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乡村振兴视域的乡村文化振兴路径探究
2024-05-14陈晓瞳
摘 要: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社会现代化的持续推进,乡村地区面临文化传承与发展的双重挑战,基于此,乡村文化振兴显得尤为迫切。为振兴乡村文化,分析乡村振兴视域下乡村文化振兴的重要性,归纳当前乡村文化面临的挑战,并针对具体挑战,结合乡村实际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以期实现对乡村文化资产的有效保存、传承与创新发展。
关键词:乡村振兴;乡村文化;传统文化
随着全球化和城市化的加速,我国乡村地区面临人口流失、传统文化衰微、经济结构单一等多种复杂问题。基于此,2017年10月18日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该战略有利于全面提升农村的生产力与竞争力,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在这一进程中,如何保护和振兴乡村文化,成为不可忽视的重要议题。对乡村而言,乡村文化是农民认同和社会凝聚力的源泉,更是推动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本文旨在探讨在新时代背景下,如何利用多元联动机制,找到符合我国乡村特色的文化振兴之路,以此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全面落实。
一、乡村振兴视域下乡村文化振兴的意义
(一)推动经济结构转型升级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与应用,农业生产效率显著提高,但同时也带来了人口外流和劳动力结构性失衡等问题。对于乡村而言,部分农户受经济条件限制,缺乏采用现代化机械的能力,再加上劳动力转移,影响到农业生产。在此背景下,乡村文化振兴可以作为新兴的经济增长点,促进当地经济多元化发展,吸引转移的劳动力,缓解上述问题。比如,可以结合乡村实际,通过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的手工艺品、发展乡村旅游、打造农产品品牌等方式将文化资源转变为经济资源。此种模式不仅有利于吸引游客及消费者,还有助于留住人才和吸引外来投资,促进就业机会的增加和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合理转移,进而实现乡村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1]。
(二)增强乡村社会凝聚力与身份认同
在过去,由于城市化进程中许多传统乡村社区被“拆散”,乡村原本紧密的社区关系网逐渐疏离,而乡村文化振兴可以恢复并重新构建这种社区精神和归属感。相关人员可以举办各种节庆活动、民俗表演、历史讲座等,以频繁的聚会提升当地居民参与度,增强社区凝聚力。这样不仅能够让社区居民之间建立更紧密的联系,还能唤起他们对土地和文化根源的共同记忆与尊重,加强个体对自己身份和所处社群的认同[2]。
二、乡村振兴视域下乡村文化振兴面临的挑战
(一)传统文化逐渐消失
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许多农村地区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机械化、自动化取代了大量传统手工劳作,但部分被取代的手工劳作所使用的传统技艺不仅承载着劳动智慧,也蕴含着文化内涵,当这些技艺失去其原有的生产价值后,随之而来的是相应传统文化的衰退。再加上目前农村相关人员的受教育水平迅速提高,年轻一代可能更倾向于接触和学习外来文化与现代知识,对本土传统文化缺乏足够的了解和兴趣,甚至部分年轻人认为某些传统文化落后或者不合时宜,导致这部分文化得不到有效传承。此外,城市化进程中农村人口大量流出,在这种情况下,许多能够承载并传播乡土文化的中老年人留守农村,而年轻人纷纷外出求学或者工作,并在城市定居。这种人口结构的变化直接导致乡村社区活力的下降和文化交流机会的减少,进一步加剧了乡村传统文化内容与形式的消失[3]。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困难
部分乡村地区经济相对落后,年轻一代往往选择迁往城市寻求更好的就业机会和生活条件,导致乡村地区老龄化程度加深。基于此人口结构,再加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方式,即依赖于口头传递和师徒学习等形式进行传承,当传统技艺和知识的持有者年事已高,而缺乏年轻一代的接班人时,这些独特且珍贵的文化实践和表达方式将陷入濒临灭绝的困境。从年轻一代的角度出发,目前现代教育体系未能充分融入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育和推广。虽然现代教育体系普及率高、覆盖面广,但不足以涵盖地方性强、传承方式多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对于多数学校而言,其具体教育倾向于标准化和系统化,而非物质文化遗产所需的教育通常是基于个体经验和实践参与的,在形式和内容上与现代教育存在差异。此外,随着全球化和信息技术的发展,西方文化及现代生活方式对乡村青少年有着极大吸引力,使得他们更倾向于接受外来文化,并渐渐疏远自身所处地域内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乡村青少年受到外来文化冲击后,对本土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逐渐减弱[4]。
(三)乡村社区凝聚力不足
隨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网络文化的普及,传统乡村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受到冲击。乡村相关人员在日常生活中对于新媒体平台和信息渠道使用频率较高,此种信息获取方式为乡村带来了海量的外来文化内容,而这些外来文化内容往往与本土文化形成冲突。对年轻一代而言,其更容易接触并受到这些新兴文化形态的影响,对传统乡村文化缺乏足够的认同和兴趣。此外,在现代社会中,由于教育水平的提高和个人主义的增强,乡村居民在价值观念、生活目标等方面显示出多元化趋势,这便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传统以家族、宗族为核心的社区组织结构,在传统节日、仪式等集体活动中居民参与度下降,导致社区内部凝聚力的缺失。另外,现代农业发展推行规模化、集约化生产,使得乡村社区原有基于共同劳作而形成的邻里合作和社会互助传统逐渐消退,曾经作为联系乡亲感情纽带的共同劳动实践不再广泛存在,在一定程度上瓦解了社区成员之间团结协作的基础。同时,受市场经济快速发展而形成的思想观念影响,部分乡村人员长期对物质生产过分重视而忽略了精神文明建设,出现文化活动匮乏、公共服务设施不健全、公共文化空间缺失等问题,不利于居民之间相互交流和情感联结,使得原本利用共同文化活动增强的社区凝聚力无法有效建立起来[5]。
(四)经济发展和文化保护存在矛盾
在经济的快速发展过程中,用于农业生产或是其他商业开发的土地往往占据了重要的文化遗址或是传统景观,导致有形和无形的文化遗产被破坏或消失,此种现代化进程中对于物质成果的追求往往会牺牲文化资源,虽然此种发展带来了经济利益,但同时可能因商业化过度而损害本土文化的纯粹性和独特性。同时,乡村经济活动的市场导向与传统文化保护的内在价值导向相冲突,在乡村发展项目中,经常出现以经济利益最大化为目标,推行那些能够快速带来收益但可能对文化资源造成长期损害的开发模式,比如土地被用于建设工厂或高密度住宅区,而非维护其原有的历史风貌。此外,在多数乡村振兴项目资本布局中,对物质基础设施和即时效益项目的投入往往大于对历史遗迹修复、传统技艺传承等方面的投资,这便直接影响了文化资源保护工作的有效推进。
三、乡村振兴视域下乡村文化振兴的有效措施
(一)建立传统文化保护传承机制,保护传统文化
对于乡村特有的传统文化,应制定专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律法规,为传统文化的保护提供法律基础并加大执行力度,明确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义、分类、登记、管理以及权益保护等内容,并且要设置专门机构负责监督这一过程。在此基础上,相关部门管理人员可结合乡村实际成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或者基金会,聚集资源和专业人才,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申报、档案建设、研究与宣传工作,通过展览、纪录片、图书和在线数据库等多种形式来普及传统文化知识。鼓励和支持地方政府与社区合作,在乡村相关人员的集中活动区域,尝试设立传统技艺工作室、民俗博物馆以及文化体验区,让公众能够直接参与传统文化的学习和体验。此种方法不仅可以为传统技艺提供展示交流的平台,还能激发社区居民对本土文化的自豪感和归属感。同时,为提升乡村相关人员对传统文化的兴趣,相关部门管理人员可开展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主题的节庆活动和比赛,提升民众特别是年轻人对传统文化的兴趣,例如举行传统节日庆典、民间艺术表演比赛等活动,让更多人参与其中,提高公共参与度。此外,针对年轻一代缺乏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了解和兴趣的问题,相关部门管理人员可推动学校教育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相结合,将当地的传统文化纳入中小学教育课程体系中,并邀请手艺人进校园进行现场教学,以此种方式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青少年的日常学习中,让他们从小就有机会接触和理解自己民族的传统文化。
(二)利用现代传播媒介强化宣传,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
针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受限,缺乏年轻一代学习的情况,相关部门管理人员可建立专门的在线平台和社交媒体账号来展示非物质文化遗产,利用此类平台(抖音、快手、哔哩哔哩等新媒体平台),发布高质量的文字、视频和音频资料,详细介绍各种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及其背后的历史和文化意义。例如,可尝试进行小规模投资制作微电影或短片,此种故事化的内容能够让观众更容易接收和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并激发他们的兴趣。当新媒体账号粉丝量积累到一定程度时,相关部门管理人员可尝试与电视台、网络视频平台和播客合作推出系列纪录片或特别节目,深入探索乡村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邀请知名主持人参与,以增加节目的吸引力,并通过明星效应拓宽观众群。此外,还可借助移动应用程序提供互动性体验,尝试结合乡村内部实际,明确乡村常住人口的兴趣,开发或引进App,如虚拟博物馆、AR体验等,让用户可以在手机上通过游戏或者模拟活动的方式学习非遗传承相关知识,并参与保护工作。
(三)重构乡村社区活动参与机制,提高社区凝聚力
相关部门管理人员可创建社区合作社或者伙伴关系,让村民直接参与决策过程,发展乡村旅游或当地特色产业,如传统手工艺品制造或农产品深加工,可以使村民成为这些项目的股东或受益者。他们在经济上受益后,就会有更多的动力去维护和发展本土文化,同时也能通过实际行动提升个人和整个社区的凝聚力。相关部门管理人员还可依托物理空间如乡村图书馆、文化馆、公共广场等建立文化交流平台,并配备相应的设施和导览人员,利用互联网技术开发线上平台或App,用以分享信息、发布活动、在线教学等,使得鄉村文化交流超越时间、空间限制。此外,管理人员应考虑优化社区治理结构,确保治理结构中存在反映多元利益的委员会或论坛,在决策过程中考虑到不同群体包括妇女、老人、青年等人群的声音和需求,以公开透明的运作方式和平等的参与机会确保每个成员都感到被尊重和价值被认可。
(四)推行生态旅游,实现经济发展与文化保护双向发展
经济与文化保护双向发展的基础为彻底了解地区所拥有的自然景观、生物多样性、历史遗迹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部门管理人员可以以实地考察、收集历史资料和与当地社区沟通交流等形式进行调查,将调查结果作为规划生态旅游项目的基础。依据具体调查结果,管理人员再设计以当地特色为核心的生态旅游产品,在产品开发阶段,创建独特的旅游体验,如农耕体验、传统工艺学习、节日庆典参与等,让游客能深入体验当地文化,并且直接参与文化保护,在此过程中要将这些活动对环境的负面影响控制在最小范围,不会破坏自然资源和传统生活方式。依托于生态旅游模式,相关部门应加强对本土文化传承人和手艺人的支持,设立基金或奖励机制鼓励他们继续从事传统工艺,并在旅游项目中提供示范或教学活动,以此增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者的积极性,这也有利于游客近距离感受并学习到真正的本土文化。
四、结语
乡村文化振兴深深植根于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本文在探究乡村文化振兴具体策略中,从乡村传统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出发,结合乡村实际,说明了如何在新时代乡村振兴视域下进行乡村文化创新,提出只有当地方政府、企业、社会组织与当地居民形成合力,注重历史文脉与现代生活方式的有机融合,将传统与创新相结合,才能打造出具有当地特色且富有时代精神的乡村文化,实现乡村文化振兴。对于本文所提出的措施,相关管理人员可尝试融入乡村实际,结合地区特点进行应用,以此促进乡村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未来,相关人员可进一步完善相关政策法规,激发社区参与热情,优化环境发展条件,还可利用教育引导、科技支撑等手段培育新时代乡土人才,以此保证乡村振兴行动落地生根。
参考文献:
[1]程思婕.乡村振兴视域下乡村文化振兴路径探究[J].智慧农业导刊,2024(3):185-188.
[2]刘凌峰,尹巧雨.多元方式赋能乡村文化振兴的实践路径[J].商业经济,2024(2):131-134.
[3]路驰驰.乡村文化振兴的价值意蕴与实践路径研究[J].南方农机,2024(2):98-102.
[4]屠晶,黄藏宇,张宁.媒体深度融合赋能乡村文化振兴路径探析[J].湖北农业科学,2023(增刊1):287-290.
[5]桑媛媛.新型公共文化空间视域下的乡村文化振兴发展路径研究:以安徽省部分地区农村图书馆数字化建设为例[J].农业与技术,2023(24):171-175.
作者简介:
陈晓瞳,东北电力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