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历史唯物主义意蕴

2024-05-11岑叶珍

科学导报 2024年24期
关键词:历史唯物主义新时代

岑叶珍

关键词:习近平文化思想;历史唯物主义;新时代

习近平文化思想科学运用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同中国实际的文化建设相结合,深刻总结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历史经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文化遵循。深入领悟并系统把握习近平文化思想与历史唯物主义之间的辩证关系,有助于破解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领域中的问题,彰显了历史唯物主义的时代价值。

  一、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理论基础

唯物史观认为,科学思想得以形成都离不开它所产生的特定的时代背景和已有的思想资源。从理论基础来看,习近平文化思想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具体实践中继承与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则为此提供了深厚的历史根基。

  (一)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文化思想为“魂脉”

根据马克思主义唯物论的观点,社会存在是确定文化理论发展的前提条件,阐述的是意识形态的归宿问题。意识形态是文化建设的核心,习近平文化思想强调文化建设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文化思想为指导的总基调,表现在思想文化宣传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在治国理政中主导文化建设的价值理念。从历史的角度出发,习近平文化思想是在力排各种意识形态偏见和批判各种社会思潮的基础上逐步形成的,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高度重视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意识形态意蕴,有助于我们深明中国道路背后的“主义之争”,也有利于坚定在意识形态上的道路自信,更加坚定以“四个自信”引领和保障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行稳致远。

  (二)坚持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根脉”

历史唯物主义从社会发展历史进程中窥探文化传承发展规律,认为人们是在既有的历史传统条件下创造自己的历史,文化传承发展要注意吸收本民族的历史。在中国文化的历史建构中,中国共产党亦是将“民族的”作为文化发展的重要方向,强调“中国文化应有自己的形式,这就是民族形式”[1]。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作用,习近平文化思想也正是在深刻把握中华文明发展规律基础上,鲜明地提出了“文化自信”“两个结合”等理论。特别是“第二个结合”明确了新时代文化建设的根本要求,回答了新时代如何处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间的关系,派生出适合中国国情的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形态。习近平文化思想强调必须坚持在唯物史观的基础上开展“第二个结合”,指出中华文明是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并使其具有独特文化内涵与优势的重要基础,拓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传统文化根基。

  二、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历史唯物主义特性

坚持以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诠释习近平文化思想,是深刻把握其本质特征、实现实践飞跃的重要保证。

  (一)以“人民”为文化主体

人民立场是历史唯物主义的根本立场,历史唯物主义揭示了人民群众在推动历史发展中的主体性价值。习近平文化思想从“人”这个文化主体出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对“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的继承和发展,在新时代推进文化自信自强中,看到了文化的人民主体性和自觉性。习近平在文艺工作中强调“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这个根本方向”[2],明确社会主义的本质规定决定了文艺必须服务于人民群众,通过发挥“人”在文化创作中的主体作用,涵养民众精神,推进民族文化发展进程,凸显了这一思想的时代性和价值性。习近平文化思想致力于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不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华文化发展逻辑有机结合的产物,也是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主体意识觉醒”的当代显现。

  (二)以中国共产党为领导力量

中国共产党代表了中国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坚持党对文化建设的领导权是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本质特征。从我国经济和政治属性来看,社会主义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基本方向,明确了当代中国文化发展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人民大众服务的本质属性。一直以来,中国共产党坚持运用唯物史观洞察社会历史发展规律,坚持以历史思维和大历史观观察时代问题。为中国近现代史所证明,党领导中国人民创造了激发人民奋进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党性和人民性的统一。基于此,习近平文化思想在方法论层面上深刻总结了文化建设的具体原则的同时,在新时代推动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又明确了具体的实践方案。从共时性维度来看,习近平文化思想坚持以中国共产党人形成的文化思想及其实践为经验。在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中,面对各种社会思潮交锋,习近平文化思想始终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有力破解了如何在多元多变的意识形态对话和文化冲突中把握战略主动权、保持战略定力,明确了牢牢巩固党的文化领导权是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始终朝着正确方向前进的根本保证。

  (三)基于物质与精神双向联动

习近平文化思想始终坚持唯物主义的客观性原则,始终从现实的物质生产活动的制约性出发理解作为其反映形式的文化的产生机制及其历史地位。习近平文化思想是产生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和政治基础之上,将文化与政治、经济、社会、生态统一起来,不断厚植现代化的物质基础,大力发展与国家经济、政治相适应的文化,增强国家软实力。另一方面,习近平文化思想高度重视文化的能动作用,是对历史唯物主义关于人类精神解放的现实表达。文化也是一种社会生产力,人的精神满足感能够通过科学技术的形式转化为物质生产力,潜移默化地作用于实际生活中,推动物质文明的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之“强”就是需要把软实力转化为硬实力,将文化内能外化而推动国家综合实力的发展,体现了习近平文化思想基于对文化地位、作用及发展规律的准确把握。

  三、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意义

历史唯物主义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但是却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不同国家发展道路的特殊问题。基于此而言,习近平文化思想的解放意义在于其普遍性和世界意义,为世界文明发展贡献了中国智慧。

  (一)破解了中國文化的“古今中西之争”

习近平文化思想提出的“第二个结合”,从本质上看,是将来自西方的马克思主义这一思想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了融会贯通。在共时性维度上,习近平文化思想解放的重要意义在于进一步破除了对西方文化以及西方式现代化的盲目迷信,更是摆脱资本主义发展之困的文明选择。在历史性维度上,习近平立足于新时代,站在中华民族的立场上,针对现代史上忽略中国传统文化的做法进行了拨乱反正,助推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从传统的“自在”走向现代“自觉”的守正创新,形成符合中国实际、具有中国特色的当代马克思主义理论形态。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习近平文化思想破解了现代化进程中的“古今中西”的文化之争。

  (二)助推了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形成

“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在习近平文化思想中具有标识性的原创意义,彰显了我们党在推动中华文化繁荣发展、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所承担的历史责任。习近平文化思想致力于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超越了西方资本主义的文化模式,为形成人类文明新形态提供了根本遵循。在实践中,习近平文化思想展示了文化发展的多样性路径,阐释了世界文明交流互鉴的具体方法。它强调要尊重各国历史文化传统、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在“三大全球倡议”、倡导全人类共同价值以及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推动世界文明交流互鉴过程中得以体现,有力打破了文明隔阂与冲突。实质上,习近平文化思想正在创造一种新的文明秩序,彰显了中华民族为人类文明发展作出更大贡献的宏伟志向。

参考文献:

[1]《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707.

[2]《习近平著作选读》第1卷,人民出版社2023年版:288.

基金项目:2023年广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级创新项目“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长效机制探究”(MYYJ23S10)。

(作者单位:广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猜你喜欢

历史唯物主义新时代
辩证法与历史唯物主义的内在统一——以《资本论》第一卷为例
历史唯物主义的五种西方重构模式解析
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视域中的人道主义思想
基于历史唯物主义的马克思正义观再思考
搁浅的“新时代”,“朴氏外交”因何三鼓而竭
新媒体时代下的编辑工作研究
新时代下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研究
新时代特点下的大学生安全管理工作浅析
记者的时代观与历史唯物主义的平衡
资本主义社会的自我救赎——吉登斯的历史唯物主义批判与第三条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