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馈控制护理策略预防肿瘤化疗深静脉置管患者相关并发症的效果
2024-05-13吕晓兰刘泽梅章月照
吕晓兰 刘泽梅 章月照
浙江省丽水市中心医院深静脉置管中心,浙江丽水 323000
深静脉置管可减少静脉穿刺的次数,能减少药物对血管的刺激,现已成为恶性肿瘤化疗患者的主要治疗方式之一[1-3]。然而因患者免疫功能减退,血液处于高凝状态,且对置管知识的不了解,导致自我护理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均较差,极易诱导并发症发生,使其出现不良情绪,影响治疗效果[4-5]。前馈控制护理通过对未来可能发生的风险提前实施预防,以将风险问题提前消除在萌芽状态,进而保障患者安全[6-7]。既往研究显示,前馈控制护理可降低静脉输液外渗率,保证新生儿用药安全[8]。据此,本研究将前馈控制护理策略应用于肿瘤化疗深静脉置管患者中,探讨其预防相关并发症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1 年5 月至2023 年5 月浙江省丽水市中心医院收治的肿瘤化疗深静脉置管患者84 例,根据入院时间将其分为对照组(2021 年5 月至2022 年4 月入院,39 例)与观察组(2022 年5 月至2023 年5月入院,45 例)。纳入标准:均经病理组织学诊断,并处于化疗维持期留置深静脉置管;患者及家属对本研究知情同意;化疗后生存期>6 个月。排除标准:肝、肾功能障碍;凝血功能障碍。观察组男23 例,女22例;年龄39~64 岁,平均(51.33±5.12)岁;肺癌19 例、乳腺癌11 例、卵巢癌7 例、其他8 例。对照组男19例,女20例;年龄39~64 岁,平均(50.09±5.38)岁;肺癌14例、乳腺癌8 例、卵巢癌7 例、其他10 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浙江省丽水市中心医院伦理委员会同意[科研伦审(2023)第(629)号)]。
1.2 研究方法
两组均由同一护理团队(静脉治疗组长1 名、静脉治疗副组长1 名、静脉治疗专科护士3 名、院级专科护士2 名和每个科室1 名静脉治疗护士)在同一科室完成护理干预,已排除季节、地点等因素的影响。
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措施:入院置管前后进行健康教育、心理、用药、饮食和并发症指导;出院时嘱患者按时服药,定期复诊。
观察组予以前馈控制护理策略:(1)管理控制小组的培训。由静脉治疗小组对小组成员进行专业培训,包括疾病基础知识、前馈控制理论知识和应用、深静脉置管相关并发症发生的原因、临床表现、处理原则。于培训结束后考核,然后对入院患者进行全面风险评估,制订针对性预防策略。(2)实施。①健康教育。患者入院后告知其深静脉置管期间易发生的相关并发症,并普及正确处理方法。②风险评估及预防措施。a.深静脉血栓。置管时动作细致、轻柔;选择质量较好的导管和条件较好的血管置管;输注药物时尽量稀释药物;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术置管,侧肢体适当进行活动和锻炼;病情许可多饮水。b.静脉炎。输注刺激性药物时控制药物浓度和速度;严格执行无菌操作。c.导管堵塞。妥善固定好深静脉置管;正确冲封管,采用脉冲式冲管,正压封管;注意药物的配伍禁忌;输液完毕后及时更换液体。d.导管相关性感染。密切关注穿刺点,若出现脓性分泌物时应立即拔管;合理使用抗生素;多食高蛋白和高维生素食物;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和皮肤消毒,及时对正压接头或肝素帽进行更换;置管后选择无菌易透气且黏性好的敷料贴敷。进行心理辅导,通过典型案例、现身说法等方式引导患者建立疾病恢复的信心,并邀请患者家属共同参与护理工作。③评价。由静脉治疗组长对护理效果进行评价和整改,并对重点人群和环节行前馈控制。④出院随访。出院时建立微信群聊并邀请患者和家属加入,每周推送有关深静脉置管护理的相关知识,通过微信群聊对患者相关内容进行反馈。
两组均持续护理至患者出院。
1.3 观察指标
1.3.1 心理状态 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评估护理前后的焦虑和抑郁情绪。SAS:正常<50 分;SDS:正常<53 分,分越高则焦虑、抑郁越严重。SAS 的Cronbach’sα 系数为0.824,SDS 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816[9]。
1.3.2 舒适度、自我管理能力和自我护理能力 分别于护理前后,记录舒适状况量表(general comfort questionnaire,GCQ)、肿瘤科自制自我管理能力评分和自我护理能力测定量表(the exercise of self-care agency scale,ESCA)评分。GCQ 满分112 分,分越高则舒适度越高,Cronbach’s α 系数为0.92[10]。自我管理能行为评分共15 分,分越高则自我管理行为越好,Cronbach’s α 系数为0.81。ESCA 总分0~172 分,分越高则自我护理能力越强,Cronbach’s α 系数为0.86~0.92[11]。
1.3.3 并发症 记录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包括深静脉血栓、静脉炎、导管堵塞、导管相关性感染等。
1.3.4 满意度 参考既往文献[12],自制满意度问卷调查,包括健康教育、技术操作、护患沟通和病情观察4个方面,采用0~5 分进行评定,总分0~100 分,分为非常满意(81~100 分)、满意(61~80 分)和不满意(0~60分),Cronbach’s α 系数为0.74。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比较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例数表示,比较采用χ2检验。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护理前后心理评分比较
护理前,两组SAS、SDS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SAS、SDS 评分均较护理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护理前后心理评分比较(分,)
表1 两组护理前后心理评分比较(分,)
注SDS:抑郁自评量表;SAS:焦虑自评量表。
2.2 两组护理前后舒适度、自我管理能力和自我护理能力评分比较
护理前,两组GCQ、自我管理能力和ESCA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GCQ、自我管理能力及ESCA 评分均较护理前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护理前后舒适度、自我管理能力和自我护理能力评分比较(分,)
表2 两组护理前后舒适度、自我管理能力和自我护理能力评分比较(分,)
注t1、P1 代表两组护理前比较;t2、P2 代表两组护理后比较。GCQ:舒适状况量表;ESCA:自我护理能力测定量表。
2.3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深静脉血栓、导管相关性感染各1 例和静脉炎2 例,并发症总发生率为8.89%(3/45),对照组深静脉血栓3 例、静脉炎4 例、导管堵塞2 例和导管相关性感染1 例,并发症总发生率为25.64%(10/39),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χ2=4.225,P=0.040)。
2.4 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例)
3 讨论
深静脉置管是肿瘤化疗患者常用的辅助治疗手段,但患者实际应用时易出现诸多并发症[13-14]。传统的护理多以患者疾病本身为主,但对于并发症的预防效果不甚理想[15]。前馈控制护理策略可通过对风险进行评估和预测,制订相关措施对不利因素予以控制,以降低风险发生率[16-17]。因此本研究将其用于肿瘤化疗深静脉置管患者中,以探讨其预防相关并发症的效果。
肿瘤本身与化疗带来的疲乏、不适感和身体痛苦均会对患者身心健康产生不利影响,使其出现诸多不良情绪[18-19]。本研究中,护理后观察组SAS、SDS 评分低于对照组,与既往研究相似[20]。可能为护理人员通过心理辅导,与典型案例和现身说法等方式帮助患者建立恢复信心,并告知患者疾病知识、置管期间易发生的相关并发症,普及正确处理方法,有助于提高患者疾病认知度,缓解内心恐惧和不良情绪。本研究中,观察组GCQ、自我管理能力及ESCA 评分均更高,既往有类似报道[21-22]。考虑为该策略通过培训加强护理人员的安全意识和应急能力,通过风险评估及早发现潜在的危险因素,制订相应措施,使患者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病情观察中,有助于提升其自我管理能力和自我护理能力,进而促使疾病恢复,提高舒适度。
本研究中,观察组相关并发症的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与既往研究相似[23]。考虑为该护理策略明确小组成员职责,加强对全体护理人员的培训,促使护理人员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其风险防范意识,从而保证护理质量[24-26]。此外,对患者深静脉血栓、静脉炎、导管堵塞和导管相关性感染等风险提前评估,并对高危患者及时给予针对性预防措施,将可能出现的不安全因素扼杀于萌芽状态,最大程度地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本研究结果还显示,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可能与患者并发症的降低、不良情绪的缓解有关。
综上所述,前馈控制护理策略可降低肿瘤化疗深静脉置管患者相关并发症发生率,缓解不良情绪,提高舒适度、自我护理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
利益冲突声明:本文所有作者均声明不存在利益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