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自我导向学习理论的在线美育课程设计探究

2024-05-13董燕娜

艺术科技 2024年8期
关键词:在线课程美育

摘要:目的:2023年12月,教育部印发《关于全面实施学校美育浸润行动的通知》,首次提到以数字技术赋能学校美育,依托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和地方平台,开发教育教学、展演展示、互动体验等优质美育数字教育资源,持续更新上线美育精品课程和教学成果。高速发展的数字技术为美育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和手段,打破了传统美育教学的限制,为学生提供了更多元化的学习体验。方法:文章采用案例分析与实证研究等方法,将自我导向型学习理论与信息技术创新性融合,围绕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有效策略和方法、加强教师对自主学习课程的设计与开发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开发线上美育课程,旨在打破教育资源壁垒,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开创教学新理念,打开美育新格局。结果:基于数字技术开放的在线教育平台使美育课程可以跨越地域限制,让更多学生享受到更优质的美育资源,有助于缩小教育差距,实现美育各级各地均衡发展。结论:在线学习是一种学生对整个学习过程负主要责任的学习形式,在线课程不论是内容选择和组织还是互动与参与等,都要既符合学习者的实际需求,又要能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和动力。而自我导向型学习理论的核心正是培养学习者的自主性和责任感,使他们能够根据自身情况灵活调整学习策略,实现有效的学习和发展,将此学习理论应用于在线课程的开发可以极大地强化学习者的自主性和学习效果。

关键词:美育;自我导向型学习理论;在线课程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4)08-00-04

1 问题的提出

美育是一门交叉学科,涵盖美学和教育学两个方面,它既是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德育的手段;又是艺术技能技巧的实践培养;更是一种感性的情感教育,能够进一步提高人的综合素质,塑造健全的人格。近五年来,国务院办公廳、教育部等相关部门印发了一系列高等学校美育工作建设相关的文件,明确公共艺术课程教学是高等学校艺术教育工作的中心环节,并要求到2027年,美育课程教育教学质量要全面提升。

开发线上公共艺术课程,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各高校艺术课程和艺术教师短缺,受众群体庞大等问题,并能够极大地促进公共资源的开发与共享。对比传统的线下教育,学生可以自由地在广阔的网络空间中选择感兴趣的资源,尽情享受视听盛宴;教师和学生可以不受时空限制,随时随地开展远程的网络教学活动,降低教育成本;大量的网络教学资源被免费公开,一定程度上突破了教育的边界,更好地促进了教育平等……但同时也要意识到,从教师角度出发设计的美育在线课程,从教学资源的选择、学习模式的设计到考核形式的制定都缺乏对学生需求的考量,导致学生接受在线教学时,出现自控能力差、学习方法单一、自我导向学习意识淡薄、反馈不及时等问题,影响教学效果。再加上在线教育难以营造良好的艺术气氛,须紧密结合线下实践类课程,完善教学环节,丰富课程体验,并保证最终教学评价的客观性和科学性。本文以自我导向学习理论为指导,探讨在自我导向学习理论视角下,合唱实践课程线上线下混融设计的策略。

2 自我导向型学习理论概述

自我导向学习的系统研究始于20世纪60年代,指学习者根据自身所扮演的社会角色、职业特点和个人需求,融合考量内部认知与外部管理两个维度,自主设定学习目标,规划学习过程,寻求学习资源,选择学习策略并评估学习效果的学习活动过程[1]。自我导向学习以终身学习为着力点,突破以往以“外在驱动”为推动力的成人教育模式,转向强调知识内化对个体学习的促进作用,并且整合个体的学习历程、心理需求、责任意识[2]。随着学习型社会与终身教育认知不断深化,这套自我导向学习理论在全世界范围内受到关注。五十多年来,经过二十多位中外学者、专家的不断丰富和完善,在学习理论的拓展和运用、学习课程的设计与开发、施教者有效教学策略和方法探究以及适用性学习方式开发与创新等方面形成一套科学系统的指导方法和体系。

在众多的自我导向学习理论体系中,美国佛罗里达州立大学副教授吉罗德·O.格罗(Gerald.O.Grow)提出的“阶段性自我指导模式”简称SSDL模式。教师对学生的教学指导策略和学生的自学能力息息相关,确保精准化、个性化的同时,也给学生预留了充足的自学空间,能够培养学生的自我导向学习能力,提高学习动能。高校开设美育课程,面对学习基础不同、学习专业不同、学习需求不同的学生,要在学习活动进行的过程中,不断调整教学策略,因此采用SSDL模式指导美育在线课程设计能够更有效地满足学生学习需求,不断增强学生的自我导向学习能力,更能让美育在科学教育中熠熠生辉。

3 基于自我导向学习理论的在线美育课程设计原则

自我导向型学习的基本框架就是由受教者自行制订学习计划,然后执行,完成后再自行评价学习经验的过程。学什么、怎么学、如何评是基于这个理论设计的美育课程的核心内涵。

3.1 以学生为主体的内容激励原则

加拿大学者塔夫开展自我导向学习理论研究,对六十六名拥有学习计划的人进行调研后发现:70%的计划都是学习者自己设计的,他们设计了十三个步骤,展示他们对学习地点及方式作出的重要决策。由此可见,自我导向学习者需要自己主导学习活动中的诸多元素,包括学习的内容资源、学习的场所时间等。在线学习的时间可碎片化、地点可移动、学习更便利,这些优势可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利用网络空间扩充更优质的网络课程资源更是提高学习者学习兴趣及学习动能的最好方法。

3.2 以学生为中心的师生关系多元化转换原则

在自我导向学习理论中,师生关系并不是一成不变的,由于个体差异,学习者的学习能力和遇到的学习困难不尽相同,教师需要观察学习者的学习情况,并根据学生的个体反馈,提供相应的个性化支持,并随时进行角色转化。一是对学习能力和主动性都不强的人,教学者是权威者,教学方式是教师为中心,教学方法是内容中心,并充分提供讲义概念方面的指导,要求学生反复练习。二是对学习能力强,但主动性弱者,教学者是督促者,关注学习进度,监督学习质量。三是对于主动性强,但学习能力弱者,教学者要在学习内容和方式方法上给予帮助。四是对于学习能力和主动性都很强的,教师只需要充当其学习过程中的纠错人。基于以上教师和学生多元化的角色关系,教育者要重视与学生间的互动,在线美育课程设计要充分重视交互学习环节,包括组织学生进行头脑风暴、在线讨论,通过布置小组作业、相互打分等,为教师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随之进行角色转换提供便利。

3.3 过程性评价原则

众多学者将自我导向型学习理论放在正式的教与学的过程中,并强调学习者对每个学习环节都拥有一定的掌控权。学者Hammond and Collins(1991)提出学习者在进行自我导向学习时,必须采取七个行动,而最后一个行动则是反省并评估自己的学习结果。2020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中提出,要“改进结果评价,强化过程评价”[3]。在线教育和传统教育在环境、动机、过程、结果上都有所差异,在线美育课程的评价模式应以形成式评价为主,即关注学习过程中,学习者能力的发展、审美品位的提高,如美育课程中对色彩的辨析、对作品的理解等。施教者可以充分发挥互联网的優势,针对每个知识点提出明确的评价标准,依托线上数据采集及分析技术的即时性和准确性,设计创新的评价工具,客观准确地评价学习者的学习效果,以帮助学习者随时调整学习方法及策略,提高学习效率。

4 自我导向学习理论下合唱实践在线课程设计策略

合唱实践课是以普及性音乐理论知识为基础,以合唱艺术实践活动为核心,以丰富的音乐文化交流活动为依托的声乐实践特色一体化的高校公共艺术课程[4],面向全校学生开放,符合《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纲要》中“构建面向人人的课堂教学和艺术实践活动相结合的公共艺术课程体系”要求[5]。整体课程分成两部分,线上开放课程:音乐基础理论、合唱艺术作品赏析;“线上+线下”混合课程:纯声乐技巧、合唱艺术实践。

针对在线课程设计原则,充分考虑艺术实践类课程重参与的特点,搭建以自我导向学习理论为基础的在线课程设计模式。

4.1 建立自我导向能力的评估环节,根据结果划分学习类型

合唱实践线上课程面向全校学生,但因为学习者来自不同学院不同专业,艺术基础和经历也有很大差异,使用相同的教学资源和方法,学习的结果很可能大相径庭,因此提前掌握学生自我导向学习能力应该是课程设计的第一步。

课程开始前,在教学平台集中发放调查问卷,分别从学习动机、学习能力及学习基础三方面综合评估学生自我导向学习能力,并制定不同的学习方案,进行个性化差异化教学。比如当学生选修合唱实践课程后,在线课程平台会发放一份问卷,了解学生是否有音乐学习经历,是否掌握一门乐器,是否参加过合唱团等,评测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学习动机;确认有学习经历的同学,会继续收到平台推送的有关乐理基础知识及音乐作品赏析能力的摸底测试,学习者作答后,平台会分析各类数据,评估其自我导向学习能力,并给予四个等级的判定(Grow,阶段性自我导向学习模式),每个等级会按照相对应的学习目标,搭建课程框架,设置学习内容、课程资源、实践练习、作业考评等;自我导向学习能力较弱并处在第一等级的学生,将有的放矢地减少和整合知识点,降低学习的难度和减少作业量。

4.2 建立金字塔式的课程结构,及时有序地调整教学效果

为了使学习者更好地进行自我导向型学习,教学者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分层次设置每个课程模块,并注重内容的广度和深度。学习顺序须符合学习者日常学习习惯,每一层都依照此顺序进行:基础理论+作品赏析+学习活动+作业考核。这种循序渐进课时内容的安排,针对不同学生采取不同的策略,进行阶梯式、系统化、层次性的设计,有助于增强学习者自我导向学习意识,更能增强学习者的学习积极性。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作为学习行为的指导者,需要及时发布学习任务,监督学生学习,并及时收集学生在线学习时反馈学情的数据,如课堂签到、参与课堂内容讨论、完成课内练习等,分析学生的学习行为表现、学习积极性,及时调整教学内容进度,有效干预学生在线学习时的学习状态,提高在线学习质量。

4.3 充分应用智慧教学平台,最大限度利用学习资源,营造教学生态环境

基于互联网平台的在线课程拥有学习资源丰富、内容更新及时、获取渠道便利等特点,非常适合学生的自主学习。截至目前,我国主要在线课程平台有30余家,面向高校师生和社会大众,提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和个性化教学资源服务。例如,中国大学MOCC在线音乐艺术类课程达到120余种,其中包含数十部国家精品课程。除此之外,国际在线课程网站,如著名的美国Coursera在线课程网站也有大量免费开放的课程,丰富的学习资源可以为学习者提供更多的选择。施教者根据已经搭建好的课程大纲,精心挑选合适的教学资源,建立学习库,不仅符合课内教学内容的需要,还能拓展学习者学习的深度和宽度。

与其他普通课程不同,美育相关课程因具备艺术性特点,在视听体验和实践需求上相比其他专业理论课要求更加多元。课程开始时,教师可通过使用契合课程主题的实时背景或虚拟背景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巧妙的课件布局和赏心悦目的背景色彩可让学生放松;在课程进行中,充分利用大量网络数字化资源,将枯燥的艺术理论及乐理基础变得新颖生动,通过有趣的图片、音频甚至动画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升学生的学习体验,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4.4 重视学习经验的分享,利用智能数字技术,建立积极互动的沉浸式学习模式

选择自我导向型学习模式的成人学习者,往往在过往的学习实践中积累了大量经验,这些经验不但使成人形成自己的个性,还是成人学习的丰富资源[6]。传统的在线学习缺乏直接的互动,不利于生生之间、师生之间进行经验交流分享。因此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更加关注学生的参与情况,利用平台互动功能,通过语音提问、设置问答投票等环节,检验课堂教学效果,活跃课堂气氛。合唱实践课需要大量的演唱实践反馈,线上声乐教学会出现声音传递延迟、信号不稳定等问题,导致声音画面模糊甚至卡顿,师生交流反馈滞后,严重影响教学效果。基于智能数字技术开发的专业音频软件,可有效解决这些问题,如采用音频AI识别技术开发的专业合唱练习软件“合唱蛙”可以让学生更快、更好地练习和纠正音准、节奏,并支持模唱、视唱及各类混合声部干扰等模式,同时自动生成训练报告,方便教师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还有可以将音频可视化的Adobe Audition音频制作软件等,方便学生与教师在线互动,分享练习成果,增强实践能力。

4.5 依据教学目的和教学特点,设计行之有效的课程评价体系,夯实教学基础

合唱实践课程以陶冶学生情操、提升学生审美品位为动机,提升学生艺术实践技能为目的,要求学生通过音乐理论基础知识学习和实践活动,掌握音乐知识与技能。因此,课程评价方法应以过程性评价为主。可以利用线上教育系统跟踪记录每个学生的学习过程和阶段性学习情况:智能化的学生还课APP,可利用数字化的学习反馈功能,记录学生每一次练习打卡的情况,由计算机给予较为客观的评价。但是否进入下一层次的学习,又由学习者根据自己对分数的满意度决定。教师结合教学大纲,在每个重要知识节点设置具有丰富互动元素的过程测评,不仅能及时检验学习效果,还能引导他们不断反思,巩固学习成果。教师参与学生的过程性学习评价,在教学各个环节始终关注学习者的学习参与情况和学习效果,并根据结果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4.6 拓宽教学空间,建立特色一体化课程实践平台,充分展示学生的学习(实践)成果

当学生完成第一层次的线上课程并通过课程评价以后,平台将学生的学习情况形成数据推送给教师,教师择优录取继续第二层次的线下实践课程。线下课程以参与式体验为主,继续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教师作为学生艺术实践活动的指导者,引导学生积极探讨学习,激发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将艺术实践课程与实践活动教学内容一体化,指导学生先学再唱,先唱再演。优化整合艺术理论学习与艺术技能学习等活动,既让学生在音乐课程中得到学习指导和艺术熏陶,又让学生在合唱课程教学中得到具体实践。统一艺术理论和艺术实践,全方位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素养,也为学校省大学生艺术品牌团队的建设发展选拔和储备更多高素质人才。

5 结语

美育,塑人之堅定信仰,美人之生活品性,它支撑着人们在遇到困难的时候,保持乐观心态、振奋精神、坚持学习、弘扬正能量。新媒体时代以数字技术赋能学校美育,充分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构建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线上线下深度融合的美育课程教学新模式。通过构建高质量的美育课程体系,进一步强化美育功能,提高大学生的审美品位和人文素养,真正践行新时代高校以美育人、培根铸魂、立德树人的美育理念。

参考文献:

[1] 朱彦陈,叶青.自我导向学习理论的三大模式及对我国成人教育的启示[J].中国成人教育,2018(4):99-100.

[2] 柳士彬,王莹莹.高中教师自我导向学习的调查研究:以山东省莘县为例[J].终身教育研究,2019(8):77-78.

[3] 罗运峰,王秀丽.实践创新人才培养的六个关注点[J].中国教师,2021(5):36-37.

[4] 邹建军.高校艺术教育合唱教学实践研究[J].音乐创作,2018(10):174.

[5]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纲要》的通知[N].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公报,2022-11-22(02).

[6] 赫慧.基于远程开放教育学习者的微课程设计模式研究[J].天津电大学报,2015(12):45.

作者简介:董燕娜(1985—),女,江苏南京人,博士在读,副教授,研究方向:公共艺术教育、音乐传播。

基金项目:本论文为2023年度南京邮电大学教学改革项目“实践类公共艺术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的创新探索与实践”研究成果,项目编号:JG00823JX61;2023年度江苏省教育厅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一般项目“江苏运河地区民歌数字化传播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21SJA0091

猜你喜欢

在线课程美育
让美育引领幸福生活
以美育人 以美培元
美育史料·天津美育社
美育史料·1902年刘焜与“美育”
美育最忌急功近利
植入式在线课程“走进俄罗斯”的教改模式
MOOC:我国未来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的危机与转机
在线课程教学融入网络消费者行为预测研究
基于SPOC的“数理逻辑”在线课程教学改革探究
美育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