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常态下吉林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研究

2024-05-14李文蓉钟雪王欣铭

江苏科技信息 2024年7期
关键词:吉林市经济新常态高质量发展

李文蓉 钟雪 王欣铭

摘要:2014年,我国提出了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意味着经济发展开始由数量追赶向质量追赶转型,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日渐显露,建立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能够为当下经济转型提供新思路。在此背景下,文章借鉴国内现有指标体系,通过对3大产业经济现状分析和高质量发展内涵进行解读,构建了涵盖基础素质、法治文明、产业调整、提质增效、绿色发展、民生改善6个一级指标,52个二级指标的分级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聚焦关键领域,以数据落实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明确地方经济转型发力点。

关键词:吉林市;经济新常态;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

中图分类号:F211 文献标志码:A

0 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大幅提升,经济社会发展不再聚焦于数量上的追赶,开始着眼于质量上的提升。2018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中率先提出了高质量发展的新表述,进入经济新常态,既迎来了发展机遇,也面临着各方面巨大的挑战,经济增速、发展方式、产业结构、发展动力都在发生重大变化[1]。作为国家老工业城市,吉林市坚持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着力推动地区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实现经济发展质与量的有机协调。建设吉林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是党中央现阶段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目标要求和战略重点,也展现出吉林市紧跟新常态、抓住新机遇、打赢转型战、振兴东北的信心与决心。

1 吉林市经济高质量发展存在的问题

1.1 农业总产值稳步递增,但产业化发展不充分

在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农产品销售亟须转型升级。吉林市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吉林重要讲话指示精神,结合农业发展实际情况,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市场需求为供给导向,从生产端入手调整产品结构,推动农产品供给数量和质量的提高,提升农产品附加值。近5年,吉林市农业产业增加值总体呈递增趋势,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14%左右;2021年农林牧渔业中,农业产值占比达36%,5年内粮食总产值从360.7万吨上升到455.5万吨,总产值趋于平稳递增。

但农产品的质效偏低是吉林市一直存在的问题。供给市场的农产品主要以低加工原材料为主,优质有机绿色农产品占比低,富有特色、差异、高附加值的农产品供给则更少,传统农业仍占主体地位。产业化是发展优质高效农业的关键,按照《吉林市农业产业化市级重点龙头企业认定、运行监测管理办法》,2022年,吉林市符合条件的农业企业仅3家,农业产业化进程缓慢。农业产业化企业方面,领军型主体少[2]。桦甸市金牛牧业有限公司和吉林市老爷岭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等省级、国家级龙头企业数量少。永吉县九月丰家庭农场、蛟河市森百味食品有限公司等特色农产品企业比例不足,农业发展处于零散状态较多,乡村产业园区化不足,鲜活农产品冷链物流配套不完善,现代农业产业化发展不充分。

1.2 传统产业优势明显,但产业结构层次较低

《吉林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十四五”规划》提出,为顺利实现吉林市工业转型升级,要加快构建现代工业产业体系,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强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不断提升工业的技术含量,全力打造国家级碳纤维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和碳纤维产业集群。2022年,吉林市3次产业结构比例关系由上年的13∶36.6∶50.4调整为14∶36.4∶49.6,与全国相比(7.3∶39.9∶52.8)第一产业占比偏高,第二、三产业分别低于全国3.5和3.2个百分点。近年来,政府一直大力调优产业结构,坚定不移促进转型升级,在电子信息、生物工程与制药、新材料、新能源等十大领域已占据一定优势。但近3年来吉林市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比值由8.60%下降到6.30%、4.30%,占比仍然较弱,石化、冶金两大传统产业仍是吉林市工业增长的主要支撑,2021年占全市产值近70%。工业结构以能源原材料为主,以初级产品为主的格局尚未改变[3]。

1.3 服务业转型升级快,但现代服务业占比有待提升

《吉林市服务业发展“十四五”规划》指出,要把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作为经济转型发展的重要着力点。围绕落实“四六四五”高质量发展战略布局,基本实现长吉图区域服务中心、旅游服务业发展高地、现代农业服务业示范区、传统服务业提质升级引领区功能定位。“十四五”时期,吉林市将推动现代服务业同先进制造业、现代农业深度融合,加快推进服务业数字化,积极培育融合发展新业态新模式。吉林市借助长吉图协同发展等战略政策,服务业得到了大幅提升,2022年,吉林市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49.6% ,比2021年下降0.8个百分点。在第三产业中,交通运输、仓储邮政业和住宿餐饮业等传统产业仍是吉林市第三产业的重要构成,以建筑业为主的现代服务业全年全市完成增加值98.0亿元,比2021年下降6.8%,约占GDP的6.5%,占比较弱。因此,在今后的改革发展中应大幅推进吉林市现代服务业的提质增效。

2 吉林市经济发展限制因素与指标体系构建思路

2.1 吉林市经济发展限制因素

作为计划经济时期全国重点发展工业基地,吉林市城镇化起步较早、程度较高。但改革开放之后,我国区域经济地理区位结构发生重大变化,东部沿海地区成为产业和人口集聚的中心,工业化、城镇化步伐加快,支撑东北地区工业化的區位因素也不复存在[4],吉林市的工业化发展与城镇化发展相互脱离。限制吉林市经济发展还有以下几点原因。

2.1.1 工业结构不合理

一方面作为重工业基地,轻工业发展一直较弱,与工业化配套的相关服务业未得到充分发展,吸纳就业的作用不强;另一方面工业化企业生产成本高,高耗能高污染重化工业产能过剩,制造业虽然规模大,但缺乏核心竞争力。在碳纤维领域方面,吉林市聚力打造“中国碳谷”,大丝束碳纤维原丝和碳丝产能、复材制品等初级加工方面领先全国,但是碳纤维下游装备制造业及高端应用市场还需要进一步打开。

2.1.2 城镇化发展不充分

吉林市城镇化虽然起步早,但发展并不充分,虽然是吉林省副中心城市,但是经济总量中等偏低,对周围辐射作用弱,现代服务业滞后导致吸纳就业少,人口外流严重。仅2010—2020年,吉林市常住人口减少80万,城镇化率虚高而隐性失业多,给就业、收入、民生、财政领域都带来了一定程度的压力。

2.1.3 民生领域历史欠账多

新中国成立初期,工业的快速发展及城镇化的进程加快使得吉林市的耕地、城市用地等存量资源逐年减少,吉林市江北等重化工厂所在地区空气存在污染,人才长期匮乏使得农业龙头企业不足。

2.1.4 营商环境不完善

现代服务业发展不充分,对人才就业、企业投资的驱动力不足。吉林市中小型企业数量少,质量偏低,缺乏竞争力,资金贷款扶持力度弱,企业融资成本高,涉企服务平台和信用评价体系不够完善。

2.2 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构建思路

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的设计应覆盖上述经济发展限制因素,以经济社会现代化为目标。设立指标体系数据的同时,要充分考虑“质效”“包容”“可持续性”。聚焦重点领域,筛选出最有代表性的评价指数。

首先要把质效提升放在关键位置,高质量发展必然是质量和效益的有机提升,着重分析地区的全要素生产率及地区去产能、去杠杆的情况,更多依赖科技创新要素为经济提供增长极。其次要推动以人民福祉为中心的发展,着重关注居民的精神、健康、家庭、社会角色、物质、环境等指标,不断扩大发展的包容性,吸纳更多企业、居民共享发展成果[4]。最后要考虑到经济发展中的可持续性,注重考察环境污染指数、空气质量、资源利用率等因素。根据上述构建思路,拟从基础素质、法治文明、产业调整、提质增效、绿色发展、民生改善6个维度展开[5],构建一套吉林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将地方经济的“高质量”数据化、可视化。

3 指标体系构建

在现有6个维度评价要素框架确立的基础上,预期在基础素质、法治文明、产业调整、提质增效、绿色发展、民生改善6个一级指标下构建52个二级指标:民生改善涵盖了社保、医疗、就业、收入、教育、住房、养老、交通、健康、福利、人均拥有公共文化体育设施面积、社区综合服务设施面积等方面;基础素质涵盖经济总量、文化教育水平、政务服务数字化网络建设水平、涉企服务平台建设、信用体系、交通设施基础情况、居民消费水平、市场价格等方面;提质增效涵盖了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资本生产率、劳动生产率、人均可支配收入、三大产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额、工业行业去产能、房地产市场去库存、金融市场去杠杆、企业发展降成本、资源产出率、回收率、综合利用率等方面;产业调整涵盖三大产业结构、地方经济进出口结构、产业投资结构、招商引资等方面;法治文化涵盖每万人拥有社会组织数、基层法律服务中心建设数量及覆盖范围、人民群众法治环境满意程度、公众安全感、法治环境风险评估及预警机制的建设程度、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社会文明程度测评指数;绿色发展涵盖了节约能源情况、污染物及有害气体排放情况、废物治理情况、空气质量指数、耕地保有量、高标准农田数、城镇绿化覆盖率、社会综合能源消费量等方面。力求系统、全面,同时具有高度代表性,以充分体现吉林市高质量发展的水平和现状。

4 结语

建设吉林市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是顺应我国新发展理念、结合吉林市经济发展现状、考虑未来经济发展趋势构建形成的。高质量发展应当是高效、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该指标体系的建设能够量化吉林市地方经济发展质量水平,突出吉林市当前经济的特点和下一阶段经济发展的着力点,推动地区经济向现代化高质量迈进。

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培育农业龙头企业,打造产业集群效应,提高农用机械普及力度,提升农产品产出效率及资源利用率,延长农产品价值链、培育农业人才团队,以深加工为牵引推动吉林市现代农业高效优质发展。更多依赖科技创新带动工业升级,着力培育高新技术产业,做强化工、碳纤维企业,打响中国碳谷名牌,在细分领域充当全国排头兵,开拓下游市场,完善相应产业链布局,做好重点项目招商引资,促进工业转型升级。加快培育现代服务业,促进与第二产业相关服务业率先发展,吸纳人才就业,改善吉林市营商环境,完善涉企服务平台,加大奖补力度,激发企业活力,鼓励企业运用互联网大数据等方式挖掘需求市场,进一步提高现代服务业在地区生产总值中的占比。加快农业与现代化、服务业与制造业、服务业各领域之间的融合发展,推进现代服务业向高质量发展。

参考文献

[1]郭峰.新常态下建设天津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研究[J].现代营销,2022(5):161-163.

[2]董子羊.吉林市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发展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20.

[3]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高质量发展的目标要求和战略重点[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19.

[4]贾康,林毅夫,巴曙松,等.高质量发展迈向现代化新征程的中国[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21.

[5]党耀国,王俊杰.南京市“十四五”期间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与提升路径[J].南京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2):43-50.

(编輯 何 琳编辑)

Research on the index system of Jilins high-quality economic development under the new normal

Li  Wenrong, Zhong  Xue, Wang  Xinming

(Jili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formation Research Institute, Jilin 132500, China)

Abstract:  In 2014, China put forward that economic development has entered a new normal, which means that economic development has begun to transform from quantity catching up to quality catching up. The problem of insufficient imbalance in the process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is increasingly exposed, and the establishment of a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index system can provide new ideas for the current economic transformation. Under this background, this article draws lessons from the existing domestic index system, analyz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ree major industries and interprets the connotation of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and constructs a graded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index system covering six first-level indicators and 52 second-level indicators of basic quality, legal civilization, industrial adjustment, quality improvement and efficiency improvement, and peoples livelihood improvement, focusing on key areas, implementing the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level of local economy with data, and clarifying the power point of local economic transformation.

Key words: Jilin city; the new normal of economy;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index system

作者簡介:李文蓉 (1995—),女,初级研究员,学士;研究方向:科技信息。

猜你喜欢

吉林市经济新常态高质量发展
吉林省吉林市松江东路小学校
吉林市粮食局 推动落实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
中国经济改革“高质量发展”是关键词
开启新时代民航强国建设新征程
我国经济怎样实现“高质量发展”
经济新常态下河南省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研究
浅论经济新常态下产业结构调整
经济新常态下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融合与发展
经济新常态下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探究
中国石油吉林石化公司产品销售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