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小学语文课堂红色经典阅读的渗透
2024-05-11郝亚娟
郝亚娟
前言:红色经典作品同时蕴含中华文化和文学特性,是学生学习过程中必须有所了解的重要内容。小学阶段本身是学生的启蒙阶段,能够培养学生樹立正确的三观,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而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融入红色经典阅读,可以在提升学生文学素养的同时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品质和习惯,传承并弘扬我国传统文化精神,提升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对国家的归属感。由此可见,在小学语文课堂中渗透红色经典阅读,能够有效推动小学生全面成长,具有重要意义。
一、小学语文课堂红色经典阅读教学的重要性
在时代发展进步的影响下,当前网络信息技术已经在课堂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在小学阶段中,学生对网络平台及内容的兴趣程度较高,导致对我国革命精神和历史内容的了解不够深刻,甚至存在一无所知的情况。同时,虽然受到新课改的影响,多数教师逐渐重视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但是应试教育依然是主流方向,学生需要为学习成绩努力奋斗,忽视了学科本身的魅力,无法在学习过程中拓宽自身的知识层面[1]。因此,为了进一步强化学生的核心素养,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帮助学生体会红色文化,小学语文课堂需要将红色经典阅读渗透到日常教学当中,教师需要站在多个角度引导学生体会红色文化的魅力,通过阅读的方式了解历史、感受历史、体会历史,从而传承红色精神,弘扬中华文化。
二、小学语文课堂红色经典阅读的教学策略
(一)解读红色素材,明确阅读方向
阅读本身能够引发情感共鸣,在学生阅读英雄模范的动人故事后,可以深刻体会爱国精神以及家国情怀。当前语文课本中,多数故事背景以抗日战争为主。虽然学生无法从字里行间体会到生命的可贵,但是依然可以从完整的故事中体会革命先烈的气节和情怀。同时,小学生年龄较低,共情能力较强,可以通过阅读的方式明确正义的概念,了解革命先烈愿意为正义付出生命的代价。随着学生年龄增加,阅读能力逐渐加强,共情能力会越来越强。在生动语言和鲜活人物形象的影响下,阅读能够充分提升学生的整体水准,为学生带来良好体验的同时传承中华文化[2]。因此教师需要对红色素材进行细致解读,为学生指明阅读方向,促使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有所收获。
(二)展开读前引导,激活阅读兴趣
阅读前进行引导能够有效提升阅读教学质量,发挥出阅读教学的作用。以往,教师过分追求爱国主义、英雄主义等标签,将思想性和教育性作为课堂的核心内容,导致学生只能“聆听”而非“通晓”,学生自身和英雄人物之间的距离也越来越远,教学效果极差。因此,在红色经典阅读中,教师需要通过导读的方式引导学生,鼓励学生走出畏难情绪,明确红色经典作品的生活意义。同时,还应当鼓励学生就红色经典故事展开写作,帮助学生表达自身情感,并通过点评或小组交流的方式激活阅读兴趣,为后续组织活动打下良好基础[3]。
(三)进行读后延伸,升华学生情感
读后延伸环节是阅读教学的重点,教师应当将情感升华工作融入读后延伸中,通过多样化方式鼓励学生“演绎”心中英雄的形象。举例而言,教师可以在阅读课结束后要求学生就红色经典故事展开表演,或鼓励学生在网上及其他途径搜索其他红色经典故事,并在后续课程中分享给同学[4]。除此之外,还可以要求学生写读后感,提升阅读深度的同时加深学生对红色经典故事的印象,并在此基础上升华情感,优化教学效果,发挥出读后延伸的作用。
(四)注重阅读写作,培养学生观念
阅读本身是语文课堂教学中的重要内容,也是培养学生语感的重要方式。通过大量阅读,学生能够在文章中深入挖掘情感,并学会如何表达情感。而在阅读的基础上,学生还能够通过写作的方式表达自身的所思所想,不断强化思想感悟能力,促使感悟能力转化为学生的学习动力。因此在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围绕爱国主义展开读写训练,明确当前美好生活来之不易,引导学生感受革命精神,承担自身使命,树立正确观念和意识[5]。
三、结论
红色经典是当前文学中较为特别的类型,具备重要的教育意义。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背景下,教师需要通过多样化方式对课本中的红色经典故事进行挖掘,并做好教学设计工作,引入红色经典内涵,通过明确方向、激活兴趣、激发情感、升华情感、培养观念等多个角度鼓励学生展开细致阅读,并在此基础上融入寓教于乐的阅读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同时强化学习兴趣,为后续成长打下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吴丽丽.统编小学语文“红色经典”主题单元阅读教学实施路径[J].语文建设,2023(18):86.
[2]吴丽丽.小学语文红色经典主题单元群文阅读实践策略研究[J].吉林教育,2023(24):41-43.
[3]祝春梅.农村小学语文红色经典整本阅读教学策略[J].当代家庭教育,2023(15):205-207.
[4]李隆.红色经典阅读在小学课外拓展中的实践研究[J].智力,2023(10):104-106+146.
[5]吴丽丽.小学语文红色经典群文阅读策略探究——评《小学语文课本中的红色经典故事》[J].语文建设,2023(02):84.
(作者单位:山东省菏泽市曹县庄寨镇庄寨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