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河底“吃人”的“元凶”
2024-05-15林万豪孔维嘉林秋雨
林万豪 孔维嘉 林秋雨
我们村村委附近有一条那郊河。有一年暑假,村里几个小孩私自下那郊河游泳,差点发生溺水事故,幸亏河流附近的村民及时发现并施救,才避免了一场灾难的发生。上岸后,一个小男孩一边发抖一边说,一开始河水很平静,但游经某个地方时,突然感觉有一股力量把他往下拉,他一下就慌了神,于是赶紧呼救。听到这件事,我们都产生了一个共同的疑惑:为什么会这样?河底是不是存在什么秘密?
回到学校后,我们与科技老师讨论了村里发生的这件事。老师仔细询问了河道的周边环境和近几年那郊河周边发生的变化,当听到说前几年有村民在河里抽沙时,老师说,抽沙会造成河床深浅不一,可能会留下深坑,而深坑会导致水流分层并形成漩涡,如果人在此区域游泳,极易发生溺水事故。老师建议我们通过实验来探究这个问题,或许能够找到河底“吃人”的“元凶”。
探究河道的水流实验
经过讨论,我们决定制作一个模拟河道,以探究河道的水流问题。一开始,我们用一个1米长的长条形纸盒做水槽,作为河道模型,用透明的玻璃杯模拟河底深坑,在纸盒底部中间挖一个与玻璃杯杯口直径相当的圆孔,用胶水把玻璃杯固定在圆孔处。为了防止纸盒被水泡坏,我们在纸盒表面套了一层塑料膜,并用燕尾夹做好固定,防止塑料膜在实验过程中移位。但经过多次实验,发现纸盒不够坚固,效果不理想,为此我们换用PVC材质的雨水槽来模拟河道。
水槽一端放置潜水泵另一端开孔连接水管。先在水槽内放满水,再打开潜水泵的开关,让水槽内的水形成稳定的水流。为了模拟物体经过河底沙坑时的现象,一开始我们用纸屑代替物体。当水流动时,纸屑随水漂动,经过模拟沙坑时,观察纸屑的位置变化和运动情况。经过几次实验后我们发现,纸屑太轻,不一定每次实验都能沉底,于是为了让实验效果更明显,我们把纸屑换成了更重一些的塑料小球。
为了探究河道里不同位置、不同深度的水流速度,我们用小型叶轮电机连接一个灵敏电流表来进行测量,用电流的大小来大概判断流速的大小。(由于我们没有测量水流流速的专用仪器,所以只能根据电流大小判断水流流速的大致大小,水流速大则电流大,水流速小则电流小。)经过实验,我们得到如下数据。
從以上两个表中我们可以发现,水的流速在中间层最快,在水面较慢,而水底的流速与河道情况有关:越近河底,水流速越慢;在同一水层,水底有坑的地方的流速比没有坑的地方的流速快些;在同一深度的地方,离岸近,水流速慢,河流中间流速最快。
解释物体被吸入河底沙坑的现象
经过观察,我们看到了塑料球随河水流动而流动,当塑料小球流经玻璃杯杯口上方时,会慢慢沉入杯中并逆时针旋转,接着从靠近杯壁的地方旋转上升。塑料小球的不同状态,说明水流经河底沙坑的时候,水流的流层变化与河底沙坑水的流速变化共同作用形成了漩涡,从而造成漩涡中部流速快、压强小,靠近杯壁周围流速慢、压强大,进而形成向下的负压区,最终导致塑料小球被卷入杯底。
根据流体力学原理,在平整的河床里,水流动时,离岸越远,流速越快;离河底越近,流速越慢。这就形成河水分层流动,水产生向上的托力。而一旦遇到河底有深沙坑,水流的流层就会被改变,沙坑上方水的流速比周围流速要快,形成一个压力向下的水域。当物体流经此区域时,就会比四周区域下沉更深,再加上水底漩涡的作用,该水域就变得复杂而诡异。
综上所述,在河里游泳容易发生溺水事故的“元凶”是水域河底情况复杂,流速变化不定,如果河底有沙坑,那么该处易形成漩涡并产生向下的负压区,也就容易出现文章开头小男孩讲述的经历。此外,我们也不能忽视人在面对突发状况时身体所发生的变化,如易产生惊慌焦虑心理、失去对身体的控制能力、因惊慌而浪费体力,最终错失自救机会。
但防溺水最根本的方法还是要对中小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坚决执行防溺水“六不准”:不准私自下水游泳,不准擅自与他人结伴游泳,不准在无家长或老师带领的情况下游泳,不准到无安全设施、无救护人员的水域游泳,不准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不准不会水性的学生擅自下水施救。
(本项目获2021年广西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学生科技创新成果竞赛一等奖,指导老师为徐华、钟强、陈源侃。)
栏目责编:韦 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