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旅融合背景下图书馆、文化馆和博物馆的协同研究

2024-05-14陈雯

江苏科技信息 2024年7期
关键词:文化馆博物馆图书馆

摘要:伴随着文旅融合的出现,公共文化服务机构的协同为文旅融合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考方向。文章旨在为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三馆协同促进文旅融合发展提供一些思考和建议。通过探索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三馆协同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三馆协同存在的困难,进而提出如何去协同合作,为未来三馆协同促进文旅融合发展提供思路。笔者从三馆协同的模式、路径、机制3个方面提出了发展建议。

关键词:三馆协同;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资源

中图分类号:G250文献标志码:A

0 引言

人民群眾对文化和旅游的需求已经从“有没有”到了“好不好”的发展阶段。以文促旅、以旅彰文,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已成为发展现代旅游业、促进文化传播的必然选择。公共文化服务机构作为满足公民基本文化需求而提供公共文化设施、文化产品、文化活动以及其他相关服务的场所,为社会提供更加丰富的文化旅游服务。作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公共文化服务机构的主体, 图书馆、文化馆和博物馆 (以下简称“三馆”) 在保存和传播文化知识, 保障社会成员普遍均等地享受公共文化服务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在文旅融合背景下,各独立的公共文化服务机构仅凭自己的力量无法满足人们日益丰富多样的文化旅游需求,因此公共文化服务机构的协同将会是一种新的且必要的服务方式。“三馆”应该打破传统观念和体制的束缚, 创新体制机制, 通过馆际协同更好地促进文旅融合的发展。

1 三馆协同赋能文旅融合

三馆协同赋能文旅融合能够赋予公共文化服务机构更大的、更多可能性的做事空间。

1.1 满足多元的用户需求

目前,国内的图书馆、文化馆和博物馆都相对独立, 彼此缺少联系, 资源的分散使得用户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花费在信息搜索过程上。三馆协同将各自馆内的资源进行整合,集中于同一个数据库中,建立一站式搜索,节省用户的时间和精力,提高用户体验。在文旅融合背景下,图书馆、文化馆和博物馆在服务本地居民的同时,也需要满足外来游客的需求。只有外来游客需求得以满足,才能够有效吸引游客,促进文旅融合。丰富的馆藏使得外来游客在三馆内任意场馆遇到自己感兴趣的资源时,由于时间的限制无法实时获取完整的所需资料,这无疑会降低游客的旅游体验,而三馆协同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满足多元的用户需求[1-4]。

1.2 充分开发旅游资源

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馆内都收集有与当地特色文化或历史文化有关的书籍资料,三馆馆藏不仅丰富,而且以不同的形式进行储存和利用。但现阶段三馆相对独立的现状,难免会导致大部分重复内容的出现,以及因缺少沟通交流或沟通不及时而造成一物三馆收集收藏的情况,导致在人力和时间上的资源浪费。除此之外,重复的内容会使三馆产生不可避免的竞争关系,不利于当地特色文化或历史文化得以更好地传播。在文化和旅游融合的时代下,特色文化或历史文化是现阶段国内各城市发展文化旅游和吸引游客的重要内容,有助于文化旅游的发展[5-7]。

1.3 提供多元的文化旅游产品

图书馆、文化馆和博物馆三馆都存在一定的旅游价值,是深化文化旅游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三馆协同能够互相带动文化旅游的发展,深化旅游价值。相比于博物馆,图书馆和文化馆的旅游价值尚未被多数人知晓,它们在旅游业中应有的地位和作用没有得到充分重视,致使图书馆和文化馆在整个旅游活动中处于可有可无的状态。图书馆参与地方旅游业,既拓展了图书馆的服务功能,又丰富了文化旅游业的文化内涵;文化馆参与地方旅游业,组织开展的各种文化娱乐活动不仅能够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教育广大群众,也能让群众放松愉悦,得到精神享受;博物馆参与地方旅游业,具有文化教育、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经济价值[8-9]。

2 当下文旅融合背景中三馆协同面临的问题

2.1 三馆协同共享意识薄弱

图书馆、文化馆、档案馆作为在旅游业中能够展现当地特色资源的三大公共文化服务机构,仅靠其中某一个公共文化机构去推进文旅融合的发展无疑是单薄的。文旅融合的提出,让各文化服务机构蠢蠢欲动,希望能够为文旅融合的发展尽一份力。现阶段,图书馆、文化馆和博物馆大多独立发展,各自为政,缺乏协同合作的意识。首先,三馆招聘馆内工作人员时,录用的大部分是与该馆相关的专业人员,研究方向及工作范围的局限性,导致馆内工作人员没有意识到三馆协同在文旅融合中的重要性,专业复合型人才的缺失是导致三馆协同意识薄弱的重要原因之一。其次,不同的主要馆藏资源形式虽然能够丰富游客的旅游体验,但也因此成为三馆协同共享资源的阻力,文化馆多为文艺表演,博物馆多为实物,对于三馆实现协同共享具有一定的困难性。最后,图书馆、文化馆和博物馆现阶段在旅游业中的发展步调不一致同样是导致三馆协同共享意识薄弱的原因之一。就发展速度而言,三馆之中文化馆发展较慢。今天的文化馆,是向社会公众开放、主要承担全民艺术普及和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功能、开展社会教育的公共文化服务机构,文化馆本可以通过生动形象的表演等形式来向游客观众普及当地特色文化,因其活动形式单一、内容不丰富以及宣传力度不够,导致文化馆发展停滞不前。因此,可能只会有感兴趣或专业人士会去文化馆,大部分游客不会主动前往文化馆进行参观游览。

2.2 三馆资源分散

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三馆地理位置的分散导致三馆资源在一定程度上的分散。然而将现有图书馆、文化馆和博物馆推倒或弃用,再重新将三馆建设在同一地方,这种做法现阶段是不切合实际的。三馆资源分散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三馆协同利用文献资源。当游客在博物馆、文化馆或图书馆看到了自己感兴趣的一件文物、一场演出或一本与当地特色文化相关的书籍,想要对其有更深层次的了解和学习时,就需要与之相关书籍和信息资源的出现供游客查阅,游客就需要前往相关场馆去寻找相关资料。大部分游客往往会因为需要花费时间和精力前往另一个场所而失去对其探索的兴趣,这样就不利于发展文化旅游。

2.3 缺少相关政策的支持

现阶段,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之间的合作大多是场馆内的基层人员去负责开展和实施一系列工作,中层领导可能缺乏相关专业知识,对三馆协同没有全面和深入的认识,而管理权大部分集中在高层手里。三馆协同至今还没有统一的业务标准,缺少相关政策的支持,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三馆协同发展的进度,打击从业人员的积极性。

3 文旅融合背景下三馆协同的建议

3.1 探究三馆协同的模式

3.1.1 政府主导

政府主导是快速实现三馆协同的重要手段。首先,树立三馆馆际合作共享的理念。大力倡导和鼓励三馆资源跨系统、跨区域进行合作共享。其次,设立一个类似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的专门机构,制定协调、统筹、倡导、支持“三馆”馆际合作的法律、法规,探讨三馆协同的理论基础、合作方式、资源服务方式、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内容,对文旅融合背景下三馆协同发展的各个方面进行规划、设计、协调,包括协同的内容、方式、活动等形式。最后,对有条件实现三馆合作的地区或系统给予大力支持,文旅融合背景下三馆协同难免会出现场地等一系列的问题,政府主动协调和解决协同合作共享中出现的问题,有助于协同的顺利进行。政府主导三馆协同发展,除了是对三馆协同可行性的认可,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或快速解决协同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使得三馆协同顺利进行。

3.1.2 “线上+线下”联动模式

随着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线上服务在公共文化服务机构中逐渐普及,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三馆都有各自的线上服务模式。三馆共同组建“线上+线下”联动服务模式,做好线上线下资源、服务的连接,让用户随时随地能触及三馆的服务,无缝获取三馆的各类信息和服务,有助于优化用户服务体验。

3.1.3 跨机构外合作模式

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之间的协同合作是跨机构的合作,是3个部门之间的创新模式。除了三馆之间的资源共享,三馆之间的合作可以采用馆外合作,三馆间的工作人员可以进行沟通交流,互相合作,能够学到在自己工作机构中所学不到的东西,在遇到技术问题时,可以寻求其他馆藏人员的帮助。除此之外,加大三馆与景区景点的协同合作,协同景区建立文化区,促进相关文化的传播和推广,推动文化和旅游的融合。

3.2 探索三馆协同的路径

3.2.1 协同开展文化活动

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联合开展各种类型的文化活动,社会及公众可以从三馆协同开展的活动中感受文化知识熏陶,获得沉浸式体验,各种精彩的文化活动有助于引起游客的兴趣。三馆协同开展文化活动,使图书馆文献方面的资源、文化馆文艺方面的资源、博物馆的文化遗产方面的资源得以联合展现,提升游客的体验感。三馆整理盘点各自的活动资源,充分利用三馆现有的文化服务空间,梳理三馆的活动资源。例如做一个当地民俗文化节,根据当地特有的民俗活动,图书馆调动与当地民俗相关的文献资料,文化馆调动相关文艺演出,博物馆提供相关实物展示,不仅仅推出观赏活动,还要多推出游客能够参与的民俗活动,在参与中体验民俗文化风情,感受文化传承,提高游客的参与感,促进当地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和传播。

现阶段博物馆在旅游业中传播文化发展较好,图书馆和档案馆可以与博物馆进行协商协同,在博物馆的场地允许下,进行与某些展物相关的表演活动以及相关书籍的推荐和售卖,通过此类活动加深游客对于活动所传递内容的体验和记忆,实现当地文化的继承和传播,提高游客的文化旅游体验。除了一些无法搬动的文物展品展览活动,三馆的其他文化活动可以相互渗透、相互融合,实现活动协同,促进文旅融合发展。

3.2.2 协同旅游产品发展文化旅游

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协同旅游产品能够有效实现文化和旅游的融合。现阶段,文化和旅游融合主要依靠具有一定影响力的景区景点或特色传统文化,三馆根据景区景点提供相关的资源,三馆丰富的馆藏资源为文化旅游提供了便捷性。一方面,三馆协同在景区打造文化服务区,图书馆推送与景区相关的信息,游客游览景区的同时能够了解所处景区的历史背景及特点,除此之外,将景区相关文化视频投放到休息室中,游客在休息之余还能获取知识。另一方面,大型节假日期间,三馆协同在大型商业街或游客大量聚集地建立文化快闪店,可以分为两个区——展示区和体验区。展示区陈列与当地特色文化相关的书籍、播放相关视频以及相关表演,除了专业的表演人员对于传统特色文化的诠释,还可以邀请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进行表演;体验区除了利用3D、VR等技术,打造沉浸式旅游体验,让用户有种身临其境的感觉,还可以让人民群众参与到能够学习或体验的非遗活动中,真实感受文化的魅力,传播和弘扬当地传统特色文化和民风民俗。

3.2.3 共建共享服务平台

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都收集与当地特色文化资源或历史文化有关的书籍资料,在一定程度上会有重复的内容,并且三馆都拥有自己的服务平台,例如微信公众号、数字资源库,单个平台的发文量较少且利用率较低,像微信公众号多被用来进行场馆预约,而非获取所需文化资源的平台。随着互联网和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共享服务平台是实现三馆协同的有效途径。首先,将三馆各自的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整合到共享服务平台。其次,将具有共性的内容进行统一整合和管理。再次,设立特色栏目整合三馆各自的特色产品与服务。最后,设立旅游相关栏目,按照旅游六要素“食、住、行、游、购、娱”进行相关书籍和视频分类,放大“游”,并介绍当地特色传统文化以及景点的由来及历史背景,助力文化和旅游的融合。广大人民群众通过共享服务平臺能够及时获取三馆最新的信息和服务以及多样化的公共文化产品。

三馆共建共享服务平台:一方面,对于三馆场馆来说,可以减少资源、时间和人力的浪费,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另一方面,对于用户来说,可以快速获得自己所需要的信息,减少获取信息所耗费的时间和精力,提高场馆服务效率。

3.3 建立三馆协同的机制

为解决三馆各自发展、独自为政的问题,三馆必须从实际出发,以文化创新和服务升级为纽带,规划协同理念,建立有效促进文化与旅游融合的合作、管理和评价机制,即“三馆联动”的长效机制,促进信息和资源的融合与共享,实现“1+1+1>3”的效果。

3.3.1 制定合理的合作机制

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的协同发展必须制定合理的合作机制,明确三馆在协同过程中各自的责任、权利、义务和工作内容、发展方向。制定实现三馆协同的实施步骤,如“提出—调研—论证—规划—试点—评估—总结—实施”的阶段性实施方式,推进三馆协同发展。除了合理规划三馆的合作,还要与当地旅游业相结合,制定合适合理的合作方式,如将阶段性实施方式中的“试点”定位于景区景点,三馆协同的管理部门与景区景点进行协商合作,如何将文化资源注入景区(如建立文化区),实现文化和旅游的融合。

3.3.2 建立合理的管理机制

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必须建立合理的管理机制来保证三馆协同的有序进行。首先,组建统筹管理的部门机构,招聘专业复合型人才,对工作人员进行统一的培养,并定期考核,保证该部门机构人员的专业性。其次,三馆所参与协同的项目归该部门机构进行统一管理,从方案的提出到最后的实施阶段都由其负责。最后,由于我国还未有标准化三馆协同规章,要按照先易后难、分步走的思路进行三馆协同的发展,向联合开展活动、共建共享服务平台、数字资源整合等方面深化,推进三馆协同发展。

3.3.3 建立有效的评价机制

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必须建立有效的评价机制来监督三馆协同的发展。评价机制的建立不仅能够规范三馆协同的发展,还能激励相关工作人员。一方面,制定三馆协同的绩效评级标准,定期对三馆协同开展的服务进行绩效考核,除此之外,要将游客的满意度纳入绩效考核标准中,进而监督三馆协同的发展。另一方面,建立奖惩制度,积极鼓励三馆協同建设,适时奖励提出协同创新点的工作人员或部门机构,激发相关部门机构的积极主动性,更好地推进三馆协同发展。

4 结语

公共文化服务机构的协同服务需要多方的努力,现阶段,还没有现成的模式、路径和机制可以进行借鉴。为了能够让三馆在文化和旅游融合中发挥更大的旅游价值,使文化和旅游在发展中更好地融合,需要基层的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不断实践与总结,为示范区多出经验。

参考文献

[1]朱亚玲,程华.区域图书馆联盟资源共享机制探讨[J].图书馆建设,2009(12):16-18.

[2]莫振轩.我国图书馆、档案馆、博物馆馆际合作的现状与发展策略[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2(8):8-12.

[3]毛文婷.档案馆、图书馆和博物馆的馆际合作研究[J].黑龙江史志,2015(13):261.

[4]王储君.试论图书馆与博物馆及档案馆的新型合作模式[J].科技创新导报,2017(5):126-127.

[5]王慧聪.论文化馆在文化旅游融合发展中的作用——以山东省文化馆系统为例[J].人文天下,2019(19):11-13.

[6]陈姝聿,张洋,侯志力.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融合发展研究[J].百科论坛电子杂志,2020(8):124-125.

[7]李国新.论文化馆及其主要职能[J].中国文化馆,2021(1):4-11.

[8]彭松林,李臻.公共文化服务机构研学旅行服务:意义、现状与策略[J].图书馆杂志,2022(3):32-40.

[9]严贝妮,李迎归.国内外公共图书馆文旅融合研究进展与瞻望[J].图书馆,2023(7):50-57.

(编辑 李春燕编辑)

Collaborative research on libraries, cultural centers and museum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cultural and tourism integration

Chen  Wen

(School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Xiangtan University, Xiangtan 411100, China)

Abstract: With the emergence of cultural and tourism integration, the collaboration of public cultural service institutions has provided new direction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cultural and tourism integration. The article aims to provide some thoughts and suggestions for the collaborative promotion of cultural and tourism integration among libraries, cultural centers, and museums. By exploring the necessity and feasibility of the collaboration among libraries, cultural centers, and museums, analyzing the difficulties in the collaboration among them, and proposing how to collaborate, we can provide ideas for promoting the integration of culture and tourism in the future. The author provides development suggestions from three aspects: the mode, path, and mechanism of collaboration.

Key words: three library collaboration; library; cultural center; museum; resource

作者简介:陈雯(1998— ),女,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图书馆学,公共文化服务。

猜你喜欢

文化馆博物馆图书馆
寻访呈贡非物质遗产文化馆
章堰文化馆
博物馆
大爱有光
民俗文化艺术馆设计
图书馆
飞跃图书馆
露天博物馆
去图书馆
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