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蜜蜂飞舞

2024-05-12何刚

金沙江文艺 2024年4期
关键词:意蜂转场养蜂人

何刚

初识蜜蜂是在村西头水坝。爷爷发现坝埂上一棵茶楝树树洞里的一群蜜蜂,他要把它们收回家里饲养。爷爷点燃干牛粪,在树洞底部燃出烟子往洞里熏,看着树洞里四五处往外冒烟,留下一个洞口外把其他的用泥土封死,约莫二十分钟,蜜蜂从冒烟的洞口涌出,嘤嘤嗡嗡在洞口周边飞舞。爷爷盯着洞口,抓住一只蜂,高兴地说抓住蜂王了。我怕蜂蜇小心翼翼凑拢看,一只黝黑、比其他蜂粗大了差不多半截身子的蜜蜂在爷爷手里挣扎着展翅。

爷爷把蜂王装进火柴盒,把盒子绑在收蜂笼底部,悬挂在树枝上,过了几分钟,漫天飞舞的蜜蜂潮水般涌进收蜂笼,爷爷就提着收蜂笼回家。

很快,爷爷就在院子的土墙上凿出一个四方的墙洞,找来木板钉出一个简易的盖子,两根铁丝和钉子就把它固定在墙面上。几天后,蜜蜂有序进出,爷爷拆开盖子,可以看到洞壁上挂着巴掌大两块纯白色蜂巢。养了几个月,到秋分时节,分出两群,一群继续开辟墙洞,一群养在树脚蜂桶里。过冬前后,蜂巢里割出六七斤蜂蜜。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前后,来了浙江养蜂人转地饲养的意大利蜜蜂。11月份到来年3月,到我们地方来,主要是依托云南温暖的气候繁殖蜜蜂。来的时候,差不多每群一两脾的样子,走的时候基本上都成了十脾的强群。他们拉着蜂上火车转到花蜜丰富的地方追花夺蜜。首先接纳他们的是村里的稻场。一个养蜂组有三五个人,每人管理30群左右蜜蜂。一个帐篷,整齐摆放一排排蜂箱,冬日的阳光下,蜜蜂当空飞舞,往来穿梭,在池塘边上,可以看到采水的蜜蜂,油菜花盛开的时候,蜜蜂嘤嘤嗡嗡采花蜜。在菜地里,我们几个孩子用纸卷成筒抓蜜蜂,要比较意蜂和家里饲养的蜜蜂,几乎就都有被蜂蜇的经历。我首先被蜇的是手指。被蜇的时候,锥心疼痛,随后红肿,还发痒。用盐水泡,用蒜片搽,用酒精涂抹,第一次的痛感是深刻记忆的。接二连三被蜂蜇,疼痛感减退,对蜂蜇的恐惧也就日渐消减。在我后来长期和蜜蜂打交道的日子里,被蜂蜇已经稀松平常,几分钟以后就几乎只遗留下轻微红肿。有一年,我和一个朋友一起见识过一次最疯狂的蜜蜂攻击。那时候,正在时兴饲养意蜂。主人家姓李,他说这群蜂超级狂躁,或许是病了,今天要犯险彻查。他戴上面罩,还戴上一双粗纱手套,提着洒水壶和脚踏喷烟器,叮嘱我们不要走太近。我们不太在意,想它会怎么样呢,岂料他一揭开箱盖,蜜蜂扭麻花一样立即对他发起攻击,也有朝我们扑来的三五只蜜蜂,猝不及防,朋友的脖颈、我的眼皮上被蜇。我们仓皇逃离,站在远处观看。他白衬衣领上、脊背和肩膀上、密密麻麻粘着蜜蜂。看他耸动左右肩膀,扭动身体的滑稽模样,想那蜜蜂已是隔着衣服把一根根毒针蜇进他的肌肤。又是喷烟又是洒水,蜜蜂稍稍安静下来,他诊断说害了幼虫腐臭病,几张蜂脾都要不成了。等他换脾换箱喷药处理完蜂群,这个时候看他的衬衣和手套,处处斜插着蜜蜂留下的蜇针。蜜蜂这小东西,蜇人后蜂针即刻从尾部脱落留在人身上,短短几个小时就会死去。它在攻击人畜的时候,似乎怀着为族群壮烈的死士精神。养蜂人和蜜蜂之间,蜇和被蜇,长此以往,就建立起一种爱恨交加的复杂感情。我家一个亲戚,一个肥胖臃肿的女人,不知道从哪里听说蜂蜇可以治疗风湿病,她就每天到我家来,蹲在蜂箱前边,抓蜜蜂蜇自己膝盖周围和腰间肥肉,一口气七八只,坚持了半月之久。多年以后,一想起这个场景,我心里还有很深的痛感;也在多年以后,从书报上看到蜂疗和蜂疗门诊的文字信息。也曾经见过一只被蜂蜇残的狼狗。是一个转地过来的蜂场,这只可怜的狗耳朵和尾巴都不在了半截。转地的时候,狗笼和蜂箱摆放在一起,夜间,蜜蜂从破烂的蜂箱涌出,围着狗脸和尾巴蜇。

浙江人的到来,意蜂闯进本地人视野。我们饲养的是中华蜜蜂。意蜂黄色间着白色条纹,中蜂黑色,意蜂体型略比中蜂大。意蜂是新事物,一年两年之后,诱惑着急于发家致富的人群,意蜂就在本土扎根。养蜂人驻扎在村间,就少不了柴米油盐和村间的交道。首先发生在吃菜和和烧柴上。冬春时节,农村蔬菜也少,人吃加之養鸡喂猪,发现菜地里被人拔走萝卜蒜苗,就有人骂菜园。乡村妇女骂菜园,很多时候也不是真骂,心里痛惜,骂一骂出口气而已,鲜有因为一把菜真正吵闹的。这回却不同,骂着骂着就骂到养蜂人面前,好像已经确凿就是他们偷拔的;那时候烧柴,市场上买,后山上捡,捡的时候也就免不了捡到菜园里的瓜棚架杆。在纠纷中就有热心人调解,来来往往中,村里人走进了蜂场。蜂场的蜜蜂就开始流失和丢失。多年以后,蜜蜂去向水落石出。生产队的东西嘛,监守自盗卖出去是一种情况,真的被盗也真实发生。意蜂繁殖迅速,在冬春时节,只要补充饲喂充足的白糖,花粉也丰足,蜂群可以计算着日子加巢础扩巢,很容易养强群;意蜂产蜜高,一群蜂可以摇蜜几十上百斤。中蜂很弱势,分蜂性强,群势也弱,遇病害或缺蜜粉习惯逃群,逃进山野;产量也小,在我们这里,每年冬季才能割一次蜜,管理也不方便,传统饲养在墙洞蜂桶里,割蜜毁坏巢脾;意蜂已经走上标准化养殖,活框,可以使用摇蜜机。现在,意蜂养殖已经有了很成熟的技术和包括养殖车在内的一应设备,可以生产蜂王浆、花粉、巢蜜等产品。

意蜂的好处诱惑得养蜂人心动。盗窃蜜蜂连箱子搬走,箱子上装有铁链这样的防护,就直接掀开盖子提走蜂脾,蜂脾多直接把蜂抖落在布口袋里拿走,带一张子脾就够了。买的骗的偷的,总之三年五载,到包产到户的时候,说村村寨寨有人养意蜂也毫不夸张。那几年,县里出了一个声名显赫的养蜂万元户,受到县上表彰。我去过他家蜂场,在山坡上的一个梨园里。树脚下有很多蜂桶和砖块水泥支砌的蜂箱,他早些年养中蜂,是牟定县引入活框饲养的第一人。意蜂出现后,曾经挑着中蜂到各地换意蜂。养意蜂后,绝口不说中蜂的好。和现在动辄讲土蜂(中蜂)蜜如何如何好一样。中蜂体型小,可以采集各种零星花蜜,采的是百花蜜,意蜂体型大,有的花它钻不进去,只采集大宗蜜源,不采零星蜜源,花蜜较为单一。蜂蜜本身的差别并不大。这位姓黄的万元户,后来子承父业,他儿子现在还继续饲养意蜂。他在县内转场,春天他拉着几十群蜂转到化佛山脚下采白刺花蜜,冬天他到蟠猫乡采野坝子,也可以把蜂群出售给转场到县内的外地人补强蜂群。

我走进过一个蜂场。是一对中年夫妇,熟悉以后大致了解了他们的情况。男人姓严,差不多养了一辈子蜂,来自浙江奉顺,现在年纪已近60岁,总共有30群高箱,40个平箱。平常不请工人,只在转场的时候请一个搬运工。他说自己有两个儿子,但他们都不愿意养蜂,他们吃不了养蜂的苦。他说现在条件好多了,骑摩托车进城镇,做饭有液化气,可以用太阳能板发电,也自带简易厕所。只要年成好,能有几万块钱的积余。他说,年成也和果树一样有大小年,一般说,奇数年要稍好一些。他送过我洋槐和椴树蜜,我买过他家的花粉,也送给他我们县的腐乳和茶叶。他到云南放蜂,已经有四十多年。我们地方上也有告别家乡,跟着转场的养蜂人去当学徒,也有带着自己的蜂群跟着追花夺蜜的,外出转地饲养蜜蜂一直延续到现在,有人铩羽而归,也有人挣到钱。一开初,汽车把蜂群拉到广通火车站走铁路,现在用货车拉,直接转场四川,离开四川后,有的上甘肃,有的到江苏、湖北。他们采的是油菜、苹果、洋槐和椴树花蜜。每种花期15天到20天,也就是说差不多每个月就要转一次场。每一次转场后边关联一大帮人,搬运工人、收购蜂蜡蜂蜜蜂王浆及供应各种蜂具蜂药的客商,养蜂业也随着社会化分工日益细化和具体。

现在讲有多少蜂群,他们已经很简洁的用几车来计量。比如讲到牟定转地饲养的规模,他们一般说,20车浆王(以采蜂王浆为主的蜂种)、20车蜜王。如果你还问,就再告诉你,9.6米的货车,每车计高箱220群。我认识天台地区的一对饲养浆王的夫妇。夫妇两个外加三个工人。他们安排30个平箱培育卵脾,第4天的时候把一日龄的幼虫脾抽出移虫到育王框,然后放入高箱培育,三四天后取出育王框把幼虫移除,然后取王台内余下的蜂王浆。以一车蜂计,每天可以取王浆大致6公斤。移过虫的脾用水冲洗干净,继续放进平箱培养。他们说,需要整日忙碌。

我认识的姓徐的朋友,两口子从90年代成家开始就从业蜜蜂饲养。养意蜂也养中蜂。时间长,积累的经验和回头客都多,很多牟定人认识他们。他家的蜂场算是小转地。在县内和州内转场。最多的时候,他有两场中蜂,大约300群,一场百十群的意蜂。一场中蜂安排在牟定中屯山区。布置在山野。用他自己的话说,春节后到8月最好养,山皮广,蜜源多,两三个月可以采收一次百花蜜。9月份以后因为冷,蜜蜂早上9点出勤,下午4点以后就龟缩蜂巢。当然也取不到蜜,够蜜蜂自己吃就不错。在山野里,蜜蜂天敌也多。最厉害的是野猪和小棕熊。野猪可以把蜂箱拱破啃食蜂巢和蜂蜜;小棕熊比兔子小,三五成群在山野跑,也能够啃破蜂箱。还有马蜂,马蜂叼蜜蜂回去饲喂幼虫。每只马蜂每天可以来回四五十趟,每次叼走一只。最害怕的是土夹子,又叫云南黑蜂,它直接啃破蜂箱钻进去,像人嗑葵花一样把蜜蜂杀死,可以直接灭群。

熟悉他的人称呼他蜂王老徐。每年中蜂分蜂季节,老徐也到山野找落巢山野的蜜蜂,熟人发现蜜蜂踪迹也告诉他。他在楚雄州内转场,也就遇到过一些新奇的事情。他在元谋见到过躲藏在“水帘洞”里的野生蜜蜂。一挂瀑布的后面,崖壁上长满青苔,却栖居一大群蜜蜂,完全颠覆向阳干燥的蜜蜂选址认知。老徐的妻子姓李,也很厉害,管理蜂群不亚于老徐,她收蜂的时候,可以直接用手捧和一把把抓。蜜蜂四翅六足,结团时足部勾连在一起,把手插进去,柔软得像缎面。油菜、蚕豆豌豆、桃树苹果石榴树、板栗树、桉树、苞谷、野坝子、白刺花,地方上有的花蜜植物,花期来临时间、花期长短,都装在他们心里,真真实实地表现出他们30年养蜂的经验。老徐经历过一次事故,现在妻子和子女不再同意他转场养意蜂。那年,他请一个熟悉的专门搬运蜜蜂的人为他搬蜂转场,或许因为那人早上刚刚为别人下了30吨苞谷,也或许喝过酒,也或许因为蜂蜇过敏,最后几箱的时候,那人突然休克,送到医院急救两个小时才脱离危险。

养蜂业有一连串的产品。蜂蜡是蜜蜂蜡腺分泌出来的。蜜蜂是一个高明的建筑大师,它的巢房是六角形的,规规整整,用最少的蜡做出最经济实惠的蜂房,哺育后代,储藏花蜜。蜂王台、雄蜂房、工蜂房,该有的时候出现,丝毫不会错乱。废旧巢脾淘汰的时候,蜜蜂做乱脾赘脾清理的积累,都用来熬蜡。用水煮开,蜡质轻就浮在水面。蜂蜡可以用于工业,也用于食品工业。现在国家严禁工业蜡用于食品加工,加工的时候,要在机器上涂蜂蜡以防止食品粘连在机器上不易剥离。

蜂蜜。传统饲养采蜜时毁坏蜂巢,意蜂留驻地方后,中蜂也逐步普及活框饲养,采蜜也使用了摇蜜机。一直让养蜂人困惑的是蜂蜜价格和真假。按转场养蜂人说,由于受国际市场影响,价格波动较大。有时候,拉着蜂蜜走过街道,有人随口一问,听说是蜂蜜后,马上有人嘟囔说肯定是假蜜。假蜜从来都没有绝迹过。市场上极常见,有的还故意灌进蜂巢摆进器皿,还飘着几只死蜂。假蜂蜜用白糖、红糖调色、香精和部分工业原料熬制,由于原材料价格低于蜂蜜,有利润空间,所以一路猖獗。从蜂蜜来自大自然这一本质特点,真假也容易辨认。冬天买来蜂蜜,在小一点或者封闭性好一点的房间,摆放开盖的蜂蜜,清晨房间里就漂浮花朵清香;把蜂蜜滴在纸巾上,几乎没有或者很小有水渍洇开;也可以把蜂蜜放在掌心里搓,然后闻气味是否芳香。

蜂王浆。非专业饲养产量小。主要依靠意蜂取浆。中蜂对人工育王接受率低,在分蜂季节搬下坠在蜂脾边角的王台可以少量得到,很多养蜂人直接就吮吸进嘴里。

花粉。在粉源充足的季节,像油菜花盛开,可以在巢门安装脱粉器,直接把蜜蜂后足花粉筐上墜着的花粉脱落收集晾晒。

人对于吃从来都是花样翻新。蜂群强大或者需要培育蜂王,就有大量的雄蜂房,雄蜂除与蜂王交尾外无多余作用,还浪费饲料。很多时候雄蜂脾就被割除。把蜂房盖子割开,蜜蜂自己会清巢,或者直接把蜂脾割下来,蜜蜂脾是蜡质,直接用水煮,蜡漂浮虫蛹沉底且不会破损,清洗后加工,像马蜂蛹一样油炸,比马蜂蛹酥脆营养。

我从八九岁看爷爷养蜂,包产到户后,父亲也加入意蜂养殖的队伍。我家的第一群意蜂,用一大堆乱草覆盖,摆放在厦台上;父亲蹲坐在蜂箱前,勾着头在巢脾上用酒精棉球移除病患幼虫和消毒。这样的场景一直在记忆中浮现。家里也就一直进出养蜂人,也一直养殖蜜蜂。我也认识很多养蜂的朋友。前几年,我在老家建房后,利用门前空地又一次养蜂。蜂王老徐给我了一群意蜂,养了不到两个月竟然起了自然王台,蜂群弱小,才三脾,应该是蜂王即将淘汰劣质蜂王,属于交替王,岂料,处女王在试飞时丢失。看着又造好的王基,心想这还要多少天,就想到网购一只,一浏览,卖蜂卖蜂王竟然什么都有,一高兴就买了一只,四天后到手,一看陪侍蜂竟然是中蜂,哎呀,没有仔细看,下错单,买了一只中蜂王。想着把蜂王送人,没人要。只好把蜂王寄存在意蜂群里,我又网购了中蜂,四天后到货,一介王也就成功了。养到现在,由于疏于管理,意蜂养灭绝了,现在养着八九群中蜂。

蜜蜂就一直在我的岁月里飞舞。

蜜蜂是群居昆虫,按照科学家的说法,蜜蜂在整个食物链中不可或缺。

蜜蜂按照日龄自然分工。蜂王产卵,盛产期的意蜂王,一天可产卵2000粒,堆在一起比自己的身体还大。一群蜂离不开蜂王,曾经有人去收野蜂,小心翼翼在夜晚摸黑把蜂群安置在蜂箱,岂料第二天发现房梁上、瓦檐下、墙脚,这里一团那里一团还各处乱飞,经人指点才知道是蜂王没有收回来;雄蜂存在的意义简单,蜂王三天后出巢试飞,第五天起开始婚飞,蜂王在天空飞翔,雄蜂循着信息素追逐,在空中完成交尾,生殖器脱落在蜂王尾部即死去,存活的雄蜂在枯蜜期会被工蜂追逐出巢;工蜂在30天到60天短暂的一生都在劳动,第三天试飞识别巢房,随后承担清巢、保温、饲喂幼虫和蜂王、酿蜜、泌蜡筑巢、采集、守卫有条不紊地进行。清晨,侦查蜂出巢侦查,返回巢门后通过圆圈舞、摆尾舞这样的不同姿势传达蜜源距离,用舞圈中轴线和重力线夹角显示方向。蜜蜂绝没有偷懒逃避劳动的概念,生命不息,劳动不止。流蜜期,蜜蜂一趟趟往返,因劳累会提前死去。一只蜜蜂终其一生能够提供3克蜂蜜,也不知需要采访多少花朵。蜜蜂的淳朴和忠诚该给予人类多少哲理和启示。

“蜂惜酿蜜采百花,人爱读书阅百家”“纷纷穿飞万花间,终生未得半日闲”“甘愿鞠躬奉献甜,乐与春光舞”。小学毕业的时候,一位老师书写这几句诗歌在黑板上为我们赠别,勉励我们勤学和立志奉献,至今清晰记得。

蜜蜂飞舞,舞蹈人间岁月风尘,与人类同在。

猜你喜欢

意蜂转场养蜂人
快速学会12种“无缝转场”
如何处理意蜂盗取中蜂群
详解意蜂盗劫中蜂之过程
意蜂蜂蜜和中蜂蜂蜜的区别
养蜂人用上养蜂专用车
养蜂人和他的蜂
都晓蜜蜂勤作苦 谁知背后养蜂人
养蜂人
岂容社会戾气“转场”
大型强制间歇式沥青搅拌站转场快速拆装施工工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