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升学生的歌唱能力
2024-05-12杨梦瑶
杨梦瑶
[摘 要]小学音乐教学要注重提升学生的歌唱能力,以促进学生音乐核心素养的发展。结合小学音乐课程及学生接受认知事物的特点,教师可通过激发学生歌唱动力、促进学生感官认知以及增强学生情感体验等策略展开歌唱教学,以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知力、表现力和创造力,让学生参与歌唱的兴趣更加浓厚,实现提升学生歌唱能力的目的。
[关键词]小学音乐;歌唱能力;情境体验;核心素养
[中图分类号] G623.71[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7-9068(2024)09-0042-03
《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称“艺术新课标”)要求学生“能体验音乐情绪与情感,了解音乐的基本特征,感知音乐的艺术形象,对音乐产生兴趣”“能自信、自然地进行演唱……发展交流和合作能力”。歌唱教学是小学音乐教学的主要组成部分,对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实践能力及综合素养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教师要以艺术新课标理念为指引,加强对学生歌唱能力的培养,以提升学生的音乐核心素养。小学生的歌唱能力不是短时间内可以提升的,而是需要经过长时间的训练,方能逐步得到提升的。教师可依据小学音乐课程及学生接受认知事物的特点,采取梯度推进的方式进行歌唱教学,以激发学生的歌唱兴趣,充分挖掘学生的歌唱潜能,提升学生的歌唱能力。
一、营造氛围,激发内在动力
良好的歌唱氛围可以使学生于无形中受到感染与熏陶,不由自主地沉浸其中,产生歌唱的兴趣。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营造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歌唱兴趣,为学生歌唱能力的提升奠定基础。
例如,苏少版音乐教材一年级下册《劳动最光荣》这首歌曲,教学目标是让学生通过歌唱感受到劳动创造财富的愉快,并产生把自己的手变成一双勤劳、能干的手的意识和愿望。教学时,为了激发学生歌唱的兴趣,教师通过多媒体向学生介绍各行各业劳动人民辛苦工作的场景,并告诉学生:“劳动最光荣,在我国各行各业都有劳动模范者与先进工作者。你们瞧,他们走来了!他们是在我国‘五一劳动节中受到表彰的劳动工作者,受到国家领导人的表彰与接见,他们是多么光荣啊!接下来,我们就来学习歌曲《劳动最光荣》。”教师说完后播放歌曲《劳动最光荣》。在这样的学习气氛中,学生歌唱的积极性被激发,跟着歌曲轻轻地唱起来。此时,学生想歌唱的内驱力已经被充分地激发,并能够通过歌唱由衷地感受到“劳动最光荣”,这样演唱出来的歌曲也最具感染力。
在歌唱教学中,激发歌唱的内驱力是提升学生歌唱能力的前提与保证。教师依据歌曲的内容和特点,为学生创设出适切的教学情境,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无形中受到感染与熏陶,为学生歌唱能力的提升奠定基础。
二、加强指导,促进感官认知
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教师注重对学生歌唱技巧的指导,可以使学生的歌唱能力真正得到提升。在对学生歌唱能力的培养上,仅有歌唱的兴趣还不够,还要让学生拥有一颗把歌唱好的进取心。这就需要教师根据学生的歌唱基础,采取多种方法促进学生的感官认知,注重对学生歌唱技巧的指导,帮助学生掌握必要的音乐知识,提升学生的歌唱能力。
1.抓住音乐的节奏、速度
一首优美动听的歌曲与歌唱者歌唱的节奏、速度有直接关系,把握住了歌曲的节奏与速度,歌唱的时候就不容易跑调。因此,音乐课堂中,教师要注重对学生歌唱时节奏、速度的指导,促进学生歌唱能力的提升。例如,苏少版音乐教材二年级下册《报春》这首歌曲,教学目标是让学生能够运用较为欢快的情绪、轻松而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感受歌曲的节奏和速度,教师这样对学生说:“刚才我们一起欣赏了《杜鹃圆舞曲》,瞧,杜鹃在森林里叫着、唱着,多么开心、多么高兴啊!请欣赏歌曲《报春》,感受一下歌曲的旋律特点。”在学生欣赏歌曲的基础上,教师引领学生分析歌曲三拍子的节奏特点,感受拍子的强弱规律。课堂上,教师让学生通过感受歌曲的节奏、速度来学习歌唱,并注意休止符号的运用,不要拖拍。在歌唱教学中,如果学生把握不好歌唱的节奏、速度,就很难唱出优美动听的歌曲。教师注重对学生歌唱中节奏、速度的指导,可以有效促进学生歌唱能力的提升。
2.把握音乐的旋律
音乐有了节奏的支撑、旋律的起伏,才会显得更具感染力。因此,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歌唱指导的时候,引导学生把握歌曲的旋律就显得尤为重要。例如,苏少版音乐教材二年级下册《钟》这首歌曲,教学目标是让学生能够自然欢快地演唱歌曲,并在演唱中感受歌曲流露出的活泼、欢快的情绪,懂得要珍惜时间,努力学习。教学时,教师先带领学生倾听歌曲的旋律,让学生知道这段旋律一共有四句,其中第三句是大摆钟唱的,第四句是调皮的玩具钟唱的。然后,教师让学生用“la”跟随琴声唱一唱,并向学生强调:“歌曲的第三句是大摆钟唱的,要唱得稳重、连贯一些;第四句是调皮的玩具钟唱的,要用较为欢快的曲调来演唱。” 掌握了歌曲的旋律,歌唱也就成功了一半。在歌唱教学中,歌曲的旋律不仅需要学生认真倾听,还需要教师给予学生具体的歌唱指導,让学生的歌唱更有韵味。
3.重视音乐的音色、力度
歌唱效果与歌者的音色、力度有直接关系,尤其是歌者的力度变化,可以使音乐形象表现得更加鲜明。教师要重视对学生歌唱中音色、力度的指导,让学生唱出优美动听的歌曲。例如,苏少版音乐教材三年级上册《顽皮的小杜鹃》这首歌曲,教学目标是让学生通过演唱,能够感受到人类与动物和谐相处的温暖。教学时,教师先播放有鸟叫声的背景音乐,并问学生:“这段音乐仿佛把我们带到了哪里?感受到什么季节来到了我们身边?听着这样的歌曲,你想说些什么?”在学生回答后,教师出示杜鹃的图片问学生:“杜鹃的声音真好听,谁能模仿一下杜鹃的叫声?”通过问题,引导学生感受杜鹃的叫声一声比一声高,仿佛在唱歌一样的特点。在歌曲意境的感染下,学生歌唱出自己对杜鹃的喜爱之情。在歌唱教学中,学生对歌曲的音色、力度把握得好,演唱出来的歌曲也更具有感染力。上述教学,教师从音色、力度等方面对学生进行歌唱指导,使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和感悟能力得到提升。
三、多维设境,增强情境体验
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教师通过情境创设让学生去感受和体验,可以深化学生对歌曲的认知,提升学生的演唱能力。课堂上,教师可创设不同的情境来带领学生歌唱,增强学生的情境体验,让学生在情境的助推下,歌唱能力得到提升。
1.以情境激发歌唱兴致
歌曲一般都蕴含着深厚的情感。在学生歌唱的时候,教师创设适合的情境,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歌唱兴趣,使学生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唱歌中,增强学生的歌唱效果。例如,苏少版音乐教材四年级上册《太阳出来喜洋洋》这首歌曲,教学目标是让学生通过歌曲演唱,能够对民歌有更多的了解,并且喜欢上民歌;理解五声调式和上音波的特点,感受四川地方语言,能够有表情、有意境地把歌曲蕴含的情感表达出来。教学时,教师可以先播放雪后初晴的画面,再问学生:“雪后初晴,你的心情是怎样的?请大家闭上眼睛感受人们在太阳底下做事,孩子们在太阳底下嬉戏的快乐心情。”创设这样的情境,让学生直观感受到太阳出来以后人们高兴的心情。这样,学生歌唱时就会有意识地通过自己的歌声把人们高兴的心情表达出来。可见,教师为学生创设适合的情境,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对歌词及歌曲背景有更加深刻的感受与认知。在这样的歌唱学习中,学生的歌唱兴致会更高,唱出来的歌曲也会更加优美动听。
2.以技巧辅助音乐体验
无论做什么都需要技巧,歌唱也不例外,掌握好歌唱技巧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要想提升学生的歌唱能力,不仅需要创设情境进行渲染,还需要通过一定的技巧来辅助学生歌唱。教师通过歌唱指导,让学生真正沉浸其中,成为歌唱的主体,提升学生的歌唱能力。
(1)巧借体态律动,感知音乐形象
体态律动是音乐课堂中常用的一种教学方法,使音乐课堂更有活力。在音乐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将所学的音乐知识与身体律动结合起来,用身体的各种动作来表现音乐,可以提升学生的音乐感受能力。例如,苏少版音乐教材一年级下册《花儿朵朵》这首歌曲,教学目标是让学生能够用活泼、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教学时,教师可以先播放歌曲,再让学生跟着自己一起做摆手舞的动作,注意做好脚部、手部、胯部的动作律动;然后把小手举到头顶,按照先左后右的顺序做律动动作;最后,让学生一边歌唱,一边做拍腿加拍手等动作。对于乐感较强的学生,教师可以鼓励他们自己创作律动动作,这样可以增强学生对歌曲的感染力和歌唱效果,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对学生的律动,教师不可要求过高,只要学生能够按照歌曲的节奏和韵律进行律动即可。这样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歌唱热情,促进学生歌唱能力的提升。体态律动是小学音乐教学中常用的方法之一,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歌唱热情,使学生更好地沉浸在音乐氛围中,帮助学生深入感受音乐形象,提升学生的歌唱能力。
(2)善用打击乐器,体会音乐情绪
我们在电视等媒体上经常看到一些歌手借助打击乐器演唱的画面,这样可以让人们的歌唱兴致更加高涨。打击乐器音色各异,种类丰富,演奏方式灵活,是学生非常喜欢的一种音乐表现形式。在歌唱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借助打击乐器,让学生边唱边打击乐器。这样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情绪,让学生的歌唱热情更加高涨,有助于学生歌唱能力的提升。例如,苏少版音乐教材一年级下册《小鼓响咚咚》这首歌曲,教学目标是让学生能够整齐地演唱歌曲,能用自己的歌声把歌曲中蕴含的情感表达出来;认识鼓,能够以看、听、摸等形式了解打击乐器——鼓的特点,并能通过鼓为自己的歌唱伴奏,感受鼓的不同音色。教学时,教师先让学生拿出鼓,先看一看、摸一摸、听一听,了解鼓的构造;再让学生用自己的小手拍一拍,思考“鼓边和鼓面的声音有什么不同”“自己是按照什么样的节奏拍打鼓的,听起来像什么”等问题;让学生一边拍打自己的小鼓,一边演唱歌曲《小鼓响咚咚》。这样带领学生学唱歌曲,不仅能让学生从中体验到打击乐器可以表达出热情欢快的情绪,还让学生感受到借助打击乐器演唱时流露出的自主性、趣味性和创造性。音乐教学中,教师依据学生演唱歌曲的特点,为学生选择适合的打击乐器,带领学生边打击乐器边歌唱,可以使音乐课堂充满活力。這样教学,学生会更加积极地投入歌唱中,真正提升自己的歌唱能力。
(3)活用音乐图谱,明晰音乐结构
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如果学生对歌曲的结构不明晰,他们歌唱时就会显得非常吃力。图谱具有直观形象的特点,能让学生更好地感知音乐的形象、结构等,获得全新的视觉体验,从而帮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歌曲,提升学生的歌唱能力。例如,苏少版音乐教材四年级上册的《铃儿响叮当》,是一首曲调流畅、心情欢快的美国歌曲,教学目标是让学生通过演唱歌曲,能够感受到和声的美感以及对大自然的喜爱与歌颂。教学时,教师可以先出示圣诞老人的图片,再播放歌曲《铃儿响叮当》,让学生反复倾听歌曲,感受歌曲中流露出的情感。然后教师出示这首歌曲的乐谱,让学生直观感受不同地方的歌唱速度,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歌曲,体验歌曲蕴含的情感。小学中高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识谱能力,教师借助图谱帮助学生感受歌曲的结构特点,可以让学生对歌曲的感知更加深刻,从根本上提升学生的歌唱能力。另外,学生歌唱能力的提升不能仅仅依靠课堂教学。作为教师和家长,还要依据实际情况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一些可以展示他们歌喉的机会,让学生感受到歌唱给大家带来的快乐,以增强学生的歌唱自信,提升学生的歌唱能力。
综上所述,小学音乐教学应指向学生音乐核心素养的发展。对音乐教材中的歌唱内容,教师应以艺术新课标理念为指引,结合学生的歌唱基础,创设恰当的音乐情境,使学生真正沉浸其中,感知歌曲、理解歌曲,提升学生的歌唱能力,实现发展学生音乐核心素养的目标。
[ 参 考 文 献 ]
[1] 张帆.例谈小学音乐歌唱教学中合唱能力的培养[J].学苑教育,2022(24):89-91.
[2] 袁媛.小学音乐歌唱教学中合唱能力的培养[J].启迪与智慧(上),2022(10):114-116.
[3] 范中洲.基于课程标准的学生歌唱能力测查探索[J].中小学音乐教育,2022(12):11-12.
(责编 杜 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