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管理系统在腹腔镜外科手术病人术中压力性损伤预防中的应用
2024-05-15肖姗姗苏艳虹
肖姗姗,苏艳虹
腹腔镜手术由于创伤性小、术中出血量少等优点,近年被广泛应用在外科手术治疗中[1]。压力性损伤(pressure induced injury,PI)是腹腔镜手术病人围术期常见的并发症,其发生与病人术中长时间保持同一体位或术后需要长时间卧床导致局部皮肤组织长时间受压,引起局部组织血液循环障碍,最终导致局部组织持续缺氧、缺血、缺营养,并引起组织溃疡或坏死的现象有关[2-3]。PI的发生不仅会导致病人疼痛、不适,还会延长治疗时间,增加经济负担,引起医疗纠纷,因此积极预防PI的发生对改善腹腔镜手术病人预后具有积极的意义[4]。常规的压力损伤管理由于PI评估具有滞后性,加上评估系统不完善,手术室与病区管理是单独开展评估的,各部门缺少协同防范意识,导致PI预防与管理工作中存在较多的漏洞[5]。我院根据腹腔镜手术病人PI护理的实际情况,系统分析了腹腔镜围术期的PI管理需求,设计了信息化管理系统,并开展PI动态评估管理,确保护理工作系统化及标准化,具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21年1月—12月在我院行腹腔镜外科手术的128例病人设为对照组,将2022年1月—12月在我院行腹腔镜外科手术的130例病人设为观察组。纳入标准:1)年龄18~80岁;2)病人手术时间初步预计≥2.5 h(从术前体位摆放至离开手术台结束);3)病人术前不存在皮肤破损、溃疡的情况;4)病人对本次研究内容知情,愿意积极配合。排除标准:1)合并精神障碍或意识障碍病人;2)皮肤受压部位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硬化或破损;3)受压部位存在烧伤瘢痕或各种外伤导致的瘢痕,从而影响皮肤状态观察。两组病人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本研究获得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批准号:S2020-040-22。
表1 两组病人一般资料比较
表2 两组病人PI风险评估等级比较 单位:例(%)
表3 两组病人PI分期情况比较 单位:例
表4 两组病人PI管理质量比较 单位:例(%)
表5 两组病人PUSH评分、PI愈合时间、PI满意度评分比较
1.2 干预方法
对照组病人围术期基于临床PI传统评估经验对病人行常规护理,责任护士以《成人压疮预测和预防实践指南》[6]作为护理参考依据:术前责任护士基于临床传统经验对病人进行系统化的PI风险评估,重点观察病人皮肤完整性、可移动性、活动性、生理营养状况等。对高危的PI病人需填好Waterlow PI风险评估表,并落实PI预防措施。对评估为PI低危的病人,评估表留在手术室存档,若病人术后发生PI,手术室护士与病房护士完成交接后在评估表中备注病人交接时皮肤压力损伤情况,记录病人离开手术室72 h内受压皮肤情况,完成表格后在手术室内存档。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应用信息化管理系统实施干预,具体如下。
1.2.1 成立PI管理小组
小组成员包括腹腔镜主治医生2人,腹腔镜手术室护士长1人,主管护士2人,责任护士3人及信息部技术人员2人。小组参考既往文献,并结合腹腔镜手术特点及科室实际情况,研发腹腔镜手术病人PI信息化管理系统。
1.2.2 PI信息化管理系统的设计
利用计算机技术将病人信息及干预措施等数据存储起来,建立信息共享平台,便台式机、iPAD都可以操作,提高系统操作的便捷性与科学性。系统主平台设置在手术室护士站,子系统包括移动护士站、护理信息系统以及临床信息系统与医院整体信息系统。整个系统覆盖术前评估、术中评估、高危病人筛选及术后管理等众多功能,病人在手术室的情况及在病房的情况均可以实时上传至系统中,实现信息共享,保证PI管理全面性及可持续性。
1.2.3 筛选PI高危病人
年龄、体重、血压、血红蛋白、白蛋白等指标及手术情况等均可能引发PI,因此须做好高危病人的筛选工作。筛选标准为:1)年龄≥65岁;2)体重<40 kg或≥80 kg;3)血压值<100/70 mmHg;4)血红蛋白指标水平<60 g/L;5)白蛋白指标水平<35 g/L;6)病人长期卧床;7)病人接受神经外科手术或心脏手术治疗。只要达到上述任一条件,就要将病人纳入到高危人群当中,护士对此类病人给予高度重视,按照要求对病人行围术期护理,将其信息上传到系统中以供分析。
1.2.4 术前评估及干预
1)将可导致PI发生的危险因素列举出来,系统自动分析病人的病历资料,填写项目表。部分项目需要手动填写,如体温、水肿指数、手术时间、手术体位、皮肤情况等需要护士做评估的项目。项目填写完成后,系统对病人做危险等级划分,>40分为低危,31分~40分为一般风险,20分~30分为高危,<20分为重危。根据病人的风险等级给予相应的护理对策:1)要尽量降低病人皮肤所受的剪切力、摩擦力以及压力,病人移床或者向其他病区转移时要保证动作轻柔,不要拖拽病人,同时一定要保证敷料及床单平整、无褶皱。2)做好特殊部位的保护,容易长时间受压迫的部位需使用减压敷料,生殖器以及口唇、眼睛等部位需做相应保护。3)做好保温以及防潮处理,手术室以及病房都要保证适宜的温湿度,可使用热风机、变温毯做升温处理。4)评估病人的体位情况,确保肢体处于功能位,且体位稳固、安全,评估体位摆放质量。
1.2.5 术中评估及干预
评估术中可能引发PI的风险因素,如术中温度、潮湿时间、平均动脉压及术中所受外力等。针对这些风险因素制订护理对策,如做好术中保温处理、定时更换敷料、使用尿垫、定期对手术床角度做调整等。
1.2.6 术后评估及上报
病人从手术室转移到病房时手术室护士需将病人皮肤情况,如受压程度、受压面积、PI发生状况等上传到系统中。做好交接后围术期的资料会得到系统的处理,然后生成PI护理单,以便开展后期工作。
1.2.7 信息化系统的应用
1.2.7.1 管理操作方法
对病人的体征等指标进行分析,判断病人是否为PI高危病人,并将高危病人筛选出来,护士要按照护理表格的要求对病人进行深入评估,并做好相关护理对策。护士进入系统当中,手动输入后期监测获得的体征数据,分析危险系数,对病人做等级划分,根据结果,了解围术期需采取的PI预防措施。如果手术中出现高温因素,护士要在系统当中勾选相关因素,然后按照护理指引采取护理对策。手术结束后手术室护士以及病区护士要一同评估病人皮肤的受压情况,将PI的位置、范围以及病情程度等记录在系统当中,确保数据记录及时准确后再做交接,将护理记录存储好,病人住院期间病区护士可以随时与手术室护士交流,分析病人情况,如果病人在住院期间发生PI,要分析原因,及时处理。
1.2.7.2 质量控制策略
1)PI高危因素评估的系统化质量控制管理措施:在了解手术安排后系统会对各项信息做出处理,生成PI高危病人表,护士结合表格内容对病人做全面评估,分析病人发生PI的高危因素有哪些,从而提升护理评估的针对性与科学性。护士长可以根据评估表格中记录的结果分析病人发生PI的概率,如果发现没有接受评估或者评估结果不准确的病人,要及时提醒护士完成相关工作。2)信息管理系统的实时监控措施:护士长以及临床护士要对PI评估的关键词、危险因素、干预措施等进行总结,在系统当中建立字典库,提高系统使用的简便性与快捷性。系统当中要详细列举各项护理措施,前面设置勾选框,当护士完成一项护理操作后,就勾选一个项目,这样就可以将护理措施实时上传,实现对护理记录单的信息化管理,提高护理信息管理的实时性。护士要提高护理工作的针对性,依据病人的病情特点选择护理对策,确保个体化管理的展开。以结构化模板为依据,设计标准化护理路径,病区护士严格按照路径需求开展日常工作,提高PI护理流程的规范性。这样即使护士经验不足或者书写能力差也能够利用信息管理系统完成工作。护士长则可以根据电子记录单的内容对护士的工作进行监督与检查,分析护士采取的护理措施是否符合病人实际需要,完成实时监控与管理。实时管理能强化护士对自身工作的重视程度,也便于及时发现临床护理当中存在的问题,提高护理质量,并实现对护理工作的持续化监督与管理。
1.3 观察指标
1.3.1 PI风险评估
应用Waterlow压疮风险评估表[7]对病人进行评估,量表从性别与年龄、体质指数、药物治疗、皮肤类型、失禁情况、营养筛查、手术体位与时间、运动能力、皮肤类型等方面进行评价,其中0~9分为无风险,10~14分为低风险,15~19分为高风险,≥20分为极高风险。量表Cronbach′s α系数为0.845,效度系数为0.875,提示量表信效度理想。
1.3.2 PI分期
参照《2014年国际压疮指南》[8]进行评价,Ⅰ期为病人皮肤完整,但存在潮红、疼痛、麻木等症状,按压皮肤后未能恢复正常皮肤颜色;Ⅱ期为病人皮肤表皮层和真皮层均受损,受压皮肤呈紫红色,皮肤表面有水疱;Ⅲ期为病人全层受损,损伤直达肌层和皮下组织,并存在感染性创口;Ⅳ期为病人处于坏死溃疡期,损伤范围至肌肉及骨质。
1.3.3 PI管理质量
比较两组PI评估准确率、PI预警及时率、PI预防措施落实率、皮肤护理合格率、PI追踪完善率。
1.3.4 PI愈合状况
采用PI愈合评估表(PUSH)[9]进行评价,该量表包括压疮面积、渗液量、创面组织类型3个方面,总分0~17分,分值越低说明病人压疮愈合状况越理想。
1.3.5 PI满意度
应用自拟的PI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进行评价,问卷包括流程、效果、专业性及舒适度共4个维度,共12个条目,每个条目采用0~3级评分,总分0~36分,分值越高说明病人对护理工作的越满意,量表Cronbach′s α系数为0.836,效度系数为0.869,提示量表信效度理想。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3.1 信息化管理系统可降低PI发生风险,预防PI发生
PI是腹腔镜手术病人围术期常见的并发症,PI不仅增加病人痛苦,且可引起医疗纠纷[10]。若术前能尽早识别PI高风险人群,将有助于临床及时采取预防措施,有效减少PI发生[11]。本研究采取信息化管理系统对腹腔镜外科手术病人实施管理,结果显示观察组病人PI发生风险及分期情况低于对照组(P<0.05),说明信息化管理系统能有效降低PI发生风险,预防PI发生。这是因为信息化管理系统能有效优化PI护理管理流程,当系统筛选出PI高危病人后,移动终端会根据程序做出相应指示,护士只需要按照系统要求对病人做评估即可,避免评估主观性,从而明显提升评估准确性,有效识别PI高风险人群,对PI高风险人群,护士可根据系统设置的条目开展护理,使护理工作更具有针对性,从而有效预防PI发生[12-13]。
3.2 信息化管理系统能有效提升PI管理质量
既往手术室行常规性压疮管理模式由于缺乏组织性,加之护士缺乏专业性培训,导致PI防控水平较差,使PI管理效果不理想[14]。此外,临床护士对PI的评估主要采用纸质版评估表进行评估,这种评估方法容易受护士记录方法及书写情况影响,不仅会增加护士工作量,而且会加大PI监督难度及护理管理质量,不利于PI防控及管理[15]。近年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发展,PI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应用可有效规范PI风险管理项目,使PI管理规范化、信息化及流程化,提升了PI管理质量[16-17]。本研究应用信息化管理系统对腹腔镜手术病人实施干预,结果显示观察组病人PI评估准确率、PI预警及时率、PI预防措施落实率、皮肤护理合格率、PI追踪完善率高于对照组(P<0.05),说明与传统PI护理管理相比,信息化管理系统对高危PI能做出及时有效的评估及预警,并确保各项防范措施能有效落实,同时完善PI追踪流程,有效确保了PI管理各环节质量。
3.3 信息化管理系统能有效促进PI愈合时间,提升病人满意度
本研究发现,对观察组病人应用信息化管理系统实施管理后,病人观察组PUSH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而观察组PI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说明信息化管理系统有助于促进PI病人预后,提升病人PI预防满意度。这是因为信息化管理系统可提高护理记录的质量,信息化的记录模式护士只需要勾选相应的护理条目就能将护理过程记录在系统当中,简化了记录过程,还提高了记录的规范性与全面性,同时系统也可以对这些护理措施进行分析与评估,提高后期评估质量与准确性[18-19]。原有纸质记录模式容易出现疏漏,如果护理记录有缺失可能引发医患纠纷或者导致护理评估不准确,影响病人PI管理质量。而通过信息化系统对病人进行评估,护士可有效提升护士工作效率,降低工作量,简化工作内容,让护士能将精力用在PI病人护理中,从而有效促进PI病人预后,提升病人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20-21]。
4 小结
信息化管理系统能有效提升腹腔镜外科手术病人压力性损伤管理质量,有效预防PI发生,提升病人对PI管理质量的满意度。然而,该系统的使用时间尚短,在运行过程中偶尔出现数据丢失问题,在日后研究中需要进一步提升系统运行效果,以便更好地应用在外科手术病人PI预防管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