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校地融合促进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问题研究

2024-05-14武晓楠

江苏科技信息 2024年7期
关键词:问题研究高质量发展

摘要:2020年河海大学常州新校区启动建设,常州新校区建设将为校地双方注入新资源、获取新动能、实现新突破,促进河海大学“双一流”建设和地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新的机遇和前所未有的挑战。文章以河海大学常州新校区建设为实例,阐述了校地融合的重要意义,从学校自身和区域特点出发,提出了校地融合发展的路径,分析了校地融合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以期为校地融合发展提供实践参考。

关键词:校地融合;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问题研究

中图分类号: G471文献标志码: A

0 引言

2020年5月,河海大学与常州市金坛区政府签署合作协议,在金坛区共建河海大学常州新校区,依托新校区建设,双方将坚持产教融合原则,深入推进政产学研和人才引进合作,有力推动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和教育教学水平提升。常州新校区是河海大学和常州市、金坛区地方政府进一步深化校地合作、实现融合发展的重大举措,体现在办学地点、办学空间、办学规模、功能定位和产教融合的全面跨越。常州新校区的建设将为校地双方注入新资源、获取新动能、实现新突破,促进河海大学“双一流”建设和地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新的机遇和重要保障。

1 深化校地合作的重要意义

1.1 深化校地合作是时代赋予高校和地方的历史使命

高等教育发展史证明,经济社会发展推动了高校的变革与完善,高校的发展促进了经济与社会的进步。当前,我国正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城市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的主要战场,高校是教育、科技和人才资源的重要输出地。作为现代化强国建设和创新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与高校有责任、有义务进一步发挥自身优势、深化合作,持续不断地扩大校地合作的效能和成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做出更多、更大的贡献。

1.2 深化校地合作是加快推进“双一流”建设的必然选择

一流大学的根本价值总是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中彰显的,一流大学的塑造总是在不断的创新中成长壮大的[1]。 国家《“双一流”实施办法》明确提出,“双一流”建设要面向经济社会主战场,在建设过程中要突出与产业发展、社会需求和科技前沿紧密衔接,深化产教融合。 近年来,河海大学持续推进“双一流”建设,结合“十四五”规划,以常州新校区建设为抓手,进一步明确了以服务国家需求和对接区域发展为发展思路,围绕建设世界一流特色研究型大學,瞄准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生态文明建设等国家战略,紧密结合地方产业发展需求,引领带动区域发展的建设目标。但“双一流”建设离不开地方政府在政策扶持、办学空间、经费等资源投入和项目共建等方面的支持,地方经济在创新发展的同时,必然能够促进高校的“双一流”建设与发展。

1.3 深化校地合作是地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对科教资源的迫切需要

伴随时代发展和演进,科教力量对区域经济增长贡献作用和内涵日益凸显,已成为区域凝聚优势、提升实力的关键所在。当前,常州市正处于“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型的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在加速实施“532”战略、“两湖”创新区建设,奋力打造“国际化制造名城、长三角中轴枢纽”。金坛区是常州最年轻、最具潜力的区域,随着“常金一体化发展”“两湖”创新区建设主战场等重大战略机遇叠加,金坛区将成为常州未来重点发展的地区与经济新的增长极。金坛区十四次党代会提出,加速同城化、加快现代化,全力打造最美新城区、最强增长极,奋力谱写“美丽常州金坛样板”新篇章的战略目标。完成上述目标,实现高质量的经济发展必然离不开高等教育的独特优势和支撑作用。常州市和金坛区政府迫切需要依托河海大学集聚高端人才和创新资源,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推动区域高质量一体化发展。

2 “双一流”高校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2.1 高校在城市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结合高校的五大职能具体来说,人才培养可以为地方输送经济社会发展所需的人才,科学研究可以通过成果转化提升生产力,社会服务可以融合促进地方发展,文化传承创新可以弘扬地方传统文化,国际交流合作可以促进地方的对外开放,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发挥多方面作用[2]。

2.2 “双一流”高校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双一流”高校是高端人才、前沿科技、创新思想的重要策源地,是自主创新能力和创新文化建设的领头雁、排头兵,源源不断地输送着优秀人才、重大科技成果。在高校“双一流”建设的实施过程中,应努力实现自身内涵式发展,在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同时,服务于地方经济的创新发展。

河海大学是一所拥有百年办学历史的“双一流”建设高校,在履行社会服务职能的进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成果,为国家区域发展战略和地方经济社会建设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保障与智力支撑。在常州办学历经36载,为常州市经济社会繁荣富强贡献了重要力量。自常州新校区建设以来,河海大学与金坛区积极开展医疗、教育、文化、生态等各领域合作,主动对接金坛城市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不断促进高校科教资源向金坛辐射,签订《推动校地融合发展协议书》,成立“河海大学金坛华罗庚技术转移中心”,为深化校地合作融合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开端和基础。未来,河海大学将进一步提升集聚和培育各种优质人才、科技、文化成果及资源的能力,在提升地方人力资本质量、促进科技文化创新、加快产业结构升级等方面发挥更多、更大的作用。

3 常州新校区服务金坛区地方高质量发展的路径选择

常州新校区建设是河海大学进一步提升社会服务能力、加快建设世界一流高水平特色研究型大学的全新实践。面对新形势、新开局、新挑战,学校如何下好自身内涵式发展和服务地方高质量发展的一盘棋,将校地合作共赢的美好蓝图绘制到底,必须通过瞄准需求优化布局、引育并举汇聚人才、产教融合协同创新、对外开放国际合作4个路径进行破题。

3.1 明确办学定位,优化办学布局,瞄准地方需求,筑牢服务根基

教育部要求,常州新校区建设要立足于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大力发展高层次新兴工科,统筹西康路校区、江宁校区和常州校区的发展定位,做好学科和师资队伍建设规划。河海大学紧紧围绕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和地方产业发展需求,结合河海大学“十四五”规划编制,调整了常州校区办学定位和学科设置,形成了以新兴学科为支撑,服务地方产业发展,以优势学科交叉延伸,带动整体发展学科布局原则,面向国家“新基建”,结合长三角教育创新带和长三角一体化战略,紧密对接地方新能源汽车、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和新医药与光伏新能源等产业发展方向,积极拓展智慧制造、人工智能、新能源、新材料、生命科学等学科方向,为服务金坛区产业布局发展、产业转型升级需要筑造有力的科教人才根基。

3.2 加大高层次人才引育力度,发挥人才的集聚效应

产业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人才特别是高层次人才的强有力支撑。高校是高层次人才的产出地和集聚地,人才的集聚可以带动科研成果的产出,知识溢出可以支撑区域产业集群成长,从而促进产业集群可持续发展。河海大学在服务地方高质量发展过程中,不断加大高层次人才的引育力度。一方面,充分考虑地方经济发展的需要,注重区域产业发展和高校学科发展相结合,精准引进地方新兴产业发展急需的高端科技人才。另一方面,大力培养青年人才,夯实后备人才梯队建设,构建衔接有序、结构合理的人才团队和梯队。“十四五”期间,河海大学将以常州新校区建设为契机,聚焦人工智能、新材料、新能源等与基础学科密切相关的前沿学科,重点引进学术领军人才和中青年骨干人才,为金坛区重点产业集群发展、创新发展提供强大支撑。

3.3 主动融入区域创新体系,不断增强服务地方创新驱动发展能力

常州新校区将紧密围绕地方产业发展,主动融入区域创新体系。创新产学研合作模式,搭建产学研合作平台、校企共建技术研发中心、实习实训基地构建学校、企业高端人才资源共享机制,服务企业技术创新,促进科研反哺教学。紧密围绕国家战略需求,支撑水利、环境、土木等优势学科发展,提高科学研究和技术研发能力。建设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常州基地,环境科学与工程、土木工程、农业工程、海洋科学与技术试验研究基地,建设国家级技术转移示范机构、创新创业孵化基地、河海大学产业技术研究院,构建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化服务体系,对接行业企业和地方区域经济发展需求,促进政产学研用的深度融合,探索多方合作共赢机制,加强高端智库建设。

3.4 扩大对外交流和開发,持续提升金坛区城市能级

常州新校区的主要功能之一为国际化校区。依托常州新校区建设,河海大学将进一步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合作,深度融入全球创新网络,全面提升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国际竞争力。在新校区建设河海里尔学院、河海新墨西哥理工学院,筹建中德、中以、中澳等国际学院。发起设立国际学术组织、高水平大学联盟,举办高水平学术会议和论坛,创办高水平学术期刊,开展国际联合研究。全面提升学校在队伍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学术与人文交流等方面的国际合作交流水平,扩大学校知名度,提升学校国际影响力。在此过程中,必将有力地促进金坛区城市的对外开放,不断提升金坛区城市能级。

4 深化校地合作融合发展的制约因素

4.1 金坛区城市能级对深化校地合作的制约

金坛区属县域城市,对比中心城市和省会城市,在资源配置能力、产业集聚能力、科创资源和平台数量、政策支持力度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差距,难以满足高校学科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和科技创新发展对工作平台的需求,制约了高校毕业生在当地高质量就业创业。金坛区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对外开放和交流程度、城市人口流动性和活力、交通医疗基础教育等基础设施配套仍存在短板,对高层次人才和优秀生源的吸引力存在不足,难以满足高校人才对较高生活品质的需求。

4.2 新校区运行压力对深化校地合作的制约

办学地点变化、运行成本增加、地方文化与大学文化的差异,以及因校园搬迁而产生的各种磨合,都将为学校自身带来巨大运行管理压力,一旦这些问题不能有效化解,将严重影响校地合作办学的长久成效。

4.3 传统优势学科与地方产业需求匹配度对深化校地合作的制约

河海大学传统优势学科与金坛区主导产业、重点布局产业的匹配度不高;与产业结合紧密的学科专业与地方尚处接触阶段,参与地方产业技术研发创新的程度还不够深入;学校各类科教资源向地方辐射和延伸仍有待加强,部分面向地方和产业的学科领域仍需进一步迭代升级。

5 促进校地合作助力地方发展的对策建议

5.1 聚焦未来,加强校地合作的顶层设计

进一步提升校地合作的站位,立足长远发展,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重点领域和重大项目研发,瞄准区域战略性支柱产业和新兴产业集群,坚持以建设一流为导向,突出高质量发展目标,强化协同发展的观念,以更高的层次和更大的格局谋划校地合作。进一步聚焦校地合作的共振点,将地方高质量发展需求与学校人才培养、专业建设、科学研究、国际交流与合作、文化传承与创新等相结合,找准校地双方发展目标和战略布局的共振点,构建命运共同体,形成发展合力,促成校地合作效应的最大化[3]。

5.2 聚焦需求,健全校地融合发展的联动机制

高校要充分发挥“输出者”作用。要紧密对接区域战略性产业布局和新兴产业集群发展需要,建立与之匹配的学科专业体系、人才培养体系和科研创新体系,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劲的智力支持和创新资源,不断提升输出能力。同时,要完善内部管理,构建有利于促进与区域融合发展的制度体系,鼓励更多区域化的课题、项目研究立项,强化研究成果的可适性和实用性,提升高校造福地方的能力。

政府要当好“引导者”和“服务者”的角色。首先,政府要发挥“指挥棒”作用,构建以政府引导、高校与企业参与、科技成果转化机构或第三方服务平台助推的多方协同机制,合理引导相关各方集聚。发挥行政权责,促进各方在需求、要素、资源等方面的互动和融合,维系交互关系,形成校地融合的长效工作机制。其次,要不断优化政策体系,制定针对性、系统性的政策措施,消除体制障碍。设立校地融合专项资金,强化对校地融合项目的政策扶持和资金支持力度,出台科研补贴、税收减免、资金奖励等优惠政策,激励高校与区域经济社会主体积极参与融合发展。最后,政府要牵头组建校地融合发展专门服务机构,统筹区域内各类发展建设需求,整合高校及区域内各类资源,搭建交流互动平台,全方位共享和优化配置政产教服资源,提供专业化的产教、政教融合服务,实现各类需求精准快速响应,促进研究成果的快速落地[4]。

5.3 聚焦目标,构建校地融合发展的监督评价体系

要将校地融合发展推进情况纳入政府常态化监测工作,设置科学合理的监测点,通过数据报送、专业分析等方式,及时、准确反映校地融合发展的状态和成效,定期推送、反馈给高校、企业和政府部门,监督相关方高质量推进融合工作,为后续工作调整、政策措施完善提供必要的依据。同时,构建高校对区域高质量发展贡献度评价体系,将评价结果作为政府对高校资源配置投入的重要参考,激励和引导高校不断提升服务地方的能力,形成高校与地方融合共生的良性闭环。

5.4 聚焦人才,优化人才引用育留环境

人才聚则事业兴,高校是为地方高质量发展输出人才资源的主力军。一要不断完善人才引用机制。建立校地人才工作协同机制,按照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与高校自身事业发展需要相结合的原则,双方共同制定人才需求目录和引进计划。加强高校人才工作调研,注重调整双方在人才政策中不一致的内容,不断提高人才政策的科学化、针对性和有效性,促进双方在人才政策上的相互联动、协调一致。二要加大人才引进的政策与经费支持。政府应加大对高校人才引进的政策与经费支持力度,如设立人才基金,给予科研启动经费和生活补贴,提供地方事业编制等,为高校人才引进、培育工作提供基础性保障。营造外部创新环境,搭建创新平台,着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提升产业集聚能力,推进地方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工作,为高层次人才提供相适应的发展平台和空间,为高校毕业生提供高质量就业创业环境。三要优化人才生活环境。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改造提升,健全各项基本条件设施,打造宜居宜人的城市环境。要加快提升义务教育办学水平,积极引入国内外优质教育资源合作办学,满足高层次、高素质人才子女对优质义务教育资源的需求。要进一步提升社会公共服务能力,在交通系统、医疗卫生、文化体育、政务服务等方面为人才到金坛创新创业与工作生活提供全方位的便捷服务。加快科教名城建设,依托“两湖”创新区主战场战略发展机遇,加快区域内高端科创平台、技术转移平台、融资服务平台、国际交流平台的引入和建设,进一步提升区域人气和活力。扩大城市开放度,营造多元化文化环境,提升国际视野,打造生态、活力、创新、国际化的城市新名片和对外交往的新窗口,吸引更多的人才来坛、留坛。

6 结语

“高校因城市而兴,城市因高校而盛”。当前,时代正在经历前所未有的大变革、大机遇和大挑战,科教力量对经济发展的作用日益凸显,地方政府对高教、科技的重视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同时,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对高校提升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为此,城市和高校需要进一步推进互动发展、融合发展,实现合作共建、共享共赢,争取新的更大的突破。

参考文献

[1]周浩波.统筹服务国家战略需要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地方“双一流”建设高校的使命与担当[J].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1):2-6.

[2]袁冬梅.“双一流”建设背景下高校服务地方创新发展研究[J].教育评论,2020(11):88-94.

[3]张大良.城市与高校共开绚丽之花[J].中外建筑,2021(1):6-7.

[4]梁祎,冯锋,朱长林.高校与区域产业融合发展的策略研究[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2):84-87.

(编辑 姚 鑫编辑)

Research on promoting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regional economy and society through the

integration of universities and cities: taking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Changzhou

new campus of Hohai University as an example

Wu  Xiaonan

(Hohai University, Nanjing 210098, China)

Abstract: In 2020,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new campus of Hohai University in Changzhou was launched.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new campus will provide new opportunities and unprecedented challenges to Hohai University and local government. Starting from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Hohai itself and the region, this article proposes the path selection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he integration .At the same time, it analyzes the constraints and countermeasures in the process of deepening the integration between both parties, providing practical referenc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he integration of universities and regions.

Key words: college and local integration; regional economic and social;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functional research

作者簡介:武晓楠(1980— ),女,助理研究员,硕士;研究方向:高等教育管理。

猜你喜欢

问题研究高质量发展
2018:中国会展业“高质量发展”之年
高质量发展背景下辽宁省绿色增长水平提升路径及对策分析
中国经济改革“高质量发展”是关键词
开启新时代民航强国建设新征程
我国经济怎样实现“高质量发展”
非营利组织会计核算问题研究
探讨中国城镇化进程中土地流转问题
阳光体育背景下中学武术教学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
单位犯罪疑难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