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弱项分析导向下干预策略对初产妇分娩的影响
2024-05-13支芬芳
万 欣 支芬芳 高 静 王 波
江苏省淮安市第一人民医院产科,江苏淮安 223300
目前已有研究发现,采用综合性、个性化的以产妇需求为中心的护理方案,可显著提高初产妇和新生儿的生命质量[1]。研究发现,初产妇围生期行常规护理干预,护理措施整体性、连贯性相对较差,分娩知识教育缺乏系统性、完整性,心理干预力度相对欠缺[2]。护理弱项分析是指对护理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和需要改进的方面进行评估及分析的过程[3]。护理弱项分析导向下干预策略是一种以患者个体化需求为导向的护理方式[4-6]。本研究主要探讨在初产妇围生期护理中行护理弱项分析导向下干预策略的具体作用。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0 年1 月至2023 年1 月江苏省淮安市第一医院分娩的初产妇180 名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产妇的入院顺序进行编号,再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90 名,年龄18~34 岁,平均(26.52±3.19)岁;孕龄37~41 周,平均(39.41±1.59)周;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22.5~29.5 kg/m2,平均(26.23±1.47)kg/m2;经济状况:家庭年收入8万~25万元,平均(14.72±5.61)万元;职业: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33 名,个体经营户18 名,家庭主妇31 名,其他8 名。研究组90 名,年龄20~35 岁,平均(26.19±3.45)岁;孕龄37~40 周,平均(39.03±1.42)周;BMI 23.1~29.3 kg/m2,平均(26.49±1.55)kg/m2;经济状况:家庭年收入7 万~28 万元,平均(15.88±6.07)万元;职业: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30 名,个体经营户20 名,家庭主妇33 名,其他7 名。两组产妇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江苏省淮安市第一医院伦理审查委员会批准(XJE 3655901-1),且产妇及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初产妇;年龄18~35 岁;单胎妊娠,足月;符合自然分娩指征;生活习惯正常;可按时间进入产房。排除标准:伴有心脏病、高血压、肝胆疾病、病毒感染等影响围生期恢复的疾病史和药物治疗史;吸烟、饮酒等;入组前存在明显的抑郁、焦虑等心理障碍;有严重的身体或精神疾病;同时参加其他类似研究。剔除标准:剔除需急诊诊疗等情况特殊的孕产妇。
1.3 护理方法
对照组围生期由产科专业护理人员行常规护理干预,内容包含产前评估、孕产妇保健、产前检查、分娩护理、新生儿护理,及产后护理和宣教指导。
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行护理弱项分析导向下干预策略。(1)护理弱项分析。产科医师、助产士共同通过文献检索,同时结合临床实际情况、自身工作经验,利用头脑风暴法筛选出初产妇围生期护理存在的薄弱环节,主要护理弱项为分娩前及分娩过程害怕恐惧、分娩方式选择、母乳喂养知识不足、新生儿护理不规范、产后卫生管理知识不足。(2)针对性护理干预。①针对分娩前及分娩过程害怕恐惧问题:通过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支持活动,帮助初产妇缓解焦虑和恐惧;通过提供相关的知识、经验分享及专业的咨询,增加初产妇对分娩过程的了解和信心。②针对分娩方式选择问题:通过提供系统的分娩方式选择指导,包括阐述各种分娩方式的优缺点、适应证和禁忌证等内容,并尊重她们的决定。③针对母乳喂养知识不足问题:通过开展针对初产妇的母乳喂养知识培训,包括母乳的营养价值、正确的喂养姿势、解决常见问题等方面的内容。同时提供专业人员的指导和支持。④针对新生儿护理不规范:加强对助产士和产科医师的培训,提升其新生儿护理方面的专业水平。同时,建立规范的操作流程和护理指南,确保新生儿得到正确的护理措施,包括喂养、洗护、保暖等方面。⑤针对产后卫生管理知识不足:护理人员通过加强产后卫生知识的宣传和教育,给产妇讲解伤口护理、个人卫生、恶露排出情况等相关知识和技能内容,并提供相关的指导手册和培训课程。两组护理均实施至产妇出院。
1.4 观察指标
①产前情绪评估。入院时(干预前)、进入产房前1 d(干预后)均应用状态-特质焦虑问卷(state-trait anxiety inventory,STAI)评估产妇心理状态,包含特质焦虑量表(trait-anxiety inventory,T-AI)、状态焦虑量表(state-anxiety inventory,S-AI),共有40 项,各项为1~4 分,评分低,提示心理状态好[7]。②观察并记录产妇的分娩方式。③干预前后采用自我护理能力测定表(exercise of self-care agency scale,ESCA)评估自我护理能力。该量表主要包含4 个维度(自我概念、自我责任感、自我护理技能、健康知识水平),共有43 个项目,总分0~172 分,分值越高提示自我护理能力越强[8]。④调查产后母乳喂养情况。在全部食物中,母乳喂养占100%、50%~<100%、<50%依次判定为纯母乳喂养、混合喂养、非母乳喂养[9-10]。
1.5 质量控制
①严格按照纳入和排除标准选择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②数据均经过严格审核和核实。③在干预策略实施过程中,严格按照预先设定的程序进行,避免个别因素对研究结果产生影响,让同期的两组产妇分属不同病房,避免沾染。④研究人员采用统一的指导语指导研究对象完成问卷填写。⑤收集数据由课题组成员进行录入,并二次检查录入后的数据,避免差错。
1.6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5.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比较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例数和百分率表示,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干预前后情绪状况比较
干预前,两组T-AI、S-AI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T-AI、S-AI 评分均低于干预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干预前后情绪状况比较(分,)
表1 两组干预前后情绪状况比较(分,)
注 S-AI:状态焦虑量表;T-AI:特质焦虑量表。
2.2 两组分娩方式比较
两组分娩方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分娩方式比较[例(%)]
2.3 两组干预前后自我护理能力比较
干预前,两组自我护理能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自我护理能力评分均高于干预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干预前后自我护理能力比较(分,)
表3 两组干预前后自我护理能力比较(分,)
2.4 两组母乳喂养情况比较
研究组母乳喂养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母乳喂养情况比较[例(%)]
3 讨论
3.1 护理弱项分析导向下干预策略可影响初产妇的心理状态
护理弱项分析导向下干预策略是一种根据护理弱项分析结果实施针对性、个性化护理服务的干预模式[11-12]。该种护理的核心思想是通过分析患者诊疗期间存在的个体特点、健康状况、护理需求等,制订出具体的、可操作的、适合患者的护理方案[13-14]。本研究在90 例初产妇围生期行护理弱项分析导向下干预策略后,该组产妇产前情绪状况改善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围生期通过与产妇建立良好的关系,提供有效的情感支持,可促进初产妇得到更好的情感诉求,释放负面情绪,进而改善其产前心理状态[15-18]。护理中,通过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支持活动,增加初产妇对分娩过程的了解和信心,有利于产妇顺利进行分娩。良好的心理有助于增强产妇自然分娩自信心,进而有助于提高自然分娩成功率[18-19]。
3.2 护理弱项分析导向下干预策略可影响初产妇的分娩方式及自我护理能力
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自然分娩率高于对照组,产妇自我护理能力也有显著提高。护理中,通过提供系统的分娩方式选择指导,让初产妇能够做出理性的决策,并尊重其决定,同时给予产妇相关知识、专业咨询,帮助产妇能够更好地结合自身情况选择最适当的分娩方式。吕晶晶等[20]研究分析,科学的围生期针对性护理能够明显提高初产妇的自然分娩率。护理弱项分析导向下干预策略中,护理人员注重在了解产妇具体护理需求的前提下实施针对性干预,如健康宣教、分娩方式选择指导、分娩过程干预、母乳喂养干预、产后康复管理干预等,在帮助产妇提高知识认知、问题思考方式的同时,帮助其提高母乳喂养技能及产后康复管理技能,进而提高产妇的自我护理能力。有研究指出,良好的自我护理能力可保证产妇产后能够更好地进行乳房护理、卫生护理、新生儿护理及产后康复管理[21-22]。
3.3 护理弱项分析导向下干预策略可影响初产妇的母乳喂养
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新生儿纯母乳喂养率相比对照组更高。陈小英等[23]指出,在母乳喂养过程中,初产妇往往会遇到各种挑战和困难,如乳汁不足、宝宝厌奶等。护理人员的关注和支持对于母乳喂养的坚持至关重要[24-26]。护理弱项分析导向下干预策略中,通过实施心理健康教育及心理支持活动,有利于产妇顺利分娩并启动母乳喂养。同时,护理中针对性地提供相关知识和专业的咨询,帮助初产妇选择最适合自己的分娩方式,这对于后续的纯母乳喂养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通过开展针对初产妇的母乳喂养知识培训,使初产妇能够更好地了解母乳喂养的重要性和技巧,从而提高纯母乳喂养率;加强新生儿护理培训,可提升初产妇新生儿护理方面的专业水平,有利于提高初产妇纯母乳喂养率。
综上所述,初产妇围生期行护理弱项分析导向下干预策略,能够有效改善围生期产妇情绪状态,提高自然分娩率,能够提高产妇产后自我护理能力,进而有助于纯母乳喂养率提高。
利益冲突声明:本文所有作者均声明不存在利益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