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教学评价的策略分析

2024-05-13王爱霞甘肃省酒泉市肃州区西洞学区

教育 2024年13期
关键词:语文课程核心素养

王爱霞 甘肃省酒泉市肃州区西洞学区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 年版)》重新界定了语文教学的目标和内容,而且特别强调评价在教育过程中的重要作用。相较于2011 年版,2022 年版的课标在评价方面实现了显著的突破和创新,特别是在强调素养导向的学业质量内涵和提出各学段的学业质量标准方面。这一变革要求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知识的掌握程度,更要重视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在这样的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评价策略的探讨变得尤为关键。小学语文评价策略应从核心素养的理念出发,强调评价的育人价值,坚持以人为本、动态评估和依标定评的原则。同时,教师需要准确理解和把握新课标中的评价建议,将其融入日常教学和学业水平考试中。有效的评价实践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教师提供反馈,帮助教师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因此,探索适应《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 年版)》的小学语文教学评价策略,对实现教育深度变革和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语文核心素养

在义务教育阶段,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主要聚焦于学生的实际汉语应用能力,包括在实际情境中体现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质和关键才能。这些素质的培养是语文学科教育的重要价值所在,它们涵盖了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四个维度。

在语言建构与运用方面,重点培养小学生的听、说、读、写综合能力,提高口头表达能力。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口语交际习惯,使学生在表达时更加规范、有序。

思维发展与提升方面,教师可以通过阅读和写作训练来促成学生思维方式的转变。教师要引导学生从具体形象思维逐渐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培养学生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审美鉴赏与创造方面,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充分挖掘教材中的美学元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应学会感受美、欣赏美、评价美,并形成正确的审美观点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文化传承与理解方面,教师应积极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增强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学生应树立对祖国和社会主义的深厚情感,学会理解和尊重多元文化。

二、从核心素养理念出发的小学语文教学评价的特征

(一)以人为本——指向发展核心素养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 年版)》在语文课程评价方面实现了重要突破,特别强调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和核心素养的培养。在这一新的评价体系中,评价的目的、内容、方式和标准被综合考虑,共同构建起一个全面的评价框架,旨在全面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具体来看,从语文核心素养理念出发的教学评价,目的不仅在于促进教师优化教学,通过有效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意识,还在于使学生结合课堂的表现情况,总结反思所学知识内容,不断提升自己的课堂表现。在课后评价方面,教师要设计多元评价内容,从各个维度考评学生的课堂表现,在评价方式上,倡导过程评价,强调使用多样化的评价方法来反映学生的学习态度、参与度和素养发展水平。评价标准则是将“学段要求”和“学业质量描述”结合起来,从“目标” 到“质量”全过程评估学生的课堂表现。

(二)动态评估——指向学习过程表现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 年版)》在评价方面着重强调过程性评价的重要性,将其作为课程实施过程中的关键环节。这种评价理念主张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各种表现、在课堂的参与情况、学习的专注度等。这种评价方式不仅是对学习结果的检测,更是对学习过程的反映。在此背景下,教师要实时收集和分析学生的学习信息,以便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据此制定下一步的教学策略。例如,教师在评估学生的比较阅读活动时,不仅要关注学生的阅读成果,如文字、图画等,还要在教学过程中观察学生在阅读文章内容时,是否有更深入的思考和探讨。此外,教师要设计多元评价环节,鼓励学生积极地反思自己的课堂表现,不断进行自我改进。这种评价方式是学生学习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学习内容,提高学习效果。

(三)依标定评——指向学段水平进阶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 年版)》通过制定具体的学业质量标准,将课程目标与核心素养有效结合,为不同学段的学生提供了清晰的学业成就标准。这些标准不仅具体了课程目标,还全面反映了语文学习任务群的学业要求,为课程实施提供了明确的方向,成为衡量教学素养转化成效的重要依据。在具体的教学评估中,教师需要根据不同学段的教学要求做出具体、有针对性的教学评估,每个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情况都是不同的,所以针对不同的学生有着不同的标准和期望。从乐于表达、积极参与,到有组织、有条理地表达,这些标准体现了学生语言能力的逐渐提升和深化。此外,这些标准还为教师在此后的教学设计和整体教学复习安排提供了参考依据,能帮助教师更有效地进行教学设计和评价,推动学生全面发展,提升核心素养。

三、小学语文教学评价存在的问题

(一)评价标准与实际教学脱节

在当前的小学语文教学中,部分小学语文教师对核心素养的概念和内涵理解不够深入,导致在实施教学评价时,不能准确把握核心素养的要求,评价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不足。一方面,这些教师在转变教学评价模式时可能会遇到困难,特别是在从传统的知识评价转向以素养为核心的综合评价方面。另一方面,学生对新的评价方式可能感到不适应,尤其是当评价方式从结果导向转向过程导向时,这种理解上的不足,不仅影响教学评价的效果,也制约了小学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和发展。

(二)评价指标过于泛化

在指向小学语文核心素养的教学评价中,评价指标的设定尤为重要。然而,当前有些小学语文教师在制定评价指标时,过于泛化,缺乏具体性和可操作性。这种泛化的评价指标导致评价行为缺乏明确的导向性,评价结果不能有效反映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状况。例如,如果评价指标仅仅是“学生能理解课文内容”,而没有明确到理解的深度、广度或特定的理解方式,教师在评价时就难以准确判断学生的理解水平、理解过程中的具体问题。这种模糊不清的评价很难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的动力,也不利于教师根据学生的具体需要调整教学策略。

(三)评价方式过于单一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 年版)》提倡评价方式的多元化,但是有的小学语文教师仍然倾向于使用传统的笔试评价方式,这种方式主要集中于考查学生对知识点的记忆和理解,较少涉及学生的应用能力、创造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等更深层次的核心素养。这种单一的评价方式限制了学生对语文学科全面性和实践性认知的发展。学生可能因过分重视书本知识的记忆和重复,而忽略了语文学习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和实际能力的养成。例如,学生可能在语文考试中取得高分,但却在实际沟通和创造性表达等方面表现平平。此外,单一的评价方式还可能导致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兴趣受到制约。当评价标准仅限于书面考试成绩时,会让学生感到学习的压力,丧失学习的主动性和探索性。

四、核心素养理念下小学语文教学评价的策略分析

(一)设计立体评价方案

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 年版)》的引领下,语文课程评价已经被提升到一个全新的层面,不再仅仅是教学过程的末端环节,而是教学和学习过程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这种评价理念的转变,强调评价活动与教学活动的有机结合,从课堂参与的整体情况以及学生的课后学习情况做出全方面的评估,使整个教学活动不断调整,更加符合学生的实际学习需求,实现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教学目标。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教师需要设计立体的评价方案,涵盖多维的评价内容、多元的评价主体和多样的评价工具,为教学提供多种参考依据。

以“时光列车载回忆,公号征文话真情”为主题的学习活动为例。在这个方案中,教师将整个活动内容贯穿教学的全过程。在课堂上,通过引入相关的情境,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的探讨和学习。在课后,设计教学评价方案,以“我的学习感悟和活动参与感悟”为作业内容,通过学生交上来的反馈作业,了解学生的课堂参与情况和具体的学习感受。通过学生的课堂表现及课后提交作业的情况和内容,评价学生的整体学习情况。

接着,教师通过多元评价方式和有效的教学工具收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例如,通过梳理课堂教学的全过程,回顾学生的全程参与表现,根据学生提交的课堂及课后作业成果,为学生做出系统的评价。这种立体评价方案能够使教师更全面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更准确地评估学生的学业成就,并根据学生的具体表现提供更具针对性和实效性的指导。

(二)构建结构化评价任务

在当代教育理念下,语文课程已经从过去单纯的知识和能力的线性发展转变为更加注重学生通过具体实践活动积累语文学习经验,并在此过程中发展语文的核心素养。这种转变意味着小学语文课程评价不再仅仅聚焦于零散、单一的语文学习内容,而是以每个教学细节的学习表现来衡量学生的学习情况,这种评价方式是烦琐和复杂的。教师可采用整体化的评价方式,立足教学的全过程,回顾学生的课堂及课后参与表现,根据课堂布置多元化学习任务,总结、分析系统性学习结果。

对于基础知识的评价,教师可以通过互动问答的方式进行评价。例如,对文中的生字词“龟裂”“脊背”等,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认读和理解,然后通过互评互学的方式,让学生共同进步。这样的评价方式,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提升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对于学生的语文能力,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对文中的重点场景和细节描写的理解来评价。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通过自己的思考和体验,锻炼语文能力。更重要的是,语文教学评价还需要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在《慈母情深》这篇课文中,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探讨“母爱”“亲情”等主题,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分享发生在自己和父母之间的感人故事。这种评价方式不仅能让学生深刻体会母爱的伟大,还能培养学生的感恩之心。这一系列评价任务不仅各自独立,具有明确的评价目标,而且彼此之间相互关联,形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通过这样的评价任务,学生不仅能够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锻炼和展示自己的核心素养,还能体会到学习的整体性和系统性。

(三)注重评价的进阶性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 年版)》强调在语文教学中实施真实、全面的评价,使语文学习活动能够有效地开展和落实,而有效的评价方式能够引导教师有目的、有方向地完善教学方案和教学内容。这种方法不仅保证了语文多元化学习活动的有效开展,还可以让学生有更多的参与感和获得感。

一方面,在制定相关评价标准时,需要参考多方面的内容,如不同学段学生的学习情况、学习表现,既有的教学标准和教学质量要求等,有明确的目标导向,能够清楚地指出学生应学习什么、如何学习以及期望达到的学习程度,从而成为设计学生学习活动的重要参考依据。例如,当教师引导学生设计“‘小人物,大时代’课本剧海报”时,通过师生共同讨论制定评价标准,能够帮助学生清晰了解学习目标和实现目标的方法,指导学生有目的地进行学习,及时调整学习策略,有效提升自我。

另一方面,通过采取有效的评价方式,形成有效的评价体系,能够使语文教学持续发力。根据学生的评价表现,教师不断完善语文教学方案,使更符合学生实际学习情况的教学内容呈现在课堂上。例如,在新闻单元,引导学生进行深入学习之前,设计新闻采访提纲评价表,使学生明确了解高质量采访问题的标准和优秀采访提纲的要求。这不仅能提高学生在语文实践中的表现,更有助于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成果进行更有效的自我评估和反思。通过这些具体的例子可以看出,新课标所倡导的评价理念和方法能够有效引导学生在语文学习中不断提升自己的核心素养。这种评价方法不仅关注学生的知识掌握,更重视学生在实际语言运用、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等方面的发展,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全面、系统提升自身能力的方案。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 年版)》通过细致的学业质量标准,明确了教学和评价的具体目标,为实现个性化和精准化教学提供了理论支撑。当前小学语文核心素养教学评价还存在教师对核心素养理解不深入、评价指标过于泛化、评价方式过于单一等问题。因此,要提高小学语文核心素养教学评价的有效性和科学性,教师需要持续深入理解核心素养的内涵和要求,制定具体可操作的评价指标,采用多种评价方式,提升学生学习的自信心,最终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

猜你喜欢

语文课程核心素养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大学语文课程的“思化”品质认识
项目教学法在小学语文课程中的应用
语文课程改革深化中的学校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