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下连云港高职教育人才培养

2024-05-15李萌

上海企业 2024年5期
关键词:涉海连云港海洋

李萌

海洋经济发展对于促进国家经济发展、维护国家海洋权益,以及推动科技创新与转化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而专业的海洋人才则是推动海洋经济发展的核心力量,对提高海洋产业技术水平、创新能力及市场竞争力至关重要。在此背景下,连云港高职院校高度重视海洋人才培养,为推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保障。基于此,本文分析了连云港海洋经济发展现状,探讨了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下连云港高职教育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人才培养策略,旨在充分发展海洋经济,推动建设海洋强国。

一、连云港海洋经济发展现状

近年来,连云港海洋经济呈现稳定增长态势,海洋生产总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一直保持在25%以上。2022年,连云港海洋生产总值达到1 042.8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26%。连云港的海洋经济基础正在逐步夯实。

(一)优势分析

1.区位优势

作为亚欧大陆桥出海口,连云港是国家规划建设的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海陆交汇点,也是加强中日韩经济贸易往来和衔接东北亚、中西亚的重要纽带,在发展海洋经济方面具有独特的区位优势。

2.交通优势

连云港跻身首批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已基本形成了以港口为中心,公路、铁路、航空、内河相衔接的立体交通体系。便利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发达的交通运输网络为连云港海洋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3.港口优势

连云港形成了由连云港主港区、徐圩港区、灌河港区和赣榆港区共同组成的“一体两翼”港口群。其中,连云港主港区和徐圩港区的航道均达到30万吨级深水航道等级。2022年年末,连云港港口货物吞吐量成功突破3亿吨、集装箱超过550万标箱。连云港港口的大型化、深水化和专业化发展为其海洋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4.产业优势

近年来,连云港工业经济发展势头强劲,不断涌现出新医药、新材料、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节能环保和海洋产业等战略性新兴产业。连云港市场空间广阔,发展潜力巨大,海洋产业结构逐步优化,形成了新的发展格局。

5.资源优势

连云港现有海域为7 516 km2,海岸线全长为195.88 km,拥有包括连岛、秦山岛、平岛等20个海岛及全国八大渔场之一的海州湾渔场。连云港海洋资源丰富,具有巨大的开发潜力和价值,为连云港海洋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二)劣势分析

1.经济发展水平不足

2022年,连云港地区生产总值为4 005亿元,增长率为2.4%,人均生产总值为8.7万元,整体水平与国内其他发达城市相比存在一定差距。

2.产业层次偏低

2022年,连云港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10.6:45.3:44.1,其第三产业在整体产业结构中占比较大,说明连云港已具备一定的工业基础。然而,从总体来看,连云港的产业层次仍然偏低,第三产业所占比重也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3.港口吞吐量不足

2022年,连云港完成集装箱吞吐量556.8万标箱,但与国内其他发达城市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同时,由于连云港缺乏现代化产业的支撑,因此“港产城”难以形成良性互动与有机融合。

4.资金不足

当前,连云港的总体资金积累不足,对外部资金的吸引力不够,导致经济发展缺乏活力,进而影响连云港海洋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5.城市化水平偏低

2022年年末,连云港的城镇化率仅为63.08%,低于我国平均水平65.22%,导致其缺乏产业集聚的载体。

(三)机会分析

1.政策机遇

在“一带一路”国家发展倡议、海洋经济发展规划建议、沿海发展战略等政策的支持下,连云港海洋经济发展迎来了新的机遇,如成功跻身首批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连云港自由贸易试验区获批、中哈物流基地与上合组织出海口建立等,这些政策推动了连云港海洋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2.科技创新

近年来,连云港海洋经济创新能力持续提升,创新成果不断涌现。同时,海洋领域技术创新中心、深海技术科学太湖实验室连云港中心及科研创新中心和平台的建设,为连云港海洋经济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活力。

3.外贸发展

2022年,连云港外贸进出口总产值达到1 075.7亿元,同比增长14.8%。随着对外贸易的不断发展,连云港积累了大量的资本和资源,为海洋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同时也为后续产业升级和经济转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四)威胁分析

1.人才的虹吸效应

由于上海、苏南地区经济圈在公共服务、环境资源、教育、经济发展等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对地处苏北地区的连云港人力资源形成了强大的虹吸效应,导致连云港人才流失严重,整体人力资源水平较低,进而影响了其海洋经济发展。

2.其他沿海省市的竞争

目前,連云港海洋经济发展面临着周边沿海省市及地区的竞争。与其他沿海省市及地区相比,连云港在市场成熟度、对外开放程度、人才资源储备、资金技术水平等方面仍处于劣势,面临较大的竞争压力。

3.国际经济形势与市场变化

全球经济增速放缓给连云港海洋经济相关产业(如渔业、运输业和旅游业等)带来了一定的压力。同时,国际贸易环境的日益复杂和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使得国际经济关系中的固有矛盾更加突出,连云港在国际海洋经济贸易中面临更多的阻碍。

二、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下高职教育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一)涉海专业设置与海洋经济发展情况不符

首先,涉海专业设置滞后于海洋经济发展。目前,部分高职院校在设置涉海专业时,仍然偏重于渔业、海运等传统的海洋产业,而忽视海洋工程、海洋生物医药、海洋新能源开发等新兴海洋产业。这导致高职院校的海洋人才培养无法满足海洋经济发展实际需求。

其次,涉海专业设置缺乏针对性。部分高职院校在设置涉海专业时,往往过于追求全面性和综合性,导致专业设置过于宽泛,学生无法在有限的学习时间内深入掌握某个具体领域的知识和技能,从而难以培养具备专业技能的海洋人才。

最后,涉海专业设置与区域海洋经济特色不匹配。不同地区的海洋经济发展具有不同的特色和优势,然而部分高职院校在设置涉海专业时,未能充分考虑当地的海洋经济特色,导致培养的海洋人才无法满足当地海洋产业的发展需求。这不仅会浪费人才资源,还会影响海洋经济的发展。

(二)海洋人才培养模式较为单一

首先,缺乏多元化的海洋人才培养路径。目前,部分高职院校在海洋人才培养上仍采用传统的“理论教学+实习实训”模式。这种模式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培养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实践技能,但是难以满足不同海洋产业对人才的差异化需求,也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其次,忽视“产学研”一体化育人机制建设。高职院校作为职业教育的主阵地,应与企业、科研机构等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共同构建“产学研”一体化育人机制。然而,目前部分高职院校在海洋人才培养过程中未加強与企业、科研机构的沟通及合作,导致自身的人才培养体系与市场需求不符,海洋人才培养质量也无法得到提高。

最后,缺乏国际化视野和跨文化交流。现阶段,部分高职院校在海洋人才培养过程中过于注重本土化和区域化教学,而忽视国际化元素的融入和跨文化交流能力的培养,导致学生在面对国际化背景下的海洋经济问题时显得力不从心。

(三)涉海专业教学资源有限

一方面,高职院校师资力量薄弱。高职院校教育注重实践性和应用性,这要求院校教师既要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又要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然而,目前部分高职院校的涉海专业师资力量薄弱,教师缺乏实践经验,导致教学内容与海洋产业需求脱节。

另一方面,高职院校实践教学资源匮乏。海洋经济领域对人才的实践能力要求较高,因此,实践教学在海洋人才培养中占有重要地位。然而,目前部分高职院校在海洋经济领域的实践教学资源不足,实验室、实训基地等相关实践教学设施不完善,难以满足学生的实践需求。

(四)社会服务能力较弱

首先,社会服务内容与市场需求不匹配。部分高职院校过于注重提供传统服务,而忽视海洋新能源、海洋环保等新兴海洋产业的需求,导致其提供的社会服务难以满足海洋经济发展的实际需求。

其次,社会服务水平有待提高。部分高职院校在海洋经济领域的社会服务水平较低,缺乏高水平的技术研发能力和成果转化能力,因此难以为企业提供深层次的技术支持和创新服务。

最后,校企合作深度不够。部分高职院校与海洋企业的合作深度不够,没有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导致高职院校难以深入了解企业的实际需求,无法为企业提供有针对性的服务。

三、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下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策略

(一)调整人才培养目标,优化课程体系

一方面,高职院校应密切关注海洋经济的发展趋势和对人才的需求,及时调整涉海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例如,高职院校可以通过市场调研或与相关企业进行深度沟通,明确海洋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从而调整自身专业设置、课程体系,确保培养的人才能够满足海洋经济发展需求。

另一方面,高职院校应加大对涉海专业的投入,完善相关专业设施,并提高院校教师的专业素质。例如,高职院校可以通过引进高水平教师、建设实验室和实训基地、开发优质课程和教材,不断提高涉海专业的教学质量和水平。

(二)建立校企合作机制

首先,高职院校应积极与企业和科研机构共同构建“产学研”一体化育人机制。通过校企合作,高职院校可与相关企业共同制订海洋人才培养方案、开发涉海专业课程等,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

其次,高职院校应与企业共同构建校企合作长效机制。双方可通过签订合作协议、设立校企合作委员会等方式,明确各自的权利和义务,确保合作的顺利进行。同时,高职院校还可以建立定期沟通机制,及时了解企业的需求和反馈,不断调整和优化合作内容。

最后,高职院校应建立科学的校企合作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通过制定明确的评价标准和方法,高职院校可以有效评估校企合作的效果,对表现优秀的企业和个人给予奖励,从而激发双方参与合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加强教学资源建设

一方面,高职院校应与企业进行深度合作,共同建设实训基地,为学生提供真实的实践环境,使学生在实训过程中接触到实际的工作场景,从而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另一方面,高职院校应与企业共同开发课程和教材,将最新的海洋经济知识引入课堂,并邀请企业专家参与课程设计和教材编写,以确保课程内容与实际工作需求相匹配。

(四)提高师资队伍教科研水平

要想提高海洋人才的培养质量,高职院校必须提高师资队伍的教科研水平,具体可采取以下措施:定期举办海洋经济领域的学术讲座和主题研讨会,为院校教师提供学习和交流的平台;鼓励院校教师参加专业培训、行业研讨会和实地调研,深入研究海洋经济领域的前沿动态和实际需求;鼓励院校教师积极参加与海洋经济相关的企业项目实践活动,深入了解海洋经济的发展现状和趋势,提升实践能力,积累行业经验;积极构建“产学研”一体化的师资队伍,鼓励院校教师积极参加与海洋经济发展相关的技术研发活动,不断提高教师的科研水平和创新能力。

四、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海洋经济的高质量发展,连云港高职院校需要积极推进满足海洋经济发展需求的人才队伍建设,通过建立校企合作机制、加强教学资源建设、提高师资队伍教科研水平等方式,提高海洋人才的培养质量,从而为我国海洋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

基金课题:

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校级科研项目一般项目(教改)“高职财经专业人才培养服务地方海洋经济发展对策研究”(项目编号:XYB202218)。

(作者单位: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

猜你喜欢

涉海连云港海洋
连云港杜钟新奥神氨纶
5.连云港卷
江苏连云港:为农民工送上“寒冬暖查”
连云港:为农民工讨薪“撑腰”
涉海翻译语言服务人才培养现状与问题研究①
战略管理导向下涉海企业全面预算审计体系研究
基于管理创新涉海企业投资审计运行机制研究
爱的海洋
第一章 向海洋出发
“涉海”成语的文化透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