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线串珠 形散神聚

2024-05-15王馨宇

作文周刊·中考读写版 2024年7期
关键词:扁豆花纸钱串珠

王馨宇

范本呈现

梨花风起正清明

◎丁立梅

祖母走后,祖父对家门口的两棵梨树特别地上心起来。有事没事,他爱绕着它们转,给它们松土、剪枝、施肥、捉虫子,对着它们喃喃说话。

这两棵梨树,一棵结苹果梨,又甜又脆,水分极多;一棵结木梨,口感稍逊一些,得等长熟了才能吃。我们总是等不得熟,就偷偷摘下来吃,吃得满嘴都是渣渣,不喜,全扔了,被祖母用笤帚追着打。“败家子啊,糟蹋啊!”祖母跺着小脚骂。

我打小就熟悉这两棵梨树。它们生长在那里,从来不曾挪过窝。那年,我家老房子要推掉重建,父亲想挖掉它们,祖母没让,说要给我们留口吃的。结果,两棵梨树还是两棵梨树,只是越长越高、越长越粗了。中学毕业时,我约同学去我家玩,是这么叮嘱他们的:我家就是门口长着两棵梨树的那一家啊。两棵梨树俨然成了我家的象征。

我家穷,但两棵梨树很为我们赚回一些自尊。不消说果实成熟时,逗引得村里孩子没日没夜地围着它们转。单单是清明前后,它们一头一身的洁白,如瑶池仙子落凡尘,就足够吸人眼球。我们玩耍,掐菜花,掐桃花,掐蚕豆花,掐荠菜花,却从来不掐梨花。梨花白得太圣洁了,真正是“雪作肌膚玉作容”的,连小孩也懂得敬畏。只是语气里,却有着霸道,我家还有梨花的。——我家的!多骄傲。

祖母会坐在一树的梨花下,叠纸钱。那是要烧给婆老太的。她一边叠纸钱,一边仰头看向梨树,嘴里念叨,今年又开这许多的花,该结不少梨了,你婆老太可有得吃了。婆老太是在我五岁那年过世的。过世前,她要吃梨,父亲跑遍了整条老街,也没找到梨。后来,我家屋前就多出两棵梨树来,是祖母用一只银镯换回栽下的。每年,梨子成熟时,祖母都挑树上最好的梨,给婆老太供上。我们再馋,也不去动婆老太的梨。

我有个头疼脑热的,祖母会拿三根筷子放在水碗里,嘴里念念有词。等筷子在水碗里终于“站”起来,祖母会很开心地说:“没事了,是你婆老太疼你,摸了你一下。”然后,就给婆老太叠些纸钱烧去。说来也怪,隔日,我准又活蹦乱跳了。

那时,对另一个世界,我是深信不疑的。觉得婆老太就在那个世界活着,缝补浆洗,一如生前。有空了,她会跑来看看我,摸摸我的头。这么想着,并不害怕。特别是梨花风起,清明上坟,更是当作欢喜事来做的。坟在菜花地里,被一波一波的菜花托着。天空明朗,风送花香。我们兄妹几个,应付式地在坟前磕两个头,就跑开去了,嬉戏打闹着,扎了风筝,在田埂道上放。那风筝,也不过是块破塑料纸罢了,被纳鞋绳牵着,飘飘摇摇上了天。我们仰头望去,那破塑料纸,竟也美得如大鸟。

祖母走后,换成祖父坐在一树的梨花下叠纸钱。祖父手脚不利索了,他慢慢叠着,一边仰头望向梨树,说:“今年又开这许多的花,该结不少梨了,你奶奶肯定会欢喜的。”语气酷似祖母生前。

我怔一怔,坐他身边,轻轻拍拍他的手背。我清楚地知道,有种消失,我无能为力。祖父突然又说:“你奶奶托梦给我,她在那边打纸牌,输了,缺钱呢。”我听得惊异,因为夜里我也做了同样的梦,梦见祖母笑嘻嘻地说:“我每天都打纸牌玩呀。”我信,亲人之间,定有种神秘通道相连着,只是我们惘然无知。

祖母走后三年,祖父也跟着去了。他们在梨花风起时,合葬到一起。他们躺在故土的怀抱中,再不分离。

(选自《丁立梅散文精选·青少卷》,有删改)

技法提炼

1.精心选择“线”

运用“一线串珠法”,“线”的选择是关键。作为“串珠”的“线”,可以是物,可以是事,也可以是人的思想感情,只要能够体现文章的主题思想即可。这篇选文,作者采用“一线串珠”法来回忆往事,通过描述关于“梨树”的几件事,表达了对家乡的牵挂、对童年时光的眷恋,以及对亲人的真切思念,浓郁的情感从字里行间溢出,让人动容感怀。

2.巧妙选择“珠”

有了线索,文章就有了“骨架”,还需要“血肉”来丰富,因此需要巧妙地选择“珠”。作为“串珠”的“珠”,可以是事件发展或情感发展的不同阶段,也可以是同一主题的不同侧面。这篇文章中,作者叙述了“我们摘梨吃,扔掉后被祖母追着打”“我们在梨树下玩耍”“祖母在梨树下思念婆老太”“祖母去世后,祖父在梨树下思念祖母”等几件事,它们分别代表不同人物在不同人生阶段或境遇下的感受与体验,事例虽朴实、琐细,却具有典型性。多个“珠”在梨花树这条“线”的串联下,被安排得有条不紊,紧密相连。

3.合理安排“串珠”

找到“线”和“珠”之后,还要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将分散的材料串联起来。在安排素材的时候,我们可以按照时间顺序或者情感逐层加深的逻辑顺序,采用倒叙、插叙、以小见大等方法进行叙述、描写,使文章脉络清晰、结构严谨。如这篇文章中,作者运用了插叙的手法,补充交代了两棵梨树的来历,体现了祖母对婆老太的孝顺和怀念之情,为下文叙述关于婆老太的情节做了铺垫。

学以致用

藏在扁豆花中的爱

◎陈乐芸

老家的小园里,趴着一丛蔷薇和几畦绿意盎然的蔬菜。其中,我最喜爱的是一架扁豆。

从我记事起,那具爬架上就年年都荡着扁豆。它的茎是淡绿色的,柔滑的表面上疏疏地披着一层白绒毛。叶子不大,却绿得可爱,层层叠叠、挨挨挤挤地迎着阳光。花儿到了夏季开得最盛,串串如铃铛,随意地在架子上书写着神秘的文字。羽状的花塔上缀着六七朵或白或紫的花,最下方的往往已经盛开,而塔尖的花朵仍是小苞。有时候从雕花木窗里望去,那花的形状,真像一只只灵动的蝴蝶,挂着露,迎着光,翩翩起舞。

扁豆花开的时候,也是奶奶做“炸鱼儿”的时候。摘下带着嫩茎的花串,铺满一竹匾,认真洗净,细细裹上面糊与蛋液,升起小火,热上一锅油,放入一串串花儿,煎炸至金黄,香气就会随着锅中扁豆花的高歌,弥漫满屋。刚炸出的扁豆花如同一尾金灿灿的游鱼,上面附满细细的油泡,它们吱啦作响,耀武扬威。可我已经等不及,捏紧筷子挑起一根,置于口中快意咀嚼,酥酥的焦皮与清香的花茎在唇齿间绽放,感觉阳光正一点一点渗入我的每一寸肌肤、每一个细胞中。

小时候的我贪玩,经常与小伙伴们在村中乱跑,皮肤免不了被树枝、土石划伤擦破。奶奶就会采下几枝扁豆花,磨成细细的、浅紫色的花泥,敷在我热辣辣的伤口上,刚刚还在鬼哭狼嚎的我就会慢慢安静下来,感受花泥的丝丝凉意。这样连敷上一两天,伤口就会愈合。扁豆花啊,“开”在我的伤口上了。夏末秋初,月明星稀的夜晚,我与弟弟妹妹并排坐在高大的扁豆架下,缠着爷爷为我们讲故事。爷爷坐在咿呀歌唱的摇椅上,美美地吸上一口水烟,那些悠长的故事便如泉水一般涌出:有仙风道骨的神人,有龇牙咧嘴的鬼怪,还有步履轻盈的花仙……听着听着,我们便将脸转向头顶悬垂的扁豆,渴望在它密密匝匝的叶子中间与一个能实现愿望的仙子不期而遇。夜深,爷爷赶我们回房睡,我一摸板凳,哎呀,露水下来了。

时间在扁豆不透风的翠叶繁花中汩汩流过。我离开了老家,随爸妈去城里生活。奶奶时常寄信给我,告诉我,扁豆花又开了。照片上,那架繁茂垂坠的扁豆下,爷爷奶奶并排坐着,笑容灿烂。也许他们的爱也像这扁豆花一样,平实沉默,却无时无刻不包围着我,为我传递、输送着生命的芬芳。

【福建福州第八中学】

●点评

本文采用“一线串珠”的方式,串起“我们”一家人与扁豆花之间的故事,形散神聚,结构完整严谨。习作语言充满生活的诗意,想象力十分丰富,出现了不少闪烁着生活智慧之光的金句,字里行间让人感受到童年生活的自由快乐以及乡情和亲情的美好温馨。

猜你喜欢

扁豆花纸钱串珠
简易金刚石串珠锯的设计
第一次和父亲给先人们烧纸
山村(外一首)
纸钱炉
满架秋风扁豆花
串珠里藏着数学
满架秋风扁豆花
满架秋风扁豆花
串珠中的数学
串珠里藏着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