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康复锻炼期镇痛方式对关节功能恢复的研究分析
2024-05-11林小兴杨磊
林小兴 杨磊
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对治疗膝关节病变具有良好的效果, 不仅能够有效消除疼痛情况, 还能够对畸形进行有效纠正, 能够有效促使关节活动度恢复, 并恢复关节的稳定性[1]。为缩短患者的康复进程, 提升患者的恢复效果, 手术过后在患者条件允许的情况下, 需要及早指导其进行相关的康复训练[2]。通过临床观察发现,在指导患者进行康复训练时, 诸多患者会出现股四头肌痉挛与剧烈疼痛的不良影响, 无法有效提升患肢的活动度, 还会导致假体关节的康复效果受到较大不良影响[3]。依据相关临床研究可知, 此时对患者实施良好的康复镇痛, 不仅能够有效缓解疼痛, 同时能够确保康复训练的顺利进行, 最终使患者获得良好的恢复效果。临床过去多采取生理盐水镇痛方式, 然而未能够获得理想的效果[4]。当前临床中开始积极采用股神经阻滞镇痛方式, 不仅能够发挥良好的镇痛效果, 还能够有效提升关节功能恢复效果, 较易被患者及其家属接受[5]。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70 例2021 年4 月~2023 年6 月在本院接受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的患者作为主要研究对象, 依据康复锻炼期接受不同的镇痛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 每组35 例。对照组中男女患者的比例为25∶10;平均年龄(64.2±1.3)岁。试验组中男女患者的比例为24∶11;平均年龄(64.5±1.3)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标准 ①均在本院接受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②保证患者及其家属完全知晓镇痛方案内容。
1.3 排除标准 ①存在外周神经病变情况;②存在局部感染与凝血功能障碍情况。
1.4 方法 两组患者均实施完全相同的麻醉诱导与麻醉维持方式。完成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将患者送回至麻醉恢复室, 气管插管拔除前, 操作人员需要利用超声介入与神经刺激仪明确股神经的具体位置。辅助患者保持仰卧位, 对髂前上棘及耻骨结节连线中外1/3 的位置准确定位, 在该位置为患者放置超声探头。连接好连续神经丛阻滞套件与神经刺激仪, 操作人员通过移动超声探头明确股神经的具体位置, 保证神经刺激针与皮肤的夹角为45°, 采用平面外技术进针, 规定初始电流参数值为1.0 mA, 采取缓慢的方式进针, 进针方向为头侧, 进针后操作人员需要运用超声影像检查明确穿刺针位置, 电流参数值为0.4 mA, 在该数值下若操作人员依然能够清晰观察到股四头肌收缩及髌骨跳动情况, 则注射5 ml 的生理盐水, 利用超声影像观察股神经周围出现无回声液性暗区情况。采用推注给药的方式为患者使用20 ml 0.2%的罗哌卡因, 置入留置导管, 连接自控镇痛泵, 将10 ml 0.2%罗哌卡因装入镇痛泵内, 将速度控制在5 ml/h。在术后第4 天均停止使用镇痛泵, 术后4~7 d指导患者实施相关的关节康复运动,运动30 min/d。经股神经周围置管为试验组继续注入10 ml 0.2%的罗哌卡因行股神经阻滞镇痛, 为对照组注入10 ml 的生理盐水。若患者需要接受镇痛补救, 则使其口服镇痛药泰勒宁。
1.5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①比较两组术毕拔管后,术后24 h、术后48 h、术后72 h 的静息与运动VAS 评分,评分越低表明疼痛程度越轻。②比较两组术后4~7 d康复锻炼VAS 评分。③比较两组术后4~7 d 的CPM 度。④比较两组关节CPM 达到出院目标角度时间。⑤比较两组KSS 评分, KSS 评分包括临床评分及功能评分。
1.6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 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 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术毕拔管后, 术后24 h、术后48 h、术后72 h的静息与运动VAS 评分比较 两组患者术毕拔管后、术后24 h、术后48 h、术后72 h 的静息与运动VAS 评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术毕拔管后, 术后24 h、术后48 h、术后72 h 的静息与运动VAS 评分比较( ±s, 分)
表1 两组术毕拔管后, 术后24 h、术后48 h、术后72 h 的静息与运动VAS 评分比较( ±s, 分)
注:两组比较, P>0.05
组别例数术毕拔管后术后24 h术后48 h术后72 h静息运动静息运动静息运动对照组352.14±0.530.92±0.312.68±1.121.01±0.412.76±1.060.56±0.182.01±0.75试验组352.31±0.610.89±0.272.93±1.250.93±0.362.54±1.140.53±0.191.93±0.71 t 1.2450.4320.8810.8670.8360.6780.458 P 0.2180.6670.3810.3890.4060.5000.648
2.2 两组术后4~7 d 康复锻炼VAS 评分比较 试验组术后4~7 d 康复锻炼VAS 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 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术后4~7 d 康复锻炼VAS 评分比较( x-±s, 分)
2.3 两组术后4~7 d的CPM度比较 试验组术后4~7 d的CPM 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术后4~7 d 的CPM 度比较( x-±s, °)
2.4 两组关节CPM 达到出院目标角度时间比较 试验组关节CPM 达到出院目标角度时间为(4.91±0.84)d,对照组关节CPM 达到出院目标角度时间为(7.06±0.64)d, 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2.045, P=0.000<0.05)。
2.5 两组KSS 评分比较 两组患者的临床、功能评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KSS 评分比较( ±s, 分)
表4 两组KSS 评分比较( ±s, 分)
注:两组比较, P>0.05
组别例数临床评分功能评分对照组3577.18±4.4877.12±5.03试验组3578.21±4.8778.12±6.65 t 0.9210.710 P 0.3600.480
3 讨论
通过相关数据统计发现, 近年来我国患膝关节病的患者数量呈不断增加的态势, 会在较大程度上影响机体健康, 还会对患者的正常活动造成较大不良影响,应予以及时有效的治疗[6]。当前临床医生主要采用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对该病患者实施治疗, 能够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然而通过对患者术后的临床观察显示,诸多患者的术后会出现疼痛情况, 从而对患者膝关节功能的快速良好恢复产生较大不良影响。面对该种情况, 需要对患者实施有效的术后镇痛, 特别是对处在功能恢复锻炼期间的患者, 良好的镇痛能够有效提升关节功能锻炼效果, 防止术后出现粘连及关节功能障碍的不良情况, 还能够使患者对手术治疗的满意度获得显著提升[7,8];同时还能够使患者的住院时间及术后恢复时间得以显著缩短。
通过临床观察显示, 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术后医生多使用静脉患者自控镇痛(PCIA)、硬膜外患者自控镇痛(PCEA)、连续外周神经阻滞(CPNB)镇痛技术等术后镇痛方式, 其中连续股神经阻滞(CFNB)是一种常见的连续外周神经阻滞方式[9]。过去医生多使用常规阿片类药物进行静脉自控镇痛与椎管内镇痛, 而当前操作人员开始积极使用多模式镇痛方式。为确保神经阻滞镇痛获得良好的镇痛效果, 操作人员需要准确放置于神经周围[10]。
Winnie 等最早提出了股神经三合一阻滞方式, 该种方式能够对股神经、闭孔神经、股外侧皮神经进行有效的阻滞。近年来, 在膝关节手术的术后镇痛中存在广泛地应用范围, 通过临床观察发现, 该种方式能够使患者获得良好的术后镇痛效果。股神经阻滞只对局部产生作用, 不会对全身产生较大的不良影响, 相比于全身静脉镇痛及硬膜外镇痛方式, 该种方式不具有较高的操作禁忌, 也不会导致患者产生较多的相关并发症, 且由于该种方式无需为患者使用镇痛药物, 因而能够有效防止血流动力学产生较大的波动, 对老年患者而言具有更高的安全性。
对患者实施良好的康复期镇痛治疗, 可在较大程度上使患者康复训练的积极性得以提升, 对于股神经阻滞方式, 虽然能够获得良好的镇痛效果, 却会使患者产生股四头肌肌力不足现象[11]。研究发现, 若使用浓度低于0.1%的罗哌卡因对患者实施股神经阻滞镇痛, 将无法促进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术后的康复训练。低浓度局部麻醉药物虽然会降低对下肢肌力的影响, 然而却无法获得良好的镇痛效果, 因此为患者使用0.15%~0.20%的罗哌卡因对患者实施康复镇痛, 并不会使患者的住院时间延长, 且可获得更佳的镇痛效果。
依据本研究结果可知, 使用0.2%的罗哌卡因对患者实施股神经阻滞, 可显著缓解膝关节CPM 时的疼痛, 并增大关节被动运动角度, 使人工关节达到锻炼目标角度的时间显著缩短。同时股神经阻滞能够有效扩张手术侧的血管, 使该侧的血运得以显著改善。对接受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的患者而言, 在术后的康复锻炼期对其采取股神经阻滞镇痛, 能够达到理想的镇痛目标。依据国内相关学者的研究结果可知, 外周神经阻滞镇痛能够有效减轻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疼痛,有利于患者实施早期功能康复, 然而对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的术后临床疗效不会产生显著影响。
综上所述, 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康复锻炼期的股神经阻滞镇痛方式对关节功能恢复具有积极影响, 被视为首选的镇痛方式, 但仍然需要更加深入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