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璀璨”闪耀全球
2024-05-11王睿佳编辑刘光林
■本刊记者 王睿佳/ 编辑 刘光林
在全球能源领域的星辰大海中,我国光伏犹如一颗耀眼明珠,以其独特的光芒与魅力,引领着全球绿色能源转型的壮阔航程。近年来,凭借超凡脱俗的品质、尖端前沿的技术,以及无可比拟的成本优势,光伏产品作为我国外贸“新三样”之一,在国际市场上独占鳌头,为全球减排与绿色发展谱写了一曲华美的乐章。
动力之源技术引领未来
改革开放40多年,随着国内产业结构的升级,外贸出口的“老三样”服装、家具、家电,蝶变为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光伏产品这“新三样”。在这场“新”与“老”的更迭之潮中,技术创新是动力之源。
我国太阳能电池乃至光伏组件的技术发展,宛如一场与时俱进的蜕变之旅。从初入舞台时的蹒跚学步,到星光闪耀时的翩翩起舞,我国光伏技术以大尺寸硅片、高效电池与高功率组件为坚实基石,筑起了一座巍峨耸立的技术高峰。半片、双面、叠瓦等技术的巧妙运用,将光伏组件的效能推向了前所未有的巅峰之境。同时,PERC、TOPCon、HJT、IBC等高效晶硅电池技术的高峰,被我国光伏企业一一攀登,并不断刷新着世界纪录。
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名誉理事长王勃华指出,创新是产业发展永恒的课题,是光伏产业健康有序发展的重要保证。
2022年7月5日,天合光能光伏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宣布,其自主研发的210毫米×210毫米高效PERC电池,经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第三方测试认证,最高电池效率达到24.5%,已接近PERC电池的理论极限效率。
TOPCon 电池技术是光伏产业的未来主流技术之一,近年来,40 余家厂家陆续宣布采用TOPCon 技术路线,截至2023 年末,有多家企业宣布了超过30吉瓦的TOPCon电池产能扩产,其中晶科能源当前已投产的TOPCon 电池产能达到55吉瓦。
“我们基于TOPCon 电池技术生产的Tiger Neo 组件,比传统的P型组件单位发电增益至少可提升3%至5%,但生产成本基本可以持平,整体成本更具优势。”晶科能源有关负责人介绍,仅2023 年上半年,该公司向全球销售光伏组件约30.8吉瓦,位居全球组件出货量第一。
HJT电池技术是光伏产业的又一主攻技术,当前单面微晶HJT 电池技术已全面导入大规模量产中,双面微晶技术也正在导入量产中。其中,隆基绿能研发的HJT 电池技术实验室效率可达到26.81%。
此外,我国还注重在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方面的技术攻关。2023 年11 月,由我国光伏企业研发的晶硅-钙钛矿叠层电池转换效率达到33.9%,再次刷新全球光伏转换效率的纪录。
1月27日,山东省首个钙钛矿光伏技术创新中心成立。该技术创新中心聚焦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关键材料、技术、装备、工艺等产业化面临的问题,建设钙钛矿太阳能通用技术开发和试验检测平台,推动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
1 月30 日,据国家知识产权局公告,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申请一项名为“一种反式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及其制备方法”的发明专利,该发明涉及的反式钙钛矿太阳能电池,以氮化钛单独作为电子传输层或者与传统的电子传输层复合使用,能够高效地提取电子,提高电子的传输效率及电池光电转换效率。
在这场技术升级的盛宴中,我国光伏产业不仅追求高效能与低成本,更将环保理念融入每一片组件的灵魂深处。从源头设计到终端应用,全生命周期的碳减排被精确计算与严格执行,展现了我国光伏行业的卓越实力与绿色担当。
在第六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协鑫科技亮相的颗粒硅新材料备受瞩目。FBR颗粒硅是一种新型的绿色低碳硅基材料,具有高品质、高流动性、低成本等优势。协鑫科技联席CEO兰天石表示,协鑫科技的颗粒硅产品经过迭代,碳足迹持续降低,这种工艺如果大规模应用于全球多晶硅的生产,其减碳价值将非常可观。
据记者了解,截至2023年底,协鑫科技的颗粒硅产能已达40万吨,较2022年的10万吨产能大幅提升,可支撑200吉瓦光伏终端生产。兰天石透露,预计2024 年协鑫科技颗粒硅市场占有率有望突破35%。
一系列技术创新成果,如同璀璨的明珠镶嵌在绿色画卷之上,彰显了我国光伏产品在推动全球绿色发展中的领袖风范。
群星汇聚产业链欣欣向荣
光伏产品出口的“势不可挡”,离不开其背后制造企业乃至整个产业链的“满血”加持。可以说,我国光伏行业的持续繁荣背后,凝聚着众多光伏企业的智慧与汗水。天合光能、晶科能源等领军企业如同璀璨的群星汇聚一堂,共同打造具有强大优势的完整产业链,向世界展示着我国光伏企业的雄厚实力与卓越风采。
一条条自动化生产线高速运转,一托托用木制框架打包好的太阳能光伏板被装入集装箱内。这是正泰新能海宁基地车间的日常生产缩影。2024 年开年以来,这里每天都有约60 个集装箱发往德国、巴西、西班牙等国家。
2023 年正泰新能外贸出口量约10 吉瓦,与2022年相比,实现翻倍增长。据了解,正泰新能的一季度生产排班已满,正在加班加点赶订单,春节期间也不“打烊”。
根据中国光伏行业协会数据,2023 年前10个月,我国光伏产业创造出4 个历史新高:光伏制造端(硅料、硅片、电池、组件)产量同比增长均超过70%;光伏发电装机达142.56 吉瓦,同比增长145%;光伏制造端产值超过1.3 万亿元;光伏产品出口额达到约430亿美元。
从光伏产业链制造企业公布的业绩预告来看,光伏逆变器龙头阳光电源2023 年实现的净利润暂列第一,该公司预计全年实现归母净利润93亿—103亿元,同比增长159%—187%。
同时,光伏产业链上游制造商——微导纳米和石英股份的业绩增幅也颇为亮眼。
据了解,微导纳米为半导体、泛半导体高端微纳装备制造商,最主要的收入来源为光伏设备。微导纳米预计2023年实现营业收入约16.5亿元,同比增长141.05%;实现归母净利润约2.8亿元,同比增长417.08%;扣非净利润2 亿元,增速高达909.78%。
微导纳米相关负责人表示,2023年该公司光伏领域新增订单是上一年的2.92倍;ALD设备的市场占有率继续保持领先,产品矩阵不断丰富,实现了对TOPCon产线真空类设备的全覆盖。
石英股份主要生产多种石英器件并将之应用于光伏生产过程。石英股份预计2023年实现净利润47.5亿元至53.3亿元,同比增长351.44%至406.56%;扣非净利润为47.2 亿元至53 亿元,同比上升374.47%至432.77%。
上游生产制造忙不停,下游市场需求更是旺盛。
1月26日,国家能源局发布的2023年全国电力工业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12月底,全国累计发电装机容量约29.2 亿千瓦,同比增长13.9%,其中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约6.1亿千瓦,同比增长55.2%。根据此前发布的数据可知,2023年全年,光伏新增装机2.17亿千瓦,同比增长148%。
而全球市场需求也受益于我国光伏产业的规模效应得以快速放大。
位于西班牙埃斯特雷马杜拉自治区的弗朗西斯科·皮萨罗太阳能电站,装机容量约为590兆瓦,由150万块太阳能电池板、1.37万个跟踪器以及313个逆变器组成,是欧洲最大的已投运光伏电站,该电站所使用的太阳能电池板全部来自中国。
葡萄牙同样也是中国光伏产品的进口大国。葡萄牙可再生能源协会首席执行官佩德罗·阿马拉尔·乔治表示,中国制造的光伏板占据了葡萄牙约85%的市场份额,均获得最高质量认证,得到包括电力公司、融资机构等的认可。
肯尼亚加里萨郡的加里萨光伏电站、阿联酋艾尔达芙拉PV2 光伏电站项目、沙特萨卡卡300 兆瓦光伏项目……中国光伏产品已经出口到全球众多国家,由于新兴市场仍在持续扩大,为我国光伏产品出海提供了更广阔的市场空间。
我国光伏产品在全球市场中占据主导地位的同时,全球光伏产业也同样在迅速发展。
谈及我国光伏企业未来的出海竞争趋势,王勃华认为,一方面中国光伏企业要坚持“以我为主”,出海自主权、进程主导权均要主动掌握;另一方面秉承“对我有利”,受市场内生需求与制造业激励/贸易壁垒政策共同驱动;“走出去”的对象以东南亚、美国、印度、中东、欧洲等为主。
政策把舵未来行稳致远
我国光伏产品出口的辉煌成就背后,离不开国家政策的强力支撑与引领,一系列利好政策为光伏产业的蓬勃发展注入了强大的动力。扩大国内市场、提高技术水平、加快产业转型升级等政策措施的实施,为光伏行业的发展护航把舵,开足马力。
2013年,《国务院关于促进光伏产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发布。此后的10年间,多个部门从电价补贴、手续简化、打通应用领域等各方面出台了近百项推动光伏市场扩大的支持政策以及规范光伏行业发展的管理制度,我国光伏行业规模快速扩张。
放眼未来,各相关部门的政策支持依然“给力”,为今后光伏产业高质量发展和海外市场拓展提供了行稳致远的重要保障。
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司长李创军在《锚定“双碳”目标 推动可再生能源高质量跃升发展》一文中指出,国家能源局将印发2024 年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责任权重,配合有关部门分省明确风电光伏合理利用率,以消纳责任权重为底线,以合理利用率为上限,有序推动风电光伏发展。
在“2023 光伏行业年度大会”上,商务部对外贸易司副司长李硕强调,商务部将进一步深化对外开放,为推动光伏产品贸易高质量发展创造更好的环境。下一步,商务部将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会同各地方各部门加大工作力度,促进光伏贸易高质量发展,重点做好四方面工作:一是加强光伏领域的多双边工作,帮助我国企业争取合法权益;二是加大对企业开展国际合作的支持力度,推动金融机构为企业出口、海外项目提供更多金融支持服务;三是加快推动建设建立绿色贸易标准和认证体系,促进国际合作互认,引导企业提高产品质量和竞争力;四是加大对企业开拓海外市场的保障和支持力度,加强企业能力建设。
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信息司处长金磊指出,下一步,对于光伏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工信部电子信息司将重点做好以下工作:在统筹和政策落实上下功夫,发布2024 年版光伏制造行业规范条件,提升相关技术指标要求,深入实施,促进光储端信的融合;在推动产业创新和技术攻关上下功夫,继续智能光伏产业创新行动计划,加快光伏产业技术的能力建设;在加强行业治理和配套建设上下功夫,继续实施促进光伏产业链、供应链协同发展的通知,加快开展光伏产品的抽检,尽快发布新版的综合标准化体系;在深化国际合作和机制建设上下功夫,落实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搭建光伏对接合作平台,支持拓展国际合作的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