谋篇布局 细分层次
2024-05-15谢娟
谢娟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写作。
每逢节日来临,人们欢声笑语,处处都洋溢着浓郁的节日气氛。想必你也一定沉浸在欢乐之中吧!请围绕“节日”这一话题写一篇作文。
提示:
1.选择一个具体的节日,可以是传统的春节、端午节,也可以是国庆节、劳动节,还可以是其他节日。
2.除了记叙节日里的故事,还应该写出人们的心情,并表达你的感受。
要求:角度自选,文体不限,诗歌除外;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不少于600字;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个人信息。
我与读书日
站在我的生命之路上,朝前看,往后望,你会看到有这么一个日子,化作了我黑暗道路上的灯笼,忽明忽暗闪烁着烛光。(根据文意,此句可改为“灯笼闪烁的烛光越来越亮”)陪伴我一路走来。这个日子就是“世界读书日”。
我第一次知道“世界读书日”是在搜索大文豪莎士比亚的生平时,莎翁去世的4月23日就是世界读书日。这个日子于我而言并不陌生:学校几乎每年都会在这天举行各式各样的阅读分享会。在当时的我看来,台上激情澎湃的演讲不过是空洞无趣的老生常谈,而那一份份傲人的阅读报告更像是一种炫耀。我心里不屑地想:阅读这种小事,难道还要专门设立一天,当作“世界读书日”吗?阅读不应该如同吃饭睡觉一样自然平常吗?年少幼稚的我自以为思想与众不同,其实不过是将钻石与玻璃混在一起罢了。(此段语言应适当简化。)
我是从什么时候开始重视“世界读书日”的呢?这源于一场阅读分享会,主题是“阅读是寻常而高贵的”。(此处应补充体现情感变化的词语。)
分享者是一名中学老师,他手中拿着一本鲁迅文集走上台,缓缓开口道:“现在书籍的普及度大幅度提升,鲁迅、莎士比亚、泰戈尔等大作家走进我们的生活,他们是站在群山之巅的人,知识是他们的宝座和权杖。所以我们手捧的每一本书都是高贵的,这毋庸置疑。”我对这个观点表示赞同。(语言缺乏内在逻辑,表意不明)可我心中依旧有很多疑问,“道理谁还不懂?”我理了理头发,继续听讲。他清了清嗓子,继续说道:“很多已经成名的大师都认为阅读不是一件高不可攀的事,应该随意一点,富有生活气息,比如我们熟悉的老舍先生。为什么要设立‘世界读书日?就是为了让同学们重视阅读这件高贵而又平常的事。提醒我们,要记得阅读;告诉我们,为什么阅读,要怎样阅读。所以,在这个读书日里,我号召大家用这样的仪式来提醒自己,提升自己。”(此处语言应更加精练、有力度,否则与后文“我”的震撼和变化不相符。)
他鞠躬下台,台下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我被他的演讲点醒,重新审视起自己对读书日和阅读的态度。从那天起,读书日对我来说不再只是一个单纯的日期,而是成为了一把高悬于头顶的剑,让我时刻提醒自己。(叙事主体部分应详写使“我”发生改变的内容,并强调“我”的内心感受。)
现在的我,心中总有一处宁静。我会接受老师的意见,摘抄好词好句,写人物赏析。每当我对阅读松懈或态度不端正时,那位老师的声音就会在耳边回响,让我不断地用书籍充实自己,砥砺前行。读书日成了我的光。
我和读书日就像是一对好朋友,最初相见时不过是陌生人,甚至还有些误会;可彼此了解后,便真心相待。未来的路还很长,我们会互相陪伴,并肩前行。
升格指导
习作写了小作者与读书日结缘的故事,内容具体,首尾点题,中心突出,表达了读书日对自己的意义。但是语言冗杂,层次不够清晰,材料内部缺乏逻辑,需要在谋篇布局上加以修改。
布局谋篇是指在审题、立意及选材之后,对材料的组织、结构的安排等做整体谋划。如何才能更好地布局谋篇呢?对于写一件事的习作,可以按照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的纵向结构来谋篇布局,层层推进,做到详略得当,突出中心;对于多件事并重的作文,可以按照横向结构来谋篇布局。无论什么结构,都可以使用一些小技巧来为作文增色,那就是小标题。小标题可以使作文层次清晰、结构明了、主旨明确。那么,小标题该如何设置呢?
1.围绕叙事的过程拟定,让结构更加清晰。本篇作文可以就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设置相应的小标题,例如按“我”与读书日结识的过程,可拟“初识”“再见”“余生”三个小标题,使事件的发展过程一目了然。
2.融入情感变化,层层引出主旨。“我”与读书日初识的感受是“不解、不屑”,发展阶段是“犹豫、震撼”,了解之后是“相知、相伴”,这样的表达可使作文内容层次清楚,情感线索明了,主旨便更加突出了。
我与读书日
◎段淑怡
如果站在我的生命之路上,朝前看,向后望,会看到有那么一个日子:它化作了我前进道路上的一盏灯笼,闪烁的烛光越来越亮,陪伴我一路走来。这个日子就是“世界读书日”。
初闻·无感
第一次知道“世界读书日”,是我在搜索大文豪莎士比亚的生平时知晓的。莎翁在4月23日这一天出生,也是在这一天去世。我点进词条,发现这一天是“世界读书日”。这个日子于我而言并不陌生,因为学校几乎每年都会在这天举办各种各样的阅读活动。每次我都是随便听听,台上激情澎湃的演讲,在我看来是空洞无趣的老生常谈;那一份份傲人的阅读报告,在我看来更像是一种炫耀。我心里不屑地想:阅读这件事,有必要专门设立一个节日来宣传吗?
彼时年少幼稚的我以为自己的思想与众不同,其实不过是可笑地将钻石与玻璃混在一起罢了。
再见·倾心
五年级时,在“世界读书日”那天,我和朋友逛书店,恰逢书店正在举行“阅读是寻常而高贵的”主题演讲。这个题目一下就吸引了我,我当即找了个前排的座位坐下来,仔细听讲。
演讲者是一位中学老师。当看到他手拿一本《鲁迅文集》,我心中立即升腾起一种敬意。老师说道:“书籍的丰富和普及已让阅读成为全社会的热点话题,但我认为越是标榜,就越说明阅读的欠缺和不足。閱读本应如吃饭、喝水、呼吸一样自然平常……阅读是用来雕琢灵魂的……”他说的每一句话都将我击中,令我激动不已。持续一个半小时的演讲,我做了满满两页笔记。演讲结束,现场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
我被这次演讲唤醒,开始审视自己曾经对读书日的误解。此后,读书日于我而言不再是一个简单的节日、一句空洞的口号,它成了我对自己的要求——日日读书,时时读书。从那天起,我开始把读书真正当成了像“吃饭”“喝水”“呼吸”一样的事情。从莫言到堂吉诃德,从曹雪芹到莎士比亚,从巴金到雨果……随着我的阅读之路越走越远,我从阅读中获得的精神食粮也越来越丰富。
余生·陪伴
现在,每当我对阅读松懈时,读书日那天的演讲就会在我耳边回响——“阅读是寻常而高贵的”。于是,成长之路上,我和书籍做伴,与梦想同行。读书日成了我生命中的一道光,让我常怀进取之心,常存求知之欲。
我与“读书日”最初相见时不过是陌生人,但现在彼此了解后,就像是一对好朋友。未来的路还很长,我们一定会互相陪伴,并肩前行。
【湖南岳阳市第十九中学九年级(56)班】
升格点评
本文讲述的是小作者与读书日的故事,读来新颖别致,清新隽永,启迪心智。习作内容始终围绕“读书日”展开,并以小标题的形式呈现“我”与读书日结识的三个阶段,内容一脉相承,层层推进,结构清晰,详略得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