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迹苏公,诗画云龙”:基于文化自觉的户外写生教学谈
2024-05-12马莉
马莉
[摘 要]美术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的同时,应通过有效的手段向学生渗透文化自觉的思想。在徐州云龙山户外写生的艺术自觉实践下,教师通过观察引导、发散思维、深化细节、整体创作的对景写生教学,渗透苏轼诗词的文化内涵和意境精神,培养学生对古诗词的文化自觉,打开了艺术与文化的融通之路。
[关键词]户外写生教学;云龙山写生;苏轼诗词;文化自觉
[中图分类号] G623.75[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7-9068(2024)09-0039-03
文化自觉,指生活在一定文化历史中的人对自己的文化有自知之明,并对其发展历程和未来有充分的认识。徐州名胜云龙山是乡土美术的璀璨明珠,山中多处景点被苏东坡赋诗赞叹。和学生一同走遍徐州云龙山历史遗迹,欣赏美景,沉浸在大自然中进行艺术创作,借苏轼诗文感悟并传承中华传统诗词文化,厚植文化情怀,能够唤醒学生的文化自觉。教师开展相应的户外写生教学,能使学生从创作的艺术自觉输入,升华为对诗词意境的文化自觉输出。
一、 自然中观察引导,对照诗词文字,提升文化自觉的热度
文化的选择在自然环境中有自主自觉地发挥作用。对自然环境的描写是中国古代诗词的重要内容。文化自觉是一种认知和思想,对景物进行实体写生,在大自然中开展美术课程教学,能提升学生文化自觉的热度。自然景物的千娇百媚之态令无数文人墨客陶醉驻足。面对历史的遗存,教师带领学生来到大自然中古人留下文化痕迹的地方,近距离、脚踏实地地观察,能激发学生学习的自觉。如徐州云龙山老山门,造型独具特色:正门为古代牌坊式建筑,侧门保留了以前的门头石柱、石面,石门上的装饰庄严富丽;在牌坊旁的草丛中,一座座嶙峋怪异的卧石冈群,远远看去,像极了成群结队静卧的绵羊。面对此情此景,教师吟诵徐州知州苏轼当年所做之诗《登云龙山》:“醉中走上黄茅冈,满冈乱石如群羊。冈头醉倒石作床,仰看白云天茫茫。歌声落谷秋风长,路人举首东南望,拍手大笑使君狂。”学生听着诗句,坐在冈旁对景写生,用山水画的皴法皴出乱石群,而宣纸留白的地方则像极了羊群。此时,学生体会到,苏轼看到这样的风景,用诗句来抒发当时的感受,把石冈当作床,远望像羊群一样的石头,仰望天空茫茫的白云。一壶酒,一首诗,造就了“群羊坡”与东坡石床两相映衬的活色生香的画面,让黄茅冈的一草一石从此烙上了苏公的印记,焕发出别样的生命情怀。面对有趣又富有诗意的风景,学生兴奋异常,边画边述说:“这只石头羊的肚子很大。”“那只石头羊的姿态太逼真啦!”“这些天然形成的石头,凌乱地摆放着,凑成了一幅画,变成了一首诗。”学生以孩童的视角走进苏轼的内心。这位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都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其文纵横恣肆,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这样,苏轼诗词独具风格的人文特色被学生深深记住了。在写生过程中,由于很多游客驻足观赏学生的写生过程,教师要帮助学生战胜“围观感”,树立写生的信心,鼓励学生大胆下笔,敢于表现,以富有童趣的笔触表现黄茅冈的特色。
登山临水是学生接触自然艺术的第一步。学生脚踏实地地站在青山绿水的美景中,对眼前的艺术建筑、历史遗迹做全面的、多维度的观察记录和绘画体验,在抬眼欣赏后转化为手中的一笔一画,在用笔触抒发情感的过程中,营造了良好的诗词文化寫生联想氛围。学生沉浸在自然环境中不断感受和体验,提升了文化自觉。
二、现场发散思维,琢磨诗词含义,拓展文化自觉的深度
文化是一种思想,也是一种艺术精神。正是这种传统思想的作用,使文化艺术得到了最完善的运用。教师应挖掘户外教学背后的文化意蕴,让学生在绘画过程中接受文化的洗礼,由此拓展学生文化自觉的深度。在“云龙山的张山人”写生教学案例中,笔者设计了发散思维环节,引发学生进行自我思考。苏轼在徐州期间与民间道家朋友张山人有所交往,因黄河水围困徐州,张山人住宅被淹,遂隐居云龙山,并在山上修建了一座放鹤亭。苏轼常与张山人饮酒于此,写下了文章《放鹤亭记》。文章记叙修建放鹤亭和在放鹤亭怡情养性的事情,以及苏轼与张山人共饮的欢乐之态,歌颂了隐居的美与乐趣。此名篇载入了经典书籍《古文观止》。来到山上的张山人故址及招鹤亭、引鹤泉、放鹤亭遗址,学生产生诸多浮想,查找了大量的资料,拓展了对苏东坡的了解。面对这些景象,学生在写生绘画之余有感而发,进行互相交流。当年,黄河水从山东决口围困徐州,苏轼作为知州率全城军民抗洪抢险,保卫了徐州城,获得皇帝嘉奖,他引以为豪。这是文章的大背景,徐州云龙山因此天下知,山上的放鹤亭亦流芳百世。教师在户外实景之地进行教学,就要利用好这些诗文中的素材,并做好教学准备。教师可带着学生在春夏秋冬不同的季节登上山顶,驻足引鹤泉和放鹤亭,在这空旷优美之地想象翩翩起舞的仙鹤展翅飞翔于云龙山上空,在雾气云霭之间若隐若现。在美丽的景色和奇幻的想象中,学生领略了春末夏初的草木繁茂之色,领略了深秋寒冬的茫茫一色,领略了日出日落的变幻莫测,领略了色调美景的映照变化。由美景引出的自然情愫必然想要抒发出来,只有在自然环境的包围中,听到风声,看到落叶,触到凛冽之气,学生才能深深感受到苏轼当时作诗的心境。
在“坐望苦不足”的写生情境的艺术自觉下,学生一览大自然的美景,与山川交朋友,与山水诉衷情,参透了苏轼诗文的含义,形成了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生发了热爱中华诗词文化、艺术文化的情感。
三、深化表现细节,挖掘诗词背后历史,增加文化自觉的厚度
在人文景观中驻足,在文化氛围中写生,在文化环境中悟诗词,户外课程在写生中得到了细化,而跟随诗词的历史,学生的文化自觉也在不断丰厚。在户外写生教学中,教师要注意焦点透视法的教学,重点应放在不易讲清楚的视圈、视平线、灭点等的示范教学上,而这与苏轼作诗时用到的“天际视角”不谋而合。教师可以联系绘画中的焦点透视法,引出苏轼诗中的观察点,边画边讲,让学生在诗画对照中理解透视的基础知识;同时,通过体会诗人作诗的视角,解决写生中的学习难点,让学生明白透视法在对景写生中的重要性。教师结合苏轼的诗词进行写生知识的讲授,通过诗词来沟通学生心灵,帮助学生突破写生中的表现方法以及相关知识、技能学习的难点。如张山人故址中有一道弯曲的台阶通向放鹤亭。学生站在此处,举目远眺山下的美丽风光:彭祖公园、淮海烈士纪念塔、森林公园、黄河故道……苏轼在《放鹤亭记》中所写的“独缺其西一面,而山人之亭,适当其缺”,准确地道出了徐州山水的特征。这一课户外写生的重点是学习三点透视法,难点在于构图。整个教学过程体现了教师的学科专业技能和教育素质。教师在户外教学时要眼快、腿快、手快,尊重学生的个性,关注学生的思想情感以及美术表现力,使学生的创造潜能得到最大限度地发挥,并能将创新思维转化为具体的美术学习成果。云龙山上,招鹤亭及放鹤亭旁有多只仙鹤雕塑,学生从《放鹤亭记》中查找到张山人那时养有鹤,因隐居于此,故驯鹤放飞,并欣赏鹤的形体、飞翔姿势、气质和修养。结合诗文内容以及实地写生,学生对徐州地区的美术资源倍感亲切,情感得到激发,在写生过程中融入自己的审美思想,获得了美术素养的全面发展。
教师课后及时将学生的作品装裱展览,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快乐,从而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情感。学生在云龙山的自然美景中,了解社会,感悟人生,探究、体验、领会艺术的魅力,积极、主动地参与艺术活动。在“画而构,画而作,画而思”的艺术自觉中,学生享受着自然美与人文美,背着画作,唱着词曲,思索着诗词文化,跟随苏轼的脚步,沉浸在与诗人对话的文化自觉状态中。
四、创作整体统一,感受诗词写作意境,拓宽文化自觉的延展度
在文化自觉情境下,借助诗词写作意境,能够体现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因此,在户外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要找准文化自觉实现的切点以及文化自觉发展的维度。如云龙山脚下的“十里一色”写生课程就给学生提供了艺术学习的好去处。“云龙山下试春衣,放鹤亭前送落晖。一色杏花三十里,新郎君去马如飞。”这是苏轼的《送蜀人张师厚赴殿试二首》中的诗句。该诗寄情山水、宠辱两忘的豁达,从此为彭城的秉性做了注脚。东坡先生一生波折,命运多舛,却在各地留下许多政绩。在学生具备了一定造型能力和色彩表现能力后,教师利用春暖花开之际,安排云龙山脚下杏花村写生创作课。写生需要有创意,形式要能吸引学生,内容和表现手法宜采用多种形式。从这些角度来看,写生与诗词创作十分相似。写生时,教师可以引入苏轼创作诗词前构思琢磨语句的故事。“云龙山下试春衣,放鹤亭前送落晖”,从诗句所描绘的画面来分析,诗人把春季的云龙山比喻成一个人,身上穿着一件春天的衣衫;而放鹤亭前落日的景象,学生在放鹤亭中对景写生时,就俯瞰过云龙山夕照的美景。天、水、云都笼罩在橙色的色调中,山体的绿色在渲染后有了别样的韵味,学生俯瞰时又运用视角对景色进行了长卷式的扫描,结合头脑中鹤群飞舞的想象,整个画面美轮美奂。在杏花村的山上,有一整条花带,苏轼夸张地写下“一色杏花三十里”的美句,形容其美妙绝伦。学生从杏花飘飞的湖边一路走来,空气中弥漫着淡雅的杏花香,身上偶落杏花,点缀着学生的着装,还有轻悠悠静落在草丛与地面的点点花瓣,像极了点彩画。这一路的美扩大了画面的长度与广度,也体现了整首诗的意境。但苏轼的诗还没有结束,“新郎君去马如飞”,一人一马打破了画面的宁静,整个空气活起来了,整个画面动起来了,马蹄声、落花声、人的呼和声都呈现在这“一色杏花三十里”的画面中。學生在古诗与眼前美景的互相映衬下,眼中、脑中不断构思、构图,对创作有了新的认识。诗人用文字来呈现画面,学生用画笔绘制景物,呈现故事情节和情境。在绘画构图上,如何处理近景、中景、远景是教学的难点。教师采取了边走边画、再走再画的方式,让学生将所看到的风景表现在一张横长的画纸上,并通过散点透视法,用写意的方式表现杏花村。在写生创作中,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新课程的时代性、基础性和选择性得到了充分的凸显。学生通过选景、构思、构图,训练了创造性思维,学会了如何收集素材及表现细节,为绘画创作打好了基础。学生在写生、诵诗的过程中,受到家乡人文精神的熏陶感染,在完善自身人格修养、提升文化品位的同时,自觉地承担起推动家乡文化发展、传承中华文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重任。文化自觉是课程教学的根本,课程建设需要教师自觉承担起文化传承和发展的责任,不断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需求,而户外对景写生实践课程则扩大了文化自觉的影响。
文化自觉落实在艺术实践上,落实在户外对景写生课程上,真正体现其实践应用价值,发挥其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作用。云龙山户外对景写生课程,是充分利用地方美术资源,增强美术课程的形象性、直观性、生活性的有效形式。组织户外写生活动,让学生的童心在写生中得到抒发、展示,使学生在良好的乡土美术资源中受到审美教育和思想熏陶,是文化自觉在艺术教育中的积极探索,也是美术与诗词综合课程的有效体现。我们要在全面推进艺术核心素养培养目标的更深层面上,不断拓展户外写生教学的空间,在此研究的基础上找到美术课程的支撑点。费孝通认为:“文化自觉是一个艰巨的过程,只有在认识自己的文化、理解所接触到的多种文化的基础上,才有条件在这个正在形成中的多元文化世界里确立自己的位置,然后经过自主的适应,和其他文化一起,取长补短,共同建立一个有共同认可的基本秩序和一套多种文化都能和平共处、各抒所长、联手发展的共处守则。”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学生在“循迹苏公,诗画云龙”的户外对景写生创作中触发情感,内心涌动一股文化力量,啐啄同时,才能打开文化自觉的外壳,促进艺术与文化的融通。
[ 参 考 文 献 ]
[1] 张新科.文化自觉与艺术自觉:从费孝通“文化自觉”理论谈起[J].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 , 2017,31(5):34-37.
[2] 赵亮,孙弋岚.文化自觉背景下的传统文化研究:评《传统文化之美》[J].语文建设,2021(2):81.
(责编 刘宇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