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OBE理念下供应链管理课程在人才能力培养中的实践探索

2024-05-12李婷婷

物流科技 2024年8期
关键词:供应链管理

李婷婷

摘 要:OBE理念强调结果导向教育,关注学生实际需求和能力培养,是持续改进教育理念的过程。OBE教育模式改变了传统教育模式存在的诸多不足。文章以某学院高职物流管理专业为例,尝试探讨OBE理念下供应链管理课程在人才能力培养中的实践问题,从供应链运营人才能力框架(定义学习产出)、供应链管理课程在专业人才能力培养中的实施(实现学习产出)、面向供应链运营能力的课程评价方法的实施(评估学习产出)三个方面展开分析,通过优化课程设计、完善教学资源、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的措施,以期能够有效促进高职教育中供应链管理课程的教学质量,为培养具备创新能力和实践精神的高素质人才提供有力支持。

关键词:OBE;供应链管理;人才能力框架

中图分类号:F250;G712文献标志码:ADOI:10.13714/j.cnki.1002-3100.2024.08.043

Abstract: The OBE philosophy emphasizes result oriented education, focuses on the actual needs and ability development of students, and continuously improves the process of educational philosophy. The OBE education model has changed many shortcomings of traditional education models. The paper takes the logistics management major of a vocational college as an example to explore the practical issues of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courses in talent cultivation under the OBE concept. The paper analyzes from three aspects: the framework of supply chain operation talent capability (defining learning output), the implementation of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courses in professional talent capability cultivation (achieving learning output), and the implementation of course evaluation methods for supply chain operation capability (evaluating learning output). Measures are taken to optimize course design, improve teaching resources, and strengthen practical teaching. This aims to effectively promote the teaching quality of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courses in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provide strong support for cultivating high-quality talents with innovative abilities and practical spirit.

Key words: OBE(outcome-based education);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talent ability framework

0    引    言

“二十大”报告中两提供应链,在第四部分“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中明确提出,“着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在纵观供应链层面从产业安全上提升供应链韧性和安全;在第十一部分“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坚决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中明确提出,“确保粮食、能源资源、重要产业链供应链安全”,在宏观供应链层面从国家安全上重视重要产业链供应链安全。“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的“制造强国”“质量强国”“交通强国”“网络强国及数字中国”“贸易强国”等目标,都离不开现代供应链的支撑。2018年商务部、财政部联合发布的《关于开展2018年流通领域现代供应链体系建设的通知》中明确提出,重点围绕供应链“四化”(标准化、智能化、协同化、绿色化),以“五統一”(统一标准体系、统一物流服务、统一采购管理、统一信息采集、统一系统平台)为主要手段推进流通供应链发展。二十大报告中两提供应链,将现代供应链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2021年10月,国家印发了《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下简称《意见》),《意见》中指出,现代职业教育工作要“坚持面向市场、促进就业,推动学校布局、专业设置、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相对接”,学院物流管理专业在人才培养上要紧跟国家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对接现代社会物流大行业对人才的需求,将供应链运营管理能力作为本专业的核心能力之一进行培养。

1    OBE理念在高职供应链管理课程中的应用

1.1    OBE理念内涵与特征

1.1.1    内 涵

OBE(Outcomes-Based Education)是一种以学习者为中心、学习结果为导向的教育哲学思想[1],又被称为“成果导向教育”,以所预期的最终学习成果为导向设置课程体系、展开教学过程、设计教学目标。

OBE教育模式改变了传统教育模式以学科知识为导向、以教师为主体、灌输式、“车厢式”教学模式的特点,注重成果导向教育理念。结合职业教育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观和基于教学诊断与改进的质量观,构建成果导向、任务驱动、“教学分析→教学设计→资源开发→教学实施→教学评价→诊断改进”全程闭环改进的教学模式[2]。

OBE教育模式环绕定义学习产出、实现学习产出、评估学习产出三个阶段展开[3],每个阶段又根据其各自收集到的信息进行持续改进。

1.1.2    特 征

OBE理念的显著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一是结果导向。OBE理念强调教育过程的结果导向,即关注学生能够实现既定学习目标,并根据这些成果来设计适应的教学计划和实施教学过程。这种导向使得教育过程更加贴合学生的实际需求和能力培养要求。

二是以人为本。OBE理念强调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要求教师根据学生的需求和能力发展规律来设计和调整教学策略,鼓励学生自主参与和合作,培养其自主学习和团队协作的能力。

三是持续改进。OBE理念注重教学过程的持续改进,要求教师不断反思和调整教学策略,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需求、提高教学质量。这种改进不仅有助于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而且还有助于教育过程的不断完善。

四是明确性和灵活性。OBE理念强调明确学生的学习成果和毕业要求,要求教师明确地制定教学目标和评价标准,以便更好地指导和评估学生的学习过程;OBE理念鼓励教师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来达成既定的目标与要求,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这种灵活性使得教学过程更加丰富多样,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五是合作性。OBE理念注重与产业界的合作与交流,鼓励学校与企业通过共建实训基地、共享教师队伍、共求订单式培养、共建产业学院等形式开展合作教育,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和就业资源。

1.2    OBE理念下供应链管理课程实践思路

1.2.1    总体要求

供应链管理课程涉及内容庞杂,且具有实践先行的特点,而高职教育聚焦于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课程作为专业人才能力培养的落脚点,供应链管理课程在授课内容上应整合供应链资源,关注供应链运营人才能力的培养,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依据,以满足岗位职业要求为根本目的,识别供应链市场对学生能力的具体诉求,实现人才供给与需求的精准对接。

1.2.2    实施步骤

本文探讨供应链管理课程在学院物流管理专业人才能力培养中的实践路径,以“供应链运营人才能力框架(定义学习产出)—供应链管理课程在专业人才能力培养中的实施(实现学习产出)—面向供应链运营能力的课程评价方法的实施(评估学习产出)”的步骤开展分析探索。

2    供应链运营人才能力框架(定义学习产出)

OBE教育模式的首要任务是定义学习产出。林青秀认为职业能力包括岗位认知、流程理解、实际操控能力等,非职业能力包括团队合作、沟通表达、持续学习和适应能力等[4];李晓认为,供应链专业学生的能力包括基本技能、专项技能和创新能力三部分[5];田怡则提出了大数据、区块链、AI智能、沉浸式等数字化供应链核心技能[6]。

2020年,人社部发布的《供应链管理师国家职业技能标准》,明确了供应链管理职业的基本要求。2021年,中物联发布的《供应链运营职业技能等级标准》,规定了供应链运营职业技能等级对应的工作领域、工作任务及职业技能要求。基于此,本文以《供应链管理师国家职业技能标准》《供应链运营职业技能等级标准》为依据,紧扣《浙江小微企业复合型人才技能考核标准》及学院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要求,在借鉴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构建了学院物流管理专业供应链运营人才能力框架。具体如表1所示。

3    供应链管理课程在人才能力培养中的实施(实现学习产出)

3.1    供应链管理课程在供应链运营人才能力培养中的作用

供应链管理课程是学院物流管理专业供应链运营管理能力培养的核心课程,在供应链运营人才能力培养中具有重要的作用。首先,可以帮助学生全面了解供应链运营的各个环节,包括采购、生产、运输、加工、销售等。通过对这些环节的深入学习,学生可以掌握如何在供应链中优化资源配置、提高效率、降低成本等技能。其次,供应链管理课程还涉及到企业间的合作与协调,包括如何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如何实现信息共享、如何进行风险管理等。这些内容对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协调能力具有重要意義。最后,供应链管理课程还涉及指导学生如何运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进行供应链管理等。例如,如何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对供应链进行实时监控、预测和优化等。

供应链运营人才能力的培养也需要与本专业其他课程相互衔接,学院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课程设置对供应链运营人才能力的培养如图1所示。从图1可以看到,供应链管理课程在供应链运营人才能力培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其中,公共文化课包括应用数学、大学英语等文化课;公共技术技能课包括就业创业指导等技能课;专业基础课包括货物学等基础课;其他专业核心课包括除供应链管理以外的物流管理实务、物流配送、运输管理等专业课;专业拓展选修课包括新零售管理实务等拓展课程。

结合学院物流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进一步明确了学生毕业时通过专业学习所能达到的“知识、技能、素质”的要求,即学生的培养成效,具体能力要求如下。

S1为应用供应链管理基本流程、方法的能力;

S2为分析和设计典型行业供应链的能力;

S3为考虑社会、经济、法律、绿色环保、可持续等因素,设计和实施行业供应链系统的能力;

S4为融合供应链先进理念的能力;

S5为发现、提出和解决企业供应链中问题的能力;

S6为在供应链跨企业组织中协同合作、有效沟通的能力;

S7为认识到持续学习的重要性,能够自我学习;

S8为具备从供应链运营角度理解当下社会、经济问题的能力;

S9为具备环保意识,倡导与建立绿色供应链的能力;

S10为具备社会责任意识,用于承担社会责任的能力;

S11为具备利用大数据技术分析与解决供应链难题的能力。

3.2    确定“德技兼备”的教学目标

供应链管理课程是实现供应链运营能力框架的载体,课程教学目标的确定应根据能力框架所要求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来确定。从和团队协作以及学生的角度,设立“知识、技能、素质”三维教学目标,具体如图2所示。

课程学习目标与学习产出相关联,每一个学习目标与对应的培养成效相关联,分为三种:C——Covered,表示课程内容涉及该能力的培养、E——Emphasized,表示课程内容强调该能力的培养以及AE——Assessed & Evaluated,表示课程要对该项能力进行评价[7],具体如表2所示。

3.3    重构“过程导向”的教学内容

依据图2的教学目标,对接地域产业发展需求,选取典型行业,融合岗课赛证,按其供应链运营工作任务,对课程内容进行了重组。供应链管理课程内容重整为生鲜、服装、家居、汽车、文创供应链运营五个项目。其中,以汽车供应链运营项目为例,基于新能源汽车供应链运营工作过程,设计包括感知汽车需求、履行客户订单、定制车辆生产、保障物料供应等六个教学任务,具体如图3所示。

3.4    基于OBE理念的教学过程改进

3.4.1    实施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过程

在教育信息化背景下,供应链管理课程设计基于OBE理念,以供应链管理师岗位职业技能标准为依据,以职业能力为本位,以真实供应链运用工作任务为主线,以学生为主体,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以下将以新能源汽车电池供应商选择任务为例,详细阐述课程教学实施过程。

第一,课前导学。教师和企业导师引导调研新能源汽车电池供应商、设计供应商选择指标任务,利用职教云发布微课视频、学习任务单等学习资源,学生线上自主学习,完成任务单中“新能源汽车电池供应商”的课前调研任务;同时,教师根据课前学生学习情况,在平台收集学习问题,聚焦教学重难点,针对性地调整教学策略。

第二,课中活动。学生在前导中已制定采购计划,将“供应商选择”作为后续工作环节和教学任务,教师通过虚拟仿真平台创设情境,引出任务“如何从备选供应商中选择最佳供应商”,激发学生对后续工作环节及学习内容的兴趣,促使学生在课堂教学中保持好奇的心态去探索新知。

教师引导学生探究式学习“供应商选择指标的设计”的教学重点,促进学生用思维导图对供应商选择指标进行设计。通过小组展示、企业导师点评、虚拟仿真操作等方式,不断探索优化供应商选择指标。教师指出各小组在初步仿真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解释供应商选择中如何“一查二选三定”。其中,“一查”为查供应商信息;“二选”为选供应商的方法,选择供应商评价指标;“三定”为定供应商选择指标体系、定供应商评价等级、定供应商采购份额。

教师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以活页式工作手册和虚拟仿真平台引导学生小组协作开展指标设计、信息收集、能力评估、综合评价的供应商选择实操。以新能源汽车物料清单中的电池为例,学生根据前期设计的評价指标体系,应用综合评价法选择供应商,以仿真平台运营数据来考核学生对供应商选择的掌握程度,突破“综合评价法选择供应商”的教学难点。

以供应链运营“1+X”证书中“供应商选择”技能要求为标准,教师、企业导师、学生利用智能平台从供应商选择指标设计、供应商履约能力评分、供应商选择结果等角度进行综合评价。教师通过综合评价平台,反思评价意见,优化供应商选择方案。

第三,课后活动。双师借助线上学习平台,进行情境外延,布置优化供应商选择的拓展任务,推动学生巩固课上所学内容,完成课后任务,实现能力提升。

3.4.2    建立持续改进的闭环教学模式

OBE理念下的教学模式要求建立有效的持续改进机制。供应链管理课程实施过程中的持续改进,体现了人才培养能力目标和教学实施过程的持续改进进程,具体如图4所示。

人才培养能力目标的持续改进。立足学院服务浙江小微企业的办学定位,紧随浙江小微企业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带来的需求变化,持续改进供应链运营人才能力框架,确保人才培养能力目标始终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相适应。

教学实施过程的持续改进。根据学生阶段性学习成果评价持续改进教学设计、教学资源开发、教学实施等教学全过程质量影响要素。建立学习效果监测、反馈改进的教学质量改进机制,保障学生实现学习产出。

3.4.3    以赛促学,提升教学目标达成度

在供应链管理课程教学过程中,借助“供应链传奇”虚拟仿真平台,开展企业供应链运营仿真大赛。在校内实训场地,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通过虚拟仿真平台,练习供应链运营中的采购、库存管理、运输与配送等作业环节。完成阶段练习后,教师在虚拟仿真平台上开启竞赛模式,以小组为单位,开展供应链模拟经营技能比赛。同时,系统将记录学生在比赛期间的各项经营技能得分,并自动计算出各小组经营得分,教师根据经营得分给各小组评定比赛成绩。

4    面向供应链运营能力课程评价方法的实施(评估学习产出)

4.1    課程学习目标评价

OBE理念指导下的课程教学围绕学生的学习产出进行教学设计和实施。在评估学习产出阶段,传统的知识考核评价方式无法全面评估学生的培养成效。因此,需要建立面向供应链运营能力的课程评价标准,从“知识、技能、素质”等多个维度综合评价学生的学习产出情况。本研究以22物流管理专业学生为例,展开对学习成效的评估讨论。

根据学习成效与课程学习目标的三种关联,即C、E和AE,课程的考核方法分为三种形式,关于与学习成效呈C、E关联的课程学习目标,以测验、考试的形式进行考核,主要涉及供应链管理基本理论、方法、流程等;关于与学习成效呈AE关联的课程学习目标,设定基于学习全过程的评价项目。22物流管理专业学生课程学习目标评价具体如表3所示。

4.2    基于评价结果的教学改进

从表3中的示例数据可以看到,22物流管理学生的课程学习成效在S3、S5、S7的培养成效尚未达到期望值,需要进一步改进。具体改进措施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4.2.1    在课程教学中融合行业供应链中内外部现实环境因素

供应链管理课程是一门与当下社会、经济等环境因素高度相关的一门学科。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应更多地引导学生分析潜在的市场风险,包括价格波动、货币汇率变化等。此外,要确保供应链的效率和成本效益,寻找互利共赢的合作伙伴。

引导学生对各国相关法律法规进行深入研究,特别是关于贸易限制、知识产权、数据保护和税收等方面的法律及规范。此外,还需关注环保法规的变化,以符合未来绿色供应链的要求。同时,还要考虑供应链的长期可持续性,包括确保供应链的韧性和抗风险能力。通过多元化供应来源降低对单一供应商的依赖;同时,还应加大投资供应商的能力建设,帮助他们实现可持续发展。

4.2.2    在教学内容中增加物流成本、财务管理等内容

S5的培养成效较低,究其原因主要是学生在模拟经营系统中的供应商管理、库存、运输与配送等绩效指标较低。可通过以下方式提升成效,一是在供应链管理课程中增加物流成本管理等项目教学内容,使学生树立合理的经营绩效观;二是在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设立物流成本管理、财务管理等前置课程;三是深化学生对供应链有效方法的理解,在供应链模拟经营中运用先进的供应链管理理念,提升经营绩效。

4.2.3    深化校企合作,进一步构建产教融合育人机制

首先,以智慧物流与供应链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实训基地等为依托,建立校企合作长效机制,实现企业主体、学校主导育人模式的设计。其次,建立由行业、企业、学校组间的专业校企合作委员会、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完善专业育人机制,共同推进供应链行业精准育人机制。最后,深化校企合作,以企业人才需求与精准供给为落脚点,进一步建立产教融合育人机制,充分融合产业企业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进而优化供应链管理课程教学内容。

4.2.4    将提升自我学习的能力作为一项贯穿整个专业教学的任务

提升学生自我学习的能力是一项重要的专业教育目标。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与好奇心,鼓励其进行主动探索性的学习,培养其自主学习的习惯,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动寻求反馈,教授学生个性化的学习方法与技巧;同时,教师应引入不同的学习策略,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利用科技与工具手段,鼓励学生培养自律的习惯,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建立更加和谐的师生关系。

5    结    语

在OBE理念下,供应链管理课程在人才能力培养中的实践探索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本文以某学院高职物流管理专业为例,深入探讨了OBE理念在该专业的实施过程。通过实践探索发现,OBE理念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在OBE理念的指导下,教师团队也应不断优化课程设计,完善教学资源,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实施持续改进的闭环教学模式,有效提升教学质量。高职教育应更加注重OBE理念的实践与应用,以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

参考文献:

[1] 张男星,张炼,王新凤,等.理解OBE:起源、核心与实践边界——兼议专业教育的范式转变[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20(3):109-115.

[2] 马国勤.基于OBE理念的高职课程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J].职教论坛,2020,36(5):63-68.

[3] 章丽萍,孔泽,尹依婷.“大数据+财务”管理会计人才培养与优化路径——基于能力成熟度模型视角分析[J].财会通讯,2020(23):158-162.

[4] 林青秀.基于职业能力培养的“供应链管理”课程改革[J].科技与创新,2021(5):74-76,79.

[5] 李晓.OBE理念下供应链运营专业人培方案设计逻辑及实现路径[J].俏丽·教师,2023(9):143-145.

[6] 田怡.面向新工科的供应链数字化管理课程建设[J].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学报,2022,32(2):69-73.

[7] 刘强.基于OBE理念的“软件工程”课程重塑[J].中国大学教学,2018(10):25-31.

猜你喜欢

供应链管理
民用航空制造业供应链协调管理的策略研究
基于供应链管理的铁路工程造价控制研究
医院精益化供应链管理探索
企业竞争中供应链管理的作用
基于供应链管理的第四方物流企业核心竞争力培育研究
电子商务企业的供应链物流管理
浅谈供应链管理前沿问题
浅析大数据环境下的企业供应链管理
ERP环境下的企业供应链管理的研究
浅析食品企业存货管理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