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理念下小学班主任工作新策略
2024-05-10曾春燕
曾春燕
摘要:在小学班主任工作过程中,应用“互联网+”技术,可优化工作模式,实现班级管理创新。基于此,本文基于“互联网+”,从小学班主任工作落实的意义入手,分析工作方式、学生自治、班风建设、综合评价等四个方面,探索“互联网+”时代小学班主任工作的新策略。
关键词:“互联网+”;小学班主任;工作;策略
一、引言
當代小学生是成长于互联网时代的新一代,他们对网络非常熟悉。学校也在积极应用网络技术来推进学籍管理、课程管理、教育信息发布、作业评价与批改等。互联网已深入小学生的学习生活中,为家校合作和师生互动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但互联网的迅猛发展也使得小学生接触不良信息的概率大幅增加。由于他们缺乏自我控制能力和较低的道德认知水平,这为“互联网+”时代的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带来了许多新挑战。
二、“互联网+”理念下小学班主任工作落实的多元意义
(一)凸显培育核心素养的价值导向
在“互联网+”理念下,小学班主任的工作需要更加注重学生的综合素养培养和价值观引导。通过互联网手段,班主任可以组织各种班级活动,并宣传正面积极的价值观念,让学生能够展示自己、参与其中,并有机会接触到优质资源。这样的举措有利于学生成长的全面发展,也可以符合新时代的教育导向,保障学生的健康发展。
作为学生成长道路上的引路人,班主任可以利用互联网手段来推进正面积极信息的宣传,服务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从而实现立德树人工作的深入开展,为学生的健康发展提供有效的指引。
(二)提高日常班级管理的综合效率
在小学阶段,学生的学习习惯和纪律约束意识的培养很重要。借助“互联网+”理念,班主任可以通过与学生进行互动交流,了解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和学习理解层次,开展有效的德育教育。利用网络工具记录学生的学习成果,与家长进行有效沟通,了解学生的日常学习情况。
此外,班主任还可以借助办公软件来收集学生在校学习的精彩瞬间,并在群组内部与家长和同学分享,从而营造良好的班级管理氛围,推进正面信息和好人好事的有效宣传。这些举措有助于树立良好的班风和学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优化日常班级管理工作。
(三)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
班级是学校管理的基本单位,班主任工作是学校日常管理的重要部分。“互联网+”技术的融入,可以积极宣传教育,展现学生良好的精神风貌;积极沟通,了解学生思想,纠正不良习惯;利用新媒体手段推进安全教育、习惯教育、活动组织、班风建设等工作的有效宣传。这有助于校内形成良好学风校风,引导学生正确行为。同时,贴合学生兴趣需求,让学生积极模仿正确行为。“互联网+”技术的融入,有效丰富了学校德育的手段,能够更加正面积极地推进班级管理工作,营造学生乐学、健康成长的文化氛围,潜移默化中推动学生全面素质的提升。
三、“互联网+”理念下小学班主任工作落实新挑战
“互联网+”技术的融入,为小学班主任工作提供了巨大的便利。然而,互联网上的内容多种多样,加上近年来抖音、火山等直播平台的兴起,一些不良信息在网络上滋生并迅速传播,给小学班主任工作的开展带来了重重阻力。
(一)学生心智不健全缺乏良好的认知判断能力
小学阶段的学生社会经验缺乏,道德认知水平较低,对外部信息缺乏判断意识,因此特别容易受到互联网上不良信息的影响。他们对各类新奇的游戏、广告和娱乐活动都非常感兴趣。“互联网+”技术的融入加剧了小学生在面对网络不良信息时缺乏自制力。例如,当前很多小学生沉迷游戏,浪费大量学习时间,给班主任和班级管理工作带来了巨大挑战。此外,由于沉迷电子产品,很多小学生忽视体育锻炼,出现了近视、肥胖等多重问题,这不利于他们的健康成长。由于小学生年龄较小,他们缺乏正确的道德判断力,在脱离教师和家长的监督后容易沉迷网络,成为影响学生学习进步的一个重要因素。
(二)外部环境影响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养成
学校是推进立德树人工作开展的主要场所,同时也是人员流动率较高的场所。在互联网时代,学生在校园内外都能够见到各类电子产品和宣传信息,特别是一些家庭条件比较优渥的小学生拥有手机、平板、电脑等各类电子设备,他们极易与同学分享并炫耀。在班级内部,学生之间存在攀比心理,以及容易受到不良风气的影响。学生对他人的行为进行模仿,以此来更好地融入小团队。外部环境的不良影响不利于学生良好自主学习意识的建立,也会导致在群体交往中缺乏安全感。因此,一些小学生害怕与同学没有共同话题而尝试电子游戏,试图在与同学交往中有更多的话题,这些都是外部环境影响学生学习自制力的重要方面。
(三)网络交流过程中不可控因素进一步增多
“互联网+”技术对于班级管理工作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班主任需要通过群组向家长传递必要的信息。在这个过程中,一些家长会积极配合,及时接收信息并提供有效反馈,但另一些家长可能因为工作繁忙而无法及时关注群组信息,从而影响了家校沟通的效率。同时,群组沟通也存在着一些不可控因素,例如一些家长发布消极言论或广告信息,可能导致群内争论和不满情绪的产生。此外,班级群组管理如果不注重实名制,存在着不法分子混入发布虚假信息,导致家长财产损失的风险。这些都是班级管理工作中需要重视并加以科学管理的问题。
四、“互联网+”理念下小学班主任工作落实的实施策略
(一)优化育人理念,重视发挥网络辅助作用
小学班主任开展班级管理工作时,应该面向全体学生展开,正确的做法是通过班级日常学习活动和社团活动、实践课程,培养学生良好的辨别意识和增强学生自身对网络消遣手段的抵制力。同时,教师可以给学生分享一些优质网络资源,让学生学会对各类信息有效取舍,理性判断,从而既能够学会运用网络来学习知识,又能对网络树立基本的甄别意识,防止养成全部依赖网络的习惯。
在作业布置的过程中,班主任应重视传统手段的应用,让学生拿出专门的作业记录本,整理记录好作业,每一项完成后打勾。同时,班主任要对学习与管理有效分割,在学习的过程中,引导学生通过传统的方式来阅读、写作、讨论、交流,动手实践,积极体验。对于班级管理类的一些工作,可以在家长的辅助下拍摄学生的学习照片,上传一些短视频。教师自身要树立明确的育人理念,引导学生通过传统方式学习实践。在班级管理工作过程中,需要家长配合时,也要协调家长的时间,让他们用少量时间借助网络辅助孩子开展学习指导,避免学生养成网络依赖。以传统方式为主,适当网络辅助,培养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
(二)关照学生主体成长,推进智慧交流
小学班主任在工作中,需要对学生综合情况进行理性分析,并根据学生的年龄阶段提出适当的发展要求。在低年级阶段,班主任可以从多个方面向学生明确提出学校规章制度的要求,并严格督促学生遵守。随着学生年龄增长,他们将建立良好的规则意识,班主任则需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学习自制力,鼓励学生参与班级管理工作。例如,班主任可以引导学生选举班长、副班长、学习委员、体育委员、劳动委员、记录员等班级职务,通过学生自我管理来实现班级的分层管理和分工协作。班主任可以通过真诚沟通与学生及家长有效交流,帮助学生解决遇到的困难,纠正不良价值观,促进学生相互理解与共同进步,营造和谐的班级管理氛围。
在学生管理自治的前提下,班级管理中可能会出现一些小的矛盾和摩擦。为了照顾学生的自尊,防止矛盾激化或扩大,班主任可以采取柔和化处理的方法。在学生冷静下来后,班主任可以通过网络、打字聊天、语音沟通或知心信箱的方式与家长及学生进行沟通,让学生分享自己的困惑,教师给予智慧的开导。通过网络开展师生交流可以有效保护学生的隐私,让沟通更具缓冲性,避免面对面交流可能出现的一些尴尬、话说不出口等问题。依托网络进行交流还可以有效关照学生的心理健康,尤其是一些单亲家庭、留守家庭或家庭突然出现变故的学生。通过网络沟通,可以让学生分享自己当前遇到的困难,引导他们通过聆听音乐、观看暖心文字等方式释放不良情绪,获得前进力量。
(三)重视班风建设,为学生学习成长营造良好空间
“蓬生麻中不扶自直。”良好的班风和学风对学生的学习成长起着重要的引领作用,也有助于优化班级管理的各个方面。在“互联网+”时代,班主任应该重视如何打造良好的班风和学风,激发学生乐学奋进的态度,以确保各类教学活动顺利展开。
首先,要及时记录学生的学习成长过程。可以拍摄学生表现出拾金不昧的瞬间并制作成照片,或者记录学生参与班级集体活动、挥汗如雨的過程并制作成视频。在班级内部,贴出更多优秀人物和优秀事迹并进行有效宣传,让其他同学都能看到每一个同学的努力、进步和亮点,从而在班级内形成学先进、做先进、争先进的良好风气。
其次,要重视学生的主题体验,可以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学习小组,让他们通过合作对话的方式每月挑选项目,并撰写可行性报告上传到班级平台,通过全班投票表决确定活动项目。这种做法能够推动综合实践活动有效展开。通过学生主体参与、行动策划、问题解决和相互帮助,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品质,同时也有助于推动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然后,班级管理中一些班队会活动的组织也可以应用网络手段来优化。传统的班部会多由教师说教主导,活动过程比较枯燥,学生发言意识较低。“互联网+”的融入,可以通过情景剧的方式引出话题,将学生带入情境中,积极分享,自我反思,有效演绎,情景拓展。这样可以使班队会活动的主题更深入人心,增强学生的道德约束意识与班级荣誉感,从而在班级内部引领良好学习风尚。
除此之外,在班级管理的过程中,教师还要反复地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环境教育、品德教育。这类活动的落实也可以有效应用“互联网+”,丰富教育资源,为学生留下深刻印象。以安全教育为例,教师可以利用网络资源搜集一些火灾、泥石流、雷雨等自然灾害的教育视频,并通过这些视频对学生进行全面的安全教育。这样能够让学生对周围的潜在危险有有效的认知,并从真实场景的观看中明白危险发生的不可控性,进而更好地引导学生及时防范。比如不去危险的地区,不擅自进入带有警示牌的一些河滩或陡峭山坡,从而增强学生对正确行为的认知能力。
(四)综合评价,推动学生成长可视化
小学阶段是学生学习成长的黄金时期,班级管理工作的开展需要从促进学生长远发展的角度完善评价体系。利用电子化手段记录学生成长印记,可以更好地守护学生童真心灵。班主任可以通过与学生沟通对话的方式,从学习态度、合作意识、学习活动表现、学习成果展示、文体活动参与等多个方面完善成长评价体系。将学生的每一次成长、每一次作业、每一件作品有效记录,让学生获得更多的成长信念。
评价体系的构建还需要获得家长的配合,引导家长参与到素材积累中来,巧用电子相册来记录学生成长风采。通过正面教育、积极引导,拍照记录,汇聚学生的童年精彩瞬间。在班级管理中要对全体学生有效关注,使用电子化手段展示学生的综合学习成果,为班级学生成长树立榜样,鼓励学生将自己的优秀作品展示出来。教师需要以爱育人,发现每一个学生的优势,记录师生互动中的精彩瞬间,正面引导,让学生童年生活更加充实。
五、结束语
总之,在“互联网+”时代,班级管理工作的开展需要关注良好的学风和班风建设,并充分利用互联网手段来优化和重视多元班级活动的组织。同时,班主任需要关注班级管理中的各类细节信息,将全面育人工作真正落实到位,充分发挥互联网的工具性价值,让网络成为传统班级管理方式的有效补充,借助“互联网+”提高班级管理的综合效率。
参考文献
[1]徐双泉.“互联网+”时代背景下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的问题及解决策略[J].学周刊,2023(12):166-168.
[2]付小龙.探究“互联网+”支持下的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方法[J].求知导刊,2023(07):110-112.
[3]董冠华.“互联网+”背景下的小学班主任家校沟通策略探讨[J].华夏教师,2022(35):43-45.
[4]孙金华,赵金山.“互联网+”背景下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创新与实践[J].基础教育研究,2022(14):11-13+20.