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赛装赛艺乐元宵

2024-05-12陶光德

金沙江文艺 2024年4期
关键词:永仁兄弟俩彝族

陶光德

正月十五闹元宵,赛装民俗又来到。赛装赛到日头落,跳脚跳迄月当空。正月十五,是中国传统的元宵佳节,在永仁,还是一个已有1350多年历史的传统民俗——赛装比美的大好日子。

直苴赛装,被誉为“赛装之源”“世界最古老的乡村T台”。永仁彝族“赛装节”于2009年被列入云南省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千年赛装,美美与共,每年都吸引成千上万的八方游客前来参观体验,今年也不例外。一大早,前往直苴的游客和群众络绎不绝。彝家人热情好客,迎宾门前,器乐合奏迎宾曲,载歌载舞意甚浓;三杯米酒你莫辞,蜂蜜苦荞味无穷。从迎宾门至彝绣梅葛传习所,从看台至赛装场,青松毛铺满地面,踏在松毛“地毯”上,柔软而温馨。过道边、商贸街,青棚上新搭的青树枝,在风中沙沙作响,好似也在迎宾、庆贺赛装一般。

赛装场,位于山名唤作嘎列博的山坡上。赛装的舞台,自然而清新,半坡上平整的场地就是赛场,稍加整修的梯面山坡便是看台。那数棵参天滇朴古树,那高峻绵延的大山,那依山就势、错落有致的村庄,那麦豆翠绿的田地,便是天然的舞台背景。

赛装,顾名思义,是服装服饰比美赛美。这源于一个美丽、神奇的传说。

相传很久以前,朝里若、朝拉若俩兄弟从月利巴拉来到直苴腹地泥泽薄打猎,发现这里山青、水秀、土肥。于是感慨地说:“要是在这里种上谷子,一定会连年丰收的,吃也吃不完。”当他们弯下腰来,想痛饮那清甜的泉水时,箭筒里滚出了三颗饱满的谷粒。兄弟俩顾不上喝水,赶忙捡起谷种撒到一个泥塘里,并祝愿说:“如果这里是乡亲们能够安居乐业的地方,那么三颗谷种能长成三大丛,穗头有马尾巴那样粗,那样长。”

此后不久,兄弟俩又背上毡毯带上弓箭、锄镰返回泥泽薄,一边管理一边狩猎。果然,事遂人愿,三颗谷种发成了三大丛,金黄的谷穗确有马尾巴那样粗长。兄弟俩背着丰收的粮食赶回家,消息传遍了各个村寨,许多乡亲都随朝里若兄弟迁到直苴,大片大片的土地开垦出来了,田里栽上了秧,地里种上了荞、麦、豆、麻。到了金秋,彝家新寨家家户户喜开丰收镰。

朝里若、朝拉若兄弟俩对开发直苴有功,乡亲们都热心地为他们做媒说亲。许多年轻姑娘也对兄弟俩有爱慕之情。朝里若说哪个姑娘心最灵手最巧,就和哪个姑娘做一家;朝拉若说他最爱直苴的山水林木花草,哪个姑娘能把直苴的山水林木花草绣在衣裳上,就娶哪个姑娘做媳妇。村里德高望重的长辈根据两兄弟的意愿,商定于来年正月十五在村旁的嘎列博大树林的空地中举行刺绣服饰比赛,让兄弟俩选择对象。于是,爱慕兄弟俩的姑娘开始在农闲时忙个不停:织麻、纺线、染线、剪裁、缝衣、刺绣。终于盼来了正月十五。一大早,老人穿上节日盛装,两兄弟和其他小伙子也打扮得十分英俊,姑娘们穿上亲手绣制的衣裳纷纷涌向赛场。朝里若、朝拉若兄弟走遍了整个赛场,仔细看过了所有姑娘身上的服装,各自选中了意中人。

后来,彝家人为了纪念朝里若、朝拉若兄弟俩,也为动员春耕生产,在每年的农历正月十五都要穿上亲手绣制的新衣到嘎列博进行赛装、赛美、赛乐、打跳,年复一年,祖祖辈辈沿袭至今。

人逢喜事精神爽,月到十五分外明。天没亮,许多姑娘、小伙就兴奋起来,恨不得“点头唤出扶桑日,一口吹散满天星”,早早起来梳妆打扮准备。看,太阳刚刚升起,那山间小路上,姑娘们头戴鸡冠帽,身着绣花服饰,脚穿绣花鞋,三三两两嬉戏而来。中午时分,赛装场周围已是人山人海。人们精神飞扬,期待着激动人心的时刻到来。

绚丽多彩的彝族服饰,无疑是赛装场上最亮丽的风景。彝家女子善于刺绣,用一针一线绣出日月星辰、花鸟树木,绣出马缨似火、山茶争艳、喜鹊闹梅、蝴蝶采花,绣出世间万物的精彩斑斓,绣出彝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而最具特色的,当属鸡冠帽了。鸡冠帽的结构简单巧妙。在加了厚衬、相同的两片布上先勾勒出一个鸡冠的外形,冠顶是三道起伏转折的弧线。下端帽口有三道舒缓的弧线,把两边和上方缝合,中间就有了能容纳头部的空间。帽子的两边和上方是二维平面的,中间和帽口是三维立体的。帽檐绣满了盛开的牡丹花,从右边的冠顶上起缀有一朵朵茂盛的大红缨,同时,还缀有精心雕琢的虎骨(牛骨)和黑丝线,并用许多颗银泡或白色扣子镶绣其边一周,戴在头上就像一只昂首长啼的雄鸡。鸡冠帽是一种文化符号,折射出彝族人民文化崇尚、個性特征、审美心理和风俗习惯等诸多因素。

赛装场,便是彝家女子展示彝绣这一“指尖的艺术、心灵的花朵”的平台,她们既是服装的设计者,也是制作者,更是表演中的“时装模特”。

13时30分,“非遗过大年——永仁2024直苴彝族赛装展演”正式开始了。毕摩祈福仪式拉开了展演的序幕。作为彝族德高望重的智者,毕摩虔诚地诵经祝福,祝福山寨新的一年风调雨顺、六畜兴旺、五谷丰登,祝福人们万事顺利。看,赛装之火点燃了,那熊熊燃烧的赛装之火,点燃了赛装的激情。听,过山号吹响了,葫芦笙吹奏起来了,原生态的赛装来了,爷爷赛装队、奶奶赛装队、娃娃赛装队、媳妇赛装队、汉子赛装队顺序登场。爷爷、奶奶们,个个精神矍铄,老当益壮,舞步稳健,展现着新时代老年人的精气神,跳出了新时代老年人的健康之美、活力之美。“会说话就要学唱歌、会走路就要学跳脚、会拿针就要学刺绣”,活泼可爱的赛装娃,传承着千年赛装的文化传统,赓续着彝绣文化的血脉基因。背着娃娃来赛装的媳妇们,展现了彝族妇女勤劳美丽和心灵手巧。汉子赛装队的舞蹈粗犷豪迈,羊皮褂是他们的穿着标配。

赛装中有乐舞,乐舞中有赛装。歌以咏志,乐以抒怀。歌曲《等你在直苴》《赛装之恋》《彝山情缘》,彝剧歌舞《花开赛装源》等,表达了对赛装与彝绣的热爱与赞美,歌唱了彝族人民的美好幸福生活。原生态器乐演奏《我的葫芦笙》,让游客们领略到了彝族乐器的独特魅力。街舞《纵情赛装源》将现代街舞与彝族文化相结合,展现了彝族文化的无限可能。舞蹈《锦绣中华》由穿着各民族服饰的舞蹈演员共同演绎,诠释了中华民族多元文化的独特魅力……优美的舞姿、美妙的旋律、绚丽的服饰,让成千上万的观众沉醉在歌的世界里、舞的海洋中,领略了千年赛装、千年彝绣的独特魅力。

精彩的赛装展演余韵犹在,传统的民间体育竞技又登场了。如果说赛装是彝家女子展示美丽和心灵手巧的话,那捆驮子、拔藤、踩高跷等民间体育竞技,就是彝家小伙子展现力量与智慧的時刻。郎有情来妹有意,许多美好的姻缘就在一赛一比中产生了。

赛装情缘一线牵,千里之遥非距离。千年赛装,让城市里的孩子也心生向往,这不,他们来赛装了。2月23日,农历正月十四,永仁银杏庄园,“新春游·新年俗”——非遗(彝绣)服装服饰文旅体验活动在这里激情上演,来自广州、深圳等地的上百名“小童模”与永仁身着彝族服饰的孩子们互动交流,他们对彝族服装服饰啧啧称奇。在T台上,穿着时尚走秀服装秀一秀,换上彝族服装服饰赛一赛,传统和时尚交相辉映,“团体秀”“多巴胺主题秀”“赛装节民族服饰秀”“品牌秀”“荣耀PK赛”,孩子们活力四射、动作优美、走秀有模有样,向游客们展现了儿童特有的可爱与朝气。寓教于乐的非遗研学、体验,让优秀的民族民间文化在赛装小天使们的心中撒下了种子,播下了根。岁月静好,静待花开。

“高山顶上茶花开,阿哥阿妹跳脚来,跳脚跳到黄灰冒,跳脚跳到太阳照……”跳脚,也称打跳,是赛装民俗中又一项重要活动。直苴赛装场上的跳脚跳得激情飞扬,县城民族文化广场的打跳人山人海。元宵节的夜晚,月明星稀。永仁县民族文化广场篝火熊熊、人群摩肩接踵,“万人打跳·篝火狂欢”的场面令人震撼。伴着节奏感十足的永仁打跳音乐“约着来打跳”“三跺脚”“起乐”“背靠背”“四跺脚”“两跺脚”“手牵手”……身着盛装的当地群众和来自四面八方的游客手牵手、肩并肩,在皎洁的月光下围着熊熊篝火纵情打跳狂欢。“阿哥跳烂千层底,阿妹跳破绣花鞋”。打跳的人围了一圈又一圈,欢快的调子一首接着一首,火盆里的薪柴添了一次又一次……此时此刻,无论年龄性别,不论民族不论身份,不管是相熟还是陌生,无论会跳还是现学,都沉浸在欢乐中,其乐融融。看,广场上那“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的字样更亮了。

龙年的元宵佳节怎么少得了舞龙呢?非遗过大年,龙腾闹元宵。2月23、24日,在民族文化广场、县城的主街道上,三场舞龙巡游火热上演,吸引了不少群众和游客驻足观看、拍照。但见舞龙巡游队伍:师者(非遗传承人)引路走大道,彩旗招展锣鼓喧;龙腾翻飞多变化,百人芦笙蔚壮观。舞龙队员们穿着鲜艳的彝族服装,个个精神抖擞,舞起两条巨龙,随鼓乐伴奏,扭、挥、仰、摇……以动作和套路展示龙的精、气、神、韵。那两条游龙形象逼真,龙态饱满,好似有了灵性,跟着龙珠,时而上下翻飞,时而摇头摆尾,时而左右穿梭,时而排成一字形,时而盘成一个圆,“珠引龙走”“龙跟珠行”,珠、头、尾互相呼应,动感十足。不觉间,《三国演义》“煮酒论英雄”一回中关于龙之变化的语句涌上心头:“龙能大能小,能升能隐。大则兴云吐雾,小则隐介藏形;升则飞腾于宇宙之间,隐则潜伏于波涛之内”。舞龙者虽不能演绎龙的变化万千,但也舞得有几分神韵。

非遗过大年,元宵乐翻天,还有那“火树银花”焰火、非遗服装服饰设计大赛暨手工刺绣(彝绣)技能竞赛”决赛路演、“阳光永仁·喜迎龙年”游园活动,吃汤圆、猜灯谜等等,欢乐道不尽,精彩说不完。

千年赛装、一赛千年。明年正月十五等你来赛装,阿老表、阿表妹,你要来尼嘎!

猜你喜欢

永仁兄弟俩彝族
壳宽型毛蚶F1代表型性状相关性研究
兄弟俩
彝族海菜腔
彝族养蚕人苏呷色日的致富启示
彝族荞粑粑
A Review of Studies since the 1980’s on the Tieto-urman Song of the White Wolf
永仁彝绣走出直苴
金沙江非遗永仁彝绣 指尖上的云朵飘出直苴
喜欢学数学的兄弟俩
米和厘米兄弟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