是我们党的宝贵精神财富。“愚公移山精神、焦裕禄精神、红旗渠精神,这些革命创业精神是我们党的性质和宗旨的集中体现,历久弥新,永远不会过时。”[1]

一、红旗渠精神的生成逻辑

恩格斯指出,历史是各种力量合力作用的结果。红旗渠是新中国成立后中国人民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建设社会主义的历史缩影和见证。悠久的历史、深厚的文化、自觉的政治、丰富的实践等因素孕育了红旗渠精神。

(一)红旗渠精神形成的历史背景

1.国家开始大兴水利

1950年,党中央有计划地在全国兴修水利工程,解决江河水灾和大旱并发矛盾。这一时期的水利事业有两个特点,其一是发挥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在全国范围兴修大型水利工程;其二是统筹规划,县乡区域范围统一调配人力、物力成为可能。

2.林县缺水,世代抗旱

林县属于资源性缺水。水给了林县刻骨铭心的记忆。《林县志》记载显示,从清朝后期到上世纪50年代,对“旱”就有多种不同描述:旱、大旱、连旱、凶旱、亢旱……一部林县志,满卷荒旱泪,从1436年到1949年的514年间,林县曾发生旱灾100多年次,大旱绝收30次[2](P7)。民国初年,任村镇桑耳庄村300多户人家,常年到3.5公里远的黄崖泉担水吃,由于山高坡陡路窄,曾跌死跌伤多人。一担水的倾覆就可以剥夺一个鲜活生命,给一个家庭带来灾难[2](P10),这是干旱缺水留给林县人的悲惨历史图景。祖祖辈辈林县人始终为此怀有水的梦想,从元朝到新中国成立前,林县人民共修建了大小长短不等的十余条引水渠[3](P9)。

新中国建立以来,在党的领导下,林县人民以“重新安排林县河山”的豪迈气概,继续治山治水。林县先后修建了淇南渠、淇北渠等大型引水渠和要街、弓上、南谷洞三座中型水库,初步缓解了林县人民用水的难题。1959年,林县再遇大旱,水渠无水可引,水库无水可蓄,旱井也已干涸。严峻的现实使林县人民意识到,必须到境外寻找水源。

(二)红旗渠精神形成的文化底蕴

红旗渠精神的形成有深厚的文化土壤。林县地处河南、山西和河北三省交界之地,岁月的积淀形成了极具特色的多元地域文化。三晋文化、燕赵文化、中原文化和抗战时期的革命文化都为红旗渠精神的形成提供了丰厚的文化滋养。

1.汲取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特色元素

质朴厚重的三晋文化铸就了林县人民开拓创新情怀。三晋人文精神的本质是追求理想、实践信念、超越自我、甘于奉献,这种人文精神作为一种文化基因,经过林县人经年累月的传承对红旗渠精神的形成起到了潜移默化作用。

慷慨悲歌的燕赵文化铸就了林县人民战天斗地情怀。燕赵文化具有慷慨激昂、变革图强、不尚空谈、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特色,这些文化基因深深融入林县人的血脉之中,养成了林县人倔强、思变、吃苦的品格,是红旗渠精神形成的重要元素。

博大精深的中原文化铸就了林县人民守望相助情怀。中原根文化是以姓氏之根、文物之根、先哲思想之根等为主要内涵的文化形态,核心是以儒、释、道三教合一,以追求仁爱、统一、和谐为主要内容的文化。中国传统文化以群体为本位,以家为中心,强调的是家、族、宗、国,人际关系注重伦理与乡土情谊,形成华夏历史文明传承的血脉之根、精神之根[4]。这些中原人文精神深深植根于中原大地,滋养和孕育了红旗渠精神。

2.传承了红色革命文化的红色基因

林县有光荣的革命传统。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后,中国共产党在此开辟根据地,把林县人民组织起来共同抗日。1938年至1949年,在革命斗争中,共有3 223名林县儿女献出了自己的生命[5](P43)。中国共产党在长期革命斗争实践中形成的革命精神,如不畏牺牲、乐于奉献的大无畏革命精神,坚韧不拔、勇往直前的奋斗精神,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等内化为林县人民的深层心理认知,成为林县人民在极端困难条件下建设红旗渠的内在驱动力。

3.吸收了乡土文化的优秀品质

林县地处南太行的东麓,太行山自然文化圈特有的地域文化规范着人们的思维方式、行为规范和价值观念,长期生活在这里的人们有着稳定的文化心理结构,这是红旗渠精神形成的最直接、最现实、最深厚的文化沃土。

不屈不挠的坚韧品质。林县人民与干旱、与缺水作斗争由来已久,林县治水滥觞于元代,开展于明清,在20世纪50-60年代掀起高潮,延续至今有800多年历史。一代代林县人秉承沉得住气、弯得下腰、抬得起头品质,在这里安居乐业。林县发展的四部曲即战太行、出太行、富太行、美太行,已经成为我国北方山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范例。红旗渠修建历时十年,一波三折,缺物资、缺技术,其间因为“大跃进”和“文革”有过短暂停工外,建设者们凭着一股韧劲从未停止前进的步伐。

坚强的吃苦耐劳品质和难能可贵的勤俭节约品质。红旗渠是在缺物资、缺技术等条件下,靠林县人民吃苦耐劳一米一米攻坚克难修建而成的。过去的林县人,一件物品坏了就修,实在不能用了改做他物继续用。即使在丰收年景,也是省吃俭用,糠菜半年粮,丰年节俭备荒年。因物质资料短缺而养成的节俭习惯和节俭意识,成为林县人特有的传统习惯、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

积极的主观能动品质。林县的自然禀赋不好,但林县人没有逃避搬走,而是就地取材,把大山里看似无用的石头变成了可用的生存、生活资料。在林县山村农家石街、石板房,石桌、石水缸、石香炉等随处可见。这种就地取材求生存、求发展优化生存环境的生存方式是本能的生存理念,也是人的主观能动性物化的产物。

(三)红旗渠精神形成的政治基础

1.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凸显

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成为国家和社会的主人,林县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得到极大提高,集中力量办大事的社会主义制度优势为林县经济社会的发展开辟了广阔前景。1956年,实行合作社之后,依靠集体力量办大事的优势使林县农业产量有了显著提高,林县全县的粮食亩产由1949年的124斤增加至1956年的亩产197斤,水浇地由1949年的1万亩增加到1957年的17万亩[6](P112)。生产力的发展壮大了集体经济的实力和组织能力,为大兴水利工程创造了有利条件。短短几年内,全县依靠集体协作共修建大小渠道319条,修小水库44个,水浇地面积比过去扩大了13倍,38个合作社实现了水利化,基本解决了464个自然村的22万余人的吃水问题[7]。

2.工农业生产建设成效鼓舞了人们斗志

在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鼓舞下,林县也开展了人民公社化运动,工农业生产取得了显著成就。在水利方面,“ 1959年底,全县已建成中小型渠道1 364条,水库36座,其中县办中型水库2座,小型一二类水库34座,……有效灌溉面积达20.1万亩。”[2](P19)由于兴修水利成绩显著,1958年9月召开的全国水土保持工作会议推广了林县治山治水的工作经验,同年12月,周恩来总理亲自签署奖状,授予林县人民委员会[2](P22)。在工业方面,林县建起了各类厂矿4 382个,除了钢铁、水泥、耐火砖等较大型企业是国营企业外,其余都是公社依靠群众建立的集体企业[6](P114)。初步取得的社会主义建设成效以及积累的兴修水利经验,极大鼓舞了人们干事创业的战斗意志。

3.党的坚强领导

1954年5月,杨贵同志抱着改变林县落后面貌的决心到林县任县委书记。他带领县委一班人揪住“水”这个牛鼻子不放,带领林县人民开展了水利建设的一系列攻坚战。1959年11月6日,中共林县县委正式向中共新乡地委、河南省委报送《关于“引漳入林”工程施工的请示》。中共河南省委、省人民委员会对林县引漳入林工程非常重视,向山西省委、省人民委员会致函,以个人名义向山西省委主要领导同志写信请求支持。1960年2月3日(农历正月初七),中共山西省委书记处书记王谦、副省长刘开基向河南省委书记处书记史向生复函,同意林县从平顺县侯壁断下兴建引漳入林工程。整个过程没有出现推诿扯皮现象。1960年2月11日,农历元宵节黎明时分,人们从15个公社的山庄、村寨出发,走在修渠大军最前面的是以县委书记杨贵为代表的一班人,展开了轰轰烈烈的引漳入林工程。修建红旗渠穿越太行山、调运漳河水的旷世宏图,彰显了林县县委宏大的战略眼光和政治领导力。

(四)红旗渠精神形成的实践基础

修建红旗渠,要面对和克服经济困难、恶劣的自然环境、艰苦的生活条件、落后的测量技术等很多不利条件。

1.经济形势严峻

修渠伊始,当时国家经济形势非常困难,人、财、物、技术等问题要靠自己想办法解决。技术上,没有任何现代化施工工具,基本靠一锤一钎一双手手工锻造;当时全县水利技术人员加上测量员,不过20多人,中专毕业的已经是最高学历;测量仪器极度短缺,全县仅有2台水平仪、1台经纬仪[5](P53)。缺炸药,缺石灰,更缺粮食,民工们时常饿着肚子修渠,经常面临种种难以想象的困难。

2.修渠环境险恶、条件艰辛

修建红旗渠,林县人民靠的不仅是战天斗地的勇气,更是拿生命与自然作斗争的大无畏精神。渠道通过悬崖峭壁,必须采用腰砍法开挖。不得不凌空作业,凌空除险,险象环生层出不穷。

兴修这样的大型水利工程,当时所需的技术、机器、物资极端缺乏,传统的铁锤、钢钎、铁锹、铁镢和一双手,就是当时的生产力,吃不饱饭是常态。筑坝截流靠人力,拦腰斩断漳河水,民工没有截流的机械设备,没有钢筋水泥,只有用人组成墙体去拦住激流,给坝口合龙开路。为了早日引来漳河水,修渠群众喊出了“宁愿苦干,不愿苦熬”的口号。总干渠开工时,3.7万名民工同时拥进漳河峡谷,道路狭窄,运输能力跟不上。但修渠群众毫无怨言,自己动手克服重重困难。没有地方住,就住在牲口棚里、过道、院子里、梯田上,甚至废弃的墓道里,露天打铺,和衣而睡,干活忍饥挨饿。“在我国国民经济暂时困难的时期——1960年2月,红旗渠工程上马时,参加建渠的共产党员、干部和群众,在每人每天0.5公斤粮食(原粮)、1.5公斤蔬菜的艰难条件下,在太行山悬崖峭壁和险滩峡谷,摆开战场。”[2](P3)

二、红旗渠精神的主要内容

1989年,林县县委在谋划全县长远发展大计时,认为红旗渠精神应当予以总结和传承。1990年林县县委作出了《关于宣传、传承和发扬红旗渠精神的决定》,把红旗渠精神内涵概括为: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

(一)因地制宜、自立自强的自力更生精神

一部红旗渠的历史,就是一部党领导人民自力更生的历史。1960年,红旗渠开工时,国家经济困难,难以提供更多的支援。在修渠之初县委书记杨贵就强调:“一切都要本着自力更生、勤俭节约的精神办事。人力物力、财力、技术都要靠自力更生来解决,不浪费一分钱、一分民力,靠人民群众的双手、靠用毛泽东思想武装起来的人民群众的革命精神,来完成这一艰巨而光荣的任务。”[8]

“一颗红心两只手,自力更生样样有”。修渠过程中,劳动工具由民工自带,个人没有的由生产队自备解决,坏了的工具由各公社设立定点维修点负责修理。口粮由民工自带,不足部分由生产队补足。从1960年2月到1966年4月总干渠和三条干渠建成,林县人民共用水泥6 705吨,自制水泥5 170吨;共用炸药2 740吨,自制炸药1 215吨;共用石灰14.5万吨,全部由工地民工自己烧制[2](P95)。

决定修渠时,县财政只有300万元,资金缺口非常大。为解决修渠资金困难,县委组织建筑工程队到全国各大城市承包工程,累计为红旗渠建设提供了1 800多万元的资金。还变废为宝,专门组织人清理和收集粪便,晒干卖肥料,为修渠解决资金5.76万元。整个红旗渠建设,国家投资占14.94%,林县人民自筹资金占85.06%[2](P95)。

缺技术人才,就地取“才”。一边修渠、一边培养人才,1966年4月三条干渠完成时,全县已经培育工程师27人,技术员560人,工匠3.3万人,铁匠110人,木匠200人,石灰匠700人,土炸药师320人,土水泥师110人,炮手810人, 能够领导施工的1 610人[2](P144)。为解决总干渠与河流交叉的问题,施工人员还依靠群众智慧设计建造了空心坝,修建桃园渡槽时发明了“简易拱架法”,解决了人财物技术紧缺的实际难题。

林县人民在条件困难、环境恶劣背景下,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优良传统,依靠群众智慧和力量,勤俭节约建成了红旗渠,谱写了一曲自力更生精神的奋斗乐章。

(二)勤俭节约、顽强奋斗的艰苦创业精神

一部红旗渠的历史,就是一部党领导人民艰苦奋斗的历史。林县县委注重用毛泽东思想武装群众,用精神食粮鼓舞群众斗志。林县人耳熟能详的《推车歌》有句歌词:“山里人生性犟,后边来的要往前边放。”就是林县人口中的“红旗渠脾气”,也是林县人民为了生存顽强奋斗的真实写照。

旧物循环利用,靠智慧降低建设成本。当年修渠时,自己不会造钢钎,就在节约上想办法。钢钎磨短了就当小撬用,小撬磨短了就当手把钻,手把钻磨短了就打成破石头的砦,砦也磨短了就镶在镢头上。修建红旗渠第三干渠第三支渠的时候,需要建一座跨越550米山涧的渡槽,而借调吊车运建筑材料需要多支出10多万元。为了节约建桥高空运料成本,民工们自制了8部土吊车,工效比人工提高4倍,完成了高空运料任务,顺利建成被人们称为“曙光渡槽”的渡槽。

用“三段论”解决挨饿问题。往杯子放盐喝盐水,喝盐水容易口渴,口渴就得喝水,喝水就能把肚子撑饱。与吃不饱的辛苦相比,修渠本身的艰苦更是超常人想象。为保证施工安全,成立除险队,凌空除险,随时都可能跌落牺牲。新华社原社长穆青在采访除险队队长任羊成时写道:“我问他身上是否还有绳索勒的伤痕?他说,还有。他脱下上衣,果然露出了一圈厚厚的老茧,像一条赤褐色的带子缠在腰际。……那一圈老茧,已经说明,为了红旗渠,他忍受了多大的痛苦,做出了多大的奉献……这就是红旗渠精神!这就是我们民族最宝贵的精神财富!”[9]

在那个激情燃烧的岁月,红旗渠的修建,正是靠发扬艰苦奋斗精神,自力更生、勤俭节约,才建好了人民的“幸福渠”。

(三)顾全大局、齐心协力的团结协作精神

红旗渠的成功修建,体现了林县人民顾全大局、齐心协力的团结协作精神。

红旗渠的修建与国家重视兴修水利,兄弟省市鼎力相助、林县上下团结一致密不可分。引漳入林,要从山西省平顺县侯壁断下引水,在山西平顺县境内有20公里,渠道沿线群众大力支持,无私援助。当地群众满怀深情地说:“咱们两县好比隔壁邻居,你们出门在外,我们帮你克服困难是应该的。”[10]

工地民工搭席棚和地铺没有席子,县委书记杨贵就带头把自己床上的苇席送到工地,县委机关所有干部和县直属机关、厂矿企业负责人,也都纷纷响应,把自己的苇席主动献出支援工地。工地缺技术人员,河南省水利厅、新乡专署水利局、安阳专署水利局先后派出40多名工程技术人员帮助林县进行工程勘测和设计,为修建红旗渠提供了技术保障。

县直单位到工地现场办公。各村党支部把民工的后顾之忧当做头等大事来抓,把服务做到了民工的心坎上。粮食局现场办公,在工程沿线设立了5个粮食供应站,边加工边供应;商业局在工地沿线设立了5个物资供应站、15个商店、4个服务站,保障过往民工和运送物资人员的食宿,保障修渠物资供应充足;县人民银行在工地指挥部设立了分理处,简化手续,积极筹措贷款资金,保障修渠资金供给;等等[5](P75-78)。为了修渠,调动了县里所有力量,党政军民学奏响了一支团结协作修渠的奋斗赞歌。

(四)不计得失、不怕牺牲的无私奉献精神

一部红旗渠的历史,就是一部党领导人民无私奉献的历史。修渠过程中,当时不受益的公社和村落,同受益的乡村一样投资、投工、出人、出力。他们以高度的政治自觉和行动自觉,把集体利益放在第一位,这种不计得失、无私奉献精神,形成了修建红旗渠的磅礴力量。

要创业,就要有奉献。当时,林县15个公社中,石板岩公社位居深山,不能从红旗渠直接受益,但该公社群众表示:“虽然我们住在山上,引漳入林不受益,但为了改变’一穷二白’的落后面貌,我们会和山下的群众团结一致,在引漳入林中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2](P36)林县各公社、各大队都倾其所有出人、出物、出钱,舍小家顾大家,把家底无私贡献出来。红旗渠3条干渠修建过程中,有81位太行儿女献出了宝贵的生命。[3](P53)红旗渠的靓丽底色就是靠修渠者用无私奉献和激情拼搏锻造出来的,这是林县人民无私奉献最深沉的体现。

三、红旗渠精神的当代价值

红旗渠是时代的丰碑,红旗渠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的重要元素。

(一)红旗渠精神是党的性质和宗旨的集中体现,历久弥新

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11](P137)修渠正值国家三年困难时期,面对缺物资、资金、技术等系列难题,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林县人民激发出了前所未有的创造活力,在巍巍太行铸就了一座不朽的精神丰碑,展示了党“永葆蓬勃朝气,永远做人民公仆、时代先锋、民族脊梁”的良好形象[11](P67)。

林县人为什么要修渠、敢修渠、能修成渠,关键在于我们党的坚强领导。红旗渠修建成功深刻地诠释了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的道理。红旗渠精神为林县人民谱写的创业四部曲——战太行、出太行、富太行、美太行奠定了坚实的精神基础,新时代,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11](P12)。以中国式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还有一段坎坷的路要走,在新征程上,依然需要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精神,红旗渠精神仍然是奋进新时代不可或缺的精神力量。

(二)红旗渠精神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精神动力

国无精神不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12]我们要建设的现代化是两个文明都发展的现代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要有坚实的物质大厦,也要有巍然耸立的精神大厦。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我们的改革发展稳定面临不少躲不开、绕不过的深层次矛盾,更需要我们以良好的精神状态,勇毅前行。新时代,历久弥新的红旗渠精神正是亿万中华儿女奋力开创现代化新辉煌的精神动力。紧握历史接力棒,把红色基因传承好,为谱写新时代更加出彩的绚丽篇章而努力奋斗是现代化建设的必然要求。

(三)红旗渠精神是对青少年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红色资源

红旗渠青年洞是由青年突击队克服艰难险阻凿通的,是青年把热血镌刻在时代丰碑上的历史见证,是青年不负重托、敢于奋斗、不怕吃苦的生动写照。

思想政治教育承载着立德树人的重要使命。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对红旗渠精神的呼唤,是深情地呼唤红旗渠精神塑造高尚的人、有道德的人、脱离低级趣味的人、有益于人民的人的育人功能。习近平考察红旗渠时对青少年寄予厚望,他强调:“红旗渠精神同延安精神是一脉相承的,是中华民族不可磨灭的历史记忆,永远震撼人心。年轻一代要继承和发扬吃苦耐劳、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摒弃骄娇二气,像我们的父辈一样把青春热血镌刻在历史的丰碑上。”[13]红旗渠精神是对青少年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红色元素,充分发挥好红色资源育人的独特功能,使红色基因代代相传,确保红色江山永不变色,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必然要求。

(四)红旗渠精神是加强党的建设的内生动力

红旗渠在建设过程中,党的领导发挥了关键作用,党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得到了充分彰显。

1.调运漳河水的旷世宏图,充分显示了林县县委宏大的战略眼光和坚强的领导力

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共产党人的奋斗目标。93岁的红旗渠特等劳模任羊成,在家门口讲起红旗渠的故事时,总会说句与村民有同感的话:“没有共产党就没有红旗渠!”朴素的感悟道出了修渠成功的密码。引漳入林工程,从请示到协调到项目落地,用时极短,没有出现推诿扯皮现象,党的坚强领导力发挥了关键作用。

2.林县县委以身作则,彰显了党的优良作风和坚强的领导力

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正是由于林县县委的坚强领导,使全县老百姓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把民心民力组织到修渠事业上。修渠过程中,日常生活中,林县领导能够以身作则,以上率下,严格要求自己,自觉遵守修渠的劳动纪律、财经纪律等。人工天河红旗渠被老百姓誉为“民心渠”“幸福渠”,也建成了“廉政渠”,为党风廉政建设提供了鲜活教材。林县领导走在前,做表率,把党的优良形象展示在群众面前,使修渠群众也增强了修渠的规矩意识,纪律意识,增强了修渠的自觉性、主动性,使得修渠成功有了坚实的群众基础和良好的奋斗姿态,为新时代加强党的领导提供了生动的范例和内生动力。

3. 红旗渠精神为领导干部大兴调查研究树立了典范

马克思指出:“问题就是时代的口号,是它表现自己精神状态的最实际的呼声。”[14]在修渠过程中,林县县委非常注重调查研究,以问题为导向,问计问需于民,寻求解决问题之道。林县县委领导正是通过调查摸清了林县缺水这一主要矛盾,掌握了老百姓修渠的迫切愿望,在发现修渠初期出现的管理混乱、战线太长等问题时,果断召开“盘阳会议”,及时调整修渠策略等等。毛泽东指出:“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15]修渠过程中,林县领导深入基层、田间地头调查研究,在一线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为新时代领导干部大兴调查研究提高工作针对性、实效性提供了成功范例。

(五)红旗渠建设中的正风肃纪实践为反腐败斗争提供了有益借鉴

修建红旗渠历时10 年,总投资近亿元人民币,其中没有挥霍浪费和请客送礼,没有贪污挪用和失职渎职,工地账单一目了然,有整有零。红旗渠的修建把好了“政治关”,强化理论武装;把好了 “思想关”, 加强精神“补钙”; 把好了“制度关”,筑牢廉政防线;把好了“问责关”,强化监督执纪。红旗渠建成了“廉政渠”,为反腐败斗争提供了鲜活教材。2015年,原中纪委书记王岐山考察红旗渠时强调我们要“大力弘扬焦裕禄精神和红旗渠精神,深化教育实践活动成果,使广大基层干部增强宗旨意识,牢记为民务实清廉”[16]。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工程浩大的红旗渠是廉政工程的典型,其正风肃纪实践为新时代反腐败斗争提供了有益借鉴。

猜你喜欢

修渠林县红旗渠
听奶奶讲修渠的故事
红旗渠上的“铁姑娘”
间谍修渠反助秦
“红旗渠精神”感动我
红旗渠水为何会“自流”
如何以H5形式报道典型人物——澎湃《长幅互动连环画│天渠:遵义老村支书黄大发36年引水修渠记》策划笔记
从红旗渠的“账单”体会党的领导
情系岗黄水库
红旗渠的修建与红旗渠精神的诞生
“有才”林县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