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面裙:百褶动色如月华
2024-05-11刘疆
刘疆
今年,传统服饰马面裙成了时尚爆款。马面裙的流行并非偶然,其实在明清时期,马面裙就是中国女性的流行服饰,如今不过是时尚流行的又一个轮回而已。
“马面”原指城墙结构
裙,古时又写作“帬”,即上衣下裳中的下裳,如《说文解字》:“帬,下裳也。”古代之裳或裙,男女皆可穿着,长短均有,只是女子所穿多称为裙。
黄能馥在《中国服饰通史》一书中对“马面裙”下了定义,即“前后有平幅裙门,后腰有平幅裙背,两侧有褶,裙门和裙背加纹饰,上有裙腰与系带”。“马面裙”这一称谓最早见于清代方志学家黄钊编修的《石窟一征》中:“妇人所着裙,围桶而多褶,如古时裳制,谓之马面裙。”但实际上,明代马面裙就已经流行。
马面裙名称中的“马面”,原指古代城墙中探出的一种长方形结构,又称敌台、墩台或墙台。敌台可与城墙形成夹角,从而消除城墙下的防守死角。这种结构在陕西榆林神木县的“史前中国第一大城”石峁遗址即已出现。因其外观狭长,好像马的面部,因而宋代以后被称为马面。马面裙因为前面的裙门在两侧的裙褶映衬下,形成一个酷似马面的造型,因而得名。
马面裙最大的特点就是前裙门上的马面褶,而马面褶最早出现在明代的男性服装“曳撒”上。明代刘若愚的《酌中志》记载,曳撒“其制后襟不断,而两旁有摆,前襟两截,而下有马面褶往两旁起”。曳撒又叫一撒、一色服,原本是一种戎装。我国古代的服装形制大体上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上下分开的上衣下裳制,另一类是上下衣相连的深衣袍衫制。曳撒属于后者,而马面裙属于前者,却借鉴了曳撒上的马面褶。
素雅搭配 裙襕点缀
明代女子流行穿着马面裙应不晚于成化年间(1465-1487年),《明宪宗元宵行乐图》中清晰绘有许多身穿马面裙的后妃即为明证。数十年后,《嘉靖太康县志》载:“弘治间,妇女衣衫,仅掩裙腰……正德间,衣衫渐大,裙褶渐多,衫惟用金彩补子,髻渐高。嘉靖初,衣衫大至膝,裙短褶少。”其中记录的流行于这一时期的妇女裙当为马面裙。从出土的实物及孔府旧藏的明代女性裙装来看,马面裙也占了绝对的数量。
明代马面裙分前后两片,并用一个裙腰,两片裙身在中间有交叠,在裙门的两侧打活褶,这种结构极大地增加了裙身的活动空间,使得裙子具有较好的性能,便于活動。明代中晚期,马面裙多以裙襕作为装饰。襕,原指上下衣相连,如《集韵》:“衣与裳连曰襕。”隋唐时期流行穿袍服,为了符合上衣下裳的古制,就在袍服下部加了一条横置的襕饰以代替下裳。之后,这种横襕慢慢成了流行的装饰样式,到了明代,把本身即下裳的裙装上也加了襕饰。明代马面裙襕饰因所饰部位不同,可分为膝部的膝襕和裙摆底部的底襕。襕饰有刺绣、织锦等多种,其中以金线织成的襕饰称“金襕”,尤为华贵。
明末清初的叶梦珠在《阅世编》中写道:“裳服,俗谓之裙。旧制:色亦不一,或用浅色,或用素白,或用刺绣,织以羊皮金缉于下缝,总与衣衫相称而止。崇祯初,专用素白,即绣亦只下边一二寸。”反映了马面裙颜色的流行变化,其中提到的“羊皮金”就是织金襕饰。从这些记载中可以看出明代马面裙装饰素雅,讲究颜色搭配。
鱼鳞百褶 由繁入简
明清鼎革之际,虽有“剃发易服”的要求,但又有“男从女不从”的说法,因而马面裙作为女性服装也被继承了下来。清代马面裙较之明代又有了较大的变化。清代马面裙“马面”两侧的褶裥更加细密,可达上百个,均为固定的死褶,对称排列整齐有序,俗称“百褶裙”。而且,为了使这些细褶不易散乱、走形,用细丝线将其交叉串连,若轻轻掰开,则展开如鱼鳞,故名“鱼鳞百褶裙”。
清代马面裙注重装饰,在两侧平整的裙幅上用深色绸缎裁制成细条分隔镶滚于其上,数十条细缎将裙幅分割成有序排列的几个部分,外观看起来就像“阑干”,叫阑干式或阑干裙。阑干裙在穿着后以马面为纵向的中轴线,裙身两侧的阑干形成左右对称的自然形态,突出了马面的结构,体现出庄重、严谨、对称的穿着效果。百褶裙也会在马面及裙摆的底部装饰阑干,阑干大多为黑色或蓝色,上面大部分也有刺绣的图案。清代马面裙还会在裙门处装饰龙、凤、海水江崖、亭台楼阁、蝴蝶花卉以及“麒麟送子”“五子夺魁”等各种吉祥图案。
清末民初,马面裙仍是女性日常的主要服饰种类,但随着生活节奏加快和审美的简化,马面裙裙门的结构虽仍然存在,装饰图案却逐渐消失,最后仅剩缘饰。裙子的颜色也大多以黑色、深蓝色为主。作家张爱玲在《更衣记》中谈及清末女裙色彩时称:“通常都是黑色,逢着喜庆年节,太太穿红的,姨太太穿粉红。”这一时期,红色马面裙也可作为新娘婚礼的吉服。
(摘自《北京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