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核心素养出发的小学语文教学评价
2024-05-13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通州小学
沈 霞 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通州小学
语文是一门综合性的基础学科,它对于培养小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有不容忽视的作用。为了实现小学语文教育目标,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语文基本能力,需要重新思考和设计语文教学评价策略。本文将从核心素养出发探讨小学语文教学的评价策略。
一、从核心素养出发的小学语文教学评价策略的落脚点
核心素养指一个人在面对知识和问题时,所应具备的基本能力和素养,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核心素养包括语言表达能力、阅读理解能力、文化素养等多个维度。这些素养的培养不仅关系到学生对语文这门学科的掌握程度,还会影响学生未来的发展。
语言表达是语文教学中最为基础,也是最为关键的要素。能准确、顺畅地表达思想是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关键。因此,小学语文教学评价的最终目的应该是促进学生的语言表达。教师在课堂教学和作业评价中可以将口头和书面表达结合起来,引导学生运用恰当的词汇、句式和修辞手法。
阅读理解能力是小学语文教学评价中另一个不可忽视的方面。读书是获取知识、开阔视野的重要途径。小学阶段是学生培养阅读习惯和提升阅读能力的重要时期,因此落脚点应该放在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上。教师可以从推广优秀文学作品,设计多样化的阅读材料,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布置阅读理解题目来评价学生的阅读能力。
文化素养是小学语文教学评价中应该关注的方面之一。我国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和丰厚文化传统的国家,语文学科正是传承和弘扬这一文化的重要途径。小学语文教学评价的落脚点应该是培养学生对中国文化的了解和领悟。教师可以通过教授古诗词及经典文学作品中的名篇段落来引导学生领略其中的美、思考其中的道理,从而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二、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评价的原则
第一个原则是综合性,即评价应全面地、综合地考查学生的语文能力,其内容主要包括语音、语义、语法、修辞、阅读、写作等方面。语文素养是一个多维度的概念,单一的考核指标无法准确衡量学生的综合能力。因此在开展教学评价时应采用笔试、口试、听力测试和课堂表现相结合的评价方式,以确保评价的全面性和准确性。
第二个原则是个性化,即评价应尊重和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全面发掘学生的潜力。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学生的学习方式、学习兴趣、学习能力都不尽相同,因此,教师在教学评价中要注重发现和培养学生的个性特长,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评价方式和学习机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创造力。
第三个原则是发展性,即评价应促进学生在学习中得到发展和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语文素养。因此,在教学评价中,教师应该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思维能力的培养,而不应该仅仅关注结果和分数。
第四个原则是启发性,即评价应启迪学生的思维和创造力的发展。语文教学要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审美情趣和文学鉴赏能力,需要学生自主思考和创造。因此,教学评价中应该注重学生思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等,促使学生表达自己的个性化观点和见解,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三、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评价方法
(一)注重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评价
语言作为人类最基本、最主要的交流工具,担负着传递信息、情感表达、思想交流的重要任务。在进行小学语文教学时,教师需要对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进行评价和指导,这样才能够让学生善于表达并乐于表达。语言表达能力评价就是要对学生的语言能力进行全面准确地衡量,不仅要看学生对词汇、语法的掌握程度,还要看学生能否准确无误、清晰地表达出自己的思想和观点,以及能否在交流中运用得体的语言策略。因此,教师在评价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时,需要综合考虑学生的词汇量、语法运用、语篇组织等因素。
例如,教师可以从听说训练入手,考查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语言的表达能力离不开听、说、读、写的训练,只有通过大量的听、说、读、写训练,才能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教师可以通过安排听力活动,让学生听各种文本,然后依据听力材料进行提问,以评价其理解和归纳所学内容的能力。同时,教师在口语训练中可以通过设置情景对话、辩论等方式吸引学生积极参与,在真实情境中,评价学生口语表达是否准确、是否流利以及语言策略的运用是否恰当。
阅读和写作是检验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重要手段。阅读能力直接关系学生的词汇量和语篇理解能力,而写作是学生准确地表达思想和观点的过程。在阅读方面,教师可以通过设计多样化的阅读材料来评价学生在阅读理解和写作方面对语言的掌握程度。在写作方面,教师可以设置多种多样的作文题目,使学生可以准确、流畅、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观点,评价自己的语法、词汇选择和篇章结构等,此外,语言表达能力评价也应关注学生听、说、读、写综合能力。评价学生语言表达能力不能只看重学生在口语或写作方面的表现,而必须兼顾学生听、说、读、写各方面的能力。只有进行综合评价,才能真实地反映学生的语言水平和表达能力。
教师评价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目的是为了指导学生更好地促进自身表达能力的发展,因此评价过程中要注重给予学生积极的反馈和指导。教师可以针对学生的缺点给予具体的建议和改进方案,督促学生在语言表达方面不断探索和提高。
(二)评价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对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评估是教师一项至关重要的任务。通过对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科学评价,不仅可以对学生的阅读水平有一个整体的认识,还可以为教师提供具有针对性的教学策略和方法,帮助学生提高阅读能力。核心素养包括语文素养、数学素养、科学素养、社会素养等。其中,语文素养指学生在语文学科上所应具备的基本品质和能力。而阅读理解能力作为语文学科的核心能力,对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例如,教师可以通过阅读理解测试来衡量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测验可以由阅读材料和相关考题组成,旨在考查学生在阅读中的理解和应用情况,从而使教师在阅读文字材料的过程中了解学生的理解和思考。教师除了做阅读理解测试外,还可以通过观察与评估课堂教学来了解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现状。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安排一些阅读活动,通过观察学生对课文的分析、结论、推理等来判断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并在恰当的时候给予指导和帮助。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学生的阅读作品和阅读笔记来评价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学生对作品的阅读可以是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报告等,教师可以通过对作品的评分和评价了解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发展情况。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学生的阅读笔记来了解学生对于阅读材料的理解能力和总结能力,这对于后面的教学是一种很有价值的参考。教师评价学生阅读理解能力时,应注意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并给予积极的肯定和指导。评价不仅仅是考查学生的能力,更应该是帮助学生发展和进步。因此,在评价中教师应该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充分尊重学生间的差异,鼓励学生积极探索与反思阅读理解。
(三)注重评价学生的文化意识
文化意识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至关重要,而小学语文教学评价中,教师对学生文化意识进行评价是一项关键任务。要评价学生的文化意识,教师需要综合运用多种方法,以期帮助学生全面提升文化素养。
例如,教师可以通过学生的作文来评价学生的文化意识。作文是学生表达自己思想情感的重要方式,也是展示文化意识的窗口。教师可以通过对学生作文主题、内容、思想深度、文化内涵等方面的观察来评价学生的文化意识水平。例如,学生能不能选择与文化相关的话题,能不能从多个角度思考问题并发表自己的看法,能不能以丰富的文化知识来支撑讨论。教师通过作文评价可以了解学生对文化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并以此为依据进行针对性的指导和提升。之后,教师要通过阅读课文来评价学生的文化意识。小学语文课程中许多经典文学作品蕴含中国优秀文化传统,教师在指导学生阅读的过程中,可以通过观察学生自身的文化元素掌握相关情况,也可以在和学生的沟通中对文本中包含的文化背景、文化内涵、情感表达理解等进行提问,还可以对文化传统的认知进行评估。同时,教师可以通过课堂讨论和小组活动来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和跨文化交流能力。语言是文化表达的重要途径,教师还可以通过学生的口头表达来评价其文化意识,并以此推测学生对文化的理解程度。例如,在课堂上引导学生探讨文化话题,鼓励学生就文化主题进行口头演讲等,这些都是评价学生文化意识的有效途径。教师可以通过对学生语言表达中的文化内涵、用词准确性、语言流畅度的观察,判断学生对于文化的敏感性和理解能力。
教师还可以通过观察学生的行为表现来评价学生的文化意识。文化意识不仅体现在学生的语言表达上,更体现在其行为准则和价值观念上。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行为表现,评价学生文化意识的高低,如是否尊重他人、是否包容与理解不同的文化、是否珍视与保护文化产物等。教师可以通过交流和观察等方式适时地引导学生,引导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文化态度和行为习惯。
(四)注重对学生审美情趣的评价
审美情趣,作为个体对美的感受与鉴赏能力,对小学语文教学进程有着决定性影响。教师在评价学生的审美情趣时,需要将核心素养作为出发点,运用恰当的途径,努力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
教师可以通过导入和解决问题来评价学生的审美情趣。教师在课堂上引入一些涉及艺术、文学、音乐等方面的问题或情境,让学生在思考和讨论后展现审美意识。例如,在学习一首诗时,教师可以问学生:“你觉得这首诗好在什么地方?如何能感受到它的美?”通过学生回答,教师可以了解学生感知美和欣赏美的能力,并依据这些能力进行评价。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提升审美品位。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观看艺术展览、欣赏音乐会或观看文学剧场等方式,协助学生审美知识和能力的养成。活动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交流和讨论,引导学生表达对作品的喜好、评价和意见。教师可以从构图、色彩、情感表达等各个方面激励学生,以评价学生的审美情趣。
此外,教师还可以从学生所创作的作品来评价学生的审美情趣,鼓励学生进行文学创作、音乐创作、绘画创作等,让学生展示对美的理解和表达。在形式、内容、情感表达等方面评价学生作品的美感,帮助学生在创作中提高和改善自己的审美。
教师还可以从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表现来评价学生的审美。通过观察学生在环境美化、书法书画、服饰搭配等方面的表现,了解学生对美的追求和感受。
(五)注重学生思维发展情况的评价
以小学语文教学为例,要求教师通过对学生思维能力的考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这一评价要以核心素养为出发点,重视对学生思维能力与创造力的培养,这样才能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上获得较好的效果。现谈几点教师在评价学生思维发展时的普遍做法:
首先,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学生的思维表现来评估学生的学习情况,如问题处理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等。例如,课堂讨论时,教师要观察学生能否提出有深度和广度的见解,能否运用逻辑思维进行推理,能否独立思考,能否提出有创造性的见解。通过观察学生的思维表现,可以使教师了解学生思维的发展水平,并针对学生的不足进行指导。
其次,教师可以借助学生的作品对学生的思维发展进行评价。学生的作品可以有多种表现形式,如写作、绘画、说话等。教师可以通过对学生作品的分析和评价,来判断学生思维的发展进度。例如,写作时,教师可以检查学生文章立意是否独特,是否深入思考,是否富有想象力等。教师在评价学生的作品时,不仅可以发现学生的优点和潜力,还可以了解学生在思维发展时可能存在的问题,为后续教学提供参考。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学生是否能够将思维组织的层次分明、逻辑清晰、将抽象概念转化为具体的形象,来了解学生在思维发展方面的进展和欠缺,并制定相应的教学策略。
从核心素养出发的小学语文教学的评价策略旨在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阅读理解能力、文化意识和审美情趣等。评价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语文素养。因此,在语文教学评价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批判思维和综合应用能力,开展多样化评价。只有综合运用不同的评价方法,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