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政治前提与探索历程
2024-05-14李小柱
李小柱
[摘要]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政治前提是党带领人民进行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和新中国的建立。中国式现代化探索历程包括“四个现代化”的发展目标与“两步走”的战略构想、“中国式的现代化”的发展目标与“三步走”的发展战略、“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发展目标与“两个阶段、两个15年”的战略安排。中国式现代化具有鲜明的原创性,其根本是人的现代化,凸显人民主体性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最高价值诉求,以人民需求作为根本价值尺度,以能否持续推进作为历史尺度,追求社会的全面、协调发展。
[关键词]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人民主体性;百年历程
[中图分类号]D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274(2024)02—0049—06
《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以下简称 《决议》)提出,“我们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1]“中国式现代化”这一重要论述的提出内涵丰富、深刻,是对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进行现代化百年探索和实践创新的总结概括。中国式现代化的实现最根本的社会条件是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和新中国成立。从理论上梳理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探索历程,凝炼中国现代化探索的经验,可以为我国和世界现代化建设提供有益的借鉴。
一、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根本政治前提
现代化是一个世界性的客观现象,作为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和必然趋势,反映了人类社会向更高文明层次发生的转变。全球大多数国家都在自觉或者不自覺的开展现代化建设,直接或者间接地把现代化作为发展目标。中国亦如此。但中国却是在“东方从属于西方”历史境遇中,在一种外力作用下被动地走上近现代化的道路。中国的现代化之路是漫长的,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根本政治前提和逻辑起点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并建立新中国。
“对于近代以来的中国而言,‘东方从属于西方的世界格局,这是中国实现‘现代化的最具根本性的历史境遇。”[2]也就是说,从“东方从属于西方”的世界格局中看,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华民族遭受西方列强欺凌、侵略,因而陷入了内忧外患的悲惨境地。中国被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进而失去完整的、独立的主权,这是近代中国最真实的历史境遇,这也使得中国失去了走向现代化的政治基础。中国要实现现代化,就不得不摆脱这种历史境遇。而在各方势力大多都是“你方唱罢我登场”,以失败而告终之后,中国人民终究要面对一个问题:找到新思想、新力量、新道路。若不破旧,则不立新。中国人民需要一种新的思想引导,需要一种新的力量领导,需要一条新的道路继续前行,在破与立中实现蜕变。俄国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把中国人对命运的抗争推向了更高的“质变”。
《决议》指出,“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面临的主要任务是,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创造根本社会条件。”[3]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曾多次尝试建立独立的政权和国家。党在刚刚成立的第二年就清晰认识到,资本帝国主义和军阀官僚封建势力是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两座大山,要进行推翻两种势力的民主主义革命,才能得到独立和比较的自由。在党的二大宣言中明确提出要“建立劳农专政政治”,“推翻国际帝国主义压迫,达到中华民族完全独立”,“统一中国本部(东三省在内)为真正民主共和国”。[4]在此基础上,中国共产党尝试着建立局部地区执政的政权。1931年11月,党在江西瑞金成立了代表工农阶级的政权即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在这个政府的治理下,红色根据地的政治、经济、文化一片向好。这是我们党对工农民主政权的一次积极尝试,也是一个历史性开端。但是由于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使得临时中央政府被迫转移,实行长征。到达陕北后,中国共产党在延安建立了政权,陕北抗日根据地出现了欣欣向荣的景象,这也使得延安成为全民抗日坚强的大后方。在全民族抗战的同时,中国共产党也在不断从理论上探索建立什么样的政权和国家,中国应该向何处去。1940年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强调,“一切这些的目的,在于建设一个中华民族的新社会和新国家”,“一句话,我们要建立一个新中国”。[5]“新”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的心声,它意味着我们要一改过去被压迫、被剥削的历史境遇,进而建立一个拥有独立、完整主权的政治自由、经济繁荣、文化文明进步的国家。这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对建立一个新国家向往和期待,更是救中国人民于水火的迫切需要。在抗日战争取得胜利前夕,毛泽东将党当前的任务概括为四大口号,即“加强解放区抗日工作,组织沦陷区人民,援助大后方人民,建立民主联合政府”。[6]这一口号体现在党的七大的报告中,即我们党明确提出了要成立包括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组成的民主性质的联合政府,“将中国建设成为一个独立、自由、民主、统一和富强的新国家。”[7]党的七大确立了新政权的制度框架,这一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和新中国的成立指明了方向。中国共产党清晰地认识到,只有彻底结束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旧中国历史境遇,建立独立的新政权和新国家,中国才能获得独立发展的可能性。
从根本上说,中国无法在旧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和积贫积弱、任人宰割的旧中国基础上走上独立的现代化道路。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和“三座大山”的压迫是中国走上独立的现代化道路的最大障碍。而历史事实证明,克服这一障碍必须诉诸中国共产党与中国人民,必须诉诸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及新中国的成立意味着“东方从属于西方”的历史境遇发生重大的时代转换,也意味着中国有了独立走向现代化的政治基础。因此,结束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建立全新意义上的政权和国家,改变近代中国的历史境遇,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政治前提,是我国实现现代化的最根本的社会条件。
二、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实践探索历程
对于生产力水平相对落后、基础极为薄弱的新中国来说,我们无法走西方发达国家所走的现代化道路。但这并不意味着中国的现代化道路无路可走,当然,这也意味着中国要根据自身的特点探索属于中国的现代化之路。中国的现代化道路既具有世界的普遍性,又具有其本身的特殊性。“这意味着,从理论上把握‘现代化,首先需要从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关系看待‘现代化,特别是从实现‘现代化的历史活动和历史条件的辩证关系看待‘现代化”[8]。“普遍性”意味着不能人为地将中国道路看成游离于世界现代化历史进程之外的“另类”,而是要坚持“文明互鉴”观;“特殊性”意味着中国要摆脱“东方从属于西方”的世界格局,在中国特定的历史境遇和历史条件下开拓中国的现代化道路。中国式现代化呈现的是在中国的特殊环境中即近代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背景下如何实现现代化,也即现代化如何在中国的实践中被中国化的过程。因此,从理论上梳理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探索历程,凝炼中国现代化探索的经验,以个性上升到共性,从实践上升理论,对中国发展和世界发展具有双重的重大意义。
(一)发新声:“四个现代化”的发展目标与“两步走”的战略构想
新中国成立之初,摆在党和人民面前的最大问题是如何尽快进入社会主义社会,而发展工业这一亟需解决的问题也被提了出来,因为发展工业是我们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的坚实基础。党的领导人曾设想我们要经过较长一段时间才能过渡到社会主义,因为我们的经济基础薄弱,尤其是工业发展水平极度落后。因此,1953年党在《关于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学习和宣传提纲》中明确指出,“实现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就是要充分地发展社会主义工业,并且把现有的非社会主义工业变为社会主义工业,使我国由工业不发达的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工业发达的先进的工业国,使社会主义工业成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起决定作用的领导力量。”[9]发展工业,将我国从传统的、落后的农业国转变为先进的工业国,是这一时期人民的共同愿望和要求,同时也体现出我们党建立工业化强国的思想。
在进入社会主义社会后,中国共产党根据中国的国情和发展的基本情况,提出了符合中国实际的发展目标,即我们要实现“四个现代化”。当然,这一时期的现代化建设重点在于工业化建设,这是由我国的工业发展实际情况决定的。1958年党的八大二次会议《关于中央委员会的工作报告的决议》指出,要尽快“把我国建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工业、现代农业和现代科学文化的伟大社会主义国家”,初步提出了“三个现代化”的要求。[10]但同时,党的这种工业化强国思想也在向现代化强国思想转变。在1964年的三届人大一次会议上在原来“三个现代化”的基础上加上“国防现代化”。周恩来在会上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社会主义强国,赶上和超过世界先进水平”。[11]从“三个现代化”到“四个现代化”的目标转变,体现了党对国情和现代化发展的认识的深化,更体现了我国发展实力的不断增强。但如何实现这一宏伟目标呢?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探索中,我们党制定了分“两步走”的战略构想,即“第一步,建立一个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第二步,全面实现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使我国经济走在世界的前列”。[12]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分“两步走”,奔着“四个现代化”的发展目标不断向前推进。总的来看,“四个现代化”的发展目标的确立体现了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工业强国的探索,重心依然在于完整的工业体系,实质是物质的现代化,试图探索具有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
(二)闯新路:“中国式的现代化”的发展目标与“三步走”的发展战略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在于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突破‘非西即中‘非资即社的阶级斗争思维的契机在于邓小平基于生产力即物质层面对社会发展阶段与社会主义本质的再认识。”[13]基于这种再认识,我国将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目标进行了重新规划,将原来的建成“社會主义现代化强国”[14]的提法改变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出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目标。
1979年12月,邓小平在会见日本首相大平正芳时,用“小康社会”这个中国传统典籍中特有的词语来代指“中国式的现代化”。他强调中国由于经济、科学技术等方面相对西方来说还是落后的,我们的国情决定了我们的现代化与西方是有差别的。他说:“我们要实现的四个现代化,是中国式的四个现代化。我们的四个现代化的概念,不是像你们那样的现代化概念,而是‘小康之家”。[15]
邓小平所说的“小康社会”的目标实质是更加侧重于中国的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他对“小康社会”具体要达到什么样的水平,也做出具体的表述。他指出所谓小康,“国民生产总值人均达到八百美元,就是到本世纪末在中国建立一个小康社会。这个小康社会,叫作中国式的现代化。翻两番、小康社会、中国式的现代化,这些都是我们的新概念。”[16]“中国式现代化”是符合中国国情和发展实际的,具有独特的特性,既规定了我国现代化的性质,即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又指明了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方针和实现途径,即“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在党的十三大上制定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并在战略安排上,创造性地提出了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战略——“三步走”的战略部署,即“第一步从1980年到1990年,用十年左右时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第二步从1990年到2000年,再用十年左右时间,使国民生产总值再翻一番,人民生活基本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是从21世纪初到21世纪中叶,再用50年左右的时间,使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基本实现现代化。”[17]
改革开放以来,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创造性探索极大地推动了我国现代化的伟大进程。这一探索确立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战略目标和根本方针,形成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新理念,开拓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新道路,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极大地丰富发展了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基本内容。
鉴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进展,数次党的代表大会都对“三步走”的战略部署做出相应的调整。比如,党的十五大提出了新“三步走”的战略部署,而党的十六大、十七大都重申了新“三步走”的战略目标,党的十八大则是对新“三步走”的战略目标的第二个目标做了更进一步的明确。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战略部署的不断调整,关于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理论和实践的探索也在不断地深入。
(三)开新局:“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发展目标与“两个阶段、两个15年”的战略安排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紧跟时代潮流,带领人民进行根本性、深层次的社会变革,推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新阶段,开启新征程。新的时代提出新的任务,党的十八大明确了新的历史阶段的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作出了重大战略安排。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了“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制度建设总体规划和目标。基于当代中国社会发生的重大社会变革,党的十九大对我国的发展做出了重新规划,提出了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确定了把我国建设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发展目标,并且对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进行全面谋划,做出了“两个阶段、两个15年”即新“两步走”的战略安排,“第一个阶段是从2020年到2035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奋斗1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第二个阶段是从2035年到21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15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18]“‘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发展目标与‘两个阶段、两个15年的战略安排”,是关于我国现代化长远发展的又一个顶层设计,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规划了清晰的时间表和路线图,理顺了发展脉络和实践逻辑,让实现这一宏伟目标来日可期。
经过党带领人民不懈努力,在建党100周年的重大时间节点上,脱贫攻坚的工作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绝对贫困的问题得到了解决,小康社会也全面建成。中国“正在意气风发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19]《决议》全面总结党百年奋斗的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指出,“只要我们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一定能够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20]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要求,也是我国社会主义从初级阶段向更高阶段迈进的要求,更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应有之义。《决议》再一次为我们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坚定了信心,指明了方向。
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实践探索过程暨理论形成过程。从新中国成立时期以社会主义工业化强国为核心的“四个现代化”,到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中国式的现代化”,再到新时代全面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战略目标,中国共产党根据我国不同时代的具体国情,选择以自己特有的方式和道路实现现代化。习近平强调,“当代中国的伟大社会变革,不是简单延续我国历史文化的母版,不是简单套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设想的模板,不是其他国家社会主义实践的再版,也不是国外现代化发展的翻版,”[21]而是马克思主义指导下中国历史文化的现代版,是科学社会主义的中国版,是现实社会主义的扩展版,是发展中国家实现现代化道路的创新版。实践证明,如何实现现代化没有“定于一尊”的固定模式,“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这一“版本”能够为世界其他国家和民族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三、中国式现代化的深刻内涵
“中国式现代化”与西方发达国家所走的现代化道路有着根本的区别,内涵着现代化的要素如制度、文化、主体、方式等方面的与西方的根本不同,“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化”的现代化,体现的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是对中国现代化建设实践及其所取得的成就和影响力的总体性概括,其本身具有鲜明的原创性,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是人的现代化,凸显人民主体性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最高价值诉求,以人民需求作为根本价值尺度,以能否持续推进作为历史尺度,追求社会的全面、协调发展。
(一)中国式现代化是持续推进的现代化
“行百里者半九十”。中国式现代化能否持续推进,是否具有历史持续性,是检验我们在现代化道路上能否行稳致远的重要历史尺度。中国在现代化道路上所取得的创造性历史成绩是党和人民顽强拼搏、不懈奋斗,沿着正确方向坚定前行、持续推进的结果。从新中国成立讓人民站起来到满足人民的基本物质文化需要,再到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一个持续的历史进程,从物质现代化到制度现代化,再到文化现代化是一个持续推进的过程。道路创新能否持续,要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任务的实现需要党带领人民砥砺前行,不忘初心,继续走好自己的路,持续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否则,必然陷入“半现代化”的陷阱。近代中国在经历了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被动开启现代化之后,开始了现代化之路的有益探索,但最终辛亥革命还是由于种种原因无法持续推进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因而跌入了“半现代化”的陷阱。因此,“我们要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继续担当历史使命,掌握历史主动,不断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伟业推向前进。”[22]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在百年奋斗中持续创新探索,定能成功跨越“半现代”陷阱。之所以如此,从根本上讲,是因为马克思主义“行”,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中国共产党能够始终坚持以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己任,在持续推进道路创新过程中始终凸显人民的主体性,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带领人民在“自己的路”上行稳致远。
(二)中国式现代化是凸显人民主体性的现代化
在持续推进现代化进程中,人是否发展、在多大程度上发展是检验和衡量一切现代化的历史尺度和根本标准,是现代化的最终落脚点和价值旨归。中国式的现代化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推动实现人民共同富裕和人的全面发展。人民最终是否受益,享受现代化的发展成果,是衡量中国式现代化的价值标准,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价值诉求。当西方将抽象的“人”代替“神”成为历史主体作为现代化第一标准,中国式现代化则进一步将“现实的人”即中国人民作为历史主体,以其发展程度作为衡量现代化的第一标准和第一使命,这是历史尺度中绝不可缺少、并且是决定其他一切历史进程的首要前提。“人民的主体性”是指人民群众既是推进中国现代化的主体力量,也是中国式现代化最终享受者。这体现了中国式现代化对人民群众作为主体的根本利益的强调和重视。中国式现代化“取之于民,用之于民”,依靠人民,由人民共享。中国式现代化之所以取得巨大成就,究其根源,其本质和经验在于我们的“国家制度深深植根于人民之中,能够有效体现人民意志、保障人民权益、激发人民创造力”。[23]
回溯西方国家现代化发展历程,出现了因以“资本逻辑”主导而导致的人作為主体的异化,国家财富日益集中在少数人手中,出现财富鸿沟和人力鸿沟的畸形发展。与西方国家以“资本逻辑”为主导的现代化不同的是,中国式现代化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当然,从中国的实际出发在物质积累阶段避免不了的要遵从“资本逻辑”,但却是一种“资本逻辑”与“人本逻辑”的统一,在价值意蕴上始终体现为物的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统一。中国的现代化过程始终是以人的全面发展为出发点的,不仅注重经济的高质量发展,也大力推动政治民主、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维护社会稳定、建设生态文明等,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创造条件。
(三)中国式现代化是追求全面、协调发展的现代化
毫无疑问,现代化建设是一项复杂而又巨大的系统工程,需要统筹布局、协调推进各领域的发展,推进的过程本身具有整体、全面的特征,中国式现代化亦是如此。中国式现代化探索之路经历了从实现“三个现代化”的目标到“四个现代化”的目标,再到“五位一体”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从追求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到追求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和人的文明协调发展的过程。毫无疑问,这是一个对于现代化的认识不断加深的过程,也是从过去的片面性到逐渐的系统化、全面化的过程。追求全面、协调、系统发展的现代化,意味着在思维方式上我们要从过去单一维度向多维度转变,意味着在发展的均衡性上要从全局出发解决社会发展中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意味着在发展方式上要从过去的“增长逻辑”向“发展逻辑”转变。过去仅仅从物质发展的角度思考如何实现现代化,但仅仅实现了经济速度、规模、体量的增长,伴随而来的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全面、协调、系统的现代化要遵循“发展逻辑”,既要追求物质现代化,又要追求制度、文化的现代化;既要追求发展的规模、速度、体量,又要追求质量、结构、效益。
总之,中国式的现代化具有人民至上、协调发展、可持续、系统等特征,这些特征既反映了世界现代化规律和趋势,又是基于中国国情对中国现代化道路特有规律的把握,彰显了鲜明的中国特色。
参考文献:
[1]习近平.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N].人民日报,2021-11-17(1).
[2]孙正聿.从大历史观看中国式的现代化[J].哲学研究,2022(1):7.
[3]习近平.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N].人民日报,2021-11-17(1).
[4]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建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1册)[M].北京: 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 133.
[5]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建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17册)[M].北京: 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12.
[6]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建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22册)[M].北京: 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 3.
[7]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建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22册)[M].北京: 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 131.
[8] 孙正聿.从大历史观看中国式的现代化[J].哲学研究,2022(1):6.
[9]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4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4:701.
[10]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11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4:304.
[11][12]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19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4:483.
[13]张斌,王姝.中国式现代化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J].江淮论坛,2022(3).
[14]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85-86.
[15]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邓小平年谱(1975-1997)(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582.
[16][17]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54、226.
[18]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17-10-28(1).
[19]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2 .
[20]习近平.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N].人民日报,2021-11-17(1).
[21]习近平.关于“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重要论述选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9:351.
[22]习近平.在纪念辛亥革命11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21-10-9(1)
[23]习近平.坚持、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制度与法律制度[J].求是,2019(23).
责任编辑:张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