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专精特新”助力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

2024-05-12俞沉

专用汽车 2024年4期

摘要:2011年国家工信部在《中国产业发展和产业政策报告(2011)》7月新闻发布会上提出了“十二五”时期将大力推动中小企业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2022年3月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着力培育‘专精特新’企业,在资金、人才、孵化平台搭建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目前,“专精特新”的发展已列入国家政府层面的计划。据此,介绍了“专精特新”的概念,并针对“专精特新”企业高质量发展方向、企业培育发展现状,以及企业未来发展前景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高质量发展;转型升级;创新

中图分类号:U466 收稿日期:2024-02-15

DOI:10.19999/j.cnki.1004-0226.2024.04.003

1 “专精特新”的概念

关于“专精特新”,浙江大学郭斌教授用一张图简洁明了地说明了这个概念,如图1所示。

从图1可以看出,“专精特新”政策的目标是促进中小企业实现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以及新颖化,加快培育一批能够专注在细分市场、聚焦主业且自身创新能力强、成长性好的“专精特新”企业,不断增加提升“专精特新”企业的数量和质量,助力实体经济特别是制造业壮大产业,以此提升整个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性和竞争力。我国中小企业发展快速、数量众多、最具活力,在此背景下,培育“专精特新”企业符合经济高质量发展要求,是中国企业和产业转型升级的必由之路[1]。

2 “专精特新”企业高质量发展方向

“专精特新”概念提出后,经过十多年的发展,现在已经变成国家层面对中小企业发展确定的方向。究其原因,笔者认为是2020年疫情发生以来造成了国际贸易巨大的变化,以美国为首的欧美国家对中国所需要的核心零部件无理控制,促使我们独立自主、奋发图强。

笔者所在的杭州爱知工程车辆有限公司是一家特种车制造厂家,疫情期间因为上述原因导致进口的核心零部件交货周期长,过去3个月到货的进口件延长到了6个月。部分零部件甚至短缺,那时最大的愿望就是中国有这些零部件的供货商。为改善这种供货状态,公司加大研发投入,提高国产化,不断开发出新产品,实现部分零部件国产替代。现公司被浙江省经济和信息化厅授予“专精特新”企业。

我国制造业规模居全球首位,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目录中所有工业门类,包括41大类、191中类、525个小类,其中有220种工业产品产值居世界第一。但是对照中美制造业利润率发现,中国的利润率只有2.5%,而美国的利润率则达到了12.2%。这个数据说明,中国制造业大而不强,结构偏低端,而美国的制造业比较高端,技术先进、工艺复杂,较难模仿[2]。

在此背景下,我国需要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和绿色化发展。对“专精特新”企业而言,补短板是当下之需,锻长板是长远之策,企业必须根据外部环境的变化,选择合适的产业路线和经营模式。

目前,“专精特新”企业主要集中在医药、仪器仪表、计算机、通信和电子设备制造业,专用和通用设备制造业等行业。企业地区分布受产业基础等因素影响,呈现“东强西弱”的分布状态,主要集中在东部和中部等产业基础好的地区。

3 “专精特新”企业培育发展现状

从专精特新概念首度提出到2023年8月,我国已培育了五批共12 950家的“专精特新”企业,专精特新培育工作取得显著成果,这既得益于国家和地方政策的持续加码,又离不开市场参与主体的增多。截至2023年8月31日,国家级“专精特新”上市企业共计956家,上市板块以科创板和创业板为主。其中科创板中,专精特新近两年上市企业数量占全部数量的41.77%。“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将承担起中国制造业价值链与供应链中“填空白”“补短板”的历史重任。

据SFPII研究显示,截至2022年底在北交所上市的创新型中小企业,其2021年度的平均毛利率水平约为33.7%,其中“专精特新”企业的平均毛利率水平约35.02%,略高于总体水平(图2)。

由此可见,从劳动密集型产业、资本密集型产业向技术密集产业转型势在必行,这是“专精特新“企业肩负的使命,进一步集聚创新要素、促进知识产权应用,持续推动制造业迈向高端化。

4 “专精特新”企业未来发展前景

华为芯片事件给我们上了生动的一堂课。欧美国家为了阻挠中国的高速发展,通过阻止向中国出售先进算力芯片的手段制造技术壁垒。芯片断供只是冰山一角,高端制造业所需的很多创新发明、新技术、新工艺,欧美国家都对中国实行了封锁。新的时代呼唤中国制造业独立自主、奋发图强,“专精特新”企业就是创新的“尖兵”。

笔者在2023年中考察了浙江省多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发现这些企业虽然有的在行业中已深耕了二三十年,有的成立仅仅两三年,但这些企业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都有自己的专利,有的技术在国内遥遥领先,有的甚至已达到世界一流水平,研发投入占比均较大,年增长幅度十分惊人。

习近平总书记在2020年9月17日湖南长沙山河智能考察时说:“创新是企业经营最重要的品质,也是今后爬坡过坎必须要做到的。关键核心技术必须牢牢掌握在我们自己手里。”政府希望通过扶持“专精特新”企业的健康发展来助力中国制造业的腾飞,将中国由制造业大国转变成制造业强国。“专精特新”企业任重道远,“创新、创新、创新”,唯有不断的创新,才能快速推进中国制造业从产业链低端向中高端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昌年,梅强.“专精特新”与小微企业成长路径选择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5(5):126-130.

[2]李金华,我国“小巨人”企业发展的境况与出路[J].改革,2021(10):101-113.

作者简介:

俞沉,男,1969年生,经济师,研究方向为工程机械、专用车辆生产和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